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萬科股東大會塵埃落定,鬱亮+深鐵將產生怎樣化學反應

6月30日萬科A(000002)召開2016年度股東大會, 備受市場關注的換屆選舉也被最終揭曉答案。 隨著一份藏匿力量制衡換屆名單的交付表決, 對於30歲的萬科來說也即將迎來新格局。 萬科董事會換屆選舉的最終落定, 這也宣告了萬科股權之爭的正式落幕。 而王石的退出、鬱亮的接棒無疑是此次萬科換屆的最大看點, 鬱亮+深鐵組合下的萬科時代將續寫怎樣的故事也備受市場關注。

新格局落定

自深圳地鐵穩坐萬科的“頭把交椅”後, 萬科董事會換屆選舉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超期服役三個月後, 萬科董事會也終於迎來新格局。

6月30日下午, 萬科2016年度股東大會上, 董事會的換屆選舉答案被最終揭曉。 按照萬科股東大會審議結果顯示, 萬科2016年度董事會報告、2016年度監事會報告 、2016年度報告及摘要、2016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以及關於2017年續聘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係數通過。

另外, 備受關注的 《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暨選舉非獨立董事的議案》以及《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暨選舉獨立董事的議案》和《關於公司監事會換屆暨選舉非職工代表監事的議案》均獲表決通過。 也就是說, 萬科董事會改選通過, 深圳地鐵關於萬科新任董事會成員提名全獲通過。

根據6月21日, 萬科發佈的公告顯示, 萬科第十八屆董事會換屆選舉候選人名單出爐。 從名單看, 萬科董事會延續了此前的11人格局。 萬科現任管理層三人入選, 分別為總裁郁亮、副總裁王文金、張旭;深鐵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 也有三人入選, 分別為董事長林茂德、總經理肖民、財務總監陳賢軍;另有四名獨立董事和一名外部董事。 也就是說, 在深圳地鐵提交的七位非獨立董事候選名單中, 三人是現任萬科管理層, 三人是深圳地鐵高管, 還有一人是與深圳地鐵同屬深圳國資委旗下公司的深賽格董事長, 並無寶能方面人選。

而作為萬科的第二大股東寶能系, 此次並未派人出席此次的萬科股東大會。

業內人士表示, 這或將預示著寶能系即將退出萬科股權之爭。 截至目前, 最新的萬科股權結構為, 深圳地鐵以持股比例29.38%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寶能則以25.4%的持股比例退居為萬科的第二大股東, 安邦為第三大股東, 持股比例為6.73%。

實際上, 作為第二大股東卻未提名董事席位的寶能, 將如何投票一直是市場熱議的話題。 會上, 在股東提問環節, 針對為什麼董事提名沒有寶能以及是否提前與寶能溝通等問題。 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林茂德表示, 寶能是在深圳改革開放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企業, 為深圳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這次董事會換屆與寶能有書面溝通, 寶能書面回復支持我們的方案。

此外, 寶能表示, 從大局出發, 支援萬科換屆方案, 支持萬科持續發展。

寶能退出引關注

董事會換屆選舉落定, 萬科股權之爭也正式落幕。 而目前寶能方面最引人注目的, 要屬會否在股票解禁後擇機退出, 以及選擇怎樣的方式退出。 在萬科召開的2016年度股東大會上, 先後也有兩位股東對於寶能系迎來的解禁期進行了相關問題的提問。

具體來看, 其中一位股東向萬科提問到, 寶能持股下個月到了解禁期, 萬科在這方面有沒有跟寶能溝通。 關於此問題, 王石則回應稱, 其實應該請寶能回答這個問題更準確。 另外, 對於寶能下個月解禁, 對於寶能有沒有可能拋售, 管理層有沒有相應的措施的問題, 萬科董秘朱旭表示股東如何處置手中的股票, 是股東的權利。公司的股價取決於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公司的基本面。同時,朱旭稱持續看好萬科未來的發展前景,相信萬科的長期投資價值。

回溯歷史,2015年7月11日,寶能通過旗下前海人壽第一次舉牌萬科A。到2016年7月,僅僅一年時間,寶能迅速完成第2-5次舉牌,之後又有少量增持,這期間主要通過钜盛華及9大資管計畫。2015年8月26日,寶能系通過大量買進萬科股權,首次超越華潤,一躍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當時寶能系與華潤之間的持股比例也僅差0.15%。此後華潤試圖通過兩次增持來維護自己第一大股東地位,但是最終也未能抗衡寶能系。

