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沂蒙山小調》傳承人:一首歌唱了50年

大眾網臨沂6月29日訊“人人那個都說哎, 沂蒙山好, 青山那個綠水哎, 多好看……”6月28日下午, 2017北京網路媒體紅色故土行代表團來到紅色經典歌曲《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費縣白石屋村。

青山綠水間, 《沂蒙山小調》的第三代傳承人宋守蓮質樸的歌聲回蕩在山中, 一下子把大家帶入那段難忘的歷史, 大家紛紛跟著調子唱起來, 仿佛是70多年前的那些準備上戰場的青年一樣, 熱血在心中翻湧。

今年66歲的宋守蓮說, 自己學會的第一首歌就是《沂蒙山小調》, 到現在已經唱了50多年了。 這首歌不僅一直激勵著她始終不忘傳承弘揚沂蒙精神,

也唱紅了沂蒙的青山綠水, “生在沂蒙山, 長在沂蒙山, 我熱愛我的家鄉。 ”

記者瞭解到, 1940年, 為揭露“黃沙會”這一民間武裝組織的反動面目, 駐紮在白石屋村的北京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文工團團長袁成隆等人, 在借鑒傳統民間曲調的基礎上, 創作了歌曲《反對黃沙會》, 這正是《沂蒙山小調》的前身。 在一次慶功會上, 文工團團員阮若琳唱了這首歌曲, 群眾聽後情緒激憤, 當場就有300多人報名參軍。 後來這首歌經過不斷地修改加工, 大約在建國前後, 形成了今天這首傳唱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