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眾安保險千億估值?這裡面水很深

從掛牌成立到估值500億, 眾安保險只用了17個月, 而現在, 這家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被傳出要在今年衝擊IPO, 如果成功在香港上市, 它的估值將從500億再跨越一個階段, 沖上千億。

千億估值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來看看保險行業的大佬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 財報顯示, 去年中國平安營業收入7744.88億元, 淨利潤為723.68億元, , 中國人壽營業收入5497.71億元, 淨利潤為191.27億元。 在公佈財報的3月份, 中國平安的市值6000多億, 中國人壽市值7000多億。

而根據5月份新發佈的年報, 眾安保險去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只有937.2萬元。 2016年全年已賺保費為32.25億元,

總資產為93.3億元。 這樣的營收狀況, 估值就已經接近中國平安市值的1/6, 中國人壽的1/7。 即使背後站著三馬, 有來自阿裡、騰訊、平安的光環和業務支撐, 千億的估值如何撐起來的?恐怕裡面的水很深。

一直被質疑的估值是怎麼來的?

在2015年眾安保險A輪之後, 它500億元的估值就已經被業內人士認為很難理解, 這是第一財經在當時的報導中引用的一名資深行業分析師的評價, 那時候眾安保險是一家註冊資本10億元, 成立一年多, 保費不足8億元的保險公司。 新京報當年採訪到車險比價平臺最惠保創始人陳文志, 他認為眾安保險的估值是非常令保險業, 包括投資界吃驚的。 “如按傳統保險來看, 這個估值除以10都算高, 即使帶上互聯網概念,

也需要除以10。 放眼行業來看, 這一估值與財險行業排名第四的國壽財險相當, 2014年國壽財險的保費收入是404億, 是眾安保險的50倍。 ”在一眾行業內大大小小的“前輩”佇列裡, 眾安保險不管是註冊資本、保費量還是品牌資歷, 實在是排不上前列。 這也是行業內質疑其A輪之後就估值500億是否靠譜的原因。

更多人認為, 眾安保險的高估值來自於外界對它的聚焦和因為聚焦帶來的“關注溢價”, 一方面是它拿到的是首張互聯網保險牌照, 當時保險和互聯網的結合雖然有待論證, 但是充滿想像空間, 是一個典型的藍海, 加上背後有巨頭股東阿裡、騰訊、平安的加持, 在流量上給予支持, 不愁衣食用戶, 在業務上可以提供有效轉化管道,

可以高效賣產品。 對於當時整體互聯網行業, 估值基礎是看使用者和資料, 以及未來的空間的邏輯上, 眾安保險有幾乎可以囊括所有線民的強大的使用者資料, 以及接觸這些使用者的途徑和管道, 股東們的生意能夠提供強應用場景的結合, 而且有平安這個在行業內深耕多年的“老司機”帶領, 加上中秋節的“月亮險”、“戀愛險”當時的刷屏轟動, 幾乎大家都相信眾安可以將互聯網上所有的場景和保險結合起來進行開發售賣, 這樣的生意可以說得上是“穩穩的”。

事實上, 在眾安保險A輪融資之前, 依靠來自阿裡和騰訊的流量支持, 運費險的火爆, 讓眾安保險迅速積累了數億量級的保單。 成立一年之後, 累計投保件數已經突破6.3億。

與傳統行業不同的是, 互聯網企業估值多採用DEVA估值即股票價值折現分析法(Discounted Equity Valuation Analysis), 其中, E指專案的經濟價值, 等於單體投入的初始資本M與客戶價值增長C的平方的乘積。 有分析師指出, 固定成本M和C是指數關係, 即越過固定成本線後, 後面的增長將不再與固定成本的線性變動相關聯, 而是指數型增長。 而理解互聯網企業天價估值的關鍵, 則在於客戶價值增長C的平方這一指標。 在這裡對於眾安保險的估值高的原因, 就在於投資人認可它的用戶潛力, 以及在它構築的應用網路中, 可以到達使用者的途徑節點非常豐富, 加上有首張牌照先發優勢, 明星股東的支撐, 溢價非常明顯。

千億估值還能撐起來嗎?

