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後市或迎更大下調 提前潛伏這些板塊

===全文閱讀===

大盤連續收小陽線 次新股再獲資金追逐

今日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小幅低開, 隨後全天維持窄幅震盪走勢, 分時圖整體上依然在平盤線上方運行。 滬市成交量較昨日進一步萎縮, 兩市均以小陽線收盤。 次新股板塊連續兩個交易日有所表現, 成為近期有連續表現的板塊。

截至收盤, 滬指收報3261.61點, 漲0.33%, 成交額2191億。 深成指收報10586.62點, 漲0.52%, 成交額2773億。 創業板收報1961.06點, 漲0.37%, 成交額817億。

從盤面上看, 白酒、次新股、福建自貿區、家用電器等板塊漲幅居前;鋼鐵、煤炭、稀缺資源等板塊跌幅居前。 滬股通淨流入8.6億, 深股通淨流入1.63億。

個股方面, ST股除外, 拓日新能、世紀瑞爾、蘭石重裝、博士眼鏡、克來機電等40餘股漲停;特一藥業、印紀傳媒、棒傑股份、華宏科技等跌幅居前。

市場資金收緊制約股指上行 後市或迎更大下調

今日市場各大指數均微幅低開, 不過整體來看, 深市目前表現較弱一些, 尤其是創業板指表現相對最弱, 上方面臨MA5和MA10的雙重壓制, 由於中字頭表現強勢, 權重指數如中證100、滬深300和上證50等指數帶領滬指重心上移, 但從市場表現情況來看, 賺錢效應持續下降, 量能整體也較為萎靡;板塊方面, 飲料製造、港口航運等漲幅居前, 建材、有色等跌幅較大。

資金持續緊張仍將制約股市

從今年3月份開始, 央行逆回購便連續實施資金淨回籠, 直至昨日20號才有少許淨投放,

包括一連串近期出臺的購房政策等信號已顯示出資本市場等去杠杆的步伐開始加緊, 不僅如此, 再加上近期銀行間資金價格繼續走高, 國債回購利率大幅飆升, 銀行間債市利率互換(IRS) 繼續全面走高等資金借貸成本的持續上升, 或將預示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國內市場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資金收緊狀態, 更何況美聯儲還預計今年有2次加息機會, 這也將直接刺激國內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緊, 其次, 就是國家高層定調的去杠杆政策將直接貫穿全年, 所以綜合來看, 無論是場外美聯儲加息還是國內近期一連串資金收緊的現象都將傳導至股市, 進而可能會影響場內資金持續流出, 再加上今年GDP增速下調至6.5%,
增速繼續放緩, 基本面的轉弱以及資金的收緊將長期壓制股市上行。

滬指日線級別來看, 上週五的放量大陰線將持續壓制後期的走勢, 再加上近期量能不足, 上攻動力不足;而創業板指日線級別來看, 上方依然面臨MA5和MA10的雙重壓制, 指數重心開始下移, 再加上前期大量的密集套牢盤, 後期風險或將加劇, 下調需求更大。

市場各大指數均無放量跡象, 上週五的大陰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仍未消耗完畢, 再加上創業板指近期一直無法有效突破前期密集區形成的壓制, 主要指數表現參差不一, 市場分歧較大;而近期市場資金收緊的趨勢程度越來越重, 仍將一直制約股市上行的步伐, 目前來看, 市場下調仍未結束,

今天的短時反彈只是下調趨勢的中繼階段, 後期有望再迎下調, 投資者需嚴格控制好手上倉位, 並進行適當減倉。

該跌不跌主力意圖曝光 盤面異象揭行情新特性

無量反抽往往都意味著行情難有持續性, 所以市場一致不看好昨日尾盤的急速拉升所帶來的開門紅, 認為不過是推遲了A股回檔的時間。 但週二早盤在滬指帶動下各大指數卻再度翻紅, 市場該跌不跌的背後主力究竟有何用意呢?

打擊短線惡意炒作是近段時間以來交易所監管工作的重心。 所以近期熱炒的高送轉、次新股這兩大強勢題材都陸續受到交易所重點關注問詢, 這直接這導致了盤面上熱點缺失, 群龍無首的尷尬局面。 而另一邊權重方面中國神華土豪式的分紅一石激起千層浪,

所以在題材股賺錢效應急速滑坡後, 主力資金便順理成章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倉, 所以指數持續上漲更多的場內資金調倉換股帶來的自然結果。

與此同時, 盤面這一異象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市場大跌後遺症持續浮現, 場內局部殺跌潮始終不退, 特別是高位強勢股出現深度調整。 如持續漲停後的特一藥業, 股價遭遇斷崖式殺跌;又如昨日漲停的印記傳媒, 今日股價卻逼近跌停, 主力獲利後立即出局意願堅決。

除此之外, 業績地雷股和減持壓力巨大股也頻頻爆出黑天鵝, 如保殼希望渺茫的st昆機, st東鉭、st佳電退市風險巨大, 股價紛紛跌停;又如定增解禁比例巨大的分眾傳媒, 持續單邊下挫,並傳出大股東質押爆倉傳聞,股價不斷創新低。由此可見,在指數翻紅的表像背後個股依舊暗藏洶湧波濤,對於上文提到的短線連續漲幅過大、業績地雷、解禁壓力巨大這三類弱勢股投資者切勿心存幻想,盲目持有不僅錯失結構性反彈機會,甚至一旦大盤調整更存在巨大殺跌風險。

廣州萬隆認為,對於弱勢行情下的持續上漲,我們切勿盲目樂觀。須知在指數齊齊翻紅的背後,兩市依舊是漲少跌多的局面,短期結構性分化特徵不會因為指數波動而有所改變。此外,臨近一季度末,面臨巨大考核壓力的銀行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刻已來臨,來自資金面的壓力也制約著市場短期快速收復失地的可能性不大。這就啟示我們在操作上,緊隨資金趨勢及時去弱換強,並需抵制住盤中急拉的追高誘惑。(廣州萬隆)

最近公私募日子都不好過!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的到來

幾大業務遇黃燈 公募基金戰線一再收縮

上週五,證監會向公募基金管理人、託管人下發機構監管通報,明確機構定制基金相關監管要求,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銀行委託公募基金管理資產的節奏有望放緩,這對部分依賴委外做規模的公募基金公司來說,無疑意味著業務的萎縮。看天吃飯的傳統業務越來越難做,隨著幾大業務監管趨嚴,基金公司的贏利點正在不斷縮減。與此同時,創新點卻相當有限,FOF業務雖有盼頭,但就當下而言,可謂難解近渴。

01

靠天吃飯有點難

長久以來,公募規模的增加依賴于新基金發行,近幾個月來,新基金發行難度加大。今年以來各家公司延期發售新產品的情況屢見不鮮,還有一些公司直接按照90天的期限頂格發售。

