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半世文人半世僧——弘一法師李叔同的繪畫

李叔同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集大成者, 是中國西洋藝術的先驅者。 李叔同人生經歷與藝術實踐, 無論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繼承者,

還是西洋現代藝術的追隨者, 都是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產。 這位學貫中西“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 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 在多個領域, 開創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洋音樂的先驅者, 所創作的《送別歌》, 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 成為經典名曲。 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 卓越的藝術造詣, 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在日本留學期間, 李叔同創作了大量油畫、水彩畫、國畫和版畫, 回國時僅油畫作品就有數十幅。 這些美術作品當時就獲得了日本美術界的很高評價。 後來, 李叔同在出家前將它們寄贈給北京美術學校作資料, 可惜大多散失。

1911年3月, 李叔同(中)在東京美術學校畢業, 此為畢業時的合影

李叔同做美術教師時, 敢於突破, 創造了藝術界中許多的全國第一。 上美術課, 他非常重視學生的寫生練習, 強調“實物寫生為第一之良善方法”。 待學生對結構、明暗有了初步概念, 有了一定繪畫功底後,

他又請來男性裸模, “裸體寫生”就此在中國美術教育開端。 藝術大師劉海粟多年後談到李叔同在我國首創採用裸體寫生的貢獻時, 仍然激動不已, 對其藝術膽略非常佩服。

出家後的弘一在致許晦廬的一封信中曾說:“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 於文藝不復措意。 世典亦雲:‘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況乎出家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雲, ‘應使文藝以人傳, 不可人以文藝傳’, 即此義也。 ”修身重于修藝, 修藝賴于修身, 弘一在其一生中, 將人生、藝術、禪修, 有機自然地統一起來。

《送別歌》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素描

油畫 自畫像

油畫裸女圖

油畫靜物

靜物

風景

出家後的畫的羅漢圖

油畫 自畫像

油畫裸女圖

油畫靜物

靜物

風景

出家後的畫的羅漢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