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企兼併重組大戲再起

央企重組再傳重量級消息。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 在2013年7月與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組後, 時隔四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再度“出手”,

將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恒天)整體併入並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央企數量進一步減至101家。

對於重組後的最新進展, 國機宣傳部負責人接受記者致電採訪時稱, 目前無法透露更多內容。

“中國恒天整體無償劃轉進入國機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無疑有利於中國恒天的發展。 ”一位元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 一方面, 國機集團目前已經是中國機械工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綜合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 不論從資產規模、收入還是經營範圍等指標來看, 體量和經營寬度都數倍於中國恒天;另一方面, 國機集團自成立以來, 陸續將一拖股份、中進汽貿、蘇美達等知名企業成功整合到國機集團當中,

並保持了良好的競爭力, 特別是近幾年來, 對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的重組和盤活, 展示了國機集團將經營困難的傳統企業重塑輝煌的功力和經驗。

這只是正在進行的央企重組其中一例, 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大潮正在湧起。 記者瞭解到, 國資委下一步將加強頂層設計, 加大推進力度, 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 圍繞做強做優做大目標, 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 一方面將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重組, 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重組, 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另一方面, 將推動中央企業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臺,

加強企業間相同業務板塊的資源整合, 支持中央企業之間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戰略聯盟、聯合開發等方式, 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企業主業集中。

“中央企業重組不是為了減少戶數, 而是更加關注重組的內涵和實效;不是僅僅停留在物理變化上, 而是追求發生化學反應。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告訴記者, 從目前推進的央企兼併重組來看, 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情況:一是強強聯合的重組, 比如原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重組形成的中國中車, 原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重組形成的中國遠洋海運, 原寶鋼、武鋼重組形成的寶武集團。 二是優勢互補的重組, 比如原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重組形成的國家電投,

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之間的重組。 三是吸收合併的重組, 比如招商局集團和中國外運長航的重組;四是共建共用的新組建方式, 比如三家通訊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鐵塔公司, 節約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和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重組紅利已經開始逐步釋放, 整合也開始顯現成效, 比如, 中國遠洋海運在波羅的海指數創新低的情況下, 利潤逆勢上揚, 2016年實現利潤總額161億元, 同比增加47.3%, 今年1-4月, 實現利潤總額54億元, 同比增加17.7%。 與此同時, 通過內部整合, 重組前的重複投資、惡性競爭、力量分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協同效應不斷顯現。 寶鋼、武鋼重組前虧損上百億元, 後來利用重組的機會,

深化改革、調整結構, 壓減過剩產能近千萬噸, 重組後實現盈利70億元。

對此,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國國企正在經歷大型重組浪潮, 通過重組整合提高國企整體實力, 並將資源向需求旺盛的產業和產業的中高鏈條集中。 他認為, 除了提升企業效益, 目前重組整合還有另一大功能, 即減少央企間、國企間同質化競爭, 集中力量提升國企實力, 從而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國企。 “一方面, 通過重組整合能提高企業‘走出去’的能力, 提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國際競爭力, 是目前企業發展的大趨勢;另一方面, 調整結構、增加資源集中度, 也是國企自身發展的需要。 ”他說。

“目前重組整合仍應注意避免‘組而不合’及‘大而不強’的問題。 ”李錦表示,重組整合不能是簡單的物理變化,應通過公司化治理和市場化經營使兩家企業達到內部融合。此外,重組整合一定要發揮好調結構、整資源的優勢,不能只做大而忽略變優變強的問題。

李錦建議,在重組整合前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方案,做好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工作,同時也要將重組整合與組建完善投資運營公司、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內容結合起來,以問題為導向,在重組整合過程中用改革的方法化解矛盾。(記者 楊燁 實習生 黃可欣/北京報導)

”李錦表示,重組整合不能是簡單的物理變化,應通過公司化治理和市場化經營使兩家企業達到內部融合。此外,重組整合一定要發揮好調結構、整資源的優勢,不能只做大而忽略變優變強的問題。

李錦建議,在重組整合前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方案,做好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工作,同時也要將重組整合與組建完善投資運營公司、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內容結合起來,以問題為導向,在重組整合過程中用改革的方法化解矛盾。(記者 楊燁 實習生 黃可欣/北京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