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任中紀委副書記李書磊: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讀書便不過是一介俗吏

編者按

1月6日至8日, 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第七次全體會議, 全會增選李書磊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

資料顯示, 李書磊, 1964年1月生, 漢族, 河南原陽人, 14歲考上北大, 44歲任中央黨校副校長, 後又擔任福建省宣傳部長職務。 2015年12月出任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同時, 李書磊是文化評論界的知名學者, 曾出版《為什麼遠行》、《雜覽主義》、《重讀古典》、《文學的文化含義》等專著、論文集及隨筆集, 產生了較大反響。

李書磊的文章中, 談到過關於做官、讀書, 以及知識份子與理想等話題, 在此, 公務員之家推薦兩篇李書磊的舊文《宦讀人生》和《關於精神》,

感悟李書磊作為學者與官員的境界。

宦讀人生

李書磊

古時候學而優則仕, 做官的都是讀詩書的人, 這很好, 很值得欣賞。 但我真正欣賞的不是讀了書做官, 而是做了官讀書。 讀了書做官總有點把讀書當敲門磚的意思, 既貶低了讀書也貶低了做官;做了官讀書才是一種雅興, 一種大性情, 一種真修煉。 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閱人最多的職業了, 既從此業而又能夠博覽古今中外的經史子集, 該會有怎樣的慧心和覺悟啊。 古代的官員千里宦游、兩袖清風, 滿牆書卷, 白天升堂處理俗務, 晚來在燈下讀書咀嚼真諦, 庶幾近于人生的最高境界。

誇說這種境界似乎是有點浪漫了。 做官實在是非常磨人,

必得陷入各種複雜而危險的人際糾葛之中, 往往是整日憂慮, 滿心煩惱;然而, 官場卻每有既能承擔又能克服這種憂煩的高人, 每有在這種憂煩之餘清心問學的得道者。 據說曾國藩一生都是半天辦公, 半天讀書, 即使是在戰事激烈的軍旅之中也不廢此例, 這可以看作是一種典範。 曾氏所讀並非都是關於治國打仗的書, 他悉心於哲學並且酷愛詩詞。 我曾經看到過曾國藩悼其亡弟的一副對聯, 叫做“歸去來兮, 夜月樓臺花萼影;行不得也, 滿天風雨鷓鴣聲”, 情意真切, 情味濃郁, 僅此短短一聯即可見出了他對於詞章乃至民間詞曲的深湛修養, 令人玩味不已。 實際上越是置身於官場是非之中越是需要讀書來滌慮養心。
讀書致用倒還在其次, 讀書的至境在於養心, 在於悟道, 在於達到對人性的了悟與同情, 達到對宇宙的洞察與皈依, 達成個人人格的豐富、威猛與從容。

閱讀中國的古典文學與哲學, 就會發現中國的主流文化其實是官員們創造的, 這使人對古代的宦讀人生不禁生出無限的懷想。 做官是一種大俗, 讀書是一種大雅。 從俗的、做官的立場上來看, 這大雅對大俗是一種拯救;而從雅的、讀書的立場上來看, 這大俗對大雅又是一種成就。 在中國文化史上, 那些老死書齋的學者往往成為陋儒, 而宦游四方的官員則往往成為文化英雄。 治國平天下的事功無意中變成了治學為文所必需的田野工作, 這也算是歷史和命運的一種機巧吧。

一次在一家大賓館參觀總統套間, 可謂寶氣珠光、豪華備至。 但看完之後我仍然難生敬意, 只是因為一個簡單的理由:這裡沒有書。 不管做多大的官, 不讀書便不過是一介俗吏。 相反, 只要永懷讀書和思索的慧根, 又何計其官職大小有無。 我所嚮往的乃是向學的人不墜其閱歷實踐之志, 實踐的人不失其向學求道之心, 眾生都能在塵世修煉中得證菩提, 達到人的圓滿與完善。

關於精神

初夏季節, 日裡夜裡總傳來孤單而嘹亮的鷓鴣聲。 “惟有鷓鴣啼, 獨傷行客心。 ”鷓鴣在中國古詩中是感傷的象徵, 聲聲鷓鴣曾喚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 認真追究起來, 中國古典文學對我產生過最深刻影響的精神不是別的,

而是感傷。 喜或者怒最多只及人心而已, 感傷卻能徹骨。 從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詩經》到厚地高天、癡男怨女的《紅樓夢》, 至少在初涉人生的少年時代, 是這一以貫之的感傷傳統以它有毒的甜蜜滋養了我的情感。

當然, 最使我傾心的還是那不知出處的《古詩十九首》。 惟其不知出處, 那些文字才更顯得神秘而有意味。 “思君令人老, 歲月忽已晚”, “人生天地間, 忽如遠行客”, 這人生苦短、天地蒼茫的痛楚不斷地襲上心頭, 使那無所依憑的淒涼與空虛揮之不去。 教科書裡說《古詩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覺”, 我覺得這斷語下得貼切。 好像是過去的人們一直都沒心沒肺卻也興致勃勃地存在著, 去打仗, 去婚嫁, 去種去收, 去生去死, 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 發現了人的真實處境,不禁悲從中來。從此這感傷情緒就一發而不可收。

