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有色金屬:關注供給側,關注金屬新材料

主要觀點:

金屬價格震盪業績與市場表現分化

金屬價格於2016年底回升至近三年最高水準,2017年進入震盪整理。 基本金屬,鋁、鋅漲幅明顯,分別上漲7.6%和7.8%;小金屬中,鋰、鈷近5個月內漲幅均超過29%。

有色行業營業收入回升,利潤提升顯著。 但板塊市場表現與行業業績相悖,呈現跌幅。 子行業中,鋰板塊一枝獨秀。

關注供給收縮金屬品種

全球主要經濟體宏觀資料反彈,資料顯示中國製造業步入與世界同步平穩態勢。

銅:礦山產能擴張期預計將持續至2018年。 但受多諸多客觀因素影響,全球銅供給收縮超預期,對沖部分過剩產能。

2017年初,銅金屬行業遭遇黑天鵝,銅礦供給收縮。

鋁:中國的鋁冶煉產量與消費占到世界一半。 本次鋁價格上漲受到供給收縮的強力支撐。 鋁金屬是供給側改革最大收益品種,推薦關注。

金屬新材料:輕量化、新能源

交通輕量化:受到汽車行業整體油耗標準不斷收緊的影響,車企尋求多種技術方案降低油耗壓力,車身輕量化成為最可行的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汽車車身材料中,合金的含量在10%的水準,在近40年內增長了約7%。 而專家預測到2025年,鋁合金的使用量將達到16%以上,發展潛力巨大。

新能源:2016年下半年,新能源材料價格進入平穩運行。 我們認為,這是受到新能源汽車騙補和新的補貼政策遲遲不落地等因素引起的。

但是,汽車的新能源化趨勢不可避免。 隨著補貼政策的落地以及積分制度的推廣,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具備增長空間。 鋰金屬行業將長期收益。

重點關注公司

供給收縮邏輯:江西銅業

交通輕量化:利源精緻

交通新能源:諾德鈷粉、贛鋒鋰業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惡化加劇;市場需求不達預期;金屬價格引起的複產潮;供給側趨勢改變引起的供需平衡變化;新型材料研發的不確定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