今年以來,新基金的募集難已經成為了基金業的一大新特點。“今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行情都不好,基金發起來真的很難。”一位元公募基金業內人士向記者抱怨。該人士表示,從今年新基金銷售情況來看,整體市場熱度明顯比去年更低。股市繼續震盪,讓更多普通投資者遠離權益類投資,而債券市場也非常低迷,所以非常難發。

而另一方面,由於此前監管層對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數量和比例做出了一定的規範,基金公司只能將存量未發行基金推上管道,發行管道也很擁擠。

這位業內人士還判斷,基金“去庫存”的壓力會隨著新基金的發行而緩解,但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行情,今年他們公司整體銷售情況將比較嚴峻。

02

戰線正在收縮

一面是“艱難”的增量,而另一面是業務範疇的萎縮。

隨著政策的變化,基金委外資金正在逐步萎縮,這對那些大力發展委外業務的公司衝擊比較大。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坦言,此前他們公司規劃了幾十隻委外基金的發行,但是現在這部分增量基本上都沒有了。

有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剛幹沒多久,委外就收攤了。”

除此之外,由於監管加碼,保本基金到期後必須轉型,難以貢獻新的增量。據基金報數據統計,年內有33只保本基金將到期,24只設置了轉型條款,可以實現轉型,但還有9檔基金有可能面臨清盤。

與大量委外業務相比,保本基金對基金公司的規模影響相對較小,只是,這種產品形式對基金公司來說,基本上已合上了大門。

公募業務難做,子公司業務也是一樣。目前各家子公司,大多靠存量過活,這種狀況,目前尚未看到轉捩點。

戰線的種種收縮,看似都出於政策監管,但其實倒也不然。一位元基金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無論是保本還是委外又或者此前大規模擴張的基金子公司業務,都存在著一些潛在風險。這些風險不兌現時,能夠對基金公司的業務產生非常大的幫助,但是只要有一個大風險兌現了,就有可能將基金公司毀於一旦,有些風險是那些看上去規模很大的大型基金公司也不能承受的。因此,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如何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拓展新型業務,是需要研究的課題。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創新並不容易。一位元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並不容易。另一方面,創新的成本比較高,新嘗試不一定都會有好成果,但是付出的代價卻往往很高。相比之下,他更看好FOF基金未來的前景,“但是FOF還沒真正開始,我們已經感受到競爭壓力不小了。”

03

兩極分化愈加明顯

雖然如今行業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行業裡的各個公司面臨的情況卻差別很大。好幾年前,基金行業就開始談基金公司的兩極分化情況了,而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種兩極分化正在愈加明顯。

不少小基金公司面臨著比較大的發展壓力。新基金募集艱難,管道優勢不明顯的小基金公司會受影響;子公司業務收縮,對於依靠通道業務的小公司影響不小……

相反,大公司的情況就好的多了。“有人做過一個統計”,一位大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規模超過700億以上的公司,實際上就可以擺脫靠天吃飯的狀態了。”

他解釋,因為基金公司的經營成本、人力成本相對固定,當超過700億規模之後,基本上每年的管理費收入就能夠穩定保障各項公司運營了。對於這些規模比較大的公司來說,主要的壓力可能只是每年的業績增長率,對他們來說,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找到一個新的規模增長點。

小公募日子也不好過

據記者 張筱翠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共計116家,其中,管理資產在20億元以下的基金公司數量合計15家,總體占比達12%,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生存舉步維艱。

對於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即便是有幸經歷了幾年難遇的大牛市,仍然難以抓住市場機遇做大做強,導致公司掙扎在生存的邊緣。

“公司成立了幾年,雖然遇到了上輪牛市,但是股東方面沒有給予任何的資源支持,一切業務都只能靠自己,不僅如此,由於股東的敏感身份,我們在與銀行管道接觸時都頗受限制,現在感覺許多業務開展非常困難,公司發展看不到前途。”北京一家中小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有一些基金公司近幾年嘗試高管持股,但一些沒有管道資源的高管難以帶來銷量,規模仍然受限。

上海一家中小基金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我們公司採用高管持股,管道資源有限,雖然公司成立的時點很好,但即便是遇到了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公司也無法通過主流的銀行管道發行產品,只有通過股東自有資金成立發起式基金積累公開業績,現在公司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幾百萬,還處於‘燒錢’狀態,只能全方位節約成本,公司的高管出差都是坐經濟艙。”

另外,2015年股災之後,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徘徊不前。

“主流的銀行管道在進行產品代銷時有非常嚴格的產品准入白名單,只有管理資產規模在行業前二十的基金公司才有資格進入,對於小公司而言,進入主流的銀行代銷管道非常難,除非托關係,但在公募基金產品高度同質化的當下,即便小公司的的基金產品進入了主流銀行的管道,但小公司沒有知名度,投資者對小公司的投資專業度並不認可,我們公司近期即有幸進入了工行的代銷管道,但弱市之中,基金發行非常艱難,從新基金的發行來看,管道方面根本賣不動。”北京一家小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也頻頻面臨人事變動的尷尬處境,這也是制約中小基金公司發展現狀的一個重要因素。

“資管行業的關鍵因素是人,但是小公司經常面臨著人事變更的問題,很大部分的原因是股東層面的股權關係沒有理清,一旦公司管理層更換,一朝天子一朝臣,包括投研團隊在內的其他核心人員都會隨之離職,這在國內資管行業很常見,許多小公司之所以一直做不大,主要原因還是管理層不穩定,公司長期人心渙散。”深圳一家小公司投資總監對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管理團隊初步穩定的中小基金公司,也越來越難做,原因很簡單:缺乏牛人加盟,投研團隊薄弱,主動管理業績難有亮點。 “2015年股災之後,金融監管趨嚴,現在小公司越來越難做,只能專心做主動管理業務,但中小基金公司一般考慮到成本,很難挖到業界牛人,許多產品業績表現慘澹,管理資產規模很小,管理費收入基本都無法覆蓋公司的前期運作成本,我們也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的到來。”上海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年初私募產品發行驟減跳槽、“奔公”人才難留

據記者 吳君

在市場持續不景氣、私募產品發行再創新低的情況下,一些私募圈人士熬不住了,想要另謀高就轉會到別的私募,或者乾脆離開私募行業,奔向公募、券商等相對穩定的工作。今年1、2月份私募產品發行量再創新低,私募著急向管道“自我推銷”,但資金方對主動管理的股票私募難說愛,量化、債券產品成了過冬首選。

