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洛克菲勒家族為何傳承六代從未引發爭產糾紛?

當地時間3月20日早間, 美國著名銀行家和慈善家、億萬富豪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位於紐約Pocantico Hills的家中於睡眠中安詳地去世, 享年101歲。

大衛·洛克菲勒出生於1915年6月12日, 系美國前銀行家兼慈善家。 據悉, 他在有生之年捐贈近20億美元。 大衛離世前, 是目前洛克菲勒家族最年長者, 自2004年7月以來擔任洛克菲勒家族“族長”。 雖然長壽, 他卻不得不目送一個個親人離世。 數年前, 大衛的5個哥哥、姐姐相繼去世。 2014年6月, 他的兒子、時年65歲的理查·洛克菲勒在駕駛一架小型飛機時墜機身亡。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從洛克菲勒家族神話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開始,

這個家族逐漸建立起龐大的石油和銀行事業, 形成了名符其實的商業帝國。 而後, 洛克菲勒家族又廣泛涉獵慈善、教育、國際文化交流領域。 迄今為止這個已經繁盛了六代, 隨著家族第三代掌門人的逝世, 這個富過6代傳承百年的家族能否繼續傳奇?

毀譽參半的創業者

與國內改革開放初期的企業家類似, 美國早期的企業家多憑藉機遇賺到第一桶金。 老洛克菲勒也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憑藉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

老洛克菲勒16歲開始做售貨員, 19歲與人合夥賺了第一桶金。 後來將公司的業務拓展到了煉油業, 並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 再後來的十幾年裡, 野心勃勃的老洛克菲勒開始壟斷石油行業, 在其四十歲時, 一度控制了全美國石油總產量90%以上。

在上個世紀, “洛克菲勒”就是“財富”和“權利”的同義詞。

如果老洛克菲勒還活著, 他的財富將相當於比爾蓋茨的7倍, “國民公公“王健林的23倍、香港2015年GDP的近2倍、蘋果和Alphabet(穀歌母公司)的總資產之和。

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 老洛克菲勒的諸多行為飽受詬病, 包括行賄、欺騙、高壓、行業壟斷和壓榨中小企業等。

但是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 老洛克菲勒自做售貨員起, 一直保持著捐贈10%收入的習慣。

在其建立起商業帝國後, 更是創建了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會, 旨在促進世界範圍內全人類的幸福。 許多醫院、學校、研究機構和殘疾人基金會等, 到今天仍受助於洛克菲勒家族的捐贈。

值得一提的是, 洛克菲勒家族資助的醫療教育服務是全球性的, 中國是除美國外最大的受益者。 創建於1915年的北京協和醫科大學, 便是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協助建立。

在老洛克菲勒的一生中, 得到的譭謗和讚譽一樣多——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兇殘狡詐、惟利是圖的資本家,

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勤勞慷慨的慈善家。

低調堅韌的富二代

老洛克菲勒將家族產業交給了他唯一的兒子小洛克菲勒。 與其父親一樣, 他一生中努力在商業世界和慈善事業中尋找平衡。

與帝國大廈齊名的洛克菲勒中心, 便是由小洛克菲勒建起。

與專注于積累財富的父親相比, 小洛克菲勒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把財富回饋社會上。

特別是在自然環境保護和歷史文物維護方面, 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時至今日, 美國西部山區古老的紅杉區, 和北美大陸殖民時代流傳下來的古城, 紀錄著小洛克菲勒當年的努力。

可以說, 洛克菲勒家族能有現在的聲譽, 小洛克菲勒功勳卓著。

政治、金融領域發光的第三代

如果說小洛克菲勒起到了家族傳承的作用, 那麼第三代們則將家族的影響力擴大到各行各業。

小洛克菲勒的六個孩子中的老四的勞倫斯•洛克菲勒, 在華爾街踏上創業之路, 開創了美國風險投資的先河——在20世紀早期, 絕大多數富人傾向于持有安 全保值的藍籌股, 而勞倫斯卻出人意料地將目光投向了初創企業, 成為天使投資的始祖。 因其在“風險投資”這一新領域所做的貢獻, 在1959年被《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譽為“風險投資之父”。

