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消費資本論:三種資本內涵的界定

一:貨幣資本——資本的第一形態

貨幣資本實際上是以貨幣形態表現的生產資本, 它包括在產品和服務的創造過程中, 可以用貨幣購入的所有物資性的投入。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 可以發現, 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裡, 世界各地都是單一依靠貨幣資本來推倒和發展經濟的。 直到今天, 貨幣資本仍然是一些國家、地區和企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這是由於貨幣資本可以迅速化解行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因資本短缺所造成的各種問題, 從而迅速推動經濟發展。 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貨幣就是資本,

資本就是貨幣, 因此貨幣資本成為人們認識中的資本的第一形態。

貨幣資本在商品經濟的最初階段發揮著絕對主導作用, 它推動著人類對自然力的征服和使用。 成為工業革命的基本經濟動力:機器的製造和使用, 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 輪船的建造和行駛, 鐵路的建設和通行, 電報的使用, 整個大陸的開墾, 河川的通航, 軍工產品的氾濫, 貨幣資本把社會勞動裡蘊藏的生產力迅速激發出來, 整個世界的面貌為之改變。

但是, 市場經濟的實踐證說明, 依靠單一貨幣資本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 雖然經濟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時代的到來, 已經顯示出這一傳統發展經濟的基本模式的局限性和不充分性。

通過對國際經濟發展經驗的研究和對本國經濟發展的總結, 我們發現, 貨幣資本對經濟的發展並不總是正面效應, 有時它會造型經濟過熱, 有時又會造成經濟發展遲緩。 導致過熱和遲緩的原因, 並不是缺少貨幣資本, 而是由於資金相對過剩、投資過熱, 造成生產相對過剩和資本利用率的普遍低下。 其次, 貨幣資本的不斷增長, 帶來的是資源消耗的不斷加速。 因此, 很快就出現了有限的資源無法繼續支援經濟高速增長需要的局面。 由此看來, 貨幣資本是必不可少的, 但卻不是支持經濟發展的唯一動力。

二:知識資本——資本的第二形態

知識資本是以知識形態表現的資本。 它包括產品和服務的創造過程中所欲知識性、技術性的投入。

知識資本分為廣義的知識資本和狹義的知識資本。 廣義的知識資本是指以人及其知識成果為載體所凝聚的知識總量。 它包括人力、管理、技術、經驗及其成果等要素。 狹義的知識資本是指以人及其知識成果為載體的知識總量在其工作過程中一定期間內釋放出來的現值。 它包括員工積累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 以及正在創造的知識及其成果等。

人們對知識資本的認識也經過了一個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再到知識資本的逐漸深入的過程。

人力資源是貨幣資本投入教育後轉化而成的由人的個體所承載的知識和技能。 人力資源作為資本投入到生產和流通領域創造價值,

即轉化為人力資本。

20世紀60年代, 希歐多爾•舒爾茨明確地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 即人力資本是指凝結于勞動者身上, 通過投資費用轉化而來的表現為勞動者技能和技巧的資本。 萊斯特•瑟羅則將人力資本定義為個人的生產技術、才能和知識。 M.M.麥塔從人口全體的角度給出了人力資本的定義:國民的知識技術和能力總和。 更廣義地講, 還包括首創精神、應變能力、持續工作能力、正確的價值觀、興趣、態度以及其它可以提高產出和促進經濟增長的人的品質因素。

人力資本的概念進一步演進到20世紀末。 人力資本中知識技能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知識資本的概念因此也逐漸形成。 斯圖爾特認為知識資本包括人力資本、結構性資本和顧客資本,

三者構成了知識資本體系, 人力資本指員工各種技能與知識, 是知識資本的重要基礎。 結構性資本是企業組織結構、制度規範、企業文化等。 顧客資本指市場行銷管道、顧客忠誠度、企業信譽度等經營性資本, 實際上這就是一部分消費資本, 只不過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消費資本的作用, 而未能把它與人力資本和結構性資本相區分並提煉出來。

作為資本的第二種形態的知識資本的重要性, 已經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 貨幣資本聯合知識資本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 對地區和企業的經濟發展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消費資本——資本的第三形態

