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就算熱到中暑,到重慶也得吃頓老火鍋!

到了重慶都知道該吃什麼, 無論好吃與否, 但這道本地美食的扛把子地位, 卻無人撼動。

1

之前, 在成都住過幾年, 後來, 出差最多的地方也是四川,

對於巴蜀之地的感情還是挺深的, 特別是那裡的美食。

每當有人提及巴蜀當地的美食, 不可否認都會第一個想起火鍋。

而於我來說這裡的美食除了火鍋還有太多太多, 值得為外人一一評說, 所以前些日子我寫了許多關於巴蜀當地的名吃小菜。

但唯獨沒寫過火鍋。

遲遲不肯寫火鍋, 說到底還是有原因。

其一, 這是一種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有極大認可度與包容度的美食, 範圍太大;

其二便是覺得不知道該怎麼入手寫火鍋, 怕不專業遭到攻擊。

這次去重慶, 短短半日時間, 還是不可免俗的在南山街邊隨便挑了家老火鍋店大吃了一頓。

雖不是什麼名店, 但是對於一個外地人來說, 其實在四川和重慶吃火鍋, 覺得味道都是大差不差。

而這邊的火鍋但凡出了川蜀就似乎失了那個味兒, 而那種獨特的麻辣油膩, 甚至連油碟的味道都那麼獨特, 一旦走出去了, 味道也就都變了。

重慶是座悠閒的城市, 所到之處皆是是一街兩行的飯店, 以火鍋店最多, 整座城市的空氣中都飄著濃重的火鍋香。

2

重慶南山是外地人來此一定要去的地方, 因為這裡能看到重慶最美的夜景, 重慶是座山城,

上上下下的格局也讓它成為中國最有特色的城市。

南山區就是重慶的制高點, 所以這裡的一棵樹觀景台也常年人滿為患。

在看美景前, 肯定是要先吃飽肚子的。

還不到下午五點, 街上的人來來往往不斷, 在南山的小街上, 隨便尋了一家火鍋就悠悠的進去了。

因為同行小夥伴有人不能吃辣,所以還是點了鴛鴦鍋,放眼整個火鍋店,基本桌桌都是紅鍋,重慶的朋友說,一看桌上的鍋底和點菜就知道這桌人是不是本地人。

剛落座服務員就拿了幾個易開罐的小瓶上來,一看才知道是火鍋專用的香油蘸料。

在四川吃火鍋基本都是油碟,這油碟裡基本是蒜蓉加香油,再回來居然發現連油碟都變得高大上了,調料桌上是蒜蓉、雞精、鹽和蠔油,可以自己根據喜愛調製。

幸虧身邊有重慶的朋友相陪,點菜肯定是她說了算了。

火鍋很快上桌,紅鍋那邊辣椒和花椒浮了一層,厚厚的牛油色澤深紅,濃烈的很,還沒開煮就能聞到獨屬於火鍋的噴香味兒。

3

重慶火鍋又叫毛肚火鍋,從這點就能知道重慶人吃火鍋絕對必點毛肚。

新鮮的毛肚在滾開的紅鍋裡七上八下就可以吃了,時間稍微長點就老了,咬不動了。涮好的毛肚在油碟裡一蘸,那脆爽的感覺真是美味極了。

在重慶吃火鍋,酥肉是除了毛肚之外最常點的菜,在餓得幹叫喚時,一份酥肉簡直就是胃和味蕾的救贖。

在所有的菜上來之前,一份已經炸好,甚至還有點燙手的酥肉,絕對是火鍋前最棒的前點,直接下手拿著吃,焦香酥脆,越嚼越香。

鵝腸也是必點的菜,這和川派火鍋的起源還是有淵源的,四川當時最底層的腳夫吃不起好肉,只能拿下水煮來吃,久而久之火鍋興起,而吃腦花和鵝腸之類下水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

麻辣牛肉是不少人的心頭愛,燒烤有它,火鍋還有它。新鮮的牛肉,沾滿辣椒,往鍋裡一涮,絕對對味蕾是種恩賜。

耗兒魚煮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時長,煮久了肉會散掉,吃起來嫩嫩的,而且沒什麼刺。

