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證大戴志康談創業觀:投資是哲學和文化

上海2017年6月30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6月24日, “創新引領匠心彙聚”高層管理論壇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長三角校友會換屆儀式在上海舉行。 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長三角校友會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校友總會指導。 人民大學上海校友會名譽會長、證大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戴志康受邀出席, 並就“我的創業觀”作主旨演講。

在戴志康看來, 投資家其實也是哲學家, “我1990年下海去海南, 做投資基金, 91年在海南證券公司工作, 他們給了我一個平臺, 讓我獨立去操盤。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投資就是哲學, 是文化, 不是和對手去比較, 而是跟自己玩, 克服自己人性的弱點, 你才可能成功。 ”從投資轉向地產, 繼而回歸金融, 轉型文化, 最近佈局新中醫, 戴志康一直在創業投資, 在做著下個時代的事情。

“做地產的時候, 就跟文化地產有關”

作為證大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戴志康在地產企業領軍人物中有些特立獨行。 1999年, 證大集團進軍房地產, 戴志康先後開發了九間堂、大拇指廣場、喜瑪拉雅中心等以“文化元素”為標榜的經典建築。

“當時到上海, 大家說最好的房子在法租界, 有錢人都會去那兒買洋樓。 ”戴志康說, 開發九間堂是出於內心的一個挑戰, 想做具有中國文化氣息的經典中式建築, “這就是九間堂的由來, 一共做了50棟, 也是我自己的家, 後來也成為了很多社會名流的上海家宅。 ”

除了九間堂, 不得不提戴志康在佈局文化地產時的另一傑作 -- 上海證大喜瑪拉雅中心。 這是他在15年的房地產投資經歷中, 傾注10年心血, 投入幾乎所有房地產利潤, 打造的一座將超五星級酒店、文化劇場、美術館與高檔辦公樓融為一體的文化中心。

喜瑪拉雅中心由國際著名設計師磯崎新設計, 被中央電視臺評為“為世博而設計”之“詩意的建築”。

“我覺得一個好的理想實現要二十年。 十年磨一劍造出來, 再花十年把這棟樓經營好。 現在開張了五年, 我還需要五年才能把它建成一個內涵豐富的文化生活中心。 ”他說。

“不做鋼筋水泥, 做意識形態”

2015年初, 戴志康決然轉身, 退出房地產行業, 向文化產業轉型。 其實, 這一轉型也並非偶然。 投資地產時, 無論是在九間堂還是喜瑪拉雅中心, 都能看出戴志康的文化情懷和對於文化的理解。

戴志康表示, 現在正是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時代, 房子已經買得差不多了,

越來越多人逐漸開始考慮收藏, 在廳堂裡面擺字畫。 向文化產業轉型不僅是看到了市場的前景, 也是想繼續在地產事業中還沒有實現的想法, “我不做鋼筋水泥, 做意識形態, 做文化藝術。 所以美術館留下了, 收藏品留下了, 這些文化遺產同樣是價值。 ”

2016年6月, 證大文化登陸新三板, 目前已經成功完成定增。 在證大本身的文化版圖裡, 證大文化擁有許多關鍵資源。 比如,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成立12年來, 已經入圍文化部全國15家重點美術館行列, 其中民營美術館僅三家, 喜瑪拉雅美術館為其一。

在近兩年的發展中, 證大在文化領域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績。

2015年末展出的“敦煌:生靈的歌”大型展覽觀展人次達32萬, 創下滬上展覽記錄。

2016年9月開幕的“山水社會 -- 測繪未來、民間傳記”文化藝術展入選2016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創新項目。

文化藝術對於戴志康而言, 不僅是興趣和情懷, 他還做成了產業。 他曾表示, 藝術市場要跟藝術消費對接起來, 當普通民眾對審美、藝術有追求甚至消費, 才有真正的藝術市場、藝術產業。

“喜馬拉雅FM是消費升級時代的代表”

“2009年, 我準備給喜瑪拉雅中心招商的時候, 發現文化占的比重比較大, 商業面積不夠用。 像房地產這樣的物理三維空間是局限的, 所以我想到了要去投資互聯網世界的虛擬無限空間, 投了這個互聯網創業項目。 ”在主旨演講中, 戴志康還分享了如何打造獨角獸喜馬拉雅FM的心路歷程。

相比北京深圳杭州, 在上海進行互聯網創新比較困難。 尤其戴志康以房地產商的這一身份投資互聯網,不被大眾看好。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喜馬拉雅FM擁有細分行業75%的市場佔有率,使用者規模突破3.5億,擁有超過400萬名播主、10萬認證播主,3000萬條聲音,成為中國最大的音訊分享平臺。

“在投資喜馬拉雅FM的過程中,為了把互聯網大佬引進來,我把大股東的地位讓給創業團隊。讓出一部分股權,再給一些期權,我變成第二大股東。B輪融資的時候,很多互聯網投資人對我們感興趣。但是為了穩定喜馬拉雅FM的市場第一的地位,我繼續退讓,這個退讓也是具有一定犧牲精神的。”他坦言。

對於喜馬拉雅FM的前景,戴志康認為喜馬拉雅FM是分享知識、智慧的平臺,是實現價值的平臺。它的終端不僅僅是手機使用者,包括汽車、家電,甚至兒童玩具等能夠承載音訊的設備,未來可能擁有10億以上的用戶,具備幾千億市值的潛力,“喜馬拉雅FM是消費升級時代的代表,也是能代表上海地位的互聯網品牌。我比較自豪在上海灘多出了一個獨角獸。”

