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論作弊的套路,古人也奇葩

有考試的地方, 就有作弊的人。

如今種種作弊的方式, 其實都是古人玩剩下的了。

論作弊的套路, 還得看古人。

首先就是探題。

顧名思義, 考試之前走後門, 通過關係買通相關工作人員, 提前把考試題目弄清, 如此一來, 就能夠縮小複習範圍, 對症下藥了。

歷史上, 和珅就經常做這樣的買賣, 在殿試那一關, 他會把考題想辦法弄出來, 直接賣給行賄者。

不過, 殿試是皇上出題, 題目都是皇上臨時起意想出來的, 早晨十點鐘考試, 九點鐘皇上才出題。 但和珅心裡有譜, 因為他知道皇上怎麼想的。

每當殿試的前幾天, 和珅就會詢問皇上身邊的書童, 老爺子最近翻什麼, 書童說翻《尚書》, 翻到第幾章第幾章, 和珅就明白了。

在跟皇上聊天的時候,

他也會有意無意地探尋幾句, 看皇上最近讀什麼書, 說什麼話, 大體就知道要出什麼題目, 然後把題目直接賣出去。

另外就是關節。

所謂關節就是在試卷上作暗號、標記, 如此一來, 受賄的官員就會辨認出買方, 以此達到作弊的目的。

別小看這關節, 裡面的水卻很深,

“於詩下加一墨圈者銀一百兩, 加一黃圈者金一百兩”, 受賄考官也是看錢說話, 一分錢一分貨。

清代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就幹過這事。

不過, 不是他賄賂考官, 而是因為看重考試運氣不佳的張謇, 作為主考官的翁同龢想幫他一把, 於是在考試期之前,

專門把他找來面授, 通一下“關節”。

誰成想張謇這傢伙腦袋沒反應過來, 竟然把身邊的同學也帶來了, 翁同龢見狀便暗示張謇:“今日時勢, 宜統籌全域。 ”

後來, 主考官翁同龢在試卷中發現了“統籌全域”這一關節, 毫不猶豫把它排名第一。

不過, 放榜的時候都傻了眼, 原來第一名不是張謇, 而是他身邊的那位同學!

原來, 天真的張謇根本就沒聽懂, 而他的同學卻聽出了翁同龢的深意!

再者就是懷藏。

懷藏也叫夾帶,俗稱打小抄,自古以來最常見的作弊手段。

打小抄可是技術活,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覺地把小抄帶入考場,對於小抄本身的隱秘性要求就極高。

我國曾發現過一套清朝的作弊小抄,火柴盒大小,共九卷,均長4.5釐米,寬3.8釐米,厚0.5釐米。每卷本內約有10余篇文章,共10多萬字,一般藏匿於鞋內底。

裡面的字有多大呢?只有1毫米大小!還是牛角刻版印刷而成的,另外還配有一雙可藏匿於鞋內底層的加厚底男布鞋。

更厲害的是,有人會把小抄藏在自己的“菊花”裡!

歷史記載:

“萬曆辛卯,南場搜出某監生懷挾,乃用油紙卷緊,束以細線,藏糞門中,搜者牽線頭出之,某推前一生所棄擲,前一生辨雲:‘即我所擲,豈其不上不下剛中糞門,彼亦何為高聳其臀,以待擲耶?’監試者俱大笑。”

意思是說,一個考場官員發現一個考生作弊,他的作弊文稿用防水的油紙包裹,用細線綁著,藏在肛門裡,搜查的人拉著線頭把它拽出來。

不過,這個考生死不承認,非說是前一位考生丟的,然而前一位考生卻不買帳:“你說是我丟的,那為什麼就那麼巧,不偏不倚就正好丟進你的肛門裡?你為啥撅著個腚來等我投進去呢?”

接下來就是代筆。

又稱假手,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槍手,分為替名入試和就院假手兩種。

替名入試就是冒充別人進考場考試,而就院假手就是本人和槍手一起進考場,不過兩人在考卷上寫對方的名字,做一番“狸貓換天子”的勾當。

古代又沒有身份證和相片,冒充的事情屢見不鮮。

說道槍手,就不能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晚唐詩人溫庭筠。

此人是當時有名的大才子,只是有一點不大好,就是太色,常常吃喝嫖賭,行為不大檢點,所以當時不少人反感他,每次考試都擠兌他人品不好,不讓他考中。

這下可算是惹著溫庭鈞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既然覺得我人品不好,那我就給人當槍手,讓你們小看我!

