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第一批被人工智慧淘汰的白領,已經被迫離京

經營指數專刊 推薦閱讀

轉載:一本財經

人工智慧正在一步步取代人, 時代滾滾向前, 無人可擋, 所有遲疑躊躇之人, 都被殘忍地碾壓在車輪之下…

信審員, 曾有一段輝煌歷史。 在銀行時代, 他們是核心職位, 站在金錢的刀尖, 掌握著放款的決策大權。

而如今, 風控進入“資料驅動”時代, 信審員成了一個“雞肋”的職位。

面對即將被拋棄的命運, 他們站在時代的岔口中, 左右躊躇, 難以邁步。 他們有即將退場的自覺, 卻難以掩蓋被遺棄的淒冷與糾結。

01黃金時代

在金融領域, 他們是第一波被驅趕到懸崖邊的人。

而驅趕他們的,

是人工智慧。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 離開北京”, 信審員包小新語調低沉, 盡是迷茫和落寞。

他必須得離開, 他無處可逃。

而在銀行時代, 信審員曾經享受過風光無限, 時代將他們安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被授予了勳章。

當時所有人申請貸款填寫的資料, 都會匯總到信審員手中——他們通過各種手段, 來權衡這筆貸款, 是放還是不放。

也就是說, 他們掌握了 “生殺大權”。

“信審員, 是一個體面的工作”, 曾經在銀行當過信審員的姚金瑉稱, 很多都是大學名校畢業生, 才能進入銀行擔當這個職位。

2011年到2015年, 是一個猛衝的年代。 但凡有些商業想法的人, 都氣粗壯膽地做起了買賣, 借貸需求旺盛。

此時, 金融潮水開閘, 各地線下小貸公司林立,

從事線下借貸的信貸員, 迎來黃金時代。

2014年開春, 90後的包小新, 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涯。 他進入一家小貸公司, 成了一名 “全能” 信貸員。

“進入金融行業, 信審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途徑, 不需要太多金融學歷, 只要你有闖勁, 敢學習, 就能幹”, 包小新稱。

包小新的公司以經營類貸款為主, 只要客戶有線下門店, 經營超過一年, 就能辦理最低2萬, 最高15萬的貸款。

那時的風控極為原始, 沒有信審系統。 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寫申請資料, 第二天信審員再去店面上訪。

簽合同的時候, 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機拿過來, 隨機抽取幾個連絡人電話。

資訊會裝在一個信封裡, 封定起來, 按期還款結束後, 再原封不動的歸還借款人。

一旦借款人逾期, 信封就被打開,

會聯繫這些人進行催收。

在銀行和線下門店借款中, 信審員是具有 “戰略核心” 地位, 他們是 “反欺詐” 的主要骨幹。

在上門面訪的階段, 包小新能連續和對方侃兩個小時, “你需要問他店的經營情況, 什麼時候開的, 開多久了, 店員幾人, 通過電費單, 一天的流水, 各種蛛絲馬跡, 判斷他是不是一個有誠信的人”。

而面訪中, 各種紛繁複雜的細節, 都會 “洩露天機”。

一次, 有個自稱賣豬肉的老闆來申請貸款。 對方將他關在一個豬肉的大庫房裡, 一片漆黑。

可 “老闆” 摸索半天, 卻找不到開關。

“我心裡大概就明白, 他不是老闆”, 包小新判斷。

“因為掌握生殺大權, 很多借款人都會給信貸員塞紅包, 希望放他們一馬”, 姚金瑉稱。

那個年代, 他們是風光無限的。

02地位下沉

在借貸的黃金時代, 除了線下借款的興起, 線上的網貸平臺, 也遍地開花。

一批勇敢的精英爬上時代快車, 認定日夜兼程的前方, 定有奇跡發生。

2015年, 網貸平臺增長異常驚人, 根據網貸之家資料, 這一年, 平臺總量達到3769家。

此時, 很多線下借貸的信審員,

被挖到互聯網平臺。 包小新也從小貸公司離職, 加入了網貸行業。

新辦公樓在北京最繁華的CBD, 人人西裝革履, 手捧咖啡, 那一瞬間, 他終於感覺找到了金融從業者的光鮮。

但很快他就發現, 所謂的光鮮, 只是“虛有其表”。 線上上, 信審人員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壓縮。