而大衛·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商業帝國的第三代掌門人。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裡最有權勢家族的傳人, 大衛能夠接觸到全世界最有權力的政治家和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 也參與了許多直接影響世界的事件。在1973年中美關係解凍後,大衛到訪在當時幾乎與世隔絕的中國,並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見證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

活躍的年輕一代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洛克菲勒家族的觸角涉及到美國各個行業。

能源:標準石油公司,即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英國石油前身;

金融:摩根大通;

教育:芝加哥大學;

藝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房地產:洛克菲勒中心、前世貿大樓;

……

洛克菲勒家族至今已經傳承到第六代,約有二百多名成員。他們大多不再是在美國呼風喚雨的超級富豪,而是在社會諸如科學、環保、藝術等領域中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傳承六代從未引發爭產

標準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翻開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

雖然,1911年依據休曼反壟斷法案,標準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且經歷六代人,從未引發任何爭產風波。

家族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他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孩子沒長大前,他沒帶他們去過辦公室和煉油廠,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門。退休後,約翰熱衷施捨財富,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約翰去世後,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衝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度:

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

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拿出來徹底從事慈善事業,他一生捐出了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他一半的身家。

剛剛去世的第三代族長大衛·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億美元,他也承諾過,會將自己過半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託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之後,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約翰還打破家族企業的“子承父業”弊病,退休時並未讓兒子接班,而是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

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自己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輩出,他們成為了美國副總統、大慈善家、風險投資業開創者、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

如今,洛克菲勒家族成員大多不再是在美國呼風喚雨的超級富豪,正如其第四代成員斯蒂文森所說——對我來說,這個家族並不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家族作為一個體制,是某一時刻和某種文化的產物,它經歷了全盛時期。隨著原動力的消失,它也必然要消亡。

附文:洛克菲勒家族六代傳承的秘訣——內腦善斷、外腦善謀

作者:甘德安

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富不過三代”的家族財富傳承魔咒似乎對這一家族失效。洛克菲勒家族發跡至今綿延六代,不僅代代傳承皆有傳奇,而且從未引發過家族爭產風波。

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傳奇是否應驗了洛克菲勒的命運是由洛克菲勒家族行動決定的?是否應驗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智慧借助了一種力量?是否應驗了洛克菲勒家族借助一種獨特的方式而產生巨大影響?我們要思考的是,這個行動、這種力量與這種影響來自何方?

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的核心就是內腦善斷、外腦善謀

內腦指家族成員與家族企業內部的決策者,外腦指家族與企業外部的專家與機構,比如職業經理人、企業諮詢公司、家族基金會與家族辦公室。

洛克菲勒家族傳承內腦善斷外腦善謀,首先體現在老約翰把家族財富與事業一手交給他的兒子小約翰並出任公司董事長的同時,也打破家族企業“子承父業”的傳統,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總經理一職。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也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

洛克菲勒家族傳承內腦善斷外腦善謀,也體現在老約翰對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這一哲理的深刻認識上。小約翰承接家族掌門人的同時,不僅承接了家族的石油生意,同時還承接了家族的慈善事業;而慈善事業是通過外腦—洛克菲勒基金會與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實現的。洛克菲勒基金會與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基金會,其捐贈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和成就之廣泛和顯著,當之無愧地執美國及全世界慈善事業之牛耳。

最能體現洛克菲勒家族傳承內腦善斷外腦善謀的是其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承擔起了放大家族財富、踐行家族慈善的責任與使命。洛克菲勒家族辦公室是老約翰的“善斷”與蓋茨的“善謀”的產物。最初這個團隊包括蓋茨以及小約翰,由蓋茨全權負責。它為人所知的名字叫“Rockefeller Family & Associates”,又被稱為“5600房間”。這個機構可以看作整個家族運行的中樞,150多年以來,它為洛克菲勒家族提供了投資、法律、會計、家族事務以及慈善等幾乎所有服務。

