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韓城詩人薛雲平組詩登上《延河》

口述中國

孤宿者口述中國 / 04

普玄 付小平 楚林 熊湘鄂

我的精神地理

母語之外 / 田原 57

小說榜

大風天 / 馬召平 70

爸爸坐在豬欄上 / 梁慧賢 95

金色池塘 / 陳夏雨 110

新詩經

秋日來信 / 李滿強 128

大海在其南 / 陳崇正 131

天府之行 / 柳必成 133

夢境 / 龐潔 135

一列火車(節選) / 白鶴林 137

一張嘴的進化史 / 王磊 139

晚景 / 窗戶 141

思想家的秘密 / 鷹之 143

安康行記 / 薛雲平 145

日挽 / 吳文茹 147

新翻譯

詩人字母表 / 149

[美] 馬克·斯特蘭德著 許楓譯

第一視界

大絲路複讀(二) / 肖雲儒 168

信仰就是力量 / 趙正永 178

美麗中國美麗陝西

西安空間與地理學的政治 / 杜愛民 184

問道延河

在故土之上 / 孫新峰 191

近日, 韓城市業餘作者薛雲平組詩《安康行記》登上2017年《延河》第3期。 薛雲平, 筆名黃塵, 我市芝陽鎮清水人, 陝西省殘疾人作家協會主席, 省作協會員。 2016年入選省文化廳專案”陝西文學藝術創作人才百人計畫”。 出版作品集《故鄉的風》、詩集《童年的記憶》、散文集《捉月亮》、詩集《龍門記》等著作。

迄今已發表作品近百萬字, 作品多次獲獎。 其作品散見於《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三秦都市報》《文化藝術報》《延河》《陝西文學界》等報紙雜誌, 以及中國作家網、陝西作家網、詩歌網、韓城新聞網等主流網站。

安康行記

——第四屆陝西省殘疾人作家采風活動

漢江邊上

綿綿的細雨中

我的腳步叩響漢江邊的碎石

盈盈的一江清流裡

似有一夥夥的魚兒歡舞

那每一條魚兒都在唱著

漢江獨有的歌謠

都在敘述著漢江古老的傳說

坐在漢江邊上的黑臉漢子

有些像諸葛孔明的背影

他頭頂一柄碩大的遮陽傘

遮掩著他隱隱約約的心事

他用一個個生動的誘惑

垂釣起一條條活靈活現的魚兒

一臉收穫幸福的皺紋裡

落滿歲月的塵埃

我停下前行的腳步

俯首與他攀談

談古論今, 他的故事

比水中的魚兒還要多

他手把手地教我垂釣

安放魚餌, 甩線, 觀察

我試了試, 魚鉤咬住了我的手

安康博物館

零點, 坐快車

從關中東部的韓城

六個小時的翻山越嶺

來到漢江邊上

帶著諸多的疑問和好奇

走進張錦秋設計的

安康博物館

穿越時光, 我仿佛走進

新石器時代

被李家村文化薰陶

穿越橋樑, 我仿佛走進

仰紹文化的部落

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讓我目眩

穿越隧道, 我仿佛走進

一段段古往, 一塊塊青磚上

留下我連連的讚歎

翻開歷史, 我不經意間覓得

夏商周時, 安康的部落就已成型

西晉時, “安康”的地名植入人心

後來, “金州”代替了“安康”

仿佛回轉的水流繞了幾重

古老的金州時而貧窮時而富有

人們用礦產、茶葉和絲綢

換回歐洲的鐘錶、馬燈和相機

也帶回嶄新的文化和見識

佇立在漢江邊

我依稀聽見當年

三線建設者的勞動號子

仍在山澗穀底回蕩

“天上沒有玉皇,

地上沒有龍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龍王,

喝令三山五嶽開道, 我來了!”

前輩的幾多汗水和熱血

匯成一條前赴後繼的鐵流

鑄成輝煌奪目的新安康

一幀“南瓜下雞蛋”的圖片

讓我興奮淚流低下頭顱

一叢叢野花野草的搖曳中

我仿佛看到勇士們正揮汗如雨

工程中犧牲的烈士

他們的事蹟縈繞後人的心胸

他們的英名彪炳千秋

在烈士遺物的面前

我站立久久, 那一件件

日記、毛巾、缸子和木梳

仿佛是烈士當年的身影

讓我一次次肅然起敬

瀛湖

那年, 六萬多移民

有多少家

一步一回頭地

舉家搬離世代的祖居

那年, 有多少男女老少

用雙手掬來清泉

撒進瀛湖

才有了“陝西千島湖”