線下借貸, 金額高, 單筆審核必須拼盡全力, 核實真偽;而線上的貸款, 多為小額, 根本沒有時間去每單細細審核——從成本考慮, 也不需要。

他們必須, 快, 快, 快。

在旺季, 一個信審員一天需要審50單左右, 一個小時需要審核4—5單, 平均下來一單最多15分鐘。

為了保證這15分鐘的信審進度條流暢跑完, 包小新精確計算過:查看客戶資料2分鐘, 給客戶打電話2分鐘, 協力廠商連絡人打電話2分鐘, 上網查客戶征信5分鐘,填寫審批意見2分鐘。

15分鐘搞定,完美。

此時,大部分的信審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電話審核,行話叫“電核”。

有時候除了聯繫借款人本人外,還會聯繫他留下的“連絡人”,來進行交叉驗證。

對於信審員來說,就如一段“奇幻之旅”。

“你可以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永遠說自己沒空,電話那頭卻是麻將牌被搓得劈裡啪啦;有人質疑是詐騙,揚言要報警;有的說著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這個過程,也確實還有幾許門道。

姚金瑉所在的銀行,也開始做一些線上業務,他也加入了電核部門。

他們總結得出,雖然沒有面審那樣細節滿地,但也可以從電話中捕捉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資料顯示是一個大老闆,電話那頭卻傳來公交站到站的聲音;有時候還能聽到“嘩啦嘩啦”翻資料的聲音,“偽造的資訊太多,記不住,就會翻開資料來看”。有時候對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得太流利,也存疑,“像背書一樣,都是準備好的答案”。

剛加入信貸行業的可哥,也摸出了一些門道,一般他把電核分5項步驟,完成一項,打一個勾。

第一核實客戶資訊,第二核實使用的產品,第三問詢客戶還款方式,第四還款能力的評估,第五提醒客戶按時還款。

一通電話下來,最少也要5分鐘。

可哥的信審調查表

電話那頭的人,可哥一個也不認識,在心裡,他畫出他們的肖像,熟悉他們的生活規律。

姓名,工作,上班地點,單身還是結婚……

可哥試圖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出點樂趣來。

他還不知道,這個職業最大危機,已悄然而來。他們即將被一點點蠶食、瓜分,成為最微小的螺絲釘…

03螺絲釘

突然間,時代變了,風勢變了。

2016年,現金貸和消費金融崛起,所有線上平臺,開始了“搶客大戰”。

包小新悲傷地發現,在急速衝量的過程中,信審員成為最 “低等而廉價” 的勞動力,“純體力勞動,每天看資料,打電話,毫無技術含量。”

他的工作,無窮無盡,停不下來。

公司實行三班倒,早班從早8點到晚6點,中班10點到晚8點,晚班則是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且週末只能休息一天。

最忙的時候,他一天要審核100個單子,長期下來,他犯上了嚴重的職業病:視力下降,腰酸背痛。

“一到高峰期,單子直接塞給你,審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覺得,互聯網金融在急速奔跑,所有的都在催你,“客戶催著放款,主管催著業績”。

所有人都累趴下,審不動的時候,“經理實行獎勵政策,審最多的第一名獎勵5千,第二名三千,有些人為了錢命都拼了”。

而此時,大多數的信貸員,只能填寫“推薦意見”,連決定權都喪失殆盡。

信審人員,突然成為流水線中最底層一環,他們只是低廉的勞動力,重複著機械的工作,無休止的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麼可能拼得過機器?

為了確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開始引入貸前自動化審批系統。

此時已成為信審主管的可哥,感覺自己陷入了尷尬位置。

他的周邊,一個個新的部門建立起來——建模組、反欺詐部、資料部等等,風控被拆分成7個部門。

但他很快發現原來的經驗不夠用了,風控,開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詞來包裹。

協力廠商征信資料、爬蟲軟體、白名單、黑名單、設備指紋,各種新鮮名詞,可哥從未聽聞。

一時間,大資料、人工智慧、量化風控等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風控的標配。

“有人聲稱懂大資料,張口就要50萬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萬年薪,去引進國外的風控人才”,可哥看看自己剛剛過萬的年薪,有點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審一天不過50單,現在機器審核量超過一萬單,線上上的高頻交易中,人,幾乎玩敗。

就連線下借貸平臺,也開始漸漸用機器取代人工。

“我們的信審人力,在逐漸減少,最多的時候100多人,現在只有60人左右,未來他們將轉型”,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

“目前市場上用於自動化審核的額度相對較小,一般在一萬以下額度,是自動審核,一到三萬之間,是人工加機器,3萬以上,還沒有辦法做的完全自動化審核”,李強稱。捷越聯合還是以線下5萬—10萬的貸款為主,因此才保留著部分信審人員。

當機器足夠強大,能大額放款之後,信審人員是否將完全被歷史淘汰?