01

部分私募熬不住 回流公募時有發生

“市場很難拓展,而且老闆給的待遇也不好,我想換工作,有沒有哪些公司團隊、機制、待遇比較好的?”最近北京某大型私募行銷總監向記者表示,當初從券商出來挑戰私募銷售,沒想到光景卻不好,收入和付出嚴重不匹配,去年拿的錢還沒有某些資管公司的前臺多,所以他想離開。

這種情況如今在私募圈裡並不少見,在持續將近兩年的熊市里,私募基金艱難過冬。一些當初沖著高薪水、懷揣著創業理想的私募人士紛紛熬不住了,有的直接離開私募,奔向公募、券商等相對穩定的工作,有的則跳到其他待遇好的私募機構。

北京某中型私募的市場經理在今年2月初就加入了某家新銳公募基金,最近全國各地跑管道、發產品,忙得不亦樂乎。據他透露,基金公司年初給新來的員工都發了年終獎,今年他們公司吸納了不少人才,給的薪水待遇也不錯。

一家中型私募的市場總監也在今年3月進入某老十家基金公司,專門跑機構業務。她說,雖然在私募跑市場已多年,但終究沒有得到系統的鍛煉和學習,如今想去公募平臺修煉後再考慮創業。

而北京另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資經理最近也在打聽哪些基金公司招人,想要“奔公募”;另外,北京一家小型私募的總經理當初跟著董事長從公募“奔私募”,後來卻在熊市中又回到了公募,因為公募更有安全感。

同時,一些業績一般、規模又不大的中小私募在熊市中團隊“分崩離析”,艱難度日。北京某中型私募市場人士透露,由於老闆不肯給股權,原先的兩個投資經理紛紛離職,一位自主創業,一位去了外資銀行。北京另一家小型私募原是三人合夥,但股災來臨時產品回撤巨大,一個合夥人也選擇離開。

02

資金方不願代銷 主動管理私募遇銷售難題

格上理財資料顯示,今年1、2月份私募基金產品的發行量不容樂觀,1月發行了979只,2月則為744只,創近一年私募產品發行量新低。從近3年的私募發行情況來看,年初1、2月份發行量在各月中處於較低水準。

基金業協會資料也顯示,今年1、2月份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增長較慢,總共僅增長了353億元,而去年同期證券私募基金規模總共增長了1280億元,差距較大。

在市場持續不景氣情況下,記者發現不少私募機構、資金方都遇上了產品發行的困難。一方面,私募四處找錢,但資金方對主動管理的股票產品接受度不高。另一方面,資金方有大量資金想要投出去,但市場不好不敢多投權益類產品,量化、債券產品更受青睞。

北京某中型私募市場人士最近四處找券商“自我推銷”、求合作,但資金方目前普遍對主動管理型的股票私募產品不感冒,“現在資金方都喜歡量化產品,股票產品想找券商代銷很難,尤其像我們回撤相對較大。目前談下來只能先放個盤子在券商那邊跑,等市場好起來再說。”

北京某百億私募行銷總監也表示,今年一些銀行管道紛紛要求5%~20%的安全墊才願意代銷私募資金,但這讓他們很為難,想要找委外資金卻遲遲難以突破,“我本來想找城商行、農商行,但目前業內都比較謹慎,即使有錢也只是投債券私募,沒有聽說幾家願意給權益類私募錢的,我跑了一兩個月沒有進展。”

對於資金方來說,在熊市中對股票私募難說愛,“我們前兩年給一家大私募發的產品,但股災以來到現在,大部分都清盤了,實在不靠譜。所以我們暫時不太會接受一些主動管理的私募,還是選幾家量化的優秀投顧比較好。“華東某大型券商機構業務部人士表示。

深圳某大型商業銀行內部人士也表現,今年代銷的資金量很大,但需要投顧進行跟投,首發要求10%左右跟投規模,除非是特別優秀的私募,不然不願放鬆條件。

給私募算一筆成本賬

據記者 房佩燕

截至2017年2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已備案私募基金48626只,認繳規模11.35萬億元,實繳規模8.55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8.23萬人。 如此大規模的私募基金行業看似風光無限,然而,隱藏在數字背後的絕大多數基金管理人卻充滿著艱辛與不易。

據瞭解,私募證券管理人的主要收入為管理費和後端的業績提成。在目前股市震盪市的背景下,鮮有私募能獲得後端的業績報酬,絕大多數私募管理人能取得的確定性收入僅為管理費用。記者從多家私募基金及三方機構瞭解到,目前私募管理費大多按照1%~1.5%來計算。假設管理費按照1.5%來算的話,刨去支付給通道和管道各方的費用,實際到手的大概為1%。這種背景下,小私募大多虧本運作。

深圳一家小型私募告訴記者,目前私募運營最大的支出主要在兩塊,一個是人力成本,另外一個是辦公場所支出,一家3億規模的私募,管理費按照1%來算,一年可獲得的確定性現金流入為300萬元。上述私募告訴記者,一家3個億管理規模的公司,人力方面至少需要1-2名基金經理,以及3~4名做研究、交易和市場等工作的員工。他坦陳,“雖工資彈性很大,普通的學徒年薪可能10萬也不需要,但是需要培養,而找一個有經驗的薪水就不低,還需要看合夥情況等,否則基金經理百萬年薪也不夠;找一個有潛力的、有一兩年經驗的研究員薪水相對不太高,即使嚴控成本,基金經理合夥創業、一年下來給的工成本資也至少得一、兩百萬。”

北京一家私募告訴記者,目前在北京,私募研究員的平均市場價為年薪50萬。“雖然私募相對公募而言固定的工資是偏低的,剛進公募做研究員的畢業生起薪為2萬,而私募只有1.6萬,但是私募的年終分紅占收入的比例更大。”他表示,雖然私募研究員的年終獎是根據績效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但一名研究水準過得去的私募研究員年薪也要50萬元。

辦公場所方面,據多家私募回饋,一般在深圳福田或南山租一個一般的寫字樓,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在10萬元左右,一年下來也得120萬;而如果緊緊巴巴在邊緣地段租一個辦公場所,月支出也得5萬左右,一年下來也要60萬。這是固定支出的保守估計,此外還有各種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招待費、營業稅、律師費等等,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綜合以上保守計算的費用,如果創始人、合夥人在這個階段是只投入、不拿錢的,一家3~5億管理規模的私募僅能掙扎在生存線。

事實上,目前91%的私募證券管理人不到5億規模。據私募排排網最新資料統計,截至3月11日,私募證券管理人數為8005家,5億以下規模的私募證券管理人數達7287家,占到了整個私募證券管理人數量的91%,而其中又有近八成的私募不到1個億的管理規模。(中國基金報)