但槍手做久了,不免就會引起警戒,受到特殊的“照顧”。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會試,考官為了防止他“出槍”,就特地把他安排在主考官辦公室的門口,讓他與“雇主”難以接觸。

不過,小溫同學這次似乎很乖,刷刷寫了幾千字後,提前交卷退離考場,主考官見狀也長舒了一口氣。

但事後卻讓所有人震驚不已,這小溫同學竟然在監考官的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替人完成了八份考卷,於是,他一戰成名,成為了“槍手”們的“槍神”。

除此之外,還有“繼燭”,即把帶入考場的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做成夾層。

例如將食用的饅頭內部掏空塞入紙條,將蠟燭內部沿引線從底往上掏空,塞入紙條後再用蠟油將底部封平等等。

最後就是飛鴿傳書。

飛鴿能傳信,當然也能傳答案。

這種鴿子事先都經過訓練,能夠從家裡飛到考生的號舍,考生將考題寫到小紙條上,然後綁在鴿子腿上帶回,家裡人重金請了答卷高手,然後將答案讓鴿子送進考場。

有記載,說一個考生就如此作弊,結果家裡人為了防止他抄漏了,就在小抄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誰成想這個笨蛋也照抄不誤,最後讓考官發現。

再者就是懷藏。

懷藏也叫夾帶,俗稱打小抄,自古以來最常見的作弊手段。

打小抄可是技術活,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覺地把小抄帶入考場,對於小抄本身的隱秘性要求就極高。

我國曾發現過一套清朝的作弊小抄,火柴盒大小,共九卷,均長4.5釐米,寬3.8釐米,厚0.5釐米。每卷本內約有10余篇文章,共10多萬字,一般藏匿於鞋內底。

裡面的字有多大呢?只有1毫米大小!還是牛角刻版印刷而成的,另外還配有一雙可藏匿於鞋內底層的加厚底男布鞋。

更厲害的是,有人會把小抄藏在自己的“菊花”裡!

歷史記載:

“萬曆辛卯,南場搜出某監生懷挾,乃用油紙卷緊,束以細線,藏糞門中,搜者牽線頭出之,某推前一生所棄擲,前一生辨雲:‘即我所擲,豈其不上不下剛中糞門,彼亦何為高聳其臀,以待擲耶?’監試者俱大笑。”

意思是說,一個考場官員發現一個考生作弊,他的作弊文稿用防水的油紙包裹,用細線綁著,藏在肛門裡,搜查的人拉著線頭把它拽出來。

不過,這個考生死不承認,非說是前一位考生丟的,然而前一位考生卻不買帳:“你說是我丟的,那為什麼就那麼巧,不偏不倚就正好丟進你的肛門裡?你為啥撅著個腚來等我投進去呢?”

接下來就是代筆。

又稱假手,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槍手,分為替名入試和就院假手兩種。

替名入試就是冒充別人進考場考試,而就院假手就是本人和槍手一起進考場,不過兩人在考卷上寫對方的名字,做一番“狸貓換天子”的勾當。

古代又沒有身份證和相片,冒充的事情屢見不鮮。

說道槍手,就不能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晚唐詩人溫庭筠。

此人是當時有名的大才子,只是有一點不大好,就是太色,常常吃喝嫖賭,行為不大檢點,所以當時不少人反感他,每次考試都擠兌他人品不好,不讓他考中。

這下可算是惹著溫庭鈞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既然覺得我人品不好,那我就給人當槍手,讓你們小看我!

但槍手做久了,不免就會引起警戒,受到特殊的“照顧”。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會試,考官為了防止他“出槍”,就特地把他安排在主考官辦公室的門口,讓他與“雇主”難以接觸。

不過,小溫同學這次似乎很乖,刷刷寫了幾千字後,提前交卷退離考場,主考官見狀也長舒了一口氣。

但事後卻讓所有人震驚不已,這小溫同學竟然在監考官的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替人完成了八份考卷,於是,他一戰成名,成為了“槍手”們的“槍神”。

除此之外,還有“繼燭”,即把帶入考場的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做成夾層。

例如將食用的饅頭內部掏空塞入紙條,將蠟燭內部沿引線從底往上掏空,塞入紙條後再用蠟油將底部封平等等。

最後就是飛鴿傳書。

飛鴿能傳信,當然也能傳答案。

這種鴿子事先都經過訓練,能夠從家裡飛到考生的號舍,考生將考題寫到小紙條上,然後綁在鴿子腿上帶回,家裡人重金請了答卷高手,然後將答案讓鴿子送進考場。

有記載,說一個考生就如此作弊,結果家裡人為了防止他抄漏了,就在小抄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誰成想這個笨蛋也照抄不誤,最後讓考官發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