已經成為螺絲釘的他們,驚恐地發現,甚至這顆螺絲釘都不在需要了……

04何去何從

從掌握生殺大權的核心員工,到邊緣廉價勞動力,再到如今的可有可無,信貸從業者們,發覺轟隆隆向前的時代列車,已經沖到了他們眼前。

在可哥看來,技術在不斷反覆運算,他將其分為4個時代:大資料1.0時代,有app,信審系統,客戶省去了上門時間,不用排著隊等待填寫表格;

2.0開始引進征信系統;到了3.0接了征信,有了建模、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到了4.0,則是完全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而眼下,無疑正從3.0向4.0過渡。

因為征信系統的缺失,人工智慧的不健全,這個過渡階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帶,需要人工審核——這無疑是信審員的最後稻草。

但有不少專家斷言,這個留個人工信審員的時間,不過5—10年。

“未來信審會越來越少”,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未來,所謂的人力,只會用對風控系統的建立、監督、維護上,所有的決策,都將“自動化”。

“我們裁掉了信貸人員,實現了完全的審核線上化”,某知名平臺的CRO稱,他們完全用機器,取代了人。

“我們用資料和科技去進行驅動,完全解決了人工審批主觀性、效率低等弊端”,該CRO稱。

就連包小新的主管,都偷偷告訴他,讓他趕緊學點新東西,“信審自動化,肯定是大勢所趨”。

時代真的要拋棄他們了嗎?

幾乎所有的資訊都在透露,一個肯定的答案。

擺在所有信貸從業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主動轉型,要麼被動淘汰。

可哥無疑選擇了第一種。

他自學了一些風控知識,也參加了一些基礎的風控課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負責初級的策略模型和資料分析。

“一步步來吧,既然時間給出了發展的軌跡,我們只能跟著時間往前爬”,可哥說。

而包小新,卻沒有從絕望和不忿中走出,他心灰意冷,承受著現實的無情鞭撻和冷落。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離開北京”,他決定離開北京,也離開拋棄他的信貸行業。

時間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

面對轟隆隆的時代列車,要麼拼了命、放棄所有也要爬上去,要麼成為時代的祭品……

未來只有一種人不被淘汰!

作者:水木然

作品《變革三部曲》已經出版

人類經過數千年才修煉而成的功力,被機器人升級一次程式就打敗了。的確,這就是2017年世界的第一隻黑天鵝。

我們舉目四望,前方頓時一片茫然……

水木然認為:從現在開始,人類和機器必須分道揚鑣,人類負責思考和人文,機器負責運算和執行。人類需要把理性和邏輯的事情交給機器,把自己的情操發揮的越來越高尚!

如果人類依然還是按照機器的性質去發展,到最後就會形成“人”和“機器”的競爭。很顯然,如果跟機器比邏輯和運算,人類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在未來,人和機器必然是世上兩種性質不同、但能力相當的物種。這兩種物種要想並存,就要有差異化。

工業時代,人的理性被充分激發,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總是能成為一個單位裡重要的人,而人的感性被不自覺的收藏,因為它總是成為一種“累贅”。而在未來,在機器人高智商的對比下,人類”情商“的珍貴性開始凸顯。情商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洞察力”方面。洞察力是上帝賜給人類的一大法寶,人能從外界提取各種資訊,然後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隨時得出各種結論,從而作為自己行為的依據。這就是我們說的:明察秋毫,察言觀色。

機器人超越我們的,是智商層面,而人的理解、情感、同情心、共鳴性等軟實力,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我們需要激發大腦的這些潛能,才能繼續做地球的統領者!

再來看一項數據:根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公佈的“全球百大思想者”名單。共有125人登上了“全球百大思想者”名單,其中有63名女性和62名男性,也就是說,女性入選者人數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男性!