消費資本是以消費形態表現的資本。 包括在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中,所有由消費者創造的市場力量及其及其價值表現。它是貨幣資本和知識資本之外的第三種資本形態。

消費資本可分為廣義的消費資本和狹義的消費資本。廣義消費資本是指包括在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中,所有由消費者創造的市場力量及其價值的總量。狹義消費資本是指市場消費資本總量在一定時期內在企業中釋放出的現值。

在產品短缺時代,消費者處於被動地位,消費的價值僅在哲學家的眼裡具有重要意義;而到了產品相對過剩時代,任何人都不能再忽視消費的力量。消費者成為市場經濟的主人,消費以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消費決定著生產的成敗,決定著每一張貨幣的投向,關係到每一個企業、家庭和個人。每個社會細胞的經濟行為的終極目標都可以歸結為消費,任何產品的最終指向也都是消費。因而一切的社會活動都在圍繞消費而展開,消費決定生產,也決定貨幣資本和知識資本能否實現其最終價值。

因此,消費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過程,而是有足夠的力量形成影響一切並且能夠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並駕齊驅的一種資本——消費資本。

實際情況證明,消費資本真正發揮作用是在產品相對過剩之後,而其作用是隨著商品供求格局的變化而變化的。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一樣,消費資本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在產品短缺時代,它的作用長期處於被淡化、被掩蓋、被忽視的狀態,當時也沒有一種理論把它的力量系統地揭示出來。

消費資本的產生,將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發展的增長方式。它將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一起聯動,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當前,尤其要重視和發揮消費資本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因為我過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是有13億消費人口的大國。在地方和企業資金短缺的同時,銀行城鄉居民的存款卻一直居高不下,截止2005年12月末已經突破140000億元大關。在消費資本論的作用下,我國消費資本的力量將得到最充分的釋放,其帶來的推動力量是難以估量的。

今後經濟發展應是融合三種資本力量,依靠三種資本聯動來共同推動企業、地區和國家的發展。消費資本導向、知識資本創新、貨幣資本推動將是今後企業、地區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

......(待續)

包括在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中,所有由消費者創造的市場力量及其及其價值表現。它是貨幣資本和知識資本之外的第三種資本形態。

消費資本可分為廣義的消費資本和狹義的消費資本。廣義消費資本是指包括在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中,所有由消費者創造的市場力量及其價值的總量。狹義消費資本是指市場消費資本總量在一定時期內在企業中釋放出的現值。

在產品短缺時代,消費者處於被動地位,消費的價值僅在哲學家的眼裡具有重要意義;而到了產品相對過剩時代,任何人都不能再忽視消費的力量。消費者成為市場經濟的主人,消費以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消費決定著生產的成敗,決定著每一張貨幣的投向,關係到每一個企業、家庭和個人。每個社會細胞的經濟行為的終極目標都可以歸結為消費,任何產品的最終指向也都是消費。因而一切的社會活動都在圍繞消費而展開,消費決定生產,也決定貨幣資本和知識資本能否實現其最終價值。

因此,消費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過程,而是有足夠的力量形成影響一切並且能夠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並駕齊驅的一種資本——消費資本。

實際情況證明,消費資本真正發揮作用是在產品相對過剩之後,而其作用是隨著商品供求格局的變化而變化的。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一樣,消費資本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在產品短缺時代,它的作用長期處於被淡化、被掩蓋、被忽視的狀態,當時也沒有一種理論把它的力量系統地揭示出來。

消費資本的產生,將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發展的增長方式。它將同貨幣資本、知識資本一起聯動,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當前,尤其要重視和發揮消費資本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因為我過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是有13億消費人口的大國。在地方和企業資金短缺的同時,銀行城鄉居民的存款卻一直居高不下,截止2005年12月末已經突破140000億元大關。在消費資本論的作用下,我國消費資本的力量將得到最充分的釋放,其帶來的推動力量是難以估量的。

今後經濟發展應是融合三種資本力量,依靠三種資本聯動來共同推動企業、地區和國家的發展。消費資本導向、知識資本創新、貨幣資本推動將是今後企業、地區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

......(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