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油老闆”跨界玩影視,1年虧損5年白乾,華視娛樂IPO暴露孫儷天價片酬

斑馬消費 陳碧婷

“油老闆”領著一幫資本玩家攢起來的影視公司, 會是怎樣的另類發展路數?

6月23日, 製作了《致青春》《平凡的世界》等影視劇的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視娛樂”),

披露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

這幾年見慣了明星加持的影視公司資本運作套路, 沒想到, 華視娛樂更有來頭, 其實際控制人乃是低調的石油大亨海隆系張軍。

2002年, 張軍離開石油系統, 創立海隆系的第一家公司, 三年之後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成立, 海隆系初現雛形。 也就是這一年, 海隆設備發起設立華視娛樂。

但估計連張軍都沒想到, 原來影視娛樂行業也沒那麼好賺錢了, 2015年華視娛樂虧損1.21億元, 1年虧損5年白乾。

證監會對影視娛樂公司的“禁令”尚未有鬆動跡象, 在業內談不上競爭優勢的華視娛樂, 想要上市分一杯羹, 該捏一把汗的不僅有海隆系張軍, 更包括華視娛樂的操盤手王琛。

油老闆帶領資本玩家拍電影, 沒賺錢卻想上市

即便是港股上市公司海隆控股(01623.HK)的實際控制人, 海隆系張軍還是低調得令人吃驚。

網路上幾乎找不到關於張軍的任何報導, 只知道他“旗下經營著一個橫跨投資、物業以及娛樂等多個產業的龐大商業帝國, 其資產遍佈美洲以及亞太多地”。

2005年華視娛樂成立後, 張軍陸續找來了一批職業經理人運作, 如來自摩根士丹利的王琛、高華證券劉雲等。 華視娛樂的班底與其他影視公司最大的不同是, 金融領域居多, 董事會及高管團隊中僅有副總經理趙毅1人為影視行業出身。

十餘年時間, 華視娛樂主導4部電影、5部電視劇, 另外參與了12部電視劇, 其中電影《致青春》比較成功, 但其他電影的票房“不達預期”。

華視娛樂拓展項目的特點是, 緊緊圍繞熱門IP。 《致青春》之後, 開發電視劇版《致青春》;四個電影項目之一的《新步步驚心》, 脫胎於熱門電視劇《步步驚心》;還拍了電視劇版《山楂樹之戀》。 接下來幾年, 華視娛樂的重點專案,

幾乎都是翻拍《秒速五釐米》、阿狸等熱門IP。

既有IP是項目成功的保障之一, 但是, 並不能為盈利打包票, 更何況, 大IP意味著高投入。

公司雖然有幾個名利雙收的成功項目, 但僅僅2015年《新步步驚心》《第三種愛情》兩部電影票房失利, 就讓公司白乾了好幾年。

要知道,

影視行業已經沒那麼容易賺錢了。

電影方面, 分發平臺的大規模票補已經成為歷史, 電影總票房的增速不斷下滑;另外, 資料顯示, 電影公司的項目完成度正在不斷走低。

電視劇方面, “限播令”和“一劇兩星”等政策正在進一步擠壓電視劇製作商的盈利空間;視頻網站的崛起, 暫時並不能作為完整意義的管道, 反而, 一上來就用自製劇給影視製作商將了一軍。

行業惡化的情況下, “影視小弟”華視娛樂還得面對不斷築深護城河的巨頭光線傳媒(300251.SZ)、華誼兄弟(300027.SZ)等, 就更別提手握資源的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和中國電影(600977.SH)了。

行業排名靠後,賣了影視劇收款難

往往一個行業過了以量取勝,開始“擠泡沫”的時候,越是有實力的公司,越容易脫穎而出,比如近幾年的光線傳媒。

那麼,華視娛樂的影視運作能力到底如何?

2015年-2016年,華視娛樂取得備案的電視劇5部,獲准發行1部;取得備案的電影10部,獲准放映的電影3部。

資料顯示,2015年-2016年,中國獲得10部以上電影放映許可證的機構有10家,獲得5-9部電影放映許可證的機構有12家。

也就是說,單論電影專案的整體運作能力,起碼在2015年和2016年,中國最少有22家機構優於華視娛樂。

電視劇板塊,2015年-2016年華視娛樂只發行了一部電視劇版《致青春》,但收視率撲街,東方衛視和安徽衛視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除了項目數量之外,大項目的拉動作用,在影視娛樂公司的業績中佔據重要地位。但是,華視娛樂成立十幾年,又好又叫座的專案,除了《致青春》,再也沒啥能拿出手了。