為什麼現在世界的女領導者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女性的直覺性思維很發達,他們往往不是靠邏輯推理,而是靠一種直接就可以得出結論。

未來社會的創新和進步將越來越多的來自人的“感性”思考,而不會來自一行行代碼。這種感性的創新會更加柔軟並富有靈性,也只有這種創新才能讓機器和設備依附於人類。

未來的社會風尚容易被那些具有有人文關懷的人去引領,這些人包括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小說家、護理員、諮詢師等等,他們將會獲得最大的社會回報,並享受到極大的快樂。

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光是提供堪用的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形態,已經不夠了。如今無論為賺錢或為成就感,都必須創作出好看、獨特或令人感動的東西。

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現代人面對過量資訊,一味據理力爭是不夠的。總有人會找到相反例證來反駁你的說法。想要說服別人、灌輸資訊,甚至說服自己,都必須具備編織故事的能力。

三、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需要專業和專才,但隨著白領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軟體取代,與專業相反的才能也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化零為整的整合能力。今日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綜觀大趨勢、跨越藩籬、結合獨立元素成為新好產品的能力。

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邏輯思考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在一個資訊爆炸、分析工具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光靠邏輯是不行的。想在未來繼續生存,必須瞭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太多證據顯示多笑、保持愉悅心情、玩遊戲和幽默感,對健康與工作都有極大好處。當然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不過太過正經對事業不見得有益,對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時代,無論工作還是居家,都需要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雖然邏輯思考也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這個資訊爆炸、雲計算日益發達的時代,邏輯能力將被取代,想在成為未來主導者,必須瞭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比如產品功能很重要,但設計更重要。功能的東西我們已經不再需要考慮,機器會將它越來越完善,我們只需要考慮這種東西樣子,它可以折射出一種怎樣的人文精神?

我們必須在優秀的高科技能力之外,培養符合高感性和高體會的工作能力。說的通俗一點:未來情商高的人,將碾壓智商高的人。

發揮一下想像力,把過去150年以一出三幕劇來展示:

第一幕是19世紀的工業時代,主角是工廠工人;

第二幕是20世紀的資訊時代,主角是知識工作者;

第三幕的簾幔已經拉起,可稱為感性時代,主角就是創作者;

這個世界原本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位的MBA。但現在,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器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

未來,我們全都屬於藝術產業!

未來,物質財富已經不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從物質世界獲取滿足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我們必須在精神世界尋找滿足!

所謂:大象無形。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掙脫營生桎梏,去追求更深層的生命寄託……

更文章請關注經營指數專刊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複雜和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水木然寫了變革三部曲:《工業4.0》探討的是科技進步,《跨界戰爭》討論的是商業重組,《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這三本書的關係層層遞進,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趨勢,請點擊下面商品連結購買:

【水木然簽名版3本】變革三部曲 ¥125 購買

上網查客戶征信5分鐘,填寫審批意見2分鐘。

15分鐘搞定,完美。

此時,大部分的信審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電話審核,行話叫“電核”。

有時候除了聯繫借款人本人外,還會聯繫他留下的“連絡人”,來進行交叉驗證。

對於信審員來說,就如一段“奇幻之旅”。

“你可以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永遠說自己沒空,電話那頭卻是麻將牌被搓得劈裡啪啦;有人質疑是詐騙,揚言要報警;有的說著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這個過程,也確實還有幾許門道。

姚金瑉所在的銀行,也開始做一些線上業務,他也加入了電核部門。

他們總結得出,雖然沒有面審那樣細節滿地,但也可以從電話中捕捉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資料顯示是一個大老闆,電話那頭卻傳來公交站到站的聲音;有時候還能聽到“嘩啦嘩啦”翻資料的聲音,“偽造的資訊太多,記不住,就會翻開資料來看”。有時候對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得太流利,也存疑,“像背書一樣,都是準備好的答案”。

剛加入信貸行業的可哥,也摸出了一些門道,一般他把電核分5項步驟,完成一項,打一個勾。

第一核實客戶資訊,第二核實使用的產品,第三問詢客戶還款方式,第四還款能力的評估,第五提醒客戶按時還款。

一通電話下來,最少也要5分鐘。

可哥的信審調查表

電話那頭的人,可哥一個也不認識,在心裡,他畫出他們的肖像,熟悉他們的生活規律。

姓名,工作,上班地點,單身還是結婚……

可哥試圖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出點樂趣來。

他還不知道,這個職業最大危機,已悄然而來。他們即將被一點點蠶食、瓜分,成為最微小的螺絲釘…

03螺絲釘

突然間,時代變了,風勢變了。

2016年,現金貸和消費金融崛起,所有線上平臺,開始了“搶客大戰”。

包小新悲傷地發現,在急速衝量的過程中,信審員成為最 “低等而廉價” 的勞動力,“純體力勞動,每天看資料,打電話,毫無技術含量。”

