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毛利率保持80%以上,光大證券再度加碼資本仲介業務

時代財經APP 曾永秋

儘管已是一片紅海, 但由於盈利能力強、風險相對較低, 資本仲介業務仍然引得眾多券商加碼進入。

27日晚間,

光大證券(601788.SH)發佈董事會決議, 表示將變更H股上市部分募資用途, 將59%的資金(約43.54億元)集中于資本仲介業務, 境外業務及擴張所使用資金的比例則下降至11%(約8.12億元)。

據此前公告, 該公司計畫將赴港上市募集資金的70%, 平均分到資本仲介業務和境外業務及擴張中, 前後兩者均占35%, 約25.83億元。

本次公告中, 光大證券解釋了其變更原因:資本市場以上市證券為標的的融資類業務需求較大, 公司經營層審時度勢, 加大了資本仲介業務的拓展力度。 公司境內儲備項目較多, 資金需求量大, 因此加大了境內業務發展的資金投向。

這已是該公司近年來第二次變更股權融資的資金用途。 2016年1月, 光大證券發佈公告稱, 改變2015年定增募資用途, 將投入至資本仲介業務的資金從不超過60億元提升至不超過70億元。

換言之, 該公司前後已向資本仲介業務投入超過100億元。

所謂資本仲介業務, 指的是證券公司佔用資本金, 主要以服務客戶為目的、風險暴露比較低的業務。 常見的有融資融券、股權質押業務等。

實際上, 資本仲介業務的高毛利率也值得光大證券加倍重視。 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 該公司資本仲介業務的毛利率均保持在80%以上, 一直在主營業務中保持最高。 2016年, 若剔除13.44億元的資金成本, 資本仲介業務毛利率更是高達89%。

“近年來兩融或股票質押等業務增長幅度較大, 風險也相對可控, 對市場的波動有一定抵抗作用, 券商自然會將更多資金投入到資本仲介業務中。 ”光大證券董秘朱勤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

“目前市場兩融規模比較穩定, 但股權質押還是有比較大的空間。 ”

時代財經統計近年財報發現, 光大證券的股權質押規模已經連續3年保持數倍的高速增長。 2013年, 該公司質押回購規模僅為6億元, 經過數年發展, 到2016年, 股權質押餘額已高達304億元。

不過, 與處於第一梯隊的券商相比, 光大證券股權質押業務仍有不少提升空間。

Wind資料顯示, 截至6月27日, 光大證券今年尚有未解押股權市值約250億元, 位列行業第12。 而中信證券(600030.SH)未解押的股票市值為1213.58億元, 在券商中遙遙領先。 此外, 淨資本規模與光大證券相近的申萬宏源(000166.SZ)、中信建投(6066.HK)等券商的未解押市值分別為387億和345億, 中型券商華融證券也有328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