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記者問孫中山 你為什麼老是上當受騙 孫中山的回答讓人深省

孫中山先生為追求民族之解放, 國家之富強一生奔波勞碌, 苦於手中無錢無權無兵, 只得周