與華誼、光線等老牌影視公司對比,可能對華視娛樂不太公平,但即便與同年成立的華策影視(300133.SZ)相比,華視娛樂的差距也不止十萬八千里。僅2016年華策影視就發行了25部電視劇,上映了13部電影,營業收入達到44.45億元。

2014年-2016年,華視娛樂營業收入分別為1.50億元、5711.32萬元、1.2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01.02萬元、-1.21億元、3027.95萬元。一年虧損,五六年白乾。

不僅盈利能力非常不穩定,華視娛樂在行業中排名相對靠後,還嚴重影響了公司的資金流動情況。

2014年-2016年,華視娛樂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41億元、4370.68萬元、1.03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3.60%、76.53%、84.08%。

而華策影視2014年-2016年應收賬款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9.29%、73.65%、64.66%。計算其他同行業上市公司資料發現,華視娛樂的收款能力墊底。

另外,由於行業的製作週期等原因,影視娛樂公司的存貨問題一直被人忽略,這也是公司項目運作能力的重要參考指標。

2014年-2016年,華視娛樂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為39.98%、31.63%和44.78%,分別是華策影視同期的2倍左右。

當然了,公司指出,存貨主要是指馬上就要開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如果這個大項目成功,或許能大幅改善2017年的業績。但如果再出現2015年那種意外,不僅華視娛樂的業績直接被陰雲籠罩,或許還將直接影響公司IPO進程。

畢竟,為了這部40集的電視劇,華視娛樂僅花在主演孫麗(孫儷)及其團隊身上的錢就超過6000萬,平均一集就是150萬。這樣看來,整部電視劇應投資不菲,換誰都賠不起。

行業排名靠後,賣了影視劇收款難

往往一個行業過了以量取勝,開始“擠泡沫”的時候,越是有實力的公司,越容易脫穎而出,比如近幾年的光線傳媒。

那麼,華視娛樂的影視運作能力到底如何?

2015年-2016年,華視娛樂取得備案的電視劇5部,獲准發行1部;取得備案的電影10部,獲准放映的電影3部。

資料顯示,2015年-2016年,中國獲得10部以上電影放映許可證的機構有10家,獲得5-9部電影放映許可證的機構有12家。

也就是說,單論電影專案的整體運作能力,起碼在2015年和2016年,中國最少有22家機構優於華視娛樂。

電視劇板塊,2015年-2016年華視娛樂只發行了一部電視劇版《致青春》,但收視率撲街,東方衛視和安徽衛視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除了項目數量之外,大項目的拉動作用,在影視娛樂公司的業績中佔據重要地位。但是,華視娛樂成立十幾年,又好又叫座的專案,除了《致青春》,再也沒啥能拿出手了。

與華誼、光線等老牌影視公司對比,可能對華視娛樂不太公平,但即便與同年成立的華策影視(300133.SZ)相比,華視娛樂的差距也不止十萬八千里。僅2016年華策影視就發行了25部電視劇,上映了13部電影,營業收入達到44.45億元。

2014年-2016年,華視娛樂營業收入分別為1.50億元、5711.32萬元、1.2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01.02萬元、-1.21億元、3027.95萬元。一年虧損,五六年白乾。

不僅盈利能力非常不穩定,華視娛樂在行業中排名相對靠後,還嚴重影響了公司的資金流動情況。

2014年-2016年,華視娛樂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41億元、4370.68萬元、1.03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3.60%、76.53%、84.08%。

而華策影視2014年-2016年應收賬款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9.29%、73.65%、64.66%。計算其他同行業上市公司資料發現,華視娛樂的收款能力墊底。

另外,由於行業的製作週期等原因,影視娛樂公司的存貨問題一直被人忽略,這也是公司項目運作能力的重要參考指標。

2014年-2016年,華視娛樂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為39.98%、31.63%和44.78%,分別是華策影視同期的2倍左右。

當然了,公司指出,存貨主要是指馬上就要開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如果這個大項目成功,或許能大幅改善2017年的業績。但如果再出現2015年那種意外,不僅華視娛樂的業績直接被陰雲籠罩,或許還將直接影響公司IPO進程。

畢竟,為了這部40集的電視劇,華視娛樂僅花在主演孫麗(孫儷)及其團隊身上的錢就超過6000萬,平均一集就是150萬。這樣看來,整部電視劇應投資不菲,換誰都賠不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