他的工作,無窮無盡,停不下來。

公司實行三班倒,早班從早8點到晚6點,中班10點到晚8點,晚班則是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且週末只能休息一天。

最忙的時候,他一天要審核100個單子,長期下來,他犯上了嚴重的職業病:視力下降,腰酸背痛。

“一到高峰期,單子直接塞給你,審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覺得,互聯網金融在急速奔跑,所有的都在催你,“客戶催著放款,主管催著業績”。

所有人都累趴下,審不動的時候,“經理實行獎勵政策,審最多的第一名獎勵5千,第二名三千,有些人為了錢命都拼了”。

而此時,大多數的信貸員,只能填寫“推薦意見”,連決定權都喪失殆盡。

信審人員,突然成為流水線中最底層一環,他們只是低廉的勞動力,重複著機械的工作,無休止的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麼可能拼得過機器?

為了確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開始引入貸前自動化審批系統。

此時已成為信審主管的可哥,感覺自己陷入了尷尬位置。

他的周邊,一個個新的部門建立起來——建模組、反欺詐部、資料部等等,風控被拆分成7個部門。

但他很快發現原來的經驗不夠用了,風控,開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詞來包裹。

協力廠商征信資料、爬蟲軟體、白名單、黑名單、設備指紋,各種新鮮名詞,可哥從未聽聞。

一時間,大資料、人工智慧、量化風控等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風控的標配。

“有人聲稱懂大資料,張口就要50萬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萬年薪,去引進國外的風控人才”,可哥看看自己剛剛過萬的年薪,有點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審一天不過50單,現在機器審核量超過一萬單,線上上的高頻交易中,人,幾乎玩敗。

就連線下借貸平臺,也開始漸漸用機器取代人工。

“我們的信審人力,在逐漸減少,最多的時候100多人,現在只有60人左右,未來他們將轉型”,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

“目前市場上用於自動化審核的額度相對較小,一般在一萬以下額度,是自動審核,一到三萬之間,是人工加機器,3萬以上,還沒有辦法做的完全自動化審核”,李強稱。捷越聯合還是以線下5萬—10萬的貸款為主,因此才保留著部分信審人員。

當機器足夠強大,能大額放款之後,信審人員是否將完全被歷史淘汰?

已經成為螺絲釘的他們,驚恐地發現,甚至這顆螺絲釘都不在需要了……

04何去何從

從掌握生殺大權的核心員工,到邊緣廉價勞動力,再到如今的可有可無,信貸從業者們,發覺轟隆隆向前的時代列車,已經沖到了他們眼前。

在可哥看來,技術在不斷反覆運算,他將其分為4個時代:大資料1.0時代,有app,信審系統,客戶省去了上門時間,不用排著隊等待填寫表格;

2.0開始引進征信系統;到了3.0接了征信,有了建模、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到了4.0,則是完全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而眼下,無疑正從3.0向4.0過渡。

因為征信系統的缺失,人工智慧的不健全,這個過渡階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帶,需要人工審核——這無疑是信審員的最後稻草。

但有不少專家斷言,這個留個人工信審員的時間,不過5—10年。

“未來信審會越來越少”,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未來,所謂的人力,只會用對風控系統的建立、監督、維護上,所有的決策,都將“自動化”。

“我們裁掉了信貸人員,實現了完全的審核線上化”,某知名平臺的CRO稱,他們完全用機器,取代了人。

“我們用資料和科技去進行驅動,完全解決了人工審批主觀性、效率低等弊端”,該CRO稱。

就連包小新的主管,都偷偷告訴他,讓他趕緊學點新東西,“信審自動化,肯定是大勢所趨”。

時代真的要拋棄他們了嗎?

幾乎所有的資訊都在透露,一個肯定的答案。

擺在所有信貸從業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主動轉型,要麼被動淘汰。

可哥無疑選擇了第一種。

他自學了一些風控知識,也參加了一些基礎的風控課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負責初級的策略模型和資料分析。

“一步步來吧,既然時間給出了發展的軌跡,我們只能跟著時間往前爬”,可哥說。

而包小新,卻沒有從絕望和不忿中走出,他心灰意冷,承受著現實的無情鞭撻和冷落。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離開北京”,他決定離開北京,也離開拋棄他的信貸行業。

時間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

面對轟隆隆的時代列車,要麼拼了命、放棄所有也要爬上去,要麼成為時代的祭品……

未來只有一種人不被淘汰!