借助家族辦公室進行家族財富信託

華人家族企業傳承面臨的第一個瓶頸就是不相信外人,這是中國家族資本與家族文化本質決定的。在華人企業管理研究方面享有盛名的學者雷丁和福山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廣泛的影響。雷丁認為,對於海外華人企業來說,把權力移交給職業經理人員,並把控制權與所有權分離,明顯地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華人家族企業總也逃脫不了家庭統治模式的一個重要原因。福山也認為,華人家族企業通常活力旺盛,同時利潤也很可觀,可是當他們想要使公司制度化,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而不依賴創業家族的財力和能力時,通常會碰到很大的困難。

內地家族企業不僅不信任外人,也不信任外資。國美家族在危機發生外資進入後,幾乎使家族創辦者喪失家族企業的控制權這一事實,成為內地家族企業共同引以為戒的教訓。所以,引進外資不是家族企業傳承與發展的首選,家族獨佔是大陸家族企業最顯著的特徵。現在在內地上市的家族企業,治理結構依然是家族控制的,但這必然會成為昔日黃花,難以為繼。如果讓家族企業上市融資走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是第二條道路的話,也是大陸家族企業不願意首選的道路。

此外,中國的家族企業家缺乏財富觀念。他們的生活重心、工作重心都放在家族企業上,對家族財富的觀念實在膚淺。他們認為,自己的錢花不完就給下一代。他們常做的就是企業與財富的自然傳承。他們不做任何規劃,百年後由繼承者依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但自然傳承存在不少弊端:一是容易引起子孫爭產,二是遺產稅開徵後需要繳納高額遺產稅,三是無法做到隔代繼承,也就是說如果第二代是敗家子,那麼想給第三代更多的關愛是不可能的事。而傳統的遺囑傳承也有不少弊端,比如,遺囑的真實有效性容易受到挑戰,容易引起子孫爭產反目,也無法規避遺產稅。以美國為例,如果家族將財產直接傳給子女,子女再傳給孫子,兩次傳承繳納轉移稅,假設以35%計算,傳過兩代遺產將不敵初始財富的一半。

那麼怎樣使得中國家族企業能健康傳承下去呢?在不借助進入企業的外人及外部資金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放大、傳承財富和企業呢?我想就是學習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的辦法,內腦善斷、外腦善謀,借外豐內,借助家族辦公室化解家族企業與家族財富傳承的瓶頸。可以說,借助外腦類的家族辦公室進行家族財富信託是家族財富與家族企業傳承的第三條道路。

什麼是外腦?家族辦公室就是借助外腦方式推進家族企業傳承的有效形式。家族辦公室可以從整體上對家族財富進行集中化管理,將分佈於多家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的家族金融資產彙集到一張家族財務報表中,通過遴選及監督投資經理,實行有效的投資績效考核,實現家族資產的優化配置。

此外,家族辦公室還負責包括家族憲法、家族大會等重要的家族治理工作和家族旅行與儀式的組織籌辦。

再有,家族辦公室可以強化家族的人力資本,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家族成員的持續教育,提升其能力與素質。當創富一代積累了巨額財富和家業,而二代繼承人無意或沒有能力接班時,家族辦公室的財富信託可以避免因後繼無人而變現轉賣企業的尷尬局面,即採用信託方式控制企業所有權,而將日常經營交給職業經理人。

洛克菲勒的後代不再是石油大亨,但是其家族卻一直穩坐富豪榜。大陸及港澳的一些企業家已借助家族辦公室開展家族財富傳承的財富信託。比如大陸房地產巨頭吳亞軍、蔡奎夫婦家族信託,商業地產巨頭潘石屹、張欣夫婦家族信託,乳業巨頭牛根生慈善信託,還有李嘉誠家族信託。家族辦公室還負責家族慈善資金的規劃和慈善活動的管理、家族社交活動及家族聲譽等社會資本的保值增值。

境外家族信託是允許進行所有權轉移的,委託人可以將財產的所有權全部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進行資產的統一管理、財富傳承和永久經營等。這種所有權的轉移是實現家庭成員間真正的隔離,以達到保護資產、避免法定繼承程式等作用。

相關閱讀:

《洛克菲勒家族的基金會們:像商業一樣運營慈善》

也參與了許多直接影響世界的事件。在1973年中美關係解凍後,大衛到訪在當時幾乎與世隔絕的中國,並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見證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

