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相互保險到底能不能投呢?

前段時間, 國內首批3家相互保險社開業, 引起了不少關注。

大家知道, 這幾年互聯網互助保險很火, 但是一直存在官方認可的問題。 那麼, 相互保險與互助保險有什麼區別呢?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傳說中的“相互保險”

從官方定義來看, 相互保險指的是, 具有同質風險保障需求的單位或個人, 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 並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 由該基金對合同約定的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簡單來說, 就是一群企業或者個人湊集了一大筆錢並訂立了合同, 規定了資金領取出險的條件, 一旦滿足, 就按照規定金額進行賠付。 可以說, 相互保險就相當是拿到官方牌照的互助保險。

相互保險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是可以避免銷售惡意欺詐。

相互保險由全體投保人共同所有, 盈虧共擔, 全員共同管理, 不存在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的利益衝突。

二是相互保險保費比較便宜。 由於相互保險沒有外部股東, 無盈利性質, 能夠以低廉的保費換取高額的保障。

相互保險的保費到底有多便宜

上面跟大家說了相互保險保費較為低廉, 菜導特地選取了市面上性價比高的兩款明星醫療險產品與之作比:

從上圖對比可以看出, 在同等保障條件下, 相互保險的保費確實相對比較實惠。 當然, 上述提到的產品只是做對比, 不代表任何推薦理由。

此外, 依託于現在發達互聯網環境的相互保險, 其保障領域比商業保險更加廣泛。 比如, 貨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等都屬於風險較高的職業, 在很多的意外險中都被列為拒保職業類別, 但是沒有盈利性質的相互保險就非常適合。

相互保險好, 投保需謹慎

雖然相互保險有自己的優勢, 但國內新開業的三家相互保險社中, 正式運作超過一年的只有眾惠財險一家, 許多問題如何解決未有定論。

首先, 關於資金保證問題。 相互保險無盈利性質, 儘管現在的三家公司皆已按照規定留存了保險責任準備金, 但在低保費高保額的情況下, 資金增長率是否能夠滿足日漸增加的理賠需求, 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其次, 能否真的做到民主管理。 相互保險公司打破了以往股東資本決定董事會、董事會控制經理人的模式, 讓經理人有了處置權, 一旦經理人難以制約, 則所謂“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的相互保險就是個笑話。

最後, 法律監管缺失。 目前的法規有關相互保險的內容比較少, 光是如何制約會員許可權保證民主,確保會員保險保障不受損,連保監會都還未想出辦法,真的要是發生道德風險,還是防不勝防。

那麼,相互保險到底能不能投呢?一年期的醫療險與意外險倒是可以一試,畢竟保費低,而且目前理賠是沒有問題的。但長期型的產品暫且觀望,不必急於一時。

光是如何制約會員許可權保證民主,確保會員保險保障不受損,連保監會都還未想出辦法,真的要是發生道德風險,還是防不勝防。

那麼,相互保險到底能不能投呢?一年期的醫療險與意外險倒是可以一試,畢竟保費低,而且目前理賠是沒有問題的。但長期型的產品暫且觀望,不必急於一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