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之源”:陸羽怎樣以“經”的方式引入茶

猜想作為“經”的《茶經》會是一次愉快的茶之旅

v陸羽給他的茶書命名為《茶經》, 我們就不要忘了它作為經義的思想層面。 回到農家學派的傳統中去, 可能會讓我們在進入《茶經》的時候, 有一種清風徐來、場景闊大而從容愜意的感覺。 古人讀書追求的也就是這種狀態, 對於今天的茶人迅速進入修定之境也不無裨益。

v那麼農家學派的傳統是什麼呢?起碼有三點:農書的寫作者是一個“士”的系統;農書的寫作有仿經的做法;農書也是有哲學、有思想的。 這些都是《茶經》寫作時所面臨的傳統, 對《茶經》寫作有沒有影響呢?

v《茶經》開篇是怎麼引茶入經的?陸羽在“一之源”裡是怎樣以“經”的方式來定義茶?對這些問題的不斷猜想會使你不經意地把讀《茶經》想像成一次穿越傳統、游走在唐代的訪茶之旅。

寫《茶經》的準備:經的寫作傳統

《茶經》, 望文生義, 也就是專門為茶寫的一部可以經世致用的書, 那麼寫作這樣的農書有沒有套路可循呢?還是有的。 魏晉以來, 農書的寫作(像《齊民要術》、《四時纂要》)都有一個自足的綜合性體系, 而且受漢儒研修經學的影響, 它們的寫作也採用了仿經的寫法。 如研修經學的人, 行文時往往先引經據典, 然後切合自身體驗、實踐去一一注解, 所謂“六經注我, 我注六經”就是這個意思。 這種既崇尚經典又重視實際考證的傳統影響到農書的寫作,

就一方面要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 廣泛參閱既有歷史文獻中的農業科技知識, 這叫“采捃經傳”;另一方面還要高度重視農業中的親身實踐與新發現, 這叫“驗之行事”。 《茶經》的寫作就面臨著這麼個傳統。

陸羽的問題是他寫作時能引述的前輩文獻實在有限, 經書中就更難找得到了, 大概只有《爾雅》等少數幾條算得上(當然後來在“七之事”中有了充分的補足)。 為彌補不足, 陸羽也想了點辦法, 為自己的經書找個“擔保人”。 由於農家這一派也稱為“神農之教”, 陸羽就把這個茶書的源頭獻給農家的這個保護神了, 顯示茶的源流也很久遠, 與耕種五穀的時間是一樣的了。 這其實是他遵循傳統的一個做法。

仿經式寫作:每句話都跟板上釘釘似的

陸羽對前輩文獻中引述最多的要算杜育的《荈賦》, 約四五次, 這篇賦確實對《茶經》體系的形成有莫大的啟發。 這也是打傳統來的。

文獻的不足, 勢必使他的書寫法和別人不一樣。 陸羽的《茶經》基本上是本實踐之作, 同時他是在自創一部經書, 仿經的體式去做。 經書一般是代聖人立言, 都是“你應該怎樣”、“某某是什麼”這種居高臨下式的、指令式的說話方式, 每句話都給人板上釘釘的那種感覺。 (有人拿孔子和柏拉圖說話方式來比較, 說孔子每次都是因時因地下定義, 冷不丁說兩句格言;柏拉圖永遠在玩邏輯辯論, 不斷在質疑)。 所以, 讀《茶經》千萬不要把自己給釘死了。

你去看《茶經》, 跟下定義、翻字典似的,

“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就像給字典寫的詞條:“茶”、“茶具”、“造茶”、“茶器”……。 回過頭來看“一之源”也是這樣, 每段開頭都在下定義:“茶者”、“其字”、“其地”……現在終於懂了, 這個“一之源”不是陸羽在追溯茶的源流, 而是在總結經驗教訓, 仿造經書的語言套路、篇章佈局在引茶入經, 是為茶開源。 而這種行文的方式, 也就是經書的寫法。