活躍的年輕一代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洛克菲勒家族的觸角涉及到美國各個行業。

能源:標準石油公司,即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英國石油前身;

金融:摩根大通;

教育:芝加哥大學;

藝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房地產:洛克菲勒中心、前世貿大樓;

……

洛克菲勒家族至今已經傳承到第六代,約有二百多名成員。他們大多不再是在美國呼風喚雨的超級富豪,而是在社會諸如科學、環保、藝術等領域中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傳承六代從未引發爭產

標準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翻開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

雖然,1911年依據休曼反壟斷法案,標準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且經歷六代人,從未引發任何爭產風波。

家族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深知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他時刻給子女灌輸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孩子沒長大前,他沒帶他們去過辦公室和煉油廠,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門。退休後,約翰熱衷施捨財富,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約翰去世後,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衝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度:

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

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拿出來徹底從事慈善事業,他一生捐出了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他一半的身家。

剛剛去世的第三代族長大衛·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億美元,他也承諾過,會將自己過半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據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託本金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之後,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該資產的所有權以及控制權。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機制使遺產始終是一個整體,家族企業既不會因為分家而變小或終止,也不會因為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約翰還打破家族企業的“子承父業”弊病,退休時並未讓兒子接班,而是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

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自己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輩出,他們成為了美國副總統、大慈善家、風險投資業開創者、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

如今,洛克菲勒家族成員大多不再是在美國呼風喚雨的超級富豪,正如其第四代成員斯蒂文森所說——對我來說,這個家族並不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家族作為一個體制,是某一時刻和某種文化的產物,它經歷了全盛時期。隨著原動力的消失,它也必然要消亡。

附文:洛克菲勒家族六代傳承的秘訣——內腦善斷、外腦善謀

作者:甘德安

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富不過三代”的家族財富傳承魔咒似乎對這一家族失效。洛克菲勒家族發跡至今綿延六代,不僅代代傳承皆有傳奇,而且從未引發過家族爭產風波。

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傳奇是否應驗了洛克菲勒的命運是由洛克菲勒家族行動決定的?是否應驗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智慧借助了一種力量?是否應驗了洛克菲勒家族借助一種獨特的方式而產生巨大影響?我們要思考的是,這個行動、這種力量與這種影響來自何方?

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的核心就是內腦善斷、外腦善謀

內腦指家族成員與家族企業內部的決策者,外腦指家族與企業外部的專家與機構,比如職業經理人、企業諮詢公司、家族基金會與家族辦公室。

洛克菲勒家族傳承內腦善斷外腦善謀,首先體現在老約翰把家族財富與事業一手交給他的兒子小約翰並出任公司董事長的同時,也打破家族企業“子承父業”的傳統,讓基層員工出身的阿奇博爾德接任總經理一職。此後的洛克菲勒家族後代,也只有能者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憑實力擔任一定的職務。

洛克菲勒家族傳承內腦善斷外腦善謀,也體現在老約翰對財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這一哲理的深刻認識上。小約翰承接家族掌門人的同時,不僅承接了家族的石油生意,同時還承接了家族的慈善事業;而慈善事業是通過外腦—洛克菲勒基金會與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實現的。洛克菲勒基金會與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基金會,其捐贈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和成就之廣泛和顯著,當之無愧地執美國及全世界慈善事業之牛耳。

最能體現洛克菲勒家族傳承內腦善斷外腦善謀的是其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承擔起了放大家族財富、踐行家族慈善的責任與使命。洛克菲勒家族辦公室是老約翰的“善斷”與蓋茨的“善謀”的產物。最初這個團隊包括蓋茨以及小約翰,由蓋茨全權負責。它為人所知的名字叫“Rockefeller Family & Associates”,又被稱為“5600房間”。這個機構可以看作整個家族運行的中樞,150多年以來,它為洛克菲勒家族提供了投資、法律、會計、家族事務以及慈善等幾乎所有服務。