光頭小陽還不能確定已走穩 提前潛伏回落調整板塊

週一大盤總體走勢和我們盤前預期的差不多,探低回升,最低點正好在30天線,總體仍處於調整修復階段,由於兩市量能萎縮了17.4%,這根小陽線還不能確定已經完全回穩。昨天我們提示,大陰後市場走出震盪整理走勢應是大概率的事情,後面多半還會在3250-3200區域反復震盪,在量能沒有明顯放大之前,難以很快恢復到上週四那種突破走強的狀態。

今天走勢

縮量反彈後還有一定變數

應在3250-3200反復震盪

昨天我們提示,上週五出現的長陰殺跌,幾乎是一陰吃掉三陽,破壞了剛剛走好的技術形態,也打亂了原先的上攻節奏,短線仍有繼續修復要求,不過由於沒有實質性利空,向下空間也不大,在3230-3200應回穩向上。

後面有兩走勢,一是直接來一根大陽,基本吃掉上週五這根陰線,重新恢復上週四的突破狀態;第二就是回到之前的在3250-3200區域反復震盪的階段,繼續圍繞5、10、20天線,以及繼續上升的30天線震盪整理,等待下方60天線繼續上行,最終獲支撐後再尋求真正突破。

週一雖然收出光頭小陽,拉回到3250區域,但這種縮量反彈不能確定已完全走穩,還要再觀察兩天,後面可能還會出現一定的變數,但總體格局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種走法,繼續夯實這一區域的蓄勢平臺,為後面真正上沖3300做好準備。

那麼短線投資者還不能過於樂觀,仍要留一份謹慎,要做好可能再下探3200區域,甚至是探一下60天線的準備,週二上證主要運行空間在3256-3230,創業板在1970-1935.

今天操作

控制好總體倉位

提前潛伏回落調整板塊

對於目前大盤的這種狀態心裡大體有數,投資者後面的操作就相對簡單,如果下面真的走出第一種放量快速上拉的走勢,那是最好,因為大家手上有低位籌碼,持股待漲即可,漲得多的還可以順勢減倉;如果走出第二種走勢,那麼大家的總體倉位還要控制好,以備在3200區域,甚至在60天線附近有“子彈”低買,由於現在每天熱點輪動較快,不能看到哪個板塊漲了就追哪個,還是以追跌低吸為主。

前面多次提到,一路一帶基建(高鐵)板塊前段時間一直連續調整,這兩天已開始明顯反彈,上周如果能在相對低點買入,節奏就踩對了。最近看看還有什麼板塊在連續調整,那麼就要開始關注了,比如軍工股,國企改革股(混改)、有色、工程機械、高端製造等等,中小創的鋰電、智慧型機器、無人駕駛等如果再調整,又是低買機會。至於次新股,連續大幅拉升的品種已經積聚很大風險,隨時可能高臺跳水,而仍在相對低位蓄勢整理的品種,相對安全,後面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揚子晚報)

地產金融砸場VS煤炭護盤 藍籌欲起“風”滿樓?

本週一盤中因金融和地產股的“砸盤”而出現兩波明顯的跳水,但午後觸底回升,並在煤炭、建築、建材等權重板塊的帶動下快速拉升。在權重板塊“較勁”的同時,滬強深弱特徵凸顯,兩市量能也出現明顯萎縮。市場人士表示,雖然尾盤的快速回升從技術形態上有為春季行情“續命”的意味,但市場存量博弈的特徵顯著。不過中國神華“壕氣”分紅而漲停,有望引發資金對“高股息率”概念股的炒作,藍籌風也有望借此“回歸”。

盤中跳水VS尾盤逆襲

繼上週五以0.96%的跌幅創下今年單日跌幅新高後,本週一上證綜指小幅高開並短暫上行就再度迎來跳水走勢,短暫翻綠後又企穩回升。“反彈”也僅僅維持了半小時,隨後上證綜指再度遭遇跳水而節節走低,盤中一度下探30日均線位置,但很快股指似乎獲得支撐而開始重拾升勢,“一鼓作氣”上行至收盤,不僅成功翻紅,更是收于日內高點附近,成功突破5日均線,收出一根帶下影線的“錘形”小陽線。最終,上證綜指上漲0.41%,收於3250.81點。深證成指表現稍弱,昨日上漲0.16%,收報10532.33點,而且並未站上5日均線位置。

相對於上週四及週五的成交額來看,本週一兩市均出現了顯著的縮量特徵。據資訊資料,昨日AB股合計成交額只有4957.38億元,較上週五縮量17.43%。其中,上證AB股和深證AB股份別成交2139.52億元和2817.85億元,分別縮量18.40%和16.70%。

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指出:“週一大盤前市縮量震盪,午後最後一個小時在‘兩桶油’等拉抬帶動下,大盤緩步上升,最終以光頭小陽線報收,重新站在各短期均線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形態上的破位危機。”

地產金融調整VS煤炭股拉升

昨日指數表現的“一波三折”恰恰來自于權重板塊之間的激烈互搏:一方面是地產股和金融股的“砸盤”,對市場尤其是大盤運行構成明顯拖累,另一方面,在中國神華的帶領下,煤炭股昨日“一枝獨秀”,大漲成為護盤的“主力”,建材、建築、食品飲料等板塊也跟隨加入護盤大軍。

由此,昨日行業板塊表現方面上演了“冰與火之歌”。29個中信一級行業板塊當中,房地產板塊成為調整的“重災區”,不僅跳空低開,盤中跌幅更是一度超過1%,最終與非銀行金融和銀行指數一起位居行業板塊跌幅榜的前三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興煤炭板塊以2.99%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他板塊,居於漲幅榜首位,盤中更是一度刷新2016年11月30日以來的新高,建材和建築板塊則分別以1.10%和1.02%的漲幅緊隨其後。

地產股的弱勢與行業面臨的調控政策趨嚴有關,而這也“連累”金融板塊跟隨調整。中信證券深圳分公司首席投資顧問符海問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地產、金融通常具備聯動效應,兩者通常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至於煤炭股表現之所以較為堅挺,其實主要是超級大盤股中國神華強勢一字漲停所貢獻,加上在煤炭行業探底回升及兼併重組背景下,國家對煤炭行業的整合和控產能,對上市煤企利好,特別是龍頭上市煤企受益最明顯。”

不過週一的大幅回落極大地釋放了短期的調整壓力。金百臨諮詢秦洪認為:“經過了週一較大幅度的調整之後,地產股進一步調整的空間並不大,甚至不排除在週二就有望震盪企穩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昨日這種“冰與火之歌”的演繹也存在一定的特殊因素在內。上週五中國神華宣佈,除了計畫發放2016年每股0.46元的正常年度股息外,還將發放每股2.51元的特別股息,兩者合計每股股息將達到2.97元,每10股派29.7元。中國神華也因此週一直接一字漲停,成為煤炭板塊領漲的“決定性”因素。