“一之源”:茶的經怎麼開篇

每次我們讀《茶經》, “一之源”總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似乎裡面並沒有多少談茶的“源流”的東西。 按說一個人寫一本叫《茶經》的書(這個名字不是隨便起的, 那是“以茶為經”、要“以茶經世”的), 它的體系無疑是完備的、自適的。 從源流談起也很正常。 問題是, 陸羽心目中的茶之源似乎並沒有多少歷史的內容,

而更多的是當下的東西。 換句話說, 陸羽的“一之源”更像是“茶之識”, 而“七之事”倒有點像茶之源(源流)。

《續茶經》的作者陸廷燦似乎也鬧不清楚這個“源流”該從何談起。 他先沿用陸羽的做法, 補充了若干茶字的源流, 然後引用了大量序跋敘評來證明陸羽的創茶之功, 也就是說, “一之源”要追溯到陸羽, 那就難怪陸羽的“一之源”不好寫了。 對茶歷史的梳理, 是需要有大量的文獻支援的。 陸羽要敘述他之前的茶的源流, 顯然有點難度。 在這裡, 很快我們就會發現, 陸羽的“一之源”基本上親身實踐、考察得來的, 不是文獻性的。 (“七之事”看來真的有可能是後來在文獻條件具足的環境下補充的)。

《續茶經》的作者陸廷燦將茶的源頭追溯到陸羽,那就難怪陸羽的“一之源”不好寫了。所以,要換一種思維,不要考慮茶的歷史是什麼,而要考察陸羽在當時是怎樣為茶驗明正身、開宗立派的。“一之源”的真正意思是在這裡。

“一之源”只是在引茶入經,開宗立派

這樣“一之源”就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特色和思考了。也就是說,我們要換一種思維,不要考慮茶的歷史是什麼,而要考察陸羽在當時是怎樣為茶驗明正身、開宗立派的。一句話:他不是在溯源,而是在開源。這在當時可是驚天之舉,估計也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希圖早點建功立業。要為茶開個宗派,以茶經世,這是典型的盛唐氣象的作派(陸羽的青年時代是在盛唐度過的)。陸羽寫《茶經》的時候正是盛唐向中唐過渡的時候,他還帶有很強的為盛唐服務、致敬的色彩,《茶經》是有這種用心的。

陸羽當然也梳理了茶的源流,但主要是茶的“聖賢”源流,這是《茶經》流傳不可或缺的部分。陸羽把它專設為“七之事”了。這是後話,暫且不說。“一之源”為茶開宗立派,主要是將茶從眾多生活日用中單提出來,分辨出來,予以說明。換句話說,引茶入經就是“一之源”要做的事。問題是,陸羽怎麼樣引茶入經呢?

陸羽介紹茶像是在繪畫

陸羽對茶的介紹主要涉及到茶的品相,茶性。這一描述頗像字典裡的定義,而且是到他那個時候最完備的詞條描述。

不妨看一下詞典裡“茶”的認識進化史。最早的茶寫作“荼”字,讀tú,實際上是先民第一次嘗到茶時對苦味的本能反應,是吐出聲,記住的是它的性味,而缺少植物學性狀的描述。約成書於西元前二世紀的《爾雅·釋木》裡記載:“檟,苦荼”,指明了茶是木本植物;到了四世紀前期,東晉郭璞在為《爾雅》作注時才進一步指出:“苦荼,注:木小似桅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說明茶是一種常綠灌木,而且是一種葉用植物,但對茶樹性狀,還是未作具體的說明。到了唐代中期陸羽的《茶經》中,對茶樹性狀的描述才第一次具體而完整了:“其樹如瓜蘆,葉如桅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拼擱,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感覺像是在畫畫。陸羽是著過《源解》,也畫過《圖經》的人,為什麼不直接用繪畫的方式來展示茶呢?估計引茶入經,靠配圖只能解決傳播的問題,不是很莊重了。

陸羽為什麼要為茶設個“經”式定義

事實上,後來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和唐慎微《證類本草》等在介紹茶時,也確實有圖了,而且這些書裡藥圖的繪製還有著特定的規範,像絕大多數草本植物的圖都包括了根、莖、葉、花及果實等。這和陸羽的介紹是不是很貼合呢?有人甚至推斷,這些藥圖可能由專門的宮廷畫師按統一規範繪製的。

