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我們問了8位創意人: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好好住 X 梵幾

家, 是自我的投射, 家居審美觀也不是一日就能形成的。 上周, 好好住聯合梵幾、中國國家地理·圖書、中信出版社共同發起話題「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裡,

我們徵集到了超過1000位用戶給出的回答。 (我們精選了8個精彩回答, 滑到頁面底部即可查看。 )

好好住APP和梵幾也借由這次的活動, 邀請了8位創意人好友回答了下面兩個問題:

1. 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2. 你家有哪件物品, 讓你幸福感倍增?

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回答的。

馮驌

好好住創始人

“建築審美對家居審美有很大的昇華作用”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看好好住app, 看全球幾本知名雜誌, 還有酒店設計。

這些都是培養家居審美觀很重要的方式, 能同時保證實用與前沿。 特別是酒店設計, 往往精品酒店都融合了各地的審美特徵, 能產生很多有趣的嘗試。 同時多關注建築設計也很必要, 我認為建築審美對家居審美有很大的昇華作用。

Q:你家的哪件物品, 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一個長2米的室內窗前花池。 我們在裡面種了超過30種植物, 高低錯落, 無論春夏秋冬, 我家的客廳都像森林一樣, 滿眼生機勃勃的綠色。 在家最幸福的事, 就是和家屬一起打理這些植物,

然後看著他們自由地生長。

古奇

梵幾品牌創始人兼主設計師

“有些家居只有在圖片上好看,

實地住了才能瞭解更多”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家居是我人生中最感興趣的事物, 所以會下意識關注家居環境, 比如看電影, 看到好家居會不停的定格。

另外, 我喜歡去嘗試設計酒店或者民宿, 有些家居是只在圖片上好看, 但是不好住的, 實地住了才能瞭解更多。 串門, 也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因為朋友的家各有千秋, 更會和我分享哪些部分讓他們很驕傲, 哪些是敗筆。

古奇與墨白(左)的家

Q:你家的哪件物品, 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一個在義大利古董店裡收到的小雕塑, 肢體形態是我最喜歡的雕塑風格, 因為尺寸不大, 所以不是很貴。 在家裡每次看到它, 都會很享受。

Yvonne

設計師 好白商店創始人

“幸福感的來源都是很小且瑣碎的事”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多看多看多看。我是從讀建築系開始,十幾年來一直在這個行業裡面,看得多了就比較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就發展成自己的審美了。我覺得多看對每個人都有效。

Yvonn在好好住APP的帳號是“之屋”

快去關注她吧!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對我來說生活裡的幸福感來源其實都是很小且瑣碎的事,例如,早晨打開咖啡罐裡是滿的,做飯的時候好用的廚房紙,打掃的時候就是清潔用品等等,有時我兒子很專心玩某個玩具很久不呼喚我,我也會覺得那個玩具真是太令人幸福了!

凹老師

攝影師 惟簡攝影創始人

“設計自己家居的樂趣,

就是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家居審美觀這個詞兒比較大,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的審美都比較混亂,對日系質樸的東西喜歡,對北歐冷淡的也喜歡,覺得新中式很不錯,覺得美式工業風也不錯。

我覺得這就是我們這一撥人夾在這個時代所造就的審美吧,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取向,基於各種模仿混合出來的一個東西,只要搭配出來自己覺得好就OK了。但這也是設計自己家居風格的樂趣所在吧,就是沒什麼條條框框的限制。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我本來想寫我新家的鑰匙,但感覺是不是俗了?不過現實就是這樣,以前我覺得沒有房子也可以有家,這是種很天真的幸福感。我現在覺得幸福感需要更多物質的東西來支撐。

具體說一件的話,之前去日本買了幾件玻璃製品,有一對杯子很喜歡,就希望天天都用。最近天熱,常常用它喝一些冰鎮的飲料和酒,然後,就很幸福。我估計多年後人家問我從什麼時候開始酗酒的,就是因為買了這倆杯子吧。這個……屬於傳說中的小確幸吧,也挺幸福的。