同時,近期市場無論是權重板塊抑或是成長股內部的明顯分化都在暗示當前市場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如果排除中國神華大比例分紅漲停的因素,事實上週一的市場更多的是前期格局的延續。”銀泰證券分析師陳建華指出,雖然權重板塊的輪番活躍對市場形成支撐,但由於缺乏中長期的投資主線,加上資金依然以存量博弈為主,滬深兩市最終仍難走出趨勢性行情,結構性熱點的輪動成為盤面主要特徵。

存量局暫難解風格料偏藍籌

整體來看,縮量和權重板塊的分化表現是週一的盤面特徵的兩大“關鍵字”。而這也反映出了當前市場仍然處於存量博弈狀態。而中國神華的“壕氣”分紅有望帶動市場對於“高股息率”概念股的炒作,藍籌風也有望借此“回歸”。

一方面,當前市場縮量、輪動的特徵表明市場依然是以存量博弈為主。國海證券指出,近期無論從板塊和熱點的快速輪動,還是大小風格、成長與績優的切換,體現的大多是場內資金的謹慎態度和主動風險管理手段。除非外部風險傳導抑或國內政策面的變化超出市場預期,否則這一市場格局很難有實質性改變。

廣發證券也表示,年初以來的反彈相比去年最大的不同是,始終沒有一條“看長做短”的投資主線吸引資金,市場在快速的“熱點輪動”中猶猶豫豫地上漲,而不是脈衝式反彈。由於大家始終找不到一條“看長做短”的主線,結果大部分投資者的操作便是“快進快出”。在“存量資金博弈”的環境下,只有出現一條“看長做短”的投資主線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另一方面,昨日滬強深弱的特徵再度凸顯,上證綜指成功突破5日均線的同時,創業板指依舊在5日均線下方運行,次新股走弱,而中國神華的漲停帶領權重股再度走強。“中國神華的高派紅將引發市場對低估值、高股息的藍籌股板塊的追捧”,劉光桓表示。

上海證券也指出,A股藍籌股的價值通過這次中國神華的分紅方案得到了很好體現。畢竟這種派發特別股息的分紅力度,是一般需要大量資本開支的中小創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中國神華此次派發“特別股息”對於高分紅的藍籌板塊具有一定的正面刺激效應,特別是對於已經出現調整趨勢的大盤,短期具有明顯的正面對沖效應。從價值投資角度而言,派發“特別股息”無疑為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選股視野。(中國證券報)

持續單邊下挫,並傳出大股東質押爆倉傳聞,股價不斷創新低。由此可見,在指數翻紅的表像背後個股依舊暗藏洶湧波濤,對於上文提到的短線連續漲幅過大、業績地雷、解禁壓力巨大這三類弱勢股投資者切勿心存幻想,盲目持有不僅錯失結構性反彈機會,甚至一旦大盤調整更存在巨大殺跌風險。

廣州萬隆認為,對於弱勢行情下的持續上漲,我們切勿盲目樂觀。須知在指數齊齊翻紅的背後,兩市依舊是漲少跌多的局面,短期結構性分化特徵不會因為指數波動而有所改變。此外,臨近一季度末,面臨巨大考核壓力的銀行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刻已來臨,來自資金面的壓力也制約著市場短期快速收復失地的可能性不大。這就啟示我們在操作上,緊隨資金趨勢及時去弱換強,並需抵制住盤中急拉的追高誘惑。(廣州萬隆)

最近公私募日子都不好過!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的到來

幾大業務遇黃燈 公募基金戰線一再收縮

上週五,證監會向公募基金管理人、託管人下發機構監管通報,明確機構定制基金相關監管要求,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銀行委託公募基金管理資產的節奏有望放緩,這對部分依賴委外做規模的公募基金公司來說,無疑意味著業務的萎縮。看天吃飯的傳統業務越來越難做,隨著幾大業務監管趨嚴,基金公司的贏利點正在不斷縮減。與此同時,創新點卻相當有限,FOF業務雖有盼頭,但就當下而言,可謂難解近渴。

01

靠天吃飯有點難

長久以來,公募規模的增加依賴于新基金發行,近幾個月來,新基金發行難度加大。今年以來各家公司延期發售新產品的情況屢見不鮮,還有一些公司直接按照90天的期限頂格發售。

今年以來,新基金的募集難已經成為了基金業的一大新特點。“今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行情都不好,基金發起來真的很難。”一位元公募基金業內人士向記者抱怨。該人士表示,從今年新基金銷售情況來看,整體市場熱度明顯比去年更低。股市繼續震盪,讓更多普通投資者遠離權益類投資,而債券市場也非常低迷,所以非常難發。

而另一方面,由於此前監管層對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數量和比例做出了一定的規範,基金公司只能將存量未發行基金推上管道,發行管道也很擁擠。

這位業內人士還判斷,基金“去庫存”的壓力會隨著新基金的發行而緩解,但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行情,今年他們公司整體銷售情況將比較嚴峻。

02

戰線正在收縮

一面是“艱難”的增量,而另一面是業務範疇的萎縮。

隨著政策的變化,基金委外資金正在逐步萎縮,這對那些大力發展委外業務的公司衝擊比較大。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坦言,此前他們公司規劃了幾十隻委外基金的發行,但是現在這部分增量基本上都沒有了。

有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剛幹沒多久,委外就收攤了。”

除此之外,由於監管加碼,保本基金到期後必須轉型,難以貢獻新的增量。據基金報數據統計,年內有33只保本基金將到期,24只設置了轉型條款,可以實現轉型,但還有9檔基金有可能面臨清盤。

與大量委外業務相比,保本基金對基金公司的規模影響相對較小,只是,這種產品形式對基金公司來說,基本上已合上了大門。

公募業務難做,子公司業務也是一樣。目前各家子公司,大多靠存量過活,這種狀況,目前尚未看到轉捩點。

戰線的種種收縮,看似都出於政策監管,但其實倒也不然。一位元基金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無論是保本還是委外又或者此前大規模擴張的基金子公司業務,都存在著一些潛在風險。這些風險不兌現時,能夠對基金公司的業務產生非常大的幫助,但是只要有一個大風險兌現了,就有可能將基金公司毀於一旦,有些風險是那些看上去規模很大的大型基金公司也不能承受的。因此,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如何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拓展新型業務,是需要研究的課題。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創新並不容易。一位元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並不容易。另一方面,創新的成本比較高,新嘗試不一定都會有好成果,但是付出的代價卻往往很高。相比之下,他更看好FOF基金未來的前景,“但是FOF還沒真正開始,我們已經感受到競爭壓力不小了。”