寶能最後一次增持萬科A股股票介於2016年7月7日至2016年7月19日。截至目前,作為萬科第二大股東的寶能系共持有萬科A股28.04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4%。綜合測算,寶能持股成本在15.44元/股—16.53元/股,共計持有28.04億股,耗資約450億元。以6月30日萬科A收盤價24.97元/股計算,寶能系持有萬科A股市值高達700億元。若以此價計算,寶能帳面浮盈在250億元左右,收益超過50%。

根據相關規定,寶能系在12個月內不得轉讓。因此,寶能系的解禁日期最早為2017年7月19日。另據最新減持新規,寶能如果打算通過集合競價減持,必須提前15日公告,這也意味著寶能最早可能在7月4日發佈減持公告。在業內人士看來,寶能系要退出的,只是以何種方式以及何時退出具有不確定性而已。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寶能來說,後續若有退出的意向,那麼轉讓股權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這個時候不排除類似萬科事業合夥人有優先認購的資格。倘若企業內部員工沒有增持的意向,那麼也不排除其他幾個大股東會有收購的想法。若此類股東的意向不強烈,那麼第三種可能也就是通過和外部的機構投資者進行談判,進而轉讓股權。對於此類做法而言,本身是股權的正常變動,自然屬於中性的概念。但寶能的退出,客觀上也會對萬科形成較大的影響,比如說管理層的穩定性會增加,企業的經營也有繼續提高的可能。

萬科新時代

相較于原董事班子而言,王石的退位、鬱亮的接棒無疑成為萬科此次換屆的最大看點,萬科的時代也將隨著王石的退出而迎來新的“鬱亮時代”,萬科在鬱亮+深鐵的新組合下如何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股東大會上,鬱亮表示,深圳地鐵成為萬科基石股東,為雙方合力推進“軌道+物業”模式奠定良好基礎。未來,雙方將結合深圳地鐵的建設運營管理優勢與萬科的開發品牌優勢,打造中國“軌道+物業”標杆,共同拓展深圳以及深圳以外的城市,疏導城市功能,為新市民提供更多的居住選擇。接下來,萬科將積極拓展公寓、冰雪度假、養老、教育方面的業務。深圳地鐵董事長林茂德在股東大會補充到,軌道交通的建設未來十年都將是黃金時期。萬科已經全面展開軌道加物業的佈局,接下來深圳地鐵規劃了32條線,未來十年仍將大力建設軌道交通。未來深圳地鐵將全方面與萬科合作,打造軌道+物業的標杆。

談及深圳地鐵加入後,萬科萬億的目標會加快還是減速的問題,鬱亮坦言,其實很多人說萬科第十年的發展目標是萬億,我都不知道是指的什麼?我們當時指的是萬科的規模,我們在每個行業裡面都希望做到行業的影響力。我們指的是影響力,不是市值。我們是萬億級的服務水準,不是萬億市值。跟深圳地鐵合作有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點,毫無疑問我們有深圳地鐵加入之後,在軌道+物業裡面,我們占了非常好的先機,在這點上我覺得萬科發展將如虎添翼。

深鐵作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未來會不會插手公司的管理,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表示,作為萬科的基石股東,堅持推進萬科健康發展的義務,我們不會干預萬科的具體經營,也不會參與。

同時,在談及地鐵除了不干預萬科管理以外,會不會給萬科更大的國企資源支援?今後在拿地或其他方面,萬科能否得到深鐵更多資源等問題時,鬱亮表示,萬科靠能力行走江湖,不是靠資源。萬科有能力獲取優質資源,同時我們也毫不懷疑深圳地鐵會給我們全部資源,我們不存在競爭的關係。我們希望股東要約束自己的手,做好自己的事情。

關於鬱亮+深鐵的新組合,萬科未來會有什麼變化?萬科方面表示,雙方互為資源,深鐵應該不會干涉更多萬科的運營,相反倒是萬科會更多地參與到深鐵的發展中。與深鐵合作主要還是資源層面的合作,具體到技術銜接層面上看,如果每個地鐵站設計都提前融入房地產專案規劃,不但自然天成,並且可以大大節省建造成本。郁亮時代的萬科最終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是股東的權利。公司的股價取決於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公司的基本面。同時,朱旭稱持續看好萬科未來的發展前景,相信萬科的長期投資價值。