耀揚

藏紅花餐廳、CHI餐廳、Restaurant-Y創始人

“好在這是一個資訊開放的時代”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我的家居審美觀似乎不是特別的好,也買過難看的傢俱,幾年回過頭看自己都很納悶為什麼買了這麼難看的傢俱。好在這是一個知識資訊開放的時代,你可以從很多的途徑瞭解到家居,朋友的影響、來自網路圖片、無意中逛到的傢俱店,都會慢慢對自己的傢俱審美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耀揚家的庭院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我家的浴缸。沒事兒的時候、輕鬆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疲勞的時候、都喜歡泡個澡,一個人靜靜待會兒。

瑃燕

藝術家

“看一個人的家,如同認識一個人”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通常是通過看書得來一點間接經驗,我喜歡有工作功能的家,經常看藝術家的家或工作室的書,她透露出一個人的生活細節所思所想,從而如同認識了這個人。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書架,我的畫冊書籍讓我有安全感,打開一本書會被帶到不同於日常的另外的思考方式中,這讓人神往。

弦子

導演 釀影像工作室創始人

“一件經常使用的傢俱,

收納進日常的氣息才是最滿足的”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算不上培養,可能是潛移默化。慢慢喜歡簡約的東西,有時間痕跡的物品,自然力量形成的作品,會感受與物之間的一些微妙的氣息。

釀影像工作室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兒童座椅。是在沒有孩子的時候收的一把椅子。

這種經典款式的兒童椅非常少見,很喜歡。當時是擺設,2年以後,孩子來了,它也真正派上用場。

睫毛

Peking品牌創始人,北平咖啡館

北平國際青年旅舍、北平花園精品酒店創始人

“所有的美都來源於生活本身”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其實美是相通的,無論是家居還是服飾,所有的美都來源於生活的本身,和家庭有關。

我小時候和爺爺奶奶長大,家裡也不富裕,但是奶奶很會生活,從我記事開始,我們家就有一個好看的榆木餐桌,奶奶每次都能夠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飯菜,一家人圍坐在桌子前吃飯聊天,每當有親戚來家裡的時侯,奶奶會隨手采一些草原上的花朵來裝扮我們的餐桌。

睫毛家的廚房

應該是受奶奶的影響,從小就比較喜歡老木頭的桌子,觸摸起來是有溫度的,到現在無論是店裡還是家裡都比較喜歡用老木頭的傢俱。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這些老的榆木桌子前都可以給我帶來幸福感。

-----

看這些創意人的家,他們似乎也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家裡也不算頂級奢華,卻讓人看到了更多有趣的活法,那即是他們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更多他們關於家居和生活的思考,收錄在梵幾新推出的《串門》這本書中,梵幾創始人古奇走訪了15位創意人的住所/工作室,跟他們聊些生活裡的日常事,工作事和瑣碎感受,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另外,在下面我們精選了8位用戶的精彩回答——

Yvonne

設計師 好白商店創始人

“幸福感的來源都是很小且瑣碎的事”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多看多看多看。我是從讀建築系開始,十幾年來一直在這個行業裡面,看得多了就比較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就發展成自己的審美了。我覺得多看對每個人都有效。

Yvonn在好好住APP的帳號是“之屋”

快去關注她吧!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對我來說生活裡的幸福感來源其實都是很小且瑣碎的事,例如,早晨打開咖啡罐裡是滿的,做飯的時候好用的廚房紙,打掃的時候就是清潔用品等等,有時我兒子很專心玩某個玩具很久不呼喚我,我也會覺得那個玩具真是太令人幸福了!