03

兩極分化愈加明顯

雖然如今行業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行業裡的各個公司面臨的情況卻差別很大。好幾年前,基金行業就開始談基金公司的兩極分化情況了,而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種兩極分化正在愈加明顯。

不少小基金公司面臨著比較大的發展壓力。新基金募集艱難,管道優勢不明顯的小基金公司會受影響;子公司業務收縮,對於依靠通道業務的小公司影響不小……

相反,大公司的情況就好的多了。“有人做過一個統計”,一位大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規模超過700億以上的公司,實際上就可以擺脫靠天吃飯的狀態了。”

他解釋,因為基金公司的經營成本、人力成本相對固定,當超過700億規模之後,基本上每年的管理費收入就能夠穩定保障各項公司運營了。對於這些規模比較大的公司來說,主要的壓力可能只是每年的業績增長率,對他們來說,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找到一個新的規模增長點。

小公募日子也不好過

據記者 張筱翠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共計116家,其中,管理資產在20億元以下的基金公司數量合計15家,總體占比達12%,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生存舉步維艱。

對於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即便是有幸經歷了幾年難遇的大牛市,仍然難以抓住市場機遇做大做強,導致公司掙扎在生存的邊緣。

“公司成立了幾年,雖然遇到了上輪牛市,但是股東方面沒有給予任何的資源支持,一切業務都只能靠自己,不僅如此,由於股東的敏感身份,我們在與銀行管道接觸時都頗受限制,現在感覺許多業務開展非常困難,公司發展看不到前途。”北京一家中小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有一些基金公司近幾年嘗試高管持股,但一些沒有管道資源的高管難以帶來銷量,規模仍然受限。

上海一家中小基金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我們公司採用高管持股,管道資源有限,雖然公司成立的時點很好,但即便是遇到了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公司也無法通過主流的銀行管道發行產品,只有通過股東自有資金成立發起式基金積累公開業績,現在公司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幾百萬,還處於‘燒錢’狀態,只能全方位節約成本,公司的高管出差都是坐經濟艙。”

另外,2015年股災之後,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徘徊不前。

“主流的銀行管道在進行產品代銷時有非常嚴格的產品准入白名單,只有管理資產規模在行業前二十的基金公司才有資格進入,對於小公司而言,進入主流的銀行代銷管道非常難,除非托關係,但在公募基金產品高度同質化的當下,即便小公司的的基金產品進入了主流銀行的管道,但小公司沒有知名度,投資者對小公司的投資專業度並不認可,我們公司近期即有幸進入了工行的代銷管道,但弱市之中,基金發行非常艱難,從新基金的發行來看,管道方面根本賣不動。”北京一家小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也頻頻面臨人事變動的尷尬處境,這也是制約中小基金公司發展現狀的一個重要因素。

“資管行業的關鍵因素是人,但是小公司經常面臨著人事變更的問題,很大部分的原因是股東層面的股權關係沒有理清,一旦公司管理層更換,一朝天子一朝臣,包括投研團隊在內的其他核心人員都會隨之離職,這在國內資管行業很常見,許多小公司之所以一直做不大,主要原因還是管理層不穩定,公司長期人心渙散。”深圳一家小公司投資總監對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管理團隊初步穩定的中小基金公司,也越來越難做,原因很簡單:缺乏牛人加盟,投研團隊薄弱,主動管理業績難有亮點。 “2015年股災之後,金融監管趨嚴,現在小公司越來越難做,只能專心做主動管理業務,但中小基金公司一般考慮到成本,很難挖到業界牛人,許多產品業績表現慘澹,管理資產規模很小,管理費收入基本都無法覆蓋公司的前期運作成本,我們也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的到來。”上海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年初私募產品發行驟減跳槽、“奔公”人才難留

據記者 吳君

在市場持續不景氣、私募產品發行再創新低的情況下,一些私募圈人士熬不住了,想要另謀高就轉會到別的私募,或者乾脆離開私募行業,奔向公募、券商等相對穩定的工作。今年1、2月份私募產品發行量再創新低,私募著急向管道“自我推銷”,但資金方對主動管理的股票私募難說愛,量化、債券產品成了過冬首選。

01

部分私募熬不住 回流公募時有發生

“市場很難拓展,而且老闆給的待遇也不好,我想換工作,有沒有哪些公司團隊、機制、待遇比較好的?”最近北京某大型私募行銷總監向記者表示,當初從券商出來挑戰私募銷售,沒想到光景卻不好,收入和付出嚴重不匹配,去年拿的錢還沒有某些資管公司的前臺多,所以他想離開。

這種情況如今在私募圈裡並不少見,在持續將近兩年的熊市里,私募基金艱難過冬。一些當初沖著高薪水、懷揣著創業理想的私募人士紛紛熬不住了,有的直接離開私募,奔向公募、券商等相對穩定的工作,有的則跳到其他待遇好的私募機構。

北京某中型私募的市場經理在今年2月初就加入了某家新銳公募基金,最近全國各地跑管道、發產品,忙得不亦樂乎。據他透露,基金公司年初給新來的員工都發了年終獎,今年他們公司吸納了不少人才,給的薪水待遇也不錯。

一家中型私募的市場總監也在今年3月進入某老十家基金公司,專門跑機構業務。她說,雖然在私募跑市場已多年,但終究沒有得到系統的鍛煉和學習,如今想去公募平臺修煉後再考慮創業。

而北京另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資經理最近也在打聽哪些基金公司招人,想要“奔公募”;另外,北京一家小型私募的總經理當初跟著董事長從公募“奔私募”,後來卻在熊市中又回到了公募,因為公募更有安全感。

同時,一些業績一般、規模又不大的中小私募在熊市中團隊“分崩離析”,艱難度日。北京某中型私募市場人士透露,由於老闆不肯給股權,原先的兩個投資經理紛紛離職,一位自主創業,一位去了外資銀行。北京另一家小型私募原是三人合夥,但股災來臨時產品回撤巨大,一個合夥人也選擇離開。

02

資金方不願代銷 主動管理私募遇銷售難題

格上理財資料顯示,今年1、2月份私募基金產品的發行量不容樂觀,1月發行了979只,2月則為744只,創近一年私募產品發行量新低。從近3年的私募發行情況來看,年初1、2月份發行量在各月中處於較低水準。

基金業協會資料也顯示,今年1、2月份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增長較慢,總共僅增長了353億元,而去年同期證券私募基金規模總共增長了1280億元,差距較大。

在市場持續不景氣情況下,記者發現不少私募機構、資金方都遇上了產品發行的困難。一方面,私募四處找錢,但資金方對主動管理的股票產品接受度不高。另一方面,資金方有大量資金想要投出去,但市場不好不敢多投權益類產品,量化、債券產品更受青睞。