回溯歷史,2015年7月11日,寶能通過旗下前海人壽第一次舉牌萬科A。到2016年7月,僅僅一年時間,寶能迅速完成第2-5次舉牌,之後又有少量增持,這期間主要通過钜盛華及9大資管計畫。2015年8月26日,寶能系通過大量買進萬科股權,首次超越華潤,一躍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當時寶能系與華潤之間的持股比例也僅差0.15%。此後華潤試圖通過兩次增持來維護自己第一大股東地位,但是最終也未能抗衡寶能系。

寶能最後一次增持萬科A股股票介於2016年7月7日至2016年7月19日。截至目前,作為萬科第二大股東的寶能系共持有萬科A股28.04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4%。綜合測算,寶能持股成本在15.44元/股—16.53元/股,共計持有28.04億股,耗資約450億元。以6月30日萬科A收盤價24.97元/股計算,寶能系持有萬科A股市值高達700億元。若以此價計算,寶能帳面浮盈在250億元左右,收益超過50%。

根據相關規定,寶能系在12個月內不得轉讓。因此,寶能系的解禁日期最早為2017年7月19日。另據最新減持新規,寶能如果打算通過集合競價減持,必須提前15日公告,這也意味著寶能最早可能在7月4日發佈減持公告。在業內人士看來,寶能系要退出的,只是以何種方式以及何時退出具有不確定性而已。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寶能來說,後續若有退出的意向,那麼轉讓股權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這個時候不排除類似萬科事業合夥人有優先認購的資格。倘若企業內部員工沒有增持的意向,那麼也不排除其他幾個大股東會有收購的想法。若此類股東的意向不強烈,那麼第三種可能也就是通過和外部的機構投資者進行談判,進而轉讓股權。對於此類做法而言,本身是股權的正常變動,自然屬於中性的概念。但寶能的退出,客觀上也會對萬科形成較大的影響,比如說管理層的穩定性會增加,企業的經營也有繼續提高的可能。

萬科新時代

相較于原董事班子而言,王石的退位、鬱亮的接棒無疑成為萬科此次換屆的最大看點,萬科的時代也將隨著王石的退出而迎來新的“鬱亮時代”,萬科在鬱亮+深鐵的新組合下如何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股東大會上,鬱亮表示,深圳地鐵成為萬科基石股東,為雙方合力推進“軌道+物業”模式奠定良好基礎。未來,雙方將結合深圳地鐵的建設運營管理優勢與萬科的開發品牌優勢,打造中國“軌道+物業”標杆,共同拓展深圳以及深圳以外的城市,疏導城市功能,為新市民提供更多的居住選擇。接下來,萬科將積極拓展公寓、冰雪度假、養老、教育方面的業務。深圳地鐵董事長林茂德在股東大會補充到,軌道交通的建設未來十年都將是黃金時期。萬科已經全面展開軌道加物業的佈局,接下來深圳地鐵規劃了32條線,未來十年仍將大力建設軌道交通。未來深圳地鐵將全方面與萬科合作,打造軌道+物業的標杆。

談及深圳地鐵加入後,萬科萬億的目標會加快還是減速的問題,鬱亮坦言,其實很多人說萬科第十年的發展目標是萬億,我都不知道是指的什麼?我們當時指的是萬科的規模,我們在每個行業裡面都希望做到行業的影響力。我們指的是影響力,不是市值。我們是萬億級的服務水準,不是萬億市值。跟深圳地鐵合作有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點,毫無疑問我們有深圳地鐵加入之後,在軌道+物業裡面,我們占了非常好的先機,在這點上我覺得萬科發展將如虎添翼。

深鐵作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未來會不會插手公司的管理,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表示,作為萬科的基石股東,堅持推進萬科健康發展的義務,我們不會干預萬科的具體經營,也不會參與。

同時,在談及地鐵除了不干預萬科管理以外,會不會給萬科更大的國企資源支援?今後在拿地或其他方面,萬科能否得到深鐵更多資源等問題時,鬱亮表示,萬科靠能力行走江湖,不是靠資源。萬科有能力獲取優質資源,同時我們也毫不懷疑深圳地鐵會給我們全部資源,我們不存在競爭的關係。我們希望股東要約束自己的手,做好自己的事情。

關於鬱亮+深鐵的新組合,萬科未來會有什麼變化?萬科方面表示,雙方互為資源,深鐵應該不會干涉更多萬科的運營,相反倒是萬科會更多地參與到深鐵的發展中。與深鐵合作主要還是資源層面的合作,具體到技術銜接層面上看,如果每個地鐵站設計都提前融入房地產專案規劃,不但自然天成,並且可以大大節省建造成本。郁亮時代的萬科最終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