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安徽製造業加速形成新動能:下好創新先手棋 做強產業集聚地

新華社合肥3月21日電 題:安徽製造業加速形成新動能:下好創新先手棋 做強產業集聚地

新華社記者汪延 張紫贇

如何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部省份安徽走出了一條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製造業轉型之路。 最新資料顯示, 今年前兩個月, 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617.8億元, 對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50.6%提高到66.4%。

核心技術加速創新 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在世界製造業爭相競爭的液壓元件行業, 我國曾因“未掌握高端液壓件核心技術”而長期依賴進口,

年進口量達到約千億元。 2008年, 安徽博一流體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放棄經營年產值2億元的“液壓器件維修與配套”產業, 開始轉型向自主研發高端液壓件。

博一董事長閔玉春說, 經歷四年的高投入研發、不斷嘗試, 2012年, 博一終於成功研發高端液壓件, 彌補了國產空白。

在盾構隧道掘進機的關鍵零部件中, 主驅動減速機產品及技術也曾長期被國外壟斷。 安徽行星機械陸續投入上千萬元, 終於成功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主驅動減速機。

工信部出具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認為, 該公司完成的成果“盾構機主驅動減速機”填補國內空白, 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在安徽, 近年像博一流體、行星機械這樣一批製造企業,

通過技術攻堅克難, 突破並掌握了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關鍵核心技術, 改變了技術對外依存現象。

如2016年應流集團研製的CAP1000和CAP1400核一級主泵泵殼開始交付使用, 使我國躋身世界少數幾個掌握一級主泵泵殼製造技術的國家行列。 如合肥皖化電機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是國內第一家、世界第三家擁有爐水泵製造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鑒定, 該公司生產的“超(超)臨界電站鍋爐啟動系統再迴圈泵”填補了國內空白, 可替代進口產品。

龍頭企業引發鏈式反應 千億級產業基地崛起

在安徽合肥新站區京東方10.5代線專案的建設現場, 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著。 這是全球首條第10.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

京東方已從行業初進者, 成長為全球顯示行業的領軍者。

擦亮中國製造的新名片, 創新驅動是立業之基。 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合肥區域總經理張羽介紹, 截至2016年12月, 京東方集團累計可使用專利超過50000件, 2016年新增專利申請數量7570件, 其中80%以上是發明專利, 美國專利授權量在2016年度美國專利服務機構IFI Claims發佈的統計報告上位列全球第40位。 京東方在海內外均設有研發中心,

產業集聚啟動鏈式反應。 合肥新站高新區經貿局副局長蔣昌寬介紹, 京東方集團在該區投資已超千億元, 圍繞京東方專案的供應鏈配套體系逐漸形成, 目前已吸引法國液化空氣、美國康寧公司、住友化學等50多家上下游企業就近配套。

這樣的例子在安徽並不鮮見。

在蕪湖埃夫特機器人公司展廳, 一個高近2米的黃色碼垛機器人正有序地將地面堆放的貨物箱, 一個個快速搬放在傳輸帶上。

這款由埃夫特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重複定位精度可以達到±0.3mm。 成立於奇瑞內部的這家機器人公司, 從2007年零起步, 通過加大自主創新, 如今已經連續三年機器人本體銷售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首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集聚試點, 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2016年產值同比增長32.7%。 埃夫特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張帷說, 越來越多國內機器人相關領域的頂尖製造商來到蕪湖, 如今已經集聚76家上下游企業。

政策紅利助力製造業 下好創新“先手棋”

2016年安徽省共6家企業入選全國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和培育企業名單,

其中示範企業3家、培育企業3家, 占總數的5.8%, 排名全國第4位。

企業的創新, 離不開好的政策環境。 “缺屏之痛”曾令國內顯示產業長期受制於海外。 京東方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主動參與技術的創新變革。 2008年, 安徽合肥搶抓產業升級轉型的重大機遇, 做出投資引進的決策, 建成了國內唯一新型平板顯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為京東方的創新驅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

營改增、出口免抵退稅、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 有力支持了製造業的發展。 從一家山區鑄造廠起步, 安徽應流集團逐漸成長為全球機械裝備高端零部件製造領先企業。 應流董事長杜應流說:“經測算, 2016年,集團整體稅負為5.3%,較2014年的6.23%下降了15%。”

高標準的研發投入水準,有效提升了安徽製造業的創新能力。張羽說,多年以來,京東方集團的研發投入比維持在營業收入的7%,遠超行業2%的研發投入水準。

製造業的自主創新之路,正成安徽經濟動能轉換助推器。來自安徽省經信委的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該省累計完成技改投資2.2萬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近四分之一,占工業投資總額超過一半,對新增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60%以上。

2016年,集團整體稅負為5.3%,較2014年的6.23%下降了15%。”

高標準的研發投入水準,有效提升了安徽製造業的創新能力。張羽說,多年以來,京東方集團的研發投入比維持在營業收入的7%,遠超行業2%的研發投入水準。

製造業的自主創新之路,正成安徽經濟動能轉換助推器。來自安徽省經信委的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該省累計完成技改投資2.2萬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近四分之一,占工業投資總額超過一半,對新增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60%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