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聚焦一帶一路:誰說非洲航空業不好搞?這家航司卻成為中企在非投資的旗艦專案

政局不穩、航空安全運行品質低以及經濟發展水準相對落後, 是少有中國航空企業願意投資非洲的原因。 迦納非洲世界航空有限公司(Africa World Airlines,

下稱“AWA航空”)卻是個特例, 在非洲的運行環境和市場環境下, 公司能確保運行安全並快速實現盈利, 為中國的航空業在非洲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值得借鑒的發展之路。

AWA航空目前只有五架E145飛機, 這家只投資了3000多萬美元的航空公司, 在保證零安全事故徵候的前提下, 僅用3年的時間就開始盈利, 在非洲大多數航空公司處於破產清算邊緣的局面下, 其業績顯得與眾不同。

AWA航空不僅是海航集團在海外投資成立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也是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突破性地實現了中國對非洲從傳統意義的投資與承包向航空服務業的邁進。

·成立

在迦納國有航空公司破產清算後, 迦納SAS金融集團作為項目發起人, 尋找戰略投資者擬共同投資在迦納組建一家航空公司。 2010年9月, 海航集團與迦納SAS金融集團就在迦納合作成立航空公司事宜進行了前期探討。

之後, 海航集團與中非發展基金就共同投資該專案進行了多次深入溝通, 最後達成共識, 集團利用航空主業優勢,

中非基金利用資金和非洲資源優勢, 與迦納SAS金融集團合作, 並邀請迦納國有背景的迦納社保基金入資, 共同投資組建迦納AWA航空公司。 至此, 該項目正式啟動。

迦納屬於西非地區, 從整體上看, 西非的經濟增速要高於非洲其他區域。

迦納是西非第二大經濟體, 特別是近年發現了石油, 並從2016年開始出油, 所以整體經濟形勢開始向好, 機場輸送量逐年增加。 當時, 西非地區共有24家航空公司, 迦納AWA航空屬於最小的一個, 也是最年輕的航空公司。

事實上, 迦納SAS金融集團的首席執行官是位酋長, 他從2010年就開始籌建迦納AWA航空, 投資300多萬美元, 到2012年初投資快耗盡的時候還不知道從何處引進飛機。 之後通過中非發展基金長駐迦納辦事處牽線, 決定與海航集團共同籌建迦納AWA航空。

一方面, 組建AWA航空是海航集團積極回應國家號召, 踐行國家"鼓勵和支援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戰略的體現;另一方面, 迦納以及西非地區路面交通相對落後, 航空市場需求空間較大。

·成長

2012年9月, 迦納AWA航空在迦納首都阿克拉首航。

初始階段, 公司只有兩架飛機, 一天只能飛兩個往返, 飛機每天的利用時間不到兩小時, 連直接運營成本都無法覆蓋, 飛得越多虧損越多。

“當時最大的問題還不在經營上, 而是如何處理好股東與股東之間、董事會與經營團隊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全球所有跨國公司面臨的共同挑戰。”AWA航空聯席董事長羅成回憶,“面對分歧,我們沒有直接反駁,而是本著尊重加方意見以及對公司發展負責的態度,積極開展多次深度交流,在交流中排除誤解、尋找共識,還邀請迦納股東信任的人參與到市場調研中來,用調研報告、資料說話,讓加方逐步認識到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從而在公司發展戰略中形成共識。”

當時,迦納股東方希望公司能夠快速發展,多引進飛機多開航線航班,以增加在當地的話語權,但作為在非洲的首個投資試點,海航則希望能夠穩中求進。

為了加強股東之間的溝通、彌合分歧,從2013年開始,AWA航空實行聯席董事長制,即一名中方聯席董事長兼CEO,另外邀請迦納方股東選派一位董事長,負責召集董事會等事宜,但不對公司的日常經營負責。這樣做表現出對小股東的尊重,調動了他們參與公司經營活動的積極性。

而在具體的經營層面,海航集團方面做的以下工作,對AWA航空的迅速扭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降成本,削減不合理的支出:首先是削減中方派駐人員的數量和薪酬標準,其次大力宣導員工本土化,這樣既能夠節約成本,又能幫助公司在當地履行社會責任。

事實上,迦納當地員工的知識和技術素養很高,很多人擁有迦納、美國或英國雙重國籍,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學習過,甚至工作多年。當地法律規定,民航機務維修工程師等崗位,都必須有美國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的培訓合格證。

這些是決定海航推進AWA航空本土化進程的重要因素。最初,海航曾派出20多人的團隊,赴AWA負責安全管理、機務維修、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如今,中方派駐的管理人員已經減少到4個,主要是CEO、財務、安全和一位工程師,公司98%的員工都是當地員工。

