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專業為你解答,瞭解無創DNA產前(NIPT)檢測技術

NIPT(無創產前篩查) , 近年來產前檢測領域出現的新型胎兒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 相對傳統的絨毛取樣或羊膜腔穿刺等具有“侵入性”的產前檢測方法而言, 其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對母親外周血中的胎兒游離DNA進行“非侵入性”產前檢測, 開闢了產前檢測的新篇章, 有效補充了現有的產前篩查、產前診斷體系。

NIPT檢測母血漿胎兒游離DNA

1997年, 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在懷有男性胎兒的孕婦外周血中擴增到了Y染色體的片段, 正常女性體內是不含有Y染色體的, 從而證明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游離DNA, 其主要來源於胎盤滋養層細胞,

開啟了探索產前檢測新技術的思路。

NIPT檢測技術

從全球NIPT檢測來看, NIPT檢測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採用高通量全基因測序的方法;另一類採用靶向區域測序的方法。

適用人群

適用目標疾病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13三體綜合征

詳解:美國NIPT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其在三大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檢測中具有很高的檢測靈敏度、特異性和極低的假陽性率。 早在2012年,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與美國母胎醫學會(SMFM)就針對NIPT共同發表了委員會指導意見, 推薦NIPT作為染色體非整倍體高危人群的初篩檢測。

國內也進行了大規模的一期、二期臨床試驗, 結果顯示, 針對三大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的檢測準確率高達99%以上, 遠高於血清學篩查, 且假陽性率、假陰性率均更低。 所以將三大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作為NIPT的目標疾病, 有充分的、科學的臨床資料支援。

適用時間檢測時間12+0—26+6, 最佳檢測時間12+0—22+6

詳解:NIPT是基於母體血漿中的胎兒游離DNA的檢測, cffDNA來源於胎盤滋養層細胞, 其含量與孕周密切相關, 最早4周便可檢出, 7周建立胎盤迴圈後, 含量以一定的比例穩定增加。 cffDNA含量的高低與NIPT的檢測精度有關, 當cffDNA含量低於4%時, NIPT檢測可能失敗或出現假陰性結果。 所以將NIPT檢測的最早時間規範在12孕周是非常嚴謹的。

另外, 單從技術層面講, NIPT檢測孕周並無上限, 26+6孕周限制是考慮到, 如果NIPT檢測出現陽性結果, 後續會有合適的時間進行產前診斷以確診。

慎用人群

(一) 產前篩查高風險, 預產期年齡≥35歲的高齡孕婦, 以及有其他直接產前診斷指征的孕婦

詳解:高危及高齡孕婦懷有染色體非整倍體胎兒的風險顯著升高。 我們的NIPT臨床資料顯示, 47713例高齡孕婦中三大染色體非整倍體陽性率為1.36%, 31804例高風險孕婦中三大染色體非整倍體陽性率為0.94%, 在NIPT技術出現前, 高危及高齡孕婦只能選擇介入性產前診斷。

(二) 孕周<12周的孕婦

詳解:蘇博檢愛網開展的NIPT早孕期臨床研究顯示, 12孕周前,約5%的孕婦,其胎兒游離DNA含量(cffDNA)低於NIPT檢測的最低極限水準4%,因此小於12孕周,NIPT檢測存在假陰性風險。

(三) 高體重(體重>100千克)孕婦

詳解:體重過重的孕婦,其母血漿cffDNA含量偏低。因懷孕而增大的血液循環體系稀釋了血漿中的cffDNA,同時血液中相對增多凋亡的脂肪細胞,增加了血漿中母親游離DNA的含量,導致cffDNA含量的降低,一旦cffDNA含量低於NIPT檢測的最低極限水準4%,就存在假陰性的風險。

(四) 通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簡稱IVF-ET)方式受孕的孕婦

詳解:通過IVF-ET方式受孕的孕婦,妊娠情況比較複雜,易出現雙胎/多胎妊娠“雙胎消失綜合征”等情況(詳見下面慎用人群“雙胎妊娠孕婦“的解讀),NIPT結果將不準確。

(五) 雙胎妊娠的孕婦

詳解:若為同卵雙胞胎,NIPT對於雙胎的檢測等同于單胎。 若為異卵雙胞胎,如果一胎為正常胎兒,一胎為染色體非整倍體高風險胎兒時,雖然總體血漿cffDNA含量上升,但單個胎兒的cffDNA含量卻是相對降低的,大約10-15%的雙胎cffDNA含量低於4%,存在假陰性風險。當發生雙胎一胎早期流產時(Vanishing Twin),殘留的cffDNA會干擾檢測,結果將不準確。

