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訪京劇張派名家王蓉蓉:唱京劇是這輩子最幸福的事

圖為王蓉蓉在《狀元媒》中飾演柴郡主。

近日, 省會的戲迷圈十分熱鬧, 張派名家王蓉蓉率領北京京劇院近80位演職人員, 來石演出4場大戲的消息讓戲迷們興奮不已。

26日晚, 市人民會堂內, 一場京劇全本《西廂記》讓觀眾們看得如癡如醉, 掌聲經久不息;27日晚, 一出《狀元媒》同樣贏得滿堂彩, 戲迷們久不散場, 大家說:“還有兩場《党的女兒》呢, 趕緊抓緊時間搶票去!”

精彩演出讓戲迷們過足了戲癮, 卻也讓王蓉蓉十分緊張、忙碌。 帶著戲迷們的關心, 28日上午, 記者前往王蓉蓉下榻的酒店, 對其進行了專訪。

愛京劇 40年如一日

王蓉蓉, 1961年生於遼寧鞍山, 是當代張派領軍人, 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2007年起擔任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 被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德藝雙馨”等稱號, 並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她的代表作品有《狀元媒》《西廂記》《龍鳳呈祥》等多部劇碼。

這是記者第一次見到生活中的王蓉蓉。

當天上午, 剛睡醒的她略帶抱歉地說:“昨天卸完妝都已經淩晨, 下午還要為演出做準備, 只能上午接受採訪。 ”質樸的話語、親切的微笑, 不同於舞臺上的光芒四射, 生活中的王蓉蓉氣質溫和、清雅, 令人好感倍增。 當記者談起她取得的一項項榮譽, 王蓉蓉淡然地說:“我就是名京劇演員, 只要能站在舞臺上, 自己就是最幸運、最幸福的人!”

王蓉蓉和京劇結緣, 源于現代京劇電影《杜鵑山》。 十幾歲的時候, 王蓉蓉每天放學回家後, 都要跟著半導體唱上幾段《杜鵑山》中的選段。 “太有氣勢了, 第一次聽時就感覺天籟之音不過如此, 旋律就不停地在我耳邊縈繞。 ”王蓉蓉回憶說。 1978年, 王蓉蓉報考中國戲曲學院, 正式走上京劇藝術之路。

她說:“當時天天練功, 卻一點都不覺得苦, 只要能唱戲, 就感覺渾身都是勁兒!”王蓉蓉跟隨王玉蓉、蔡英蓮、艾美君等多位老師學習京劇藝術, 並拜京劇大師、張派創始人、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為師, 成為其親傳弟子。 二十年拜師學藝, 頗得真傳, 近四十年, 傳承張派, 成績斐然。 如今, 王蓉蓉是當今京劇舞臺上首屈一指的大青衣, 能演出幾十出張派經典代表劇碼, 不僅在觀眾中產生廣泛的影響,也積累了豐富的表演藝術經驗。 談起自己幾十年的藝術生涯, 她說:“40多年, 我對京劇酷愛如初, 為了自己的摯愛, 無論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

《狀元媒》 演出近2000場

此次來到省會, 王蓉蓉帶來自己的拿手好戲《西廂記》《狀元媒》,

王蓉蓉說, 這兩部戲是張派最具代表性的劇碼, 集中了張派藝術的特色和表演精華。 王蓉蓉告訴記者:“我專門做過統計, 僅一出《狀元媒》我就已經演出了近2000場, 《四郎探母》《望江亭》《紅鬃烈馬》《龍鳳呈祥》等劇碼也都已演過幾百場。 ”說到這兒, 王蓉蓉話鋒一轉, 她說:“雖然演過幾百上千場, 但是我能向觀眾保證, 每一次演出我都跟第一次上臺一樣認真, 對觀眾、藝術負責。 ”

如何做到每次上臺都如同第一次?王蓉蓉說, 這和張君秋老師的教導分不開。 “我和我的老師相處近二十年, 我從老師身上學了很多東西, 不只在藝術上, 他對我們在做人方面的要求更加嚴格。 ”在王蓉蓉心中, 張君秋是位極其認真的藝術家, 她說:“老師一輩子都嚴格要求自己,

