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馬曉霖|走馬泰國工業唐人街

引子

從建廠到建立工業園, 在到海外建立整個產業鏈, 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經驗的積累並不少。 泰國羅勇工業園正是從跨越投資單體企業到建立園區、形成產業鏈的典型中國工業園。

那麼這樣一條工業唐人街是怎麼建立的?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寧夏衛視《解碼一帶一路》主編馬曉霖在泰國羅勇府專訪了泰中羅勇工業園區總經理徐根羅, 和中策橡膠(泰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 他們一位是羅勇工業園的創辦者和管理者, 一位是園區內的重點企業經營者, 對於中國的海外工業園, 他們的感受可謂深刻而又頗具價值。

中國園區 不僅僅是搭建橋樑

馬曉霖:作為中國政府支持下的海外首批19家工業園之一, 您認為跟其他工業園相比較, 羅勇工業園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徐根羅:我們的投資額肯定是在中國經濟合作貿易區裡最大的,

然後工業總值也是最大的。 我們園區裡有全國10多家500強企業。 對泰國投資最大的石油項目在這裡, 製造業項目也在這裡。 中國企業在泰國建立工業園, 能夠落地、生根、發芽、開花, 一定是會對當地經濟有所幫助。 您能不能具體談談這10年來我們羅勇工業園給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徐根羅:其實大家都知道, 開發工業園應該說對開發商本身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有限的, 但是它對社會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特別是像我們中國這種類型的工業園, 對羅勇府省, 或者說是對整個泰國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 我覺得我們不是最厲害的, 但是我們也做出了我們的貢獻。 比如說, 我們創造的工業總值已經有60億美元,

我們對地方就業的拉動也是很明顯的, 目前在我們園區裡就業的泰國工人有2萬多。

馬曉霖:泰國是東南亞製造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那麼現在咱們羅勇工業園與東盟其他國家之間有沒有聯繫?

徐根羅:我們工業園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都有很密切的聯繫。 我個人幾乎是跑遍了東南亞所有的國家, 也去他們的工業園進行學習。 我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說, 我們工業園之間必須有一些橫向的聯繫跟合作, 我們不是競爭對手, 我們應該是夥伴。 為什麼說是夥伴呢?因為東南亞國家儘管是在一個區域, 一個地理位置上, 但是它的發展還是很不均衡的。 適應我們這裡的產業, 可能在那邊不一定適應;那邊適合的產業,

在我們這裡也不一定適用。 事實上, 我們對羅勇工業園的產業定位是很明確的, 那些低附加值的資源消耗性產業, 我們都沒有納入招商範圍內。 但是像柬埔寨、越南這些國家, 特別是緬甸, 他們是非常希望有一些這類產業, 特別是電力方面的專案, 中高端的項目還反而接受不了。 我覺得這其實很簡單, 他們有這方面的資訊就通知我們。 大家在這方面進行配合, 就可以共同把握住投資機會。

馬曉霖:所以說, 我們在泰國建設工業園, 並不局限于在泰國的發展, 而是更多將來要輻射整個東南亞。 那麼這10年來, 咱們入園的中國企業與整個東盟大市場的產業和市場對接情況如何呢?

徐根羅:我們園區有很多企業剛來的時候,

想法比較單純, 就是要規避貿易壁壘, 或者是在這裡進行一些業務拓展。 但事實上, 這些企業來了泰國以後, 發現這裡不但跟東南亞國家走得更近, 還可以更加方便地把產品輻射到全球。 他們原先是沒有過多想法的, 就是隨著這裡的投資實踐而產生了更多的想法。 當然還有些企業, 本身就是打算產品要走在市場和技術前沿, 準備從泰國這個平臺跳到東南亞國家, 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 這些企業這幾年在羅勇工業園的投資、營業額、工業產值都是爆發式增長。

做好品牌 更要做好企業形象

馬曉霖:中策為什麼選擇泰國建立海外第一個基地, 而不是別的國家?

陳華:因為泰國的投資環境比較好, 泰國政府支持國外企業過來投資, 而且泰國人民比較和善,很容易打交道。更重要的是,東南亞是橡膠生產地,我們生產所需要的橡膠可以在這邊採購,是我們的採購基地。我最近介紹了十多家企業來羅勇工業園,他們都是我們的供應商,他們願意和我們一起共同成長。即使在海外,我們還是會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幫助。跟著我們過來的工廠,我們就有義務幫助他們,讓他們儘快的適應泰國,在這邊落腳,然後儘快的給我們提供服務,這樣我們也可以降低成本。

馬曉霖:您提到的十幾家企業,都有哪些類型呢?

陳華:我們生產所需的骨幹材料,比如鋼絲、輪轂、氧化鋅模具工廠,還有一些機械加工類的,給我們提供輔助材料的,比如生產塑膠薄膜的企業,現在他們都已經把廠子開到這邊來了。

馬曉霖:您感覺中策在泰國的生產情況怎麼樣?

陳華:我們發現中策在泰國製造的一些產品比國內好,一是因為原材料新鮮,有優勢;第二就是泰籍員工非常認真,有很多優點。

馬曉霖:那您認為泰國員工的勞動技能和職業素養怎麼樣?

