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安徽大學生探訪蕪湖新華書店:以轉型謀發展

中國青年網蕪湖7月1日電(通訊員 蔣宇駿 楊文靜 高遠)隨著網路書店和電子化閱讀的發展成熟, 實體書店普遍受到衝擊, 國內關於“圖書業走下坡路, 好景不再”的論調一度蔓延。 不同于一些文化發達城市已初具品牌的特色獨立書屋, 中小城市的實體書店轉型突圍之路仍處於摸索發展狀態。 為了探尋瞭解中小城市實體書屋的堅守與突圍,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讀”善其身獨立書屋調研團隊於6月26日前往安徽蕪湖市新華書店進行了探訪調研。

從深厚底蘊中追求新生

誕生于延安清涼山窯洞裡的新華書店至今已經成立80周年。

在中國, 新華書店似乎已經成為一座城市書店的標誌, 然而作為中國書店領頭軍的國營企業——新華書店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 有壓力才有魄力、有奮進。 在這幾年, 閱讀行業開始回暖, 蕪湖新華書店也融合了新的元素, 趨向轉型升級。

蕪湖新華書店自1949年5月成立, 於1990年遷址到安徽師範大學老校區對面, 2003年入駐步行街。 為了擴大規模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 蕪湖市新華書店於2015年6月14日遷至靠近長江邊的銀泰城, 全新打造形象店, 至此開啟了轉型突圍之路。

店長潘學軍認為, 新華書店是有著豐厚底蘊的書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網路媒體對實體店商的衝擊, 新華書店不再是傳統的賣書商店,

更多是引導“全民閱讀”, 承擔社會責任, 而不僅只是注重經濟效益也注重社會效益, “書店只是一個小小的視窗, 更多的是通過這個視窗去探索更遠更高更深的世界。 ”

蕪湖新華書店目前主要的定位是面向80、90後的年輕人, 潘學軍告訴實踐隊員, “很多年輕人過來這邊看書, 我們非常歡迎。 ”針對年輕人, 這家新華書店也會經常策劃一些文化活動, 每週末的故事會、定期舉辦的音樂會等吸引了不少年輕讀者參加。 同時書店也聯動線上, 開發了自己的“智慧書房”APP, 旨在為讀者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書房, 讓讀者享受閱讀。

“現在我們不完全是為了賣書, 一定要打破我們新華書店就賣書的原有觀念, 不是這樣子的。 ”潘學軍向調研隊員強調道。

店長潘學軍正在接受調研隊員的採訪。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高遠 攝

於環境營造中轉型文化體驗

與其他坐落於街區的新華書店不同的是, 蕪湖新華書店(銀泰店)位於一座商業城內的二、三樓, 遠遠望去, 並不大的店門, 黑色的牆體, 顯得低調而沉穩,

甚至略有一絲隱居於鬧市的味道。 走近去, 店門右側牆體上的三行銀白色小字安靜而醒目地向讀者解讀著“新華”二字的含義, “新, 是一本日新月異的著述, 是一部推成出新的百科;華, 是一個民族對崛起的繾倦, 是一個城市對文明的渴望。 ”

店內同樣以黑色為基調, 木質天花板上一排排小型圓頂燈給整個書店鋪上了明暖的燈光, 入店的一瞬人也似乎也心靜了。 作為一家轉型升級的形象店, 蕪湖新華書店對於讀書環境的營造十分重視, 店內專門設置了四五處桌椅區供讀者閱讀, 許多的書架旁也防止有柔軟的單人或多人沙發, 其間也不乏綠植、花卉、小工藝品來裝點。 在二三樓的階梯處, 是一面“通天”的書牆,

拾級而上, 頗為震撼。 讀者三三兩兩散落在書店內靜靜看書, 一些人的書已翻了大半。

一位男生剛從三樓下來, 拍下了二樓一處牆上的字, “下一本書在哪裡, 下本書就藏在此時此刻你正在閱讀的這本書裡。 ”他常常會來這裡看書, 一看就是一整天。 對於店內的環境和氛圍, 他很滿意。 “光賣書不行的, 我更傾向於聊吧這種資源整合的休閒區, 文化交流很重要。 ”他向我們的隊員表示自己對安靜的私人讀書空間會有要求。 這也是許多讀者共同的需求。 根據實踐團隊對店內讀者的簡單問卷調查顯示, 大家對於書店的風格要求反而不高, 最重要的是安靜。

