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神山 它的名字叫《岡仁波齊》

在剛剛過去幾天的6月20日, 歷時一年拍攝且全程真實記錄的電影《岡仁波齊》上映了。

因為是朋友臨時約著去看的, 所以事先並沒有做足功課,

羞愧地講,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 自己連“岡仁波齊”這四個字都記不住。

出門前室友問我去看什麼電影, 我說大概是岡什麼玩意兒的, 是個紀錄影片。

室友笑說, 你們真是為國產紀錄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啊。

聽朋友說, 《岡仁波齊》在萬達等大型影院都沒有排片, 倒是家樓下的小影城零零星星的排了幾場, 本以為我們三個人到時候會有包場的感覺, 結果進了影廳才發現, 上座率真的是蠻高的, 且全程無人離場, 有些人為了觀影效果還去了前排。

查了一下即時票房, 到6月22日為止, 也就是上映的第三天, 《岡仁波齊》的票房已經達到了451.9萬。 其實這個票房資料並不十分樂觀, 甚至在同時上映的所有影片中排行倒數第二。

這是不是說明紀錄影片毫無發展呢?

錯!

《中國推銷員》作為這個排行的倒數第一, 排片占比達2.81%;倒數第三的《雄獅》, 排片占比高達4.36%。

而《岡仁波齊》的排片占比只有2.26%。

其實, 作為這樣一部紀錄影片, 敢與《變形金剛5》、《異形:契約》等熱度極高的影片選擇同時上映也不失一種勇氣。

在商業化程度極高的今天, 《岡仁波齊》的出現真的為影片市場帶來一股清流。

《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的電影,

由尼瑪紮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

其實, 說是演員, 但縱觀演員表我們可以發現, 他們在影片裡的名字, 實則就是自己真實的名字。

普拉村村民尼瑪紮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 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 時正馬年, 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 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紮堆的朝聖隊伍。 這支隊伍裡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 為了去岡仁波齊, 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 長達20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電影沒有腳本,全部進行真實地記錄,導演張楊本人將《岡仁波齊》定義為真實電影。

“無論吃住還是工作,我們全程都在這條實實在在的朝聖路上進行。對我們而言,比拍攝電影更困難的是不得不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因為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

正如朋友寫下的:信仰的力量、生老病死的平靜。

2000公里的朝聖之路有孕育生命的偉大、跪拜磕頭的虔誠,也有耕地拉車的辛勞、互幫互助的大愛,更有直面死亡的勇氣。

這一路,漫長而又豐富,幾乎涵蓋了世間萬物百態。

最後,楊培爺爺去世了,在岡仁波齊的山腳下。

沒有太多想像中的不知所措,更沒有揮散不去的悲傷,死在神山山腳下也算是種幸運,反而是這種簡單、平靜更突顯了信仰的力量。

說實話,觀影過後我本人雖並沒有想去體驗朝聖的想法,卻無比羡慕這些有信仰的人們。

因為有信仰,所以知道腳下的路通向何處。

因為有信仰,所以明白做人的底線在哪裡。

因為有信仰,所以才能不計得失、勇往直前、堅持到底。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有一座自己心中的“神山”,屬於自己的岡仁波齊。

電影沒有腳本,全部進行真實地記錄,導演張楊本人將《岡仁波齊》定義為真實電影。

“無論吃住還是工作,我們全程都在這條實實在在的朝聖路上進行。對我們而言,比拍攝電影更困難的是不得不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因為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

正如朋友寫下的:信仰的力量、生老病死的平靜。

2000公里的朝聖之路有孕育生命的偉大、跪拜磕頭的虔誠,也有耕地拉車的辛勞、互幫互助的大愛,更有直面死亡的勇氣。

這一路,漫長而又豐富,幾乎涵蓋了世間萬物百態。

最後,楊培爺爺去世了,在岡仁波齊的山腳下。

沒有太多想像中的不知所措,更沒有揮散不去的悲傷,死在神山山腳下也算是種幸運,反而是這種簡單、平靜更突顯了信仰的力量。

說實話,觀影過後我本人雖並沒有想去體驗朝聖的想法,卻無比羡慕這些有信仰的人們。

因為有信仰,所以知道腳下的路通向何處。

因為有信仰,所以明白做人的底線在哪裡。

因為有信仰,所以才能不計得失、勇往直前、堅持到底。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有一座自己心中的“神山”,屬於自己的岡仁波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