二是贏信任:在羅成上任後,用一個月時間創立了AWA慈善基金,與當地孤兒院建立了聯繫,並捐贈給孩子們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在迦納航空產業中,AWA航空是唯一一家如此履行社會責任的航空公司,經營迦納AWA航空是一項長遠的事業,不是短期行為,所以慈善基金的建立,對公司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基礎性作用,由於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堅持和努力,公司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和支持,在當地的業務也越做越好,包括獲得了很多石油包機和政府包機的機會。

目前,AWA航空的飛機主要是50座的E145機型,很適合包機。泛非洲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迦納兩個新油田的投產,把該國石油日產量推高到24萬桶以上,迦納將在2020年前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四大石油生產國。石油公司現金流一般比較充裕,到塔克拉迪海上油田的包機業務出現盈利商機,這條包機線每小時有1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收入,AWA航空如期拿到了高收益的石油包機協議,另外還拿到了迦納總統、利比亞總統、加拿大以色列大使館,甚至英國查理斯王子的包機業務。

三是保安全:AWA航空一直致力於安全品牌的建設,特別是在非洲安全品質低的運行環境中,AWA航空更加注重安全管理運營。公司在3年多零事故徵候的良好安全紀錄基礎上,于2015年順利通過了IOSA安全認證,並通過了石油行業OGP安全審計,同時獲得了迦納民航局首次頒發的“最安全航空公司獎”“最佳航空公司獎”以及“航空最佳服務獎”。目前西非有24家航空公司,僅有4家航空公司通過IOSA審定。

·未來

迦納SAS金融集團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AWA航空聯席董事長的多哥貝·阿菲得十四世(Togbe Afede XIV)介紹,從2015年10月份開始,AWA航空扭虧為盈,公司未來將再增加一些E145飛機,同時考慮引進E190窄體機,以快速搭建迦納AWA航空在西非區域的航線網路,儘快將迦納AWA航空打造為西非規模最大、品牌最好的航空公司。

迦納AWA航空公司帶來正外部性,不僅僅完成了國際化經營及安全管理、企業文化、品牌建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試驗,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的建立,已經成為展示中國民航業發展水準的一個視窗。

目前在非洲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企業投資礦產開發、基礎設施工程承包以及工業園、經濟特區的開發項目,而唯獨少見非洲版“一帶一路”的“三網一化” 中的區域航空專案(“三網一化”是指建設非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區域航空“三大網路”及基礎設施工業化)。

羅成認為,根據迦納AWA航空的發展經歷和對市場的判斷,現在正是中國民航企業加速佈局非洲的大好時機,結合中國的國家航空戰略,順應“一帶一路”建設大勢,大力投資非洲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中國民航在非洲自己的航空公司品牌,並借助該品牌提升國產飛機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打造非洲航空樞紐的同時,助力實現中國的航空強國夢。

不過,他進一步指出,非洲民航業有著美好的未來,但需要時間和耐心。

首先,非洲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國家,特別是在政局不穩定的一部分非洲國家,不建議馬上成立國家航空公司。目前很多非洲國家的航空更像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國家標誌,政府有過多的日常運營干預以及以政治為導向的商業計畫,再加上政治環境不穩定的影響,使得絕大多數非洲國家航空深陷泥潭。

其次是非洲國家發展航空業的觀念要轉變,從創建國家航空轉變到創建適宜航空業發展的大環境。比如,實現市場開放與天空開放,落實《雅穆索戈決議》,在實現天空自由化的同時提升航空安全等級,創建適宜航空公司運行的大環境,充分給予航空市場自由化發展的空間,並以市場為導向。

其三是降低航空業的稅負壓力,包括降低航空煤油價格水準,提高海關清關效率等。

其四是要招商引資,加強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民航發展。

此外,航空業既是高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高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所以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很大。非洲存在的普遍現象是優秀人才流失,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多選擇在歐美就業。政府應該採取有競爭力的措施留住人才,同時也要吸引國際市場的航空業人才在非洲紮根。

(本文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民航報等,文章略有修改調整)

這也是全球所有跨國公司面臨的共同挑戰。”AWA航空聯席董事長羅成回憶,“面對分歧,我們沒有直接反駁,而是本著尊重加方意見以及對公司發展負責的態度,積極開展多次深度交流,在交流中排除誤解、尋找共識,還邀請迦納股東信任的人參與到市場調研中來,用調研報告、資料說話,讓加方逐步認識到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從而在公司發展戰略中形成共識。”

當時,迦納股東方希望公司能夠快速發展,多引進飛機多開航線航班,以增加在當地的話語權,但作為在非洲的首個投資試點,海航則希望能夠穩中求進。

為了加強股東之間的溝通、彌合分歧,從2013年開始,AWA航空實行聯席董事長制,即一名中方聯席董事長兼CEO,另外邀請迦納方股東選派一位董事長,負責召集董事會等事宜,但不對公司的日常經營負責。這樣做表現出對小股東的尊重,調動了他們參與公司經營活動的積極性。

