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沙拉:走出愛孩子的四大誤區

父母大多知道溺愛孩子有害, 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 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溺”, 詞典上解釋為“淹沒”的意思。 人被水淹沒了叫“溺斃”, 如果父母的愛流橫溢, 那也會“淹沒”孩子, 這就是溺愛。 溺愛是一種後患無窮的愛, 它沒有使孩子輸在起跑線, 卻輸在了終點線!

誤區之一素質教育≠藝術教育

症狀:國內近年來流行“素質教育”, 可惜的是, 沒有主心骨的家長把音樂、美術、武術、舞蹈、書法、外語錯當成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他們完全忽視了, 孩子的為人處世、價值座標的建立, 孩子的品格, 孩子對知識與職業關係的理解,

孩子的人生理想以及付諸實踐的能力, 才是“素質教育”的明確內涵, 是一個孩子走向社會舞臺最必要的素質。 這種素質, 名牌學校、高級輔導班都沒有精力和義務去培養, 只有那雙推動搖籃的父母之手才能給孩子這份價值連城的禮物。

缺陷:好分數=好學校, 好學校=好文憑, 好文憑=好工作, 但是, 好工作≠事業成功。 在孩子小的時候, 好成績確實能說明他是個好學生, 可當孩子長大成人, 需要離開學校走入全球化競爭, 問題就出來了。 未來後工業化社會需要人才具備財商、管理能力、“逆商”等多種生存技能, 光會讀書沒有這些技能的孩子就會很吃虧, 包括很多名校碩士、博士畢業生, 出了校門還懵懵懂懂, 不知道怎麼謀生處事,

甚至前途堪憂, 更別說成家立業了。 結果, 養兒“啃”老顛覆了中國人多年來的養兒“防”老。

誤區之二習慣性滿足各種要求

症狀:主要表現為長輩們對孩子的物質嬌寵和情感嬌寵。 父母是孩子的提款機。 你喜歡什麼, 給你什麼;愛吃什麼, 給你吃什麼;愛穿什麼, 給你穿什麼。 要錢給錢, 要物給物。 給得越多, 表明父母愛得越深。 這直接導致幼兒和青少年消費日益攀高。 一個四歲的幼稚園的小孩, 身著米奇的外套、巴布豆的T恤、麗嬰房的褲子和愛迪達的休閒鞋, 整套裝備下來要上千元。 父母成了“孩奴”, 孩子成了“啃老族”。

缺陷:“錢是從爸爸兜裡掏出來的”、“錢是銀行給的”, 如此想法不是孩子的悲哀, 而是中國父母教育的悲哀。

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不知道勞動的價值, 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 這將對孩子未來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甚至影響他們今後的婚姻生活。

很多中國家長覺得教育孩子不看重錢是一種美德, 這沒錯!不過, 教育孩子不看重錢的根本目的是減少他們在金錢上的虛榮心和攀比風, 而不是讓他們不在乎錢、大手大腳、坐享其成, 當下的“啃老族”就是鮮活的例子。

而且, 即時滿足、超前滿足、超量滿足容易養成孩子我行我素、任性、情緒不穩定、安全感差、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感恩的個性。

誤區之三知愛而不知教

症狀:愛子對家長來說發自人倫天性。 動物尚且舐犢情深, 人類愛子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 但是, 愛子不是家教的終點, 愛而不知教更耽誤孩子。

我們現代中國父母, 把“愛而知教”的家訓演繹得怎麼樣呢?應該說, 我們更重視了教育, 但卻沒有領略“愛而知教”的內涵。 “愛而知教”是家範教育, 是素質教育, 是慎始教育, 而不僅僅是音樂、美術、書法、跆拳道、智慧、英語、奧數教育。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鏡頭: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端著飯碗追著已經半大的孩子餵飯, 被追的孩子往往手裡還拿著什麼玩具, 吃一口, 玩幾下, 跑一圈, 再吃一口, 直到飯涼了, 還有一大半沒吃。 而家長會感覺特別心疼, 因為寶貝沒吃飽。