那麼,陸羽為什麼要為茶設個“經”式定義呢?什麼時候我們才需要給茶下一個標準版的定義呢?一定是當時的社會有了這種需要。一是要將茶統一認識。二是避免假茶。飲品在中國古代是禮的一部分,是有專人負責的。《周禮》中間就有記載,“案《周禮》:酒正之職,辨四飲之物,其三曰漿。又漿人之職,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於酒府。”可以說中國有很悠久很多樣的飲品歷史,各種代用茶不下數百種,陸羽的貢獻是定茶為新的民用通版,借茶設禮,通過走上層路線,來推行自己的茶道。那麼統一對茶葉的辨識、茶性的認知就很有必要。這既是社會生活的需要,也是經濟生活的需要。更何況當時確實有很多與茶接近的飲品造成了若干混淆,如陸羽特意指出皋盧葉就似茶而非。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1116年)裡的茶配圖介紹,可能是從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1061年)來的。藥圖的繪製已遵循特定的規範,茶的繪製中已包括了根、莖、葉、花及果實等元素,與陸羽“經式”的茶定義一致。

對茶的功效的介紹是引茶入經的重點

引茶入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對茶性、茶的功效的認識。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引經據典,大量談論茶的功效,這幾乎是他要說服當時人飲茶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一種飲品是否能居於主流,廣為接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功效安全、保健,成為大家的共識。

這其中有本書對陸羽幫了很大的忙,這就是先他而在的唐顯慶四年(659)蘇敬奉敕撰修的《新修本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唐本草》),這本書第一次正式將茶納入到中國主流的本草體系中。這就相當於說,茶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合法性與權威性的論證。此後的醫書基本上都承襲這個說法。陸羽對茶性、茶的功效的認識也據此而來。

當然,陸羽的真正要表達的東西,以茶為經的東西,還不止于茶的保健功能,而是在社會上推廣一種茶道,是將茶從物質性的保健功能遷升到精神性的尋趣、良好的社會生態上去。

唐顯慶四年(659)蘇敬奉敕撰修的《新修本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唐本草》),第一次正式將茶納入到中國主流的本草體系中,從此茶的功效被廣為接受。為陸羽著《茶經》推動茶道奠定了基礎。

在這裡見證茶歷史

茶經樓裡說《茶經》

茶經樓博物館出品·二零一七

文 / 夏日濃蔭

導語

《茶經》“一之源”給人最大的閱讀預期反差是,陸羽不是在溯源,而是在開源。

《續茶經》的作者陸廷燦將茶的源頭追溯到陸羽,那就難怪陸羽的“一之源”不好寫了。所以,要換一種思維,不要考慮茶的歷史是什麼,而要考察陸羽在當時是怎樣為茶驗明正身、開宗立派的。“一之源”的真正意思是在這裡。

“一之源”只是在引茶入經,開宗立派

這樣“一之源”就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特色和思考了。也就是說,我們要換一種思維,不要考慮茶的歷史是什麼,而要考察陸羽在當時是怎樣為茶驗明正身、開宗立派的。一句話:他不是在溯源,而是在開源。這在當時可是驚天之舉,估計也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希圖早點建功立業。要為茶開個宗派,以茶經世,這是典型的盛唐氣象的作派(陸羽的青年時代是在盛唐度過的)。陸羽寫《茶經》的時候正是盛唐向中唐過渡的時候,他還帶有很強的為盛唐服務、致敬的色彩,《茶經》是有這種用心的。

陸羽當然也梳理了茶的源流,但主要是茶的“聖賢”源流,這是《茶經》流傳不可或缺的部分。陸羽把它專設為“七之事”了。這是後話,暫且不說。“一之源”為茶開宗立派,主要是將茶從眾多生活日用中單提出來,分辨出來,予以說明。換句話說,引茶入經就是“一之源”要做的事。問題是,陸羽怎麼樣引茶入經呢?