天柱山的神奇

讓無數的人們嚮往

神秘的幽谷仙境

讓眾多的勇士探尋

水上樂園, 遊人如織

高峽平湖, 群山環抱

波光蕩漾的七百里瀛湖

牽動著世人渴望的目光

走進翠平島

我用心傾聽花香鳥語

走進一個個開心莊園

一盤盤美味佳餚抵消了

身心的疲憊

泛舟湖上, 我的心

早已飛出九霄雲外

三沈紀念館

什麼是久旱逢甘霖

這裡的一草一木

會吐露肺腑之言

什麼是鳥語如琴

這裡的水水溪溪

會傾訴心中之音

“抱甕之鄉”的天然與淳樸

“詩歌之鄉”的美譽和委屈

伴隨著大師們已然

悄悄遠去的身影

依舊滾燙的赤子心

依然激勵著每一個國人

在這裡,我尋覓著子貢

南游時的一個個蹤跡

在這裡,我追尋著王戎

揮毫潑墨時的飄逸和蒼雄

在這裡,我在秦磚漢瓦上

撫摸著歷史依舊溫熱的春秋

在這裡,我聆聽著“三沈”

轟鳴時空的諄諄教誨

注目寧靜如畫的小院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不僅僅高掛於牆

其實,她早已銘刻世人心間

猶如流水行雲

穿過每一個人的心靈

今天,一群殘障作家

來這裡參觀、緬懷

憂傷的心緒淺淺吐露

宛如折翅的雄鷹

沒有一聲無聊的呻吟

沒有絲毫的自責和逃離

回蕩在天空中的是

飛翔和綻放的夢想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沈尹默的翰墨飄香

依舊光耀著慈母的墳塋

故地重遊

若有所思的晨光裡

我又一次從安康大橋上走過

漢江裡的魚兒竟然認出了我

“你三十年前從這裡穿越”

對呀,對呀

那時節的安康城很是荒蕪

遠不如眼前

這南北兩岸的聳立高樓

遠不是眼前

這人流車流好似

一隻只爬行的蝸牛

我不是什麼歸人

我只是一個過客

走過大橋,遠處傳來

一聲聲激情悠揚的民歌

從《送飯歌》裡,我仿佛

聽到一對青年男女的傾訴

從《放羊調》裡,我依稀

看見山梁上款款走來的二小妹妹

從《拉兵歌》的音韻裡,我仿佛

感受到舊時的人民困苦生活

從《太陽大了一把火》的歌謠裡

我仿佛聆聽到《詩經》的鄉音

從《十送小郎》的情調裡

我仿佛望見美麗的山妹

戀戀不捨的神情

和楚楚動人的身影

走進偌大的健身廣場

一隊隊自樂班器樂齊鳴

一群群叔叔大嬸們

在紫陽民歌裡正跳得紅紅火火

宛若天宇的星星耀亮宇宙

宛若大地的清泉滋潤心靈

“詩歌之鄉”的美譽和委屈

伴隨著大師們已然

悄悄遠去的身影

依舊滾燙的赤子心

依然激勵著每一個國人

在這裡,我尋覓著子貢

南游時的一個個蹤跡

在這裡,我追尋著王戎

揮毫潑墨時的飄逸和蒼雄

在這裡,我在秦磚漢瓦上

撫摸著歷史依舊溫熱的春秋

在這裡,我聆聽著“三沈”

轟鳴時空的諄諄教誨

注目寧靜如畫的小院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不僅僅高掛於牆

其實,她早已銘刻世人心間

猶如流水行雲

穿過每一個人的心靈

今天,一群殘障作家

來這裡參觀、緬懷

憂傷的心緒淺淺吐露

宛如折翅的雄鷹

沒有一聲無聊的呻吟

沒有絲毫的自責和逃離

回蕩在天空中的是

飛翔和綻放的夢想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沈尹默的翰墨飄香

依舊光耀著慈母的墳塋

故地重遊

若有所思的晨光裡

我又一次從安康大橋上走過

漢江裡的魚兒竟然認出了我

“你三十年前從這裡穿越”

對呀,對呀

那時節的安康城很是荒蕪

遠不如眼前

這南北兩岸的聳立高樓

遠不是眼前

這人流車流好似

一隻只爬行的蝸牛

我不是什麼歸人

我只是一個過客

走過大橋,遠處傳來

一聲聲激情悠揚的民歌

從《送飯歌》裡,我仿佛

聽到一對青年男女的傾訴

從《放羊調》裡,我依稀

看見山梁上款款走來的二小妹妹

從《拉兵歌》的音韻裡,我仿佛

感受到舊時的人民困苦生活

從《太陽大了一把火》的歌謠裡

我仿佛聆聽到《詩經》的鄉音

從《十送小郎》的情調裡

我仿佛望見美麗的山妹

戀戀不捨的神情

和楚楚動人的身影

走進偌大的健身廣場

一隊隊自樂班器樂齊鳴

一群群叔叔大嬸們

在紫陽民歌裡正跳得紅紅火火

宛若天宇的星星耀亮宇宙

宛若大地的清泉滋潤心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