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安木篆刻教室在長安華嚴寺舉行“佛像印”篆刻教學

文化藝術報—文化藝術網訊2017年6月30日下午, “華嚴慕佛”安木師徒刻印之佛像印刻教學活動, 在西安長安區華嚴寺院內舉行。

此次印坯採用華嚴寺取土和信眾祈福香灰,

祈祝盛世平安, 長長久久。 印紐採用佛壇聖土加持, 祥和安泰意義非凡。 著名篆刻家安木帶領20多位篆刻愛好者與華嚴寺寬昌法師交流, 共同探討藝術與宗教、和諧平等融洽生活。 寬昌法師為大家分發“佛像印”印坯, 師生們認真刊勒。 三個小時中, 安木為大家講解刻印知識和技巧, 師徒們相互交流探討。

文藝評論家王鋒作《華嚴慕佛頌》:

時維六月, 盛集樊川。 浩蕩宗風, 頂禮華嚴。 吾輩慕佛, 敬白佛言。 佛有諸身, 法相萬千。 一佛之拜, 福慧無邊。 一像之雕, 亦見勝緣。 皆由自心, 刻諸所見。

安師既倡, 同仁共瞻。 寬昌法師, 與有力焉。 印人攜手, 善信同參。 各自奏刀, 念佛慈顏。 刻佛端態, 繪佛衣衫。 以印證心, 慕佛威嚴。 所取土泥, 祖庭悠遠。 所掬香灰, 寶刹莊嚴。 所雕佛像, 諸勝畢全。 恒守正念, 習行眾善。 佛像雕就, 方寸之間。 刹那定格, 瞬含永遠。 微塵世界, 百千萬般。 小印禮佛, 大道至簡。 此緣殊勝, 不可盡言。

同拜諸佛, 願力恒堅。 同祈塔院, 香光莊嚴。 同修藝道, 求索漫漫。 同惜地脈,

殊遇非凡。 同祝人天, 吉祥圓滿。

宋德義撰《華嚴慕佛記》:

丁酉六月初三, 暑氣方消, 少陵原上, 清風習習。 遠望終南, 青山如黛, 近眺樊川, 綠樹繞屋。 篆刻藝術家安木先生及一眾弟子會于少陵原畔之華嚴祖庭, 頂禮釋迦, 共造佛像。 心慕菩提, 手摹聖跡。 盡窮鄉兒女造像之態, 致敬傳統, 揚工匠之精神, 重塑吾華。 雖不能匡正時風, 扶大廈之將傾, 亦以之倡文化之精神, 申吾人之主張。 少頃, 二十餘造像完成, 雖無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之韻, 一刀一刻亦足顯寶相莊嚴。 華嚴三聖, 彰顯宗風。 雙塔玲瓏, 證見眾心。 素餐果腹, 長吾精神, 夕陽西下, 踏歌還家。

華嚴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東南少陵原半坡上, 距西安城約15公里。 寺居高臨下, 襟山帶河, 殿宇庭院精緻幽邃。 華嚴寺建于唐德宗(李適)貞元十九年(803年), 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 古樊川八大寺院之一。 華嚴寺歷代傳承法師有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 杜順著有《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 他為華嚴宗在觀行方面的“無盡緣起說”和判教方面的“五階次等說”奠定了理論基礎, 後人追其為華嚴初祖。 創宗人法藏大師, 以《華嚴經》為依據, 吸收了玄奘新譯理論, 完成了判教, 充實了觀法, 建立了華嚴宗風。 因此, 中國佛教便以華嚴寺為華嚴宗之發源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