“中醫需要現代化”

談到最近的一次創業,戴志康表示他在做新中醫,希望通過中醫的復興來解決中國當下藥越吃越多,但是發病率越來越高的問題。

“這兩年我在學習醫療,我發現幾千年來中醫已經積累了一套理論方法。如果用現代最前沿的科技來定義的話,中醫相當於資訊能量醫學,平衡是能量平衡,經絡說的是資訊通道。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認為中醫需要現代化,跟量子科學進行結合,走向客觀、可複製性。中醫將變成一個時尚前衛的產業,受年輕人喜愛的產業,而不是過去老中醫的景象。”對於中醫的認知和思考,戴志康如此解釋。

他認為,如果把生命比作一個智慧系統,西醫相當於處理硬體系統,傳統中醫中採用的針灸推拿等方式是處理生命的軟體系統。其實,越是智慧化的東西,軟體資訊系統越重要。人類是一個最智慧的生物體,其健康相比於動物等其他生命體更依賴於軟體資訊系統。

“我發現做中醫很有意思,是個大產業,是個能將前沿技術和傳統文化結合發展的產業。”他說。

戴志康還分享了近兩年在中醫領域的重大收穫,他透露,證大九間堂新中醫于2016年6月掛牌,目前已經找到解決腫瘤問題的鑰匙,通過傳統的中醫理論和現代設備的結合,能夠基本解決對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這樣的發現和目前臨床的初級試驗要成為規模發展的產業,還需要兩三年。

“人工智慧時代要來了,我覺得這個時代最大的應用是生命科學。所以可以期待的是,機器人給大家治病的前景。機器人運用中醫會更加現實,因為中醫對於生命已經有了一個模型,有助於資料的簡化,能夠比較快地實現中醫的現代化和智慧化”,這是他對未來中醫產業的發展願景。

戴志康對於自己多年來的創業總結,用的是“真心”二字。正如他之前所言,“上大學開始學習的就是一心為公,讀書不只是為了個人發展升官發財,也要為人民服務。所以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就是做事,做實實在在的事,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尤其戴志康以房地產商的這一身份投資互聯網,不被大眾看好。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喜馬拉雅FM擁有細分行業75%的市場佔有率,使用者規模突破3.5億,擁有超過400萬名播主、10萬認證播主,3000萬條聲音,成為中國最大的音訊分享平臺。

“在投資喜馬拉雅FM的過程中,為了把互聯網大佬引進來,我把大股東的地位讓給創業團隊。讓出一部分股權,再給一些期權,我變成第二大股東。B輪融資的時候,很多互聯網投資人對我們感興趣。但是為了穩定喜馬拉雅FM的市場第一的地位,我繼續退讓,這個退讓也是具有一定犧牲精神的。”他坦言。

對於喜馬拉雅FM的前景,戴志康認為喜馬拉雅FM是分享知識、智慧的平臺,是實現價值的平臺。它的終端不僅僅是手機使用者,包括汽車、家電,甚至兒童玩具等能夠承載音訊的設備,未來可能擁有10億以上的用戶,具備幾千億市值的潛力,“喜馬拉雅FM是消費升級時代的代表,也是能代表上海地位的互聯網品牌。我比較自豪在上海灘多出了一個獨角獸。”

“中醫需要現代化”

談到最近的一次創業,戴志康表示他在做新中醫,希望通過中醫的復興來解決中國當下藥越吃越多,但是發病率越來越高的問題。

“這兩年我在學習醫療,我發現幾千年來中醫已經積累了一套理論方法。如果用現代最前沿的科技來定義的話,中醫相當於資訊能量醫學,平衡是能量平衡,經絡說的是資訊通道。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認為中醫需要現代化,跟量子科學進行結合,走向客觀、可複製性。中醫將變成一個時尚前衛的產業,受年輕人喜愛的產業,而不是過去老中醫的景象。”對於中醫的認知和思考,戴志康如此解釋。

他認為,如果把生命比作一個智慧系統,西醫相當於處理硬體系統,傳統中醫中採用的針灸推拿等方式是處理生命的軟體系統。其實,越是智慧化的東西,軟體資訊系統越重要。人類是一個最智慧的生物體,其健康相比於動物等其他生命體更依賴於軟體資訊系統。

“我發現做中醫很有意思,是個大產業,是個能將前沿技術和傳統文化結合發展的產業。”他說。

戴志康還分享了近兩年在中醫領域的重大收穫,他透露,證大九間堂新中醫于2016年6月掛牌,目前已經找到解決腫瘤問題的鑰匙,通過傳統的中醫理論和現代設備的結合,能夠基本解決對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這樣的發現和目前臨床的初級試驗要成為規模發展的產業,還需要兩三年。

“人工智慧時代要來了,我覺得這個時代最大的應用是生命科學。所以可以期待的是,機器人給大家治病的前景。機器人運用中醫會更加現實,因為中醫對於生命已經有了一個模型,有助於資料的簡化,能夠比較快地實現中醫的現代化和智慧化”,這是他對未來中醫產業的發展願景。

戴志康對於自己多年來的創業總結,用的是“真心”二字。正如他之前所言,“上大學開始學習的就是一心為公,讀書不只是為了個人發展升官發財,也要為人民服務。所以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就是做事,做實實在在的事,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