陳華:之前我覺得他們的技能肯定不如中國員工,但是後來我發現,只要你教會他做這個動作,那他這個動作一定是最標準的。我們經常會聽到泰籍員工跟我們說,你沒有告訴我怎麼做,我當然就不知道了!我們後來明白了,泰籍員工的特點是你必須要仔細告訴他怎麼做,他才能做的很好,沒有next time,比較認真。另一方面,我們公司和園區在勞保方面、福利方面也是不錯的。我曾經去羅勇府,包括他們的勞工廳和移民局,他們一直說中策是中國國企,也是中國企業最大的一筆投資。他們希望中策能在各方面,包括員工福利、勞工法、移民政策的執行等各方面安分守法,現時也要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比如環境保護等等。

馬曉霖:我們搞一帶一路建設,國有企業依然是起著頂樑柱的作用。中策走出來的這兩年多,在羅勇工業園建廠房和生產線拉動產業的發展,那麼在您看來,相對民營企業來說,我們國有企業走出來有哪些優勢?有哪些不足?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陳華:中策走出國門到了泰國,我感覺我們得到了尊重。因為我覺得不管是泰國政府還是泰國人民,他們知道我們是中國國企,對我們很信任。當我告訴他們我們是國營企業,我們有我們的財務制度,我們有我們的管理規章制度,他們還是都能夠接受的。雖然我們在機制上沒有民營企業那麼靈活,但我們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可能要比別的企業得到更多的信任,在流程上會更順暢。

馬曉霖:我發現有很多中國品牌進入了東南亞市場,但進了後很快又退出了,說明多數的品牌還沒有建立起非常好的市場美譽度和信任度。那麼對於中策來說,怎麼樣做世界最好的輪胎,將來在東南亞汽車市場,至少輪胎一定要用我們中策的?

陳華:對於這一點我是蠻有感觸的。其實不單單是在東南亞,就是在很多歐美國家,大家一說到中國輪胎,就定位于中低檔,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我覺得我們中國輪胎真的很不錯,我們公司現在已經有了一個非常長遠而周密的、詳細的計畫,就是要把現在的銷售代理制轉換成我們終端服務這種模式,把國內的一些銷售模式帶到泰國來。比如我們的旗艦店雙休日工作,24小時服務,這和其他品牌就不一樣。我們要在這兒紮根,我們更要把品牌打響,把企業形象做好,這是我們更加需要的。■

來源於華夏時報網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而且泰國人民比較和善,很容易打交道。更重要的是,東南亞是橡膠生產地,我們生產所需要的橡膠可以在這邊採購,是我們的採購基地。我最近介紹了十多家企業來羅勇工業園,他們都是我們的供應商,他們願意和我們一起共同成長。即使在海外,我們還是會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幫助。跟著我們過來的工廠,我們就有義務幫助他們,讓他們儘快的適應泰國,在這邊落腳,然後儘快的給我們提供服務,這樣我們也可以降低成本。

馬曉霖:您提到的十幾家企業,都有哪些類型呢?

陳華:我們生產所需的骨幹材料,比如鋼絲、輪轂、氧化鋅模具工廠,還有一些機械加工類的,給我們提供輔助材料的,比如生產塑膠薄膜的企業,現在他們都已經把廠子開到這邊來了。

馬曉霖:您感覺中策在泰國的生產情況怎麼樣?

陳華:我們發現中策在泰國製造的一些產品比國內好,一是因為原材料新鮮,有優勢;第二就是泰籍員工非常認真,有很多優點。

馬曉霖:那您認為泰國員工的勞動技能和職業素養怎麼樣?

陳華:之前我覺得他們的技能肯定不如中國員工,但是後來我發現,只要你教會他做這個動作,那他這個動作一定是最標準的。我們經常會聽到泰籍員工跟我們說,你沒有告訴我怎麼做,我當然就不知道了!我們後來明白了,泰籍員工的特點是你必須要仔細告訴他怎麼做,他才能做的很好,沒有next time,比較認真。另一方面,我們公司和園區在勞保方面、福利方面也是不錯的。我曾經去羅勇府,包括他們的勞工廳和移民局,他們一直說中策是中國國企,也是中國企業最大的一筆投資。他們希望中策能在各方面,包括員工福利、勞工法、移民政策的執行等各方面安分守法,現時也要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比如環境保護等等。

馬曉霖:我們搞一帶一路建設,國有企業依然是起著頂樑柱的作用。中策走出來的這兩年多,在羅勇工業園建廠房和生產線拉動產業的發展,那麼在您看來,相對民營企業來說,我們國有企業走出來有哪些優勢?有哪些不足?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陳華:中策走出國門到了泰國,我感覺我們得到了尊重。因為我覺得不管是泰國政府還是泰國人民,他們知道我們是中國國企,對我們很信任。當我告訴他們我們是國營企業,我們有我們的財務制度,我們有我們的管理規章制度,他們還是都能夠接受的。雖然我們在機制上沒有民營企業那麼靈活,但我們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可能要比別的企業得到更多的信任,在流程上會更順暢。

馬曉霖:我發現有很多中國品牌進入了東南亞市場,但進了後很快又退出了,說明多數的品牌還沒有建立起非常好的市場美譽度和信任度。那麼對於中策來說,怎麼樣做世界最好的輪胎,將來在東南亞汽車市場,至少輪胎一定要用我們中策的?

陳華:對於這一點我是蠻有感觸的。其實不單單是在東南亞,就是在很多歐美國家,大家一說到中國輪胎,就定位于中低檔,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我覺得我們中國輪胎真的很不錯,我們公司現在已經有了一個非常長遠而周密的、詳細的計畫,就是要把現在的銷售代理制轉換成我們終端服務這種模式,把國內的一些銷售模式帶到泰國來。比如我們的旗艦店雙休日工作,24小時服務,這和其他品牌就不一樣。我們要在這兒紮根,我們更要把品牌打響,把企業形象做好,這是我們更加需要的。■

來源於華夏時報網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