(六) 合併惡性腫瘤的孕婦

詳解:惡性腫瘤細胞的染色體和基因組多發生變異,可能腫瘤本身即含有T21、T18或T13的異常細胞,細胞凋亡後釋放異常的基因組DNA進入母體血漿中,將導致NIPT出現假陽性。

不適用人群

(一) 染色體異常胎兒分娩史,夫婦一方有明確染色體異常的孕婦

詳解:染色體異常胎兒分娩史,夫婦一方有染色體異常的孕婦,均有明確介入性產前診斷指征,應直接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二) 孕婦1年內接受過異體輸血、移植手術、細胞治療或接受過免疫治療等對高通量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結果將造成干擾的

詳解:道理同“雙胎消失綜合征”。即,如果接受的異體輸血、移植手術及細胞治療的外來組織和細胞存在21-三體、18-三體、13-三體異常,細胞凋亡後的基因組DNA進入母親外周血漿中,檢測就存在假陽性風險。

(三) 胎兒影像學檢查懷疑胎兒有微缺失微重複綜合征或其他染色體異常可能的

詳解:上述疾病不在NIPT檢測疾病範圍內,如果影像學懷疑胎兒為微缺失微重複綜合征或其他染色體異常,應直接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四) 各種基因病的高風險人群

詳解:基因病不在NIPT檢測疾病範圍內,如果有家族遺傳史的基因病高風險人群要求排除基因病風險,應直接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12孕周前,約5%的孕婦,其胎兒游離DNA含量(cffDNA)低於NIPT檢測的最低極限水準4%,因此小於12孕周,NIPT檢測存在假陰性風險。

(三) 高體重(體重>100千克)孕婦

詳解:體重過重的孕婦,其母血漿cffDNA含量偏低。因懷孕而增大的血液循環體系稀釋了血漿中的cffDNA,同時血液中相對增多凋亡的脂肪細胞,增加了血漿中母親游離DNA的含量,導致cffDNA含量的降低,一旦cffDNA含量低於NIPT檢測的最低極限水準4%,就存在假陰性的風險。

(四) 通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簡稱IVF-ET)方式受孕的孕婦

詳解:通過IVF-ET方式受孕的孕婦,妊娠情況比較複雜,易出現雙胎/多胎妊娠“雙胎消失綜合征”等情況(詳見下面慎用人群“雙胎妊娠孕婦“的解讀),NIPT結果將不準確。

(五) 雙胎妊娠的孕婦

詳解:若為同卵雙胞胎,NIPT對於雙胎的檢測等同于單胎。 若為異卵雙胞胎,如果一胎為正常胎兒,一胎為染色體非整倍體高風險胎兒時,雖然總體血漿cffDNA含量上升,但單個胎兒的cffDNA含量卻是相對降低的,大約10-15%的雙胎cffDNA含量低於4%,存在假陰性風險。當發生雙胎一胎早期流產時(Vanishing Twin),殘留的cffDNA會干擾檢測,結果將不準確。

(六) 合併惡性腫瘤的孕婦

詳解:惡性腫瘤細胞的染色體和基因組多發生變異,可能腫瘤本身即含有T21、T18或T13的異常細胞,細胞凋亡後釋放異常的基因組DNA進入母體血漿中,將導致NIPT出現假陽性。

不適用人群

(一) 染色體異常胎兒分娩史,夫婦一方有明確染色體異常的孕婦

詳解:染色體異常胎兒分娩史,夫婦一方有染色體異常的孕婦,均有明確介入性產前診斷指征,應直接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二) 孕婦1年內接受過異體輸血、移植手術、細胞治療或接受過免疫治療等對高通量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結果將造成干擾的

詳解:道理同“雙胎消失綜合征”。即,如果接受的異體輸血、移植手術及細胞治療的外來組織和細胞存在21-三體、18-三體、13-三體異常,細胞凋亡後的基因組DNA進入母親外周血漿中,檢測就存在假陽性風險。

(三) 胎兒影像學檢查懷疑胎兒有微缺失微重複綜合征或其他染色體異常可能的

詳解:上述疾病不在NIPT檢測疾病範圍內,如果影像學懷疑胎兒為微缺失微重複綜合征或其他染色體異常,應直接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四) 各種基因病的高風險人群

詳解:基因病不在NIPT檢測疾病範圍內,如果有家族遺傳史的基因病高風險人群要求排除基因病風險,應直接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