後世的感傷文人我最喜歡的有兩位,一是李後主,一是秦少遊。他們把《古詩十九首》那種無緣無由、無端無緒的感傷具體化也情景化了。李後主丟失了江山,秦少游丟失了愛人,這種人間最根本的丟失使今生今世變成了他們的傷心之地。李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與秦詞“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同樣美麗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證。我們看出這種感傷既是他們對人世的控訴又是他們在人世的寄託。他們玩味甚至珍惜這種感傷就像珍惜與生俱來的病痛……感傷的文人對人世必有的丟失總是耿耿於懷,對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報之以坦然;然而他們不安於生命的定數又無可奈何,他們對世界有太強的欲望卻只有太弱的力量,他們既不能戰勝世界也不能戰勝自己。這正可以說是一種孱弱和病態,這種病態對於少年人卻有無法抵抗的傳染性。我那時候對感傷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是因為生命個體所秉承的趨向健康的自然機緣;我的這種感傷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對李後主和秦少遊再也沒有那樣強烈的共鳴了。我轉換了興趣,竟喜愛起了蘇東坡的達觀。蘇東坡無論在怎樣失意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賞身邊的風景。他在赤壁賞月,在西湖種柳。一派詩心;貶謫黃州也能“長江繞郭知魚美”,貶謫惠州地能“日啖荔枝三百顆”,對生命的喜悅甚至表露出這樣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棄了對生命的無限欲望,放棄了那種“非如何不可”的悲劇感,隨遇而安;沒有什麼事情能真正傷害他。他總能在既有的境況中獲得滿足,總能保持生機的充盈。他知道怎樣在這大不如意的人世間保護自己。這種自我保護的心情被後人譽為“生活的藝術”。這種“藝術”同樣在諸種坎坷中保護了我,使我平安度過了生於人世難免的一次次危機。

然而,到了今天,我在這青春將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來我突然感到一種大惶恐。我要一直這樣平庸而快樂地活下去,直到暮年。在這青春將逝的時候我突然對青春有了一種強烈的留戀,突然生出一種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強烈衝動,我不要感傷帶我去喚醒那佔有的欲望,不要達觀但要保持那種頑強的力量。我發現我內心真正嚮往的乃是那種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懷,那種對人類悲劇命運了悟之後的承擔。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這也是一種感傷嗎?這是英雄的感傷,這是蒼涼。這也是對人類命運的屈服,但這是竭盡人力之後的屈服.這種屈服中包含著人類不可折辱的尊嚴。我從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動,我想我要記下並且記住這壯年的感動。

發現了人的真實處境,不禁悲從中來。從此這感傷情緒就一發而不可收。

後世的感傷文人我最喜歡的有兩位,一是李後主,一是秦少遊。他們把《古詩十九首》那種無緣無由、無端無緒的感傷具體化也情景化了。李後主丟失了江山,秦少游丟失了愛人,這種人間最根本的丟失使今生今世變成了他們的傷心之地。李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與秦詞“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同樣美麗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證。我們看出這種感傷既是他們對人世的控訴又是他們在人世的寄託。他們玩味甚至珍惜這種感傷就像珍惜與生俱來的病痛……感傷的文人對人世必有的丟失總是耿耿於懷,對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報之以坦然;然而他們不安於生命的定數又無可奈何,他們對世界有太強的欲望卻只有太弱的力量,他們既不能戰勝世界也不能戰勝自己。這正可以說是一種孱弱和病態,這種病態對於少年人卻有無法抵抗的傳染性。我那時候對感傷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是因為生命個體所秉承的趨向健康的自然機緣;我的這種感傷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對李後主和秦少遊再也沒有那樣強烈的共鳴了。我轉換了興趣,竟喜愛起了蘇東坡的達觀。蘇東坡無論在怎樣失意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賞身邊的風景。他在赤壁賞月,在西湖種柳。一派詩心;貶謫黃州也能“長江繞郭知魚美”,貶謫惠州地能“日啖荔枝三百顆”,對生命的喜悅甚至表露出這樣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棄了對生命的無限欲望,放棄了那種“非如何不可”的悲劇感,隨遇而安;沒有什麼事情能真正傷害他。他總能在既有的境況中獲得滿足,總能保持生機的充盈。他知道怎樣在這大不如意的人世間保護自己。這種自我保護的心情被後人譽為“生活的藝術”。這種“藝術”同樣在諸種坎坷中保護了我,使我平安度過了生於人世難免的一次次危機。

然而,到了今天,我在這青春將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來我突然感到一種大惶恐。我要一直這樣平庸而快樂地活下去,直到暮年。在這青春將逝的時候我突然對青春有了一種強烈的留戀,突然生出一種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強烈衝動,我不要感傷帶我去喚醒那佔有的欲望,不要達觀但要保持那種頑強的力量。我發現我內心真正嚮往的乃是那種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懷,那種對人類悲劇命運了悟之後的承擔。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這也是一種感傷嗎?這是英雄的感傷,這是蒼涼。這也是對人類命運的屈服,但這是竭盡人力之後的屈服.這種屈服中包含著人類不可折辱的尊嚴。我從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動,我想我要記下並且記住這壯年的感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