60多歲的時候, 他有很多社會活動和各種各樣的會議, 但是無論前一天忙到多晚, 他總是早早赴約, 從來不會遲到一分鐘。 ”張君秋多次提醒王蓉蓉:“一定要遵守時間, 做事、說話、辦事都要有信譽。 ”正是張君秋“認認真真演戲、踏踏實實做人”的言傳身教, 使王蓉蓉對舞臺、對觀眾、對藝術一直心懷敬畏, 她說:“演出就要一次成功, 不能唱錯一個字、一個腔。 ”

王蓉蓉告訴記者, 最多的時候, 自己一年曾演出了約150場大戲。 她說:“確實去過很多地方, 其實, 去哪兒我都是在劇場和住宿地點之間來回切換, 根本沒時間出去轉。 ”高負荷的演出任務, 讓王蓉蓉很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 從來不敢患感冒, 她說:“當然很辛苦, 不過看到觀眾喜歡, 再苦也值得, 相信每位元戲曲人都會這麼想。”

沒有現場聽過王蓉蓉唱戲的人,不會懂得台下觀眾看演出的震撼與興奮。今年1月,作為我市引進高雅藝術系列演出活動,北京京劇院近90名演職人員攜《沙家浜》亮相省會舞臺,讓戲迷們重溫了這一紅色經典。演出現場,在與“胡司令”、“刁德一”周旋中,王蓉蓉飾演的“阿慶嫂”舉手投足之間將阿慶嫂的爽快幹練、有勇有謀演繹得十分到位,濃郁甘醇的唱腔,使觀眾們聽得酣暢淋漓,紛紛感歎:“樣板戲就是樣板戲,這是當之無愧的經典,又聽到了記憶中魂牽夢繞的唱段!”

“石家莊的戲迷真熱情!” 憶起那次演出王蓉蓉臉上露出笑容:“大家愛戲又懂戲,都給我鼓掌,為我叫好,給我鼓勵,讓我怎麼能不喜歡這裡呢?”其實,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王蓉蓉就曾登上過省會舞臺,近些年,她更是石家莊戲劇舞臺上的紅人,每一場演出都叫好又叫座,可以說,王蓉蓉每次來石家莊,都讓省會戲迷充滿期待。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這兒演出還是在霞光大戲院,三十年過去了,這次要在咱們新建成的石家莊大劇院演出啦,心裡真是特別高興!”王蓉蓉說:“這個城市的變化非常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家莊真是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現代,希望經常有機會來這裡為戲迷們唱上兩段!”

相信每位元戲曲人都會這麼想。”

沒有現場聽過王蓉蓉唱戲的人,不會懂得台下觀眾看演出的震撼與興奮。今年1月,作為我市引進高雅藝術系列演出活動,北京京劇院近90名演職人員攜《沙家浜》亮相省會舞臺,讓戲迷們重溫了這一紅色經典。演出現場,在與“胡司令”、“刁德一”周旋中,王蓉蓉飾演的“阿慶嫂”舉手投足之間將阿慶嫂的爽快幹練、有勇有謀演繹得十分到位,濃郁甘醇的唱腔,使觀眾們聽得酣暢淋漓,紛紛感歎:“樣板戲就是樣板戲,這是當之無愧的經典,又聽到了記憶中魂牽夢繞的唱段!”

“石家莊的戲迷真熱情!” 憶起那次演出王蓉蓉臉上露出笑容:“大家愛戲又懂戲,都給我鼓掌,為我叫好,給我鼓勵,讓我怎麼能不喜歡這裡呢?”其實,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王蓉蓉就曾登上過省會舞臺,近些年,她更是石家莊戲劇舞臺上的紅人,每一場演出都叫好又叫座,可以說,王蓉蓉每次來石家莊,都讓省會戲迷充滿期待。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這兒演出還是在霞光大戲院,三十年過去了,這次要在咱們新建成的石家莊大劇院演出啦,心裡真是特別高興!”王蓉蓉說:“這個城市的變化非常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家莊真是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現代,希望經常有機會來這裡為戲迷們唱上兩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