借助家族辦公室進行家族財富信託

華人家族企業傳承面臨的第一個瓶頸就是不相信外人,這是中國家族資本與家族文化本質決定的。在華人企業管理研究方面享有盛名的學者雷丁和福山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廣泛的影響。雷丁認為,對於海外華人企業來說,把權力移交給職業經理人員,並把控制權與所有權分離,明顯地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華人家族企業總也逃脫不了家庭統治模式的一個重要原因。福山也認為,華人家族企業通常活力旺盛,同時利潤也很可觀,可是當他們想要使公司制度化,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而不依賴創業家族的財力和能力時,通常會碰到很大的困難。

內地家族企業不僅不信任外人,也不信任外資。國美家族在危機發生外資進入後,幾乎使家族創辦者喪失家族企業的控制權這一事實,成為內地家族企業共同引以為戒的教訓。所以,引進外資不是家族企業傳承與發展的首選,家族獨佔是大陸家族企業最顯著的特徵。現在在內地上市的家族企業,治理結構依然是家族控制的,但這必然會成為昔日黃花,難以為繼。如果讓家族企業上市融資走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是第二條道路的話,也是大陸家族企業不願意首選的道路。

此外,中國的家族企業家缺乏財富觀念。他們的生活重心、工作重心都放在家族企業上,對家族財富的觀念實在膚淺。他們認為,自己的錢花不完就給下一代。他們常做的就是企業與財富的自然傳承。他們不做任何規劃,百年後由繼承者依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但自然傳承存在不少弊端:一是容易引起子孫爭產,二是遺產稅開徵後需要繳納高額遺產稅,三是無法做到隔代繼承,也就是說如果第二代是敗家子,那麼想給第三代更多的關愛是不可能的事。而傳統的遺囑傳承也有不少弊端,比如,遺囑的真實有效性容易受到挑戰,容易引起子孫爭產反目,也無法規避遺產稅。以美國為例,如果家族將財產直接傳給子女,子女再傳給孫子,兩次傳承繳納轉移稅,假設以35%計算,傳過兩代遺產將不敵初始財富的一半。

那麼怎樣使得中國家族企業能健康傳承下去呢?在不借助進入企業的外人及外部資金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放大、傳承財富和企業呢?我想就是學習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的辦法,內腦善斷、外腦善謀,借外豐內,借助家族辦公室化解家族企業與家族財富傳承的瓶頸。可以說,借助外腦類的家族辦公室進行家族財富信託是家族財富與家族企業傳承的第三條道路。

什麼是外腦?家族辦公室就是借助外腦方式推進家族企業傳承的有效形式。家族辦公室可以從整體上對家族財富進行集中化管理,將分佈於多家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的家族金融資產彙集到一張家族財務報表中,通過遴選及監督投資經理,實行有效的投資績效考核,實現家族資產的優化配置。

此外,家族辦公室還負責包括家族憲法、家族大會等重要的家族治理工作和家族旅行與儀式的組織籌辦。

再有,家族辦公室可以強化家族的人力資本,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家族成員的持續教育,提升其能力與素質。當創富一代積累了巨額財富和家業,而二代繼承人無意或沒有能力接班時,家族辦公室的財富信託可以避免因後繼無人而變現轉賣企業的尷尬局面,即採用信託方式控制企業所有權,而將日常經營交給職業經理人。

洛克菲勒的後代不再是石油大亨,但是其家族卻一直穩坐富豪榜。大陸及港澳的一些企業家已借助家族辦公室開展家族財富傳承的財富信託。比如大陸房地產巨頭吳亞軍、蔡奎夫婦家族信託,商業地產巨頭潘石屹、張欣夫婦家族信託,乳業巨頭牛根生慈善信託,還有李嘉誠家族信託。家族辦公室還負責家族慈善資金的規劃和慈善活動的管理、家族社交活動及家族聲譽等社會資本的保值增值。

境外家族信託是允許進行所有權轉移的,委託人可以將財產的所有權全部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進行資產的統一管理、財富傳承和永久經營等。這種所有權的轉移是實現家庭成員間真正的隔離,以達到保護資產、避免法定繼承程式等作用。

相關閱讀:

《洛克菲勒家族的基金會們:像商業一樣運營慈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