香菜丸子,中度肉食症患者的最愛,濃濃的香菜味會裹住豬肉的鮮香味,混合了兩種香味的極致,肉的鮮嫩與香菜的清冽,再配合火鍋的香辣味,層層擊潰舌尖最敏感的味覺神經。

在重慶吃火鍋,有一道菜幾乎每桌都能看到,當地人成為“嘎嘎”,也叫老肉片。最好還是那種大塊大塊、瘦肉偏多的,燙出來之後香辣入味,簡直絕了。

素菜類有道菜名為“貢菜”很獨特,在鍋裡燙過吃起來很脆,這在北方地區是吃不到的。

4

火鍋吃的渾身冒汗,也是暢快淋漓,出門走在小路上,感覺神清氣爽。

夜幕垂落,滿山燈火,懷著飽餐了美味的喜悅,趕緊一路快走,去一棵樹看夜景去。

文 | 孫岩岩 編 | 阿寧

因為同行小夥伴有人不能吃辣,所以還是點了鴛鴦鍋,放眼整個火鍋店,基本桌桌都是紅鍋,重慶的朋友說,一看桌上的鍋底和點菜就知道這桌人是不是本地人。

剛落座服務員就拿了幾個易開罐的小瓶上來,一看才知道是火鍋專用的香油蘸料。

在四川吃火鍋基本都是油碟,這油碟裡基本是蒜蓉加香油,再回來居然發現連油碟都變得高大上了,調料桌上是蒜蓉、雞精、鹽和蠔油,可以自己根據喜愛調製。

幸虧身邊有重慶的朋友相陪,點菜肯定是她說了算了。

火鍋很快上桌,紅鍋那邊辣椒和花椒浮了一層,厚厚的牛油色澤深紅,濃烈的很,還沒開煮就能聞到獨屬於火鍋的噴香味兒。

3

重慶火鍋又叫毛肚火鍋,從這點就能知道重慶人吃火鍋絕對必點毛肚。

新鮮的毛肚在滾開的紅鍋裡七上八下就可以吃了,時間稍微長點就老了,咬不動了。涮好的毛肚在油碟裡一蘸,那脆爽的感覺真是美味極了。

在重慶吃火鍋,酥肉是除了毛肚之外最常點的菜,在餓得幹叫喚時,一份酥肉簡直就是胃和味蕾的救贖。

在所有的菜上來之前,一份已經炸好,甚至還有點燙手的酥肉,絕對是火鍋前最棒的前點,直接下手拿著吃,焦香酥脆,越嚼越香。

鵝腸也是必點的菜,這和川派火鍋的起源還是有淵源的,四川當時最底層的腳夫吃不起好肉,只能拿下水煮來吃,久而久之火鍋興起,而吃腦花和鵝腸之類下水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

麻辣牛肉是不少人的心頭愛,燒烤有它,火鍋還有它。新鮮的牛肉,沾滿辣椒,往鍋裡一涮,絕對對味蕾是種恩賜。

耗兒魚煮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時長,煮久了肉會散掉,吃起來嫩嫩的,而且沒什麼刺。

香菜丸子,中度肉食症患者的最愛,濃濃的香菜味會裹住豬肉的鮮香味,混合了兩種香味的極致,肉的鮮嫩與香菜的清冽,再配合火鍋的香辣味,層層擊潰舌尖最敏感的味覺神經。

在重慶吃火鍋,有一道菜幾乎每桌都能看到,當地人成為“嘎嘎”,也叫老肉片。最好還是那種大塊大塊、瘦肉偏多的,燙出來之後香辣入味,簡直絕了。

素菜類有道菜名為“貢菜”很獨特,在鍋裡燙過吃起來很脆,這在北方地區是吃不到的。

4

火鍋吃的渾身冒汗,也是暢快淋漓,出門走在小路上,感覺神清氣爽。

夜幕垂落,滿山燈火,懷著飽餐了美味的喜悅,趕緊一路快走,去一棵樹看夜景去。

文 | 孫岩岩 編 | 阿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