凹老師

攝影師 惟簡攝影創始人

“設計自己家居的樂趣,

就是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家居審美觀這個詞兒比較大,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的審美都比較混亂,對日系質樸的東西喜歡,對北歐冷淡的也喜歡,覺得新中式很不錯,覺得美式工業風也不錯。

我覺得這就是我們這一撥人夾在這個時代所造就的審美吧,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取向,基於各種模仿混合出來的一個東西,只要搭配出來自己覺得好就OK了。但這也是設計自己家居風格的樂趣所在吧,就是沒什麼條條框框的限制。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我本來想寫我新家的鑰匙,但感覺是不是俗了?不過現實就是這樣,以前我覺得沒有房子也可以有家,這是種很天真的幸福感。我現在覺得幸福感需要更多物質的東西來支撐。

具體說一件的話,之前去日本買了幾件玻璃製品,有一對杯子很喜歡,就希望天天都用。最近天熱,常常用它喝一些冰鎮的飲料和酒,然後,就很幸福。我估計多年後人家問我從什麼時候開始酗酒的,就是因為買了這倆杯子吧。這個……屬於傳說中的小確幸吧,也挺幸福的。

耀揚

藏紅花餐廳、CHI餐廳、Restaurant-Y創始人

“好在這是一個資訊開放的時代”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我的家居審美觀似乎不是特別的好,也買過難看的傢俱,幾年回過頭看自己都很納悶為什麼買了這麼難看的傢俱。好在這是一個知識資訊開放的時代,你可以從很多的途徑瞭解到家居,朋友的影響、來自網路圖片、無意中逛到的傢俱店,都會慢慢對自己的傢俱審美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耀揚家的庭院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我家的浴缸。沒事兒的時候、輕鬆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疲勞的時候、都喜歡泡個澡,一個人靜靜待會兒。

瑃燕

藝術家

“看一個人的家,如同認識一個人”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通常是通過看書得來一點間接經驗,我喜歡有工作功能的家,經常看藝術家的家或工作室的書,她透露出一個人的生活細節所思所想,從而如同認識了這個人。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書架,我的畫冊書籍讓我有安全感,打開一本書會被帶到不同於日常的另外的思考方式中,這讓人神往。

弦子

導演 釀影像工作室創始人

“一件經常使用的傢俱,

收納進日常的氣息才是最滿足的”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算不上培養,可能是潛移默化。慢慢喜歡簡約的東西,有時間痕跡的物品,自然力量形成的作品,會感受與物之間的一些微妙的氣息。

釀影像工作室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兒童座椅。是在沒有孩子的時候收的一把椅子。

這種經典款式的兒童椅非常少見,很喜歡。當時是擺設,2年以後,孩子來了,它也真正派上用場。

睫毛

Peking品牌創始人,北平咖啡館

北平國際青年旅舍、北平花園精品酒店創始人

“所有的美都來源於生活本身”

Q:你是如何培養家居審美觀的?

A:其實美是相通的,無論是家居還是服飾,所有的美都來源於生活的本身,和家庭有關。

我小時候和爺爺奶奶長大,家裡也不富裕,但是奶奶很會生活,從我記事開始,我們家就有一個好看的榆木餐桌,奶奶每次都能夠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飯菜,一家人圍坐在桌子前吃飯聊天,每當有親戚來家裡的時侯,奶奶會隨手采一些草原上的花朵來裝扮我們的餐桌。

睫毛家的廚房

應該是受奶奶的影響,從小就比較喜歡老木頭的桌子,觸摸起來是有溫度的,到現在無論是店裡還是家裡都比較喜歡用老木頭的傢俱。

Q:你家的哪件物品,讓你的幸福感倍增?

A:這些老的榆木桌子前都可以給我帶來幸福感。

-----

看這些創意人的家,他們似乎也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家裡也不算頂級奢華,卻讓人看到了更多有趣的活法,那即是他們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更多他們關於家居和生活的思考,收錄在梵幾新推出的《串門》這本書中,梵幾創始人古奇走訪了15位創意人的住所/工作室,跟他們聊些生活裡的日常事,工作事和瑣碎感受,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另外,在下面我們精選了8位用戶的精彩回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