從眾安保險目前的主要業務收入來看, 2016年原保費收入前五的險種為意外傷害險、保證保險、健康險、責任保險和其他險種。

意外傷害險、健康險大家都知道是什麼, 位列第二的保證保險, 指在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需在約定的條件和程式成就時方能獲得賠償的一種保險方式, 對應在具體的險種上, 購買P2P理財時候的違約賠付保險就是典型。 責任險指保險人承保被保險人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險種, 具體到險種上, 你每年交的車險裡占了最大頭的協力廠商責任險就是典型。

可以看到, 眾安保險賣得最好的險, 大部分都是“小而散”的險種, 包括退運險、航意險、保證保險、尊享e生這樣一年期的健康險。 去年的業務構成中, 一年期以下的險種仍是主角,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仍然沒有能夠擺脫“小額、碎片化”的特點。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眾安保險IPO千億估值還能撐起來嗎?一位財險公司人士指出,眾安保險的高估值,其實在於對車險的預期。按之前,眾安保險在融資時的發展藍圖中,作為財險中的最大頭,車險保費是重要一塊,2015年下半年眾安保險進入車險這一財險市場第一大險種,當時預計2015年-2020年的車險保費收入將分別為1億元、13億元、30億元、60億元、110億元和180億元,以此對應的車險業務估值將達600億元。有投行給出5年後的整體估值在3000億元左右。

而從目前眾安保險的業績報告來看,車險的業務可能還並不能夠支撐起原來的藍圖。可以看到2016年眾安保險的責任保險保費收入有18.5億元,這其中,我們還不能得出車險占比的比重。但是這塊的承保利潤為負9.34億,在占比的前四大業務中,是虧損最大的。而且,從整體的財險表現來看,車險業務在電商管道的售賣情況並不樂觀,並且虧損非常嚴重。

來自中保協的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車險仍然是負增長趨勢,第一季度電商車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329.19億元,同比負增長15.86%,較2016年同期下降14.06個百分點。根據媒體報導,2016年車險保費收入合計6834億元,占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74%,但僅有14家險企車險業務盈利,41家承保虧損,總計虧損高達63億元。

加上,之前支撐起眾安溢價估值的另一個因素——明星股東以及它們背後的資源,給眾安帶來的業務拓展便利開始弱化。據瞭解,阿裡、百度、京東、騰訊等正在另起爐灶,積極佈局保險領域,阿裡和騰訊有了“親兒子”後,對於“乾兒子”眾安保險,是否還能夠有現在的資源傾斜還是兩說。

帶著“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光環,有阿裡、騰訊、中國平安等巨頭資源扶持,眾安保險拿到了高溢價的估值,但是現在一方面互聯網保險行業迎來了更多的選手入場,其中不乏眾安股東的親兒子,一方面在業績上又遭遇來自傳統巨頭的發力壓力。眾安的價值想要持續支撐起千億的高昂估值,需要更多的業績保障。

一年期以下的險種仍是主角,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仍然沒有能夠擺脫“小額、碎片化”的特點。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眾安保險IPO千億估值還能撐起來嗎?一位財險公司人士指出,眾安保險的高估值,其實在於對車險的預期。按之前,眾安保險在融資時的發展藍圖中,作為財險中的最大頭,車險保費是重要一塊,2015年下半年眾安保險進入車險這一財險市場第一大險種,當時預計2015年-2020年的車險保費收入將分別為1億元、13億元、30億元、60億元、110億元和180億元,以此對應的車險業務估值將達600億元。有投行給出5年後的整體估值在3000億元左右。

而從目前眾安保險的業績報告來看,車險的業務可能還並不能夠支撐起原來的藍圖。可以看到2016年眾安保險的責任保險保費收入有18.5億元,這其中,我們還不能得出車險占比的比重。但是這塊的承保利潤為負9.34億,在占比的前四大業務中,是虧損最大的。而且,從整體的財險表現來看,車險業務在電商管道的售賣情況並不樂觀,並且虧損非常嚴重。

來自中保協的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車險仍然是負增長趨勢,第一季度電商車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329.19億元,同比負增長15.86%,較2016年同期下降14.06個百分點。根據媒體報導,2016年車險保費收入合計6834億元,占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74%,但僅有14家險企車險業務盈利,41家承保虧損,總計虧損高達63億元。

加上,之前支撐起眾安溢價估值的另一個因素——明星股東以及它們背後的資源,給眾安帶來的業務拓展便利開始弱化。據瞭解,阿裡、百度、京東、騰訊等正在另起爐灶,積極佈局保險領域,阿裡和騰訊有了“親兒子”後,對於“乾兒子”眾安保險,是否還能夠有現在的資源傾斜還是兩說。

帶著“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光環,有阿裡、騰訊、中國平安等巨頭資源扶持,眾安保險拿到了高溢價的估值,但是現在一方面互聯網保險行業迎來了更多的選手入場,其中不乏眾安股東的親兒子,一方面在業績上又遭遇來自傳統巨頭的發力壓力。眾安的價值想要持續支撐起千億的高昂估值,需要更多的業績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