北京某中型私募市場人士最近四處找券商“自我推銷”、求合作,但資金方目前普遍對主動管理型的股票私募產品不感冒,“現在資金方都喜歡量化產品,股票產品想找券商代銷很難,尤其像我們回撤相對較大。目前談下來只能先放個盤子在券商那邊跑,等市場好起來再說。”

北京某百億私募行銷總監也表示,今年一些銀行管道紛紛要求5%~20%的安全墊才願意代銷私募資金,但這讓他們很為難,想要找委外資金卻遲遲難以突破,“我本來想找城商行、農商行,但目前業內都比較謹慎,即使有錢也只是投債券私募,沒有聽說幾家願意給權益類私募錢的,我跑了一兩個月沒有進展。”

對於資金方來說,在熊市中對股票私募難說愛,“我們前兩年給一家大私募發的產品,但股災以來到現在,大部分都清盤了,實在不靠譜。所以我們暫時不太會接受一些主動管理的私募,還是選幾家量化的優秀投顧比較好。“華東某大型券商機構業務部人士表示。

深圳某大型商業銀行內部人士也表現,今年代銷的資金量很大,但需要投顧進行跟投,首發要求10%左右跟投規模,除非是特別優秀的私募,不然不願放鬆條件。

給私募算一筆成本賬

據記者 房佩燕

截至2017年2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已備案私募基金48626只,認繳規模11.35萬億元,實繳規模8.55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8.23萬人。 如此大規模的私募基金行業看似風光無限,然而,隱藏在數字背後的絕大多數基金管理人卻充滿著艱辛與不易。

據瞭解,私募證券管理人的主要收入為管理費和後端的業績提成。在目前股市震盪市的背景下,鮮有私募能獲得後端的業績報酬,絕大多數私募管理人能取得的確定性收入僅為管理費用。記者從多家私募基金及三方機構瞭解到,目前私募管理費大多按照1%~1.5%來計算。假設管理費按照1.5%來算的話,刨去支付給通道和管道各方的費用,實際到手的大概為1%。這種背景下,小私募大多虧本運作。

深圳一家小型私募告訴記者,目前私募運營最大的支出主要在兩塊,一個是人力成本,另外一個是辦公場所支出,一家3億規模的私募,管理費按照1%來算,一年可獲得的確定性現金流入為300萬元。上述私募告訴記者,一家3個億管理規模的公司,人力方面至少需要1-2名基金經理,以及3~4名做研究、交易和市場等工作的員工。他坦陳,“雖工資彈性很大,普通的學徒年薪可能10萬也不需要,但是需要培養,而找一個有經驗的薪水就不低,還需要看合夥情況等,否則基金經理百萬年薪也不夠;找一個有潛力的、有一兩年經驗的研究員薪水相對不太高,即使嚴控成本,基金經理合夥創業、一年下來給的工成本資也至少得一、兩百萬。”

北京一家私募告訴記者,目前在北京,私募研究員的平均市場價為年薪50萬。“雖然私募相對公募而言固定的工資是偏低的,剛進公募做研究員的畢業生起薪為2萬,而私募只有1.6萬,但是私募的年終分紅占收入的比例更大。”他表示,雖然私募研究員的年終獎是根據績效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但一名研究水準過得去的私募研究員年薪也要50萬元。

辦公場所方面,據多家私募回饋,一般在深圳福田或南山租一個一般的寫字樓,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在10萬元左右,一年下來也得120萬;而如果緊緊巴巴在邊緣地段租一個辦公場所,月支出也得5萬左右,一年下來也要60萬。這是固定支出的保守估計,此外還有各種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招待費、營業稅、律師費等等,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綜合以上保守計算的費用,如果創始人、合夥人在這個階段是只投入、不拿錢的,一家3~5億管理規模的私募僅能掙扎在生存線。

事實上,目前91%的私募證券管理人不到5億規模。據私募排排網最新資料統計,截至3月11日,私募證券管理人數為8005家,5億以下規模的私募證券管理人數達7287家,占到了整個私募證券管理人數量的91%,而其中又有近八成的私募不到1個億的管理規模。(中國基金報)

光頭小陽還不能確定已走穩 提前潛伏回落調整板塊

週一大盤總體走勢和我們盤前預期的差不多,探低回升,最低點正好在30天線,總體仍處於調整修復階段,由於兩市量能萎縮了17.4%,這根小陽線還不能確定已經完全回穩。昨天我們提示,大陰後市場走出震盪整理走勢應是大概率的事情,後面多半還會在3250-3200區域反復震盪,在量能沒有明顯放大之前,難以很快恢復到上週四那種突破走強的狀態。

今天走勢

縮量反彈後還有一定變數

應在3250-3200反復震盪

昨天我們提示,上週五出現的長陰殺跌,幾乎是一陰吃掉三陽,破壞了剛剛走好的技術形態,也打亂了原先的上攻節奏,短線仍有繼續修復要求,不過由於沒有實質性利空,向下空間也不大,在3230-3200應回穩向上。

後面有兩走勢,一是直接來一根大陽,基本吃掉上週五這根陰線,重新恢復上週四的突破狀態;第二就是回到之前的在3250-3200區域反復震盪的階段,繼續圍繞5、10、20天線,以及繼續上升的30天線震盪整理,等待下方60天線繼續上行,最終獲支撐後再尋求真正突破。

週一雖然收出光頭小陽,拉回到3250區域,但這種縮量反彈不能確定已完全走穩,還要再觀察兩天,後面可能還會出現一定的變數,但總體格局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種走法,繼續夯實這一區域的蓄勢平臺,為後面真正上沖3300做好準備。

那麼短線投資者還不能過於樂觀,仍要留一份謹慎,要做好可能再下探3200區域,甚至是探一下60天線的準備,週二上證主要運行空間在3256-3230,創業板在1970-1935.

今天操作

控制好總體倉位

提前潛伏回落調整板塊

對於目前大盤的這種狀態心裡大體有數,投資者後面的操作就相對簡單,如果下面真的走出第一種放量快速上拉的走勢,那是最好,因為大家手上有低位籌碼,持股待漲即可,漲得多的還可以順勢減倉;如果走出第二種走勢,那麼大家的總體倉位還要控制好,以備在3200區域,甚至在60天線附近有“子彈”低買,由於現在每天熱點輪動較快,不能看到哪個板塊漲了就追哪個,還是以追跌低吸為主。

前面多次提到,一路一帶基建(高鐵)板塊前段時間一直連續調整,這兩天已開始明顯反彈,上周如果能在相對低點買入,節奏就踩對了。最近看看還有什麼板塊在連續調整,那麼就要開始關注了,比如軍工股,國企改革股(混改)、有色、工程機械、高端製造等等,中小創的鋰電、智慧型機器、無人駕駛等如果再調整,又是低買機會。至於次新股,連續大幅拉升的品種已經積聚很大風險,隨時可能高臺跳水,而仍在相對低位蓄勢整理的品種,相對安全,後面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揚子晚報)

地產金融砸場VS煤炭護盤 藍籌欲起“風”滿樓?

