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梁啟超,徐志摩,蔡元培,老舍與麻將桌的恩怨情仇

“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 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 ”說這話的人毫無疑問是個讀書人, 他叫梁啟超。 一代宗師, 同時也是癮頭十足的麻壇高手。

據傳, 若想找他不難, 不是在書房讀書, 便是在客廳搓麻, 是真名士自風流啊。


胡適

大名鼎鼎的胡適愛寫日記, 曾有這樣幾篇如下:“7 月 4 日, 新開這本日記, 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 ……7 月 13 日, 打牌。 7 月 14 日, 打牌。 7月 15 日, 打牌。 7 月 16 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畫你都忘了嗎?……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 月 17 日,

打牌。 7 月 18 日, 打牌。 ……”從日記中不難看出, 胡適對麻將是愛恨交加, 欲罷不能。 尤其讓他百思不解的是, 像他這樣高學歷高智商的人, 打麻將偏總輸多贏少, 而他那只識“東南西北中發”六個字的文盲妻子江冬秀卻每戰皆捷, 所向披靡, 甚至, 四十年代其在美國期間生活拮据, 日常所費多賴老婆的麻將收益。


徐志摩

劉海粟《滄海》一書講述郁達夫的事 :“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 他同徐志摩一道來打麻將, 我請了兩三個漂亮的女孩子陪他。 噢, 麻煩了, 他心不在焉, 一個晚上下來輸了二十幾塊。 錢不是很多, 但是郁達夫平時用錢非常小心的, 他很難過, 說從今以後再也不打麻將了。 ”


蔡元培

中國最為著名的大學校長蔡元培也嗜好麻將, 當年他從德國回來後為約束自己, 立了三個原則 :一不做官, 二不納妾, 三不打麻將。 時稱“三不主義”。


老舍

麻將桌上屢敗屢戰的還有老舍。 他曾自陳當年對麻將的狂熱迷戀 :“雖然我打麻將回回一敗塗地, 但只要有人張羅, 就坐下來打到深更半夜。 明知有害, 還要往下幹, 在這時候, 人好像被那小塊塊給迷住了, 冷熱饑飽都不去管。 打一夜牌, 比害一場病的損失還要大得多。 ”

麻將桌上見乾坤,有這樣一段描述最貼切 :“一個人的氣質平時很難看出來,一旦到了牌桌上,原形便畢露無遺。有些人贏得輸不得,三圈不和牌就怨天尤人。別人吃張,他不高興 ;別人碰張,他更發脾氣。一會怪椅子高,一會怪燈光暗,一會提醒人家不要老咳嗽好不好,咳嗽教人心煩。一會兒埋怨對方總是吸煙,不吸行不行?看能不能癮死。一會兒向下家瞪眼,你的尊腿不要伸那麼長可以吧,這是打牌,不是伸腿比賽。一會兒又埋怨電扇吹得太大,誰不知道我有風濕病。”

真是牌局小社會,牌品見大家啊。

麻將桌上見乾坤,有這樣一段描述最貼切 :“一個人的氣質平時很難看出來,一旦到了牌桌上,原形便畢露無遺。有些人贏得輸不得,三圈不和牌就怨天尤人。別人吃張,他不高興 ;別人碰張,他更發脾氣。一會怪椅子高,一會怪燈光暗,一會提醒人家不要老咳嗽好不好,咳嗽教人心煩。一會兒埋怨對方總是吸煙,不吸行不行?看能不能癮死。一會兒向下家瞪眼,你的尊腿不要伸那麼長可以吧,這是打牌,不是伸腿比賽。一會兒又埋怨電扇吹得太大,誰不知道我有風濕病。”

真是牌局小社會,牌品見大家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