缺陷:對孩子的行為缺乏明確規範的家庭, 家中的長輩都爭著對孩子施愛, 唯恐孩子不快樂、受委屈, 但是卻忽略了給孩子從小“慎於始”教育的家庭,

往往就是這樣的家庭, 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他們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 有一天突然讓他們覺得那麼陌生, 那麼放肆, 那麼不理解父母。 你越是給孩子無原則的寬容和無原則的耐心, 他越會巧妙地借用你的愛心, 最後擒拿了你。

誤區之四過度撫養, 關懷強迫、過度熱心

症狀:媽媽們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 在孩子上空盤旋、轉悠, 不肯撤退, 而孩子的想法經常成了泡影。 “關懷強迫”的媽媽們反對其他人對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任何意見, 她們覺得她們和孩子最近, 所以最瞭解孩子, 最關心孩子的人, 無疑也是她這個母親。 從優酪乳的牌子、衣服的挑選、零食的口味到食譜的搭配, 從學習音樂、繪畫、運動量的安排, 到玩具、小夥伴、遊戲的內容、活動的限制,甚至連人生目標、道路選擇都要一手包辦。

另外,他們經常會因孩子的失敗,而過度地憂傷、哭泣,較多負面的想法,較少愉悅與生活滿意度。他們還不敢減速,甚至愈管愈多,生怕一減速,就摧毀了自己與孩子的人生。

缺陷:這個誤區是對孩子的一種心靈侵犯,也是對孩子成長需求的一種忽略,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自理能力和適應能力。孩子越不適應,家長越去過度保護,這樣長期惡性循環,孩子就會缺乏獨立性、堅韌性、耐苦性和艱難意識。等孩子稍大後,毛病就日趨明顯,做家長的還時不時地指責道:“你看看你,這麼大了,還是不懂事,還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給急死了!”然後,還要去盡力而為地過度保護孩子。在愛的名義下,家長們付出了辛苦的代價,卻收穫了對孩子的嘮叨與擔憂。

過度撫養是一種把握不好情緒的母愛,它導致的結果往往危害無窮。許多研究結果都表明:過度撫養教育風格會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自理能力弱,易於形成依賴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乏勞動自覺性,交往能力差,既缺少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能力,甚至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不知所措,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歎自憐。

以上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或多或少都涉足了這些誤區,即使是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

乍看起來,滿足、關懷、熱心、愛,都仿佛有偉大的犧牲奉獻的味道,因為從症狀上看,陷入愛的誤區的父母正是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實際上,父母們愛的誤區讓孩子的未來毀於一旦,也讓自己的犧牲付諸東流。

到玩具、小夥伴、遊戲的內容、活動的限制,甚至連人生目標、道路選擇都要一手包辦。

另外,他們經常會因孩子的失敗,而過度地憂傷、哭泣,較多負面的想法,較少愉悅與生活滿意度。他們還不敢減速,甚至愈管愈多,生怕一減速,就摧毀了自己與孩子的人生。

缺陷:這個誤區是對孩子的一種心靈侵犯,也是對孩子成長需求的一種忽略,會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自理能力和適應能力。孩子越不適應,家長越去過度保護,這樣長期惡性循環,孩子就會缺乏獨立性、堅韌性、耐苦性和艱難意識。等孩子稍大後,毛病就日趨明顯,做家長的還時不時地指責道:“你看看你,這麼大了,還是不懂事,還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給急死了!”然後,還要去盡力而為地過度保護孩子。在愛的名義下,家長們付出了辛苦的代價,卻收穫了對孩子的嘮叨與擔憂。

過度撫養是一種把握不好情緒的母愛,它導致的結果往往危害無窮。許多研究結果都表明:過度撫養教育風格會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自理能力弱,易於形成依賴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乏勞動自覺性,交往能力差,既缺少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能力,甚至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不知所措,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歎自憐。

以上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或多或少都涉足了這些誤區,即使是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

乍看起來,滿足、關懷、熱心、愛,都仿佛有偉大的犧牲奉獻的味道,因為從症狀上看,陷入愛的誤區的父母正是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實際上,父母們愛的誤區讓孩子的未來毀於一旦,也讓自己的犧牲付諸東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