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不要同情自己:關於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是這幾年在中國很受歡迎的日本導演, 他2016年的電影《比海更深》入圍坎城(康城)電影節, 卻被降級調至一種關注單元, 當時, 很多影迷都為導演鳴不平, 覺得坎城搞平衡犧牲了是枝。

不過, 電影節裡看了《比海更深》, 倒是覺得坎城有坎城的道理。

其實是枝裕和跟賈樟柯一樣, 一直是坎城上賓, 他的《無人知曉》和《如父如子》都在坎城拿過獎。 能夠把狗血的劇情拍出“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效果, 是他的能力。 像《如父如子》, 兩個換錯了孩子的家庭, 突然被真相拖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比瓊瑤還套路,

但是枝卻藉此風淡雲輕地召喚出了日本的教育問題, 父子問題, 以及一代“怪獸中產”登上歷史舞臺的現狀, 這是文藝中年是枝最好的地方。

但是, 文藝大叔的問題是容易自戀, 《比海更深》就壞在文藝腔製造的高潮裡, 當然, 作為一部風評很好的文藝片, 我知道自己這麼說, 套用劇中的臺詞, “是和千千萬萬的是枝迷為敵。 ”

電影散文結構, 中年屌絲筱田良多以前是個作家, 現在靠當私家偵探混日子。 因為他清高無能又潦倒, 妻子帶著孩子離開了他, 電影開場, 筱田跑到母親住的福利公團房一頓翻找, 想看看剛過世的父親是不是留下什麼值錢東西可以當掉換錢。 樹木希林扮演的母親是整部電影的氣質和金句擔當, 她達觀幽默熱愛生活,

一起生活了50年的丈夫走了以後, 她反而鬆口氣, 因為老公也是個混蛋, 一輩子靠當東西度日。 女兒勸母親再找個人, 她說, 我這年紀再找個人, 也就是葬禮上多一個觀禮的。 很有意思, 最近幾年的日本電影, 多次出現了對幾十年婚姻給差評的母親形象, 山田洋次去年的電影《家族之苦》中, 也有一個在丈夫退休後想離婚的老妻, 這波對幾十年婚姻生活豎中指的女性走到銀幕第一線, 會是日本社會的一個積極信號嗎?

老年女性一時半會帶不來銀幕革命, 尤其她們的拳拳母性讓她們最終走不出家庭, 筱田再糟糕, 還是母親的心頭寶, 所以, 好不容易遇到颱風, 遇到前媳婦來接孫子, 老太太各種耍寶就把前媳婦給留了下來過夜,

又煞費苦心地安排他們睡團圓覺。 是枝裕和在團圓覺上控制得很好, 看上去有些冷酷的前妻拒絕文藝地講和, 這是生活, 也是這部電影的題中之義。 母親看兒子沉湎于過去精神不振, 就說, “說什麼比海還深, 到我這個年紀, 都沒有說過愛一個人, 比海更深這種話。 ”

用生活的邏輯否定文藝的邏輯, 這是文藝片導演破蛹化蝶的時刻, 越過這個時刻, 是枝裕和就能闖入更豐沛更從容的階段, 可惜, 電影的高潮段落臨空而來。

地動山搖的颱風天, 兒子半夜起來上廁所, 筱田靈機一動說:走, 帶點零食, 我們去遊樂場。 帶著手電筒全副武裝, 父子兩去遊樂場玩文青, 因為小的時候, 筱田的混蛋父親也曾經帶他這麼幹過,

現在, 也成了混蛋父親的筱田在這裡既祭奠父親也祭奠自己, 而電影至此在筱田頭上追了一道柔光, 這個老去的文藝青年也因此得到導演的全身心庇護, 最後, 一家三口在颱風中無限抒情地尋找“希望的彩票”, 直接“比海更深”了。

這個段落非常是枝裕和, 也是深受好評的高潮, 但是, 我卻深深地為是枝裕和感到遺憾, 如此, 他又把自己放回文藝中年筱田那邊了, 而原本, 順著電影前面的線索, 他是有可能和自己身上的筱田說再見的。 這個, 我以為是坎城對他降級的原因。

村上春樹說:不要同情自己, 懦夫才同情自己。 我想把這個話抄送給是枝裕和, 只有不再同情文藝中年的自己, 才能逼近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