作者:水木然

作品《變革三部曲》已經出版

人類經過數千年才修煉而成的功力,被機器人升級一次程式就打敗了。的確,這就是2017年世界的第一隻黑天鵝。

我們舉目四望,前方頓時一片茫然……

水木然認為:從現在開始,人類和機器必須分道揚鑣,人類負責思考和人文,機器負責運算和執行。人類需要把理性和邏輯的事情交給機器,把自己的情操發揮的越來越高尚!

如果人類依然還是按照機器的性質去發展,到最後就會形成“人”和“機器”的競爭。很顯然,如果跟機器比邏輯和運算,人類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在未來,人和機器必然是世上兩種性質不同、但能力相當的物種。這兩種物種要想並存,就要有差異化。

工業時代,人的理性被充分激發,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總是能成為一個單位裡重要的人,而人的感性被不自覺的收藏,因為它總是成為一種“累贅”。而在未來,在機器人高智商的對比下,人類”情商“的珍貴性開始凸顯。情商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洞察力”方面。洞察力是上帝賜給人類的一大法寶,人能從外界提取各種資訊,然後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隨時得出各種結論,從而作為自己行為的依據。這就是我們說的:明察秋毫,察言觀色。

機器人超越我們的,是智商層面,而人的理解、情感、同情心、共鳴性等軟實力,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我們需要激發大腦的這些潛能,才能繼續做地球的統領者!

再來看一項數據:根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公佈的“全球百大思想者”名單。共有125人登上了“全球百大思想者”名單,其中有63名女性和62名男性,也就是說,女性入選者人數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男性!

為什麼現在世界的女領導者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女性的直覺性思維很發達,他們往往不是靠邏輯推理,而是靠一種直接就可以得出結論。

未來社會的創新和進步將越來越多的來自人的“感性”思考,而不會來自一行行代碼。這種感性的創新會更加柔軟並富有靈性,也只有這種創新才能讓機器和設備依附於人類。

未來的社會風尚容易被那些具有有人文關懷的人去引領,這些人包括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小說家、護理員、諮詢師等等,他們將會獲得最大的社會回報,並享受到極大的快樂。

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光是提供堪用的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形態,已經不夠了。如今無論為賺錢或為成就感,都必須創作出好看、獨特或令人感動的東西。

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現代人面對過量資訊,一味據理力爭是不夠的。總有人會找到相反例證來反駁你的說法。想要說服別人、灌輸資訊,甚至說服自己,都必須具備編織故事的能力。

三、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需要專業和專才,但隨著白領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軟體取代,與專業相反的才能也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化零為整的整合能力。今日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綜觀大趨勢、跨越藩籬、結合獨立元素成為新好產品的能力。

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邏輯思考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在一個資訊爆炸、分析工具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光靠邏輯是不行的。想在未來繼續生存,必須瞭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太多證據顯示多笑、保持愉悅心情、玩遊戲和幽默感,對健康與工作都有極大好處。當然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不過太過正經對事業不見得有益,對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時代,無論工作還是居家,都需要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雖然邏輯思考也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這個資訊爆炸、雲計算日益發達的時代,邏輯能力將被取代,想在成為未來主導者,必須瞭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比如產品功能很重要,但設計更重要。功能的東西我們已經不再需要考慮,機器會將它越來越完善,我們只需要考慮這種東西樣子,它可以折射出一種怎樣的人文精神?

我們必須在優秀的高科技能力之外,培養符合高感性和高體會的工作能力。說的通俗一點:未來情商高的人,將碾壓智商高的人。

發揮一下想像力,把過去150年以一出三幕劇來展示:

第一幕是19世紀的工業時代,主角是工廠工人;

第二幕是20世紀的資訊時代,主角是知識工作者;

第三幕的簾幔已經拉起,可稱為感性時代,主角就是創作者;

這個世界原本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位的MBA。但現在,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器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

未來,我們全都屬於藝術產業!

未來,物質財富已經不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從物質世界獲取滿足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我們必須在精神世界尋找滿足!

所謂:大象無形。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掙脫營生桎梏,去追求更深層的生命寄託……

更文章請關注經營指數專刊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複雜和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水木然寫了變革三部曲:《工業4.0》探討的是科技進步,《跨界戰爭》討論的是商業重組,《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這三本書的關係層層遞進,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趨勢,請點擊下面商品連結購買:

【水木然簽名版3本】變革三部曲 ¥125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