陸羽介紹茶像是在繪畫

陸羽對茶的介紹主要涉及到茶的品相,茶性。這一描述頗像字典裡的定義,而且是到他那個時候最完備的詞條描述。

不妨看一下詞典裡“茶”的認識進化史。最早的茶寫作“荼”字,讀tú,實際上是先民第一次嘗到茶時對苦味的本能反應,是吐出聲,記住的是它的性味,而缺少植物學性狀的描述。約成書於西元前二世紀的《爾雅·釋木》裡記載:“檟,苦荼”,指明了茶是木本植物;到了四世紀前期,東晉郭璞在為《爾雅》作注時才進一步指出:“苦荼,注:木小似桅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說明茶是一種常綠灌木,而且是一種葉用植物,但對茶樹性狀,還是未作具體的說明。到了唐代中期陸羽的《茶經》中,對茶樹性狀的描述才第一次具體而完整了:“其樹如瓜蘆,葉如桅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拼擱,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感覺像是在畫畫。陸羽是著過《源解》,也畫過《圖經》的人,為什麼不直接用繪畫的方式來展示茶呢?估計引茶入經,靠配圖只能解決傳播的問題,不是很莊重了。

陸羽為什麼要為茶設個“經”式定義

事實上,後來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和唐慎微《證類本草》等在介紹茶時,也確實有圖了,而且這些書裡藥圖的繪製還有著特定的規範,像絕大多數草本植物的圖都包括了根、莖、葉、花及果實等。這和陸羽的介紹是不是很貼合呢?有人甚至推斷,這些藥圖可能由專門的宮廷畫師按統一規範繪製的。

那麼,陸羽為什麼要為茶設個“經”式定義呢?什麼時候我們才需要給茶下一個標準版的定義呢?一定是當時的社會有了這種需要。一是要將茶統一認識。二是避免假茶。飲品在中國古代是禮的一部分,是有專人負責的。《周禮》中間就有記載,“案《周禮》:酒正之職,辨四飲之物,其三曰漿。又漿人之職,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於酒府。”可以說中國有很悠久很多樣的飲品歷史,各種代用茶不下數百種,陸羽的貢獻是定茶為新的民用通版,借茶設禮,通過走上層路線,來推行自己的茶道。那麼統一對茶葉的辨識、茶性的認知就很有必要。這既是社會生活的需要,也是經濟生活的需要。更何況當時確實有很多與茶接近的飲品造成了若干混淆,如陸羽特意指出皋盧葉就似茶而非。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1116年)裡的茶配圖介紹,可能是從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1061年)來的。藥圖的繪製已遵循特定的規範,茶的繪製中已包括了根、莖、葉、花及果實等元素,與陸羽“經式”的茶定義一致。

對茶的功效的介紹是引茶入經的重點

引茶入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對茶性、茶的功效的認識。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引經據典,大量談論茶的功效,這幾乎是他要說服當時人飲茶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一種飲品是否能居於主流,廣為接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功效安全、保健,成為大家的共識。

這其中有本書對陸羽幫了很大的忙,這就是先他而在的唐顯慶四年(659)蘇敬奉敕撰修的《新修本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唐本草》),這本書第一次正式將茶納入到中國主流的本草體系中。這就相當於說,茶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合法性與權威性的論證。此後的醫書基本上都承襲這個說法。陸羽對茶性、茶的功效的認識也據此而來。

當然,陸羽的真正要表達的東西,以茶為經的東西,還不止于茶的保健功能,而是在社會上推廣一種茶道,是將茶從物質性的保健功能遷升到精神性的尋趣、良好的社會生態上去。

唐顯慶四年(659)蘇敬奉敕撰修的《新修本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唐本草》),第一次正式將茶納入到中國主流的本草體系中,從此茶的功效被廣為接受。為陸羽著《茶經》推動茶道奠定了基礎。

在這裡見證茶歷史

茶經樓裡說《茶經》

茶經樓博物館出品·二零一七

文 / 夏日濃蔭

導語

《茶經》“一之源”給人最大的閱讀預期反差是,陸羽不是在溯源,而是在開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