而在具體的經營層面,海航集團方面做的以下工作,對AWA航空的迅速扭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降成本,削減不合理的支出:首先是削減中方派駐人員的數量和薪酬標準,其次大力宣導員工本土化,這樣既能夠節約成本,又能幫助公司在當地履行社會責任。

事實上,迦納當地員工的知識和技術素養很高,很多人擁有迦納、美國或英國雙重國籍,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學習過,甚至工作多年。當地法律規定,民航機務維修工程師等崗位,都必須有美國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的培訓合格證。

這些是決定海航推進AWA航空本土化進程的重要因素。最初,海航曾派出20多人的團隊,赴AWA負責安全管理、機務維修、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如今,中方派駐的管理人員已經減少到4個,主要是CEO、財務、安全和一位工程師,公司98%的員工都是當地員工。

二是贏信任:在羅成上任後,用一個月時間創立了AWA慈善基金,與當地孤兒院建立了聯繫,並捐贈給孩子們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在迦納航空產業中,AWA航空是唯一一家如此履行社會責任的航空公司,經營迦納AWA航空是一項長遠的事業,不是短期行為,所以慈善基金的建立,對公司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基礎性作用,由於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堅持和努力,公司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和支持,在當地的業務也越做越好,包括獲得了很多石油包機和政府包機的機會。

目前,AWA航空的飛機主要是50座的E145機型,很適合包機。泛非洲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迦納兩個新油田的投產,把該國石油日產量推高到24萬桶以上,迦納將在2020年前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四大石油生產國。石油公司現金流一般比較充裕,到塔克拉迪海上油田的包機業務出現盈利商機,這條包機線每小時有1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收入,AWA航空如期拿到了高收益的石油包機協議,另外還拿到了迦納總統、利比亞總統、加拿大以色列大使館,甚至英國查理斯王子的包機業務。

三是保安全:AWA航空一直致力於安全品牌的建設,特別是在非洲安全品質低的運行環境中,AWA航空更加注重安全管理運營。公司在3年多零事故徵候的良好安全紀錄基礎上,于2015年順利通過了IOSA安全認證,並通過了石油行業OGP安全審計,同時獲得了迦納民航局首次頒發的“最安全航空公司獎”“最佳航空公司獎”以及“航空最佳服務獎”。目前西非有24家航空公司,僅有4家航空公司通過IOSA審定。

·未來

迦納SAS金融集團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AWA航空聯席董事長的多哥貝·阿菲得十四世(Togbe Afede XIV)介紹,從2015年10月份開始,AWA航空扭虧為盈,公司未來將再增加一些E145飛機,同時考慮引進E190窄體機,以快速搭建迦納AWA航空在西非區域的航線網路,儘快將迦納AWA航空打造為西非規模最大、品牌最好的航空公司。

迦納AWA航空公司帶來正外部性,不僅僅完成了國際化經營及安全管理、企業文化、品牌建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試驗,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的建立,已經成為展示中國民航業發展水準的一個視窗。

目前在非洲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企業投資礦產開發、基礎設施工程承包以及工業園、經濟特區的開發項目,而唯獨少見非洲版“一帶一路”的“三網一化” 中的區域航空專案(“三網一化”是指建設非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區域航空“三大網路”及基礎設施工業化)。

羅成認為,根據迦納AWA航空的發展經歷和對市場的判斷,現在正是中國民航企業加速佈局非洲的大好時機,結合中國的國家航空戰略,順應“一帶一路”建設大勢,大力投資非洲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中國民航在非洲自己的航空公司品牌,並借助該品牌提升國產飛機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打造非洲航空樞紐的同時,助力實現中國的航空強國夢。

不過,他進一步指出,非洲民航業有著美好的未來,但需要時間和耐心。

首先,非洲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國家,特別是在政局不穩定的一部分非洲國家,不建議馬上成立國家航空公司。目前很多非洲國家的航空更像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國家標誌,政府有過多的日常運營干預以及以政治為導向的商業計畫,再加上政治環境不穩定的影響,使得絕大多數非洲國家航空深陷泥潭。

其次是非洲國家發展航空業的觀念要轉變,從創建國家航空轉變到創建適宜航空業發展的大環境。比如,實現市場開放與天空開放,落實《雅穆索戈決議》,在實現天空自由化的同時提升航空安全等級,創建適宜航空公司運行的大環境,充分給予航空市場自由化發展的空間,並以市場為導向。

其三是降低航空業的稅負壓力,包括降低航空煤油價格水準,提高海關清關效率等。

其四是要招商引資,加強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民航發展。

此外,航空業既是高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高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所以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很大。非洲存在的普遍現象是優秀人才流失,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多選擇在歐美就業。政府應該採取有競爭力的措施留住人才,同時也要吸引國際市場的航空業人才在非洲紮根。

(本文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民航報等,文章略有修改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