一位女生正在書店內看書。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高遠 攝

在質疑擔憂中堅守文化品質

近年來受電子書、網購書籍等衝擊,實體書店在經營上往往遭遇一定困境,而其中讀者“看而不買”或“看而另買”成為實體書店所面臨的一大問題。在這家店裡,一位女生發現了一本最近比較熱門的書籍,不禁喊出了書的名字,而當她翻看了圖書的價格,卻小聲地表示要到網上購買。隊員在與她交流的過程中得知她也是一名大學生,對於書籍的價格會比較在意,同時她也表示了對實體書店普遍盈利情況的不看好。無獨有偶,另外一位年紀較大的讀者也表示了對實體書屋未來發展的擔憂。

“有擔心才能不斷地去上進,人不就是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後退嘛。”潘學軍已經在這家新華書店幹了32年,至今還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心態。他表示現在的新華書店不僅僅只是個“賣書的”,像蕪湖新華書店這樣的形象店更主要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民閱讀的環境,去體驗“看書是一種享受,閱讀是一種快樂”的感覺。

作為線下實體書店,新華書店很難在價格上去跟網上書店競爭,但在圖書品質上,新華書店相對於良莠不齊的線上圖書市場具有很大優勢。以這家店為例,潘學軍對於圖書的品質十分重視,對於品位不高的書會立刻下架退貨,而在店內也可以看到諸如“2017年暑期讀一本好書”的推薦板塊。對文化品味和精准度的嚴肅追求是這家書店的定位,同時也是對讀者閱讀習慣的引導。“我不能讓大眾的文化品味在我們店裡下降。”潘學軍補充道。

讀者對實體書店的未來感到擔憂。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高遠 攝

儘管是一家國營企業,新華書店仍在不斷尋求轉型升級。據悉,安徽全省的新華書店在未來都將會朝著形象店或其他方式轉型,力求讓所有的顧客和讀者都來體驗這種文化交流的氛圍,讓新華書店成為一個城市精神文化凝聚的空間。

一位女生正在書店內看書。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高遠 攝

在質疑擔憂中堅守文化品質

近年來受電子書、網購書籍等衝擊,實體書店在經營上往往遭遇一定困境,而其中讀者“看而不買”或“看而另買”成為實體書店所面臨的一大問題。在這家店裡,一位女生發現了一本最近比較熱門的書籍,不禁喊出了書的名字,而當她翻看了圖書的價格,卻小聲地表示要到網上購買。隊員在與她交流的過程中得知她也是一名大學生,對於書籍的價格會比較在意,同時她也表示了對實體書店普遍盈利情況的不看好。無獨有偶,另外一位年紀較大的讀者也表示了對實體書屋未來發展的擔憂。

“有擔心才能不斷地去上進,人不就是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後退嘛。”潘學軍已經在這家新華書店幹了32年,至今還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心態。他表示現在的新華書店不僅僅只是個“賣書的”,像蕪湖新華書店這樣的形象店更主要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民閱讀的環境,去體驗“看書是一種享受,閱讀是一種快樂”的感覺。

作為線下實體書店,新華書店很難在價格上去跟網上書店競爭,但在圖書品質上,新華書店相對於良莠不齊的線上圖書市場具有很大優勢。以這家店為例,潘學軍對於圖書的品質十分重視,對於品位不高的書會立刻下架退貨,而在店內也可以看到諸如“2017年暑期讀一本好書”的推薦板塊。對文化品味和精准度的嚴肅追求是這家書店的定位,同時也是對讀者閱讀習慣的引導。“我不能讓大眾的文化品味在我們店裡下降。”潘學軍補充道。

讀者對實體書店的未來感到擔憂。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高遠 攝

儘管是一家國營企業,新華書店仍在不斷尋求轉型升級。據悉,安徽全省的新華書店在未來都將會朝著形象店或其他方式轉型,力求讓所有的顧客和讀者都來體驗這種文化交流的氛圍,讓新華書店成為一個城市精神文化凝聚的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