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雜牌車將被徹底淘汰:原材料漲價只是幫兇,更厲害的是他們!

2017開年以來, 電動車五大材料鋼材、銅材、鋁材、ABS塑膠及橡膠的連續大幅漲價, 直接帶動電動車上大部分配件都在漲價, 且漲幅比較大, 電動車行業洗牌加劇, 在持續了近10個多月的電動車原材料漲價潮之下, 很多小企業承受不住漲價潮, 關門倒閉的不在少數, 那麼加劇電動車行業洗牌的兇手就是原材料漲價嗎?

一、原材料漲價, 小企業失去競爭力。 由於小企業的產品以低價為主, 採購小配件企業的配件組裝生產, 議價能力低, 當原材料價格上漲, 電動車配件價格同樣上漲, 他們無法大幅度轉移增加的成本,

只能上漲電動車價格, 就失去了原有的低價優勢。

二、環保整治, 大規模清掃。 今年環保督查十分嚴厲, 與電動車密切相關的烤漆廠、車架廠、噴塗廠、車筐廠、焊接等電動車配件企業均受到嚴厲打擊, 由於這些配件小企業沒有環保設備, 生產成本低, 導致行業低質低價產品盛行, 隨著環保整治, 電動車行業洗牌加劇, 小散亂汙企業岌岌可危。

三、小企業接連倒閉, 經銷商選擇更理性。 在漲價潮、環保整治潮的追擊下, 已有數十家電動車企業倒閉破產, 經銷商拿不到貨, 產品賣不出去, 經濟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 在有了這些前車之鑒後, 現在經銷商選擇品牌合作時, 更理性, 一味的低價無法保障自身利益, 品牌也無法長久發展。

四、一線大品牌推出特價車, 壓縮市場份額。 作為行業的知名品牌, 雅迪、新日、愛瑪等電動車在今年都推出了特價車, 這對小企業來說是當頭一棒, 原先的價格優勢在一線品牌的擠壓下蕩然無存, 除了價格以外, 他們還有哪些優勢呢, 市場份額嚴重壓縮後, 生存越發困難。

現在看來, 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 並非電動車行業洗牌的元兇, 頂多就是幫兇, 電動車廠商更應該警惕那些看不見的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