本週一盤中因金融和地產股的“砸盤”而出現兩波明顯的跳水,但午後觸底回升,並在煤炭、建築、建材等權重板塊的帶動下快速拉升。在權重板塊“較勁”的同時,滬強深弱特徵凸顯,兩市量能也出現明顯萎縮。市場人士表示,雖然尾盤的快速回升從技術形態上有為春季行情“續命”的意味,但市場存量博弈的特徵顯著。不過中國神華“壕氣”分紅而漲停,有望引發資金對“高股息率”概念股的炒作,藍籌風也有望借此“回歸”。

盤中跳水VS尾盤逆襲

繼上週五以0.96%的跌幅創下今年單日跌幅新高後,本週一上證綜指小幅高開並短暫上行就再度迎來跳水走勢,短暫翻綠後又企穩回升。“反彈”也僅僅維持了半小時,隨後上證綜指再度遭遇跳水而節節走低,盤中一度下探30日均線位置,但很快股指似乎獲得支撐而開始重拾升勢,“一鼓作氣”上行至收盤,不僅成功翻紅,更是收于日內高點附近,成功突破5日均線,收出一根帶下影線的“錘形”小陽線。最終,上證綜指上漲0.41%,收於3250.81點。深證成指表現稍弱,昨日上漲0.16%,收報10532.33點,而且並未站上5日均線位置。

相對於上週四及週五的成交額來看,本週一兩市均出現了顯著的縮量特徵。據資訊資料,昨日AB股合計成交額只有4957.38億元,較上週五縮量17.43%。其中,上證AB股和深證AB股份別成交2139.52億元和2817.85億元,分別縮量18.40%和16.70%。

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指出:“週一大盤前市縮量震盪,午後最後一個小時在‘兩桶油’等拉抬帶動下,大盤緩步上升,最終以光頭小陽線報收,重新站在各短期均線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形態上的破位危機。”

地產金融調整VS煤炭股拉升

昨日指數表現的“一波三折”恰恰來自于權重板塊之間的激烈互搏:一方面是地產股和金融股的“砸盤”,對市場尤其是大盤運行構成明顯拖累,另一方面,在中國神華的帶領下,煤炭股昨日“一枝獨秀”,大漲成為護盤的“主力”,建材、建築、食品飲料等板塊也跟隨加入護盤大軍。

由此,昨日行業板塊表現方面上演了“冰與火之歌”。29個中信一級行業板塊當中,房地產板塊成為調整的“重災區”,不僅跳空低開,盤中跌幅更是一度超過1%,最終與非銀行金融和銀行指數一起位居行業板塊跌幅榜的前三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興煤炭板塊以2.99%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他板塊,居於漲幅榜首位,盤中更是一度刷新2016年11月30日以來的新高,建材和建築板塊則分別以1.10%和1.02%的漲幅緊隨其後。

地產股的弱勢與行業面臨的調控政策趨嚴有關,而這也“連累”金融板塊跟隨調整。中信證券深圳分公司首席投資顧問符海問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地產、金融通常具備聯動效應,兩者通常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至於煤炭股表現之所以較為堅挺,其實主要是超級大盤股中國神華強勢一字漲停所貢獻,加上在煤炭行業探底回升及兼併重組背景下,國家對煤炭行業的整合和控產能,對上市煤企利好,特別是龍頭上市煤企受益最明顯。”

不過週一的大幅回落極大地釋放了短期的調整壓力。金百臨諮詢秦洪認為:“經過了週一較大幅度的調整之後,地產股進一步調整的空間並不大,甚至不排除在週二就有望震盪企穩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昨日這種“冰與火之歌”的演繹也存在一定的特殊因素在內。上週五中國神華宣佈,除了計畫發放2016年每股0.46元的正常年度股息外,還將發放每股2.51元的特別股息,兩者合計每股股息將達到2.97元,每10股派29.7元。中國神華也因此週一直接一字漲停,成為煤炭板塊領漲的“決定性”因素。

同時,近期市場無論是權重板塊抑或是成長股內部的明顯分化都在暗示當前市場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如果排除中國神華大比例分紅漲停的因素,事實上週一的市場更多的是前期格局的延續。”銀泰證券分析師陳建華指出,雖然權重板塊的輪番活躍對市場形成支撐,但由於缺乏中長期的投資主線,加上資金依然以存量博弈為主,滬深兩市最終仍難走出趨勢性行情,結構性熱點的輪動成為盤面主要特徵。

存量局暫難解風格料偏藍籌

整體來看,縮量和權重板塊的分化表現是週一的盤面特徵的兩大“關鍵字”。而這也反映出了當前市場仍然處於存量博弈狀態。而中國神華的“壕氣”分紅有望帶動市場對於“高股息率”概念股的炒作,藍籌風也有望借此“回歸”。

一方面,當前市場縮量、輪動的特徵表明市場依然是以存量博弈為主。國海證券指出,近期無論從板塊和熱點的快速輪動,還是大小風格、成長與績優的切換,體現的大多是場內資金的謹慎態度和主動風險管理手段。除非外部風險傳導抑或國內政策面的變化超出市場預期,否則這一市場格局很難有實質性改變。

廣發證券也表示,年初以來的反彈相比去年最大的不同是,始終沒有一條“看長做短”的投資主線吸引資金,市場在快速的“熱點輪動”中猶猶豫豫地上漲,而不是脈衝式反彈。由於大家始終找不到一條“看長做短”的主線,結果大部分投資者的操作便是“快進快出”。在“存量資金博弈”的環境下,只有出現一條“看長做短”的投資主線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另一方面,昨日滬強深弱的特徵再度凸顯,上證綜指成功突破5日均線的同時,創業板指依舊在5日均線下方運行,次新股走弱,而中國神華的漲停帶領權重股再度走強。“中國神華的高派紅將引發市場對低估值、高股息的藍籌股板塊的追捧”,劉光桓表示。

上海證券也指出,A股藍籌股的價值通過這次中國神華的分紅方案得到了很好體現。畢竟這種派發特別股息的分紅力度,是一般需要大量資本開支的中小創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中國神華此次派發“特別股息”對於高分紅的藍籌板塊具有一定的正面刺激效應,特別是對於已經出現調整趨勢的大盤,短期具有明顯的正面對沖效應。從價值投資角度而言,派發“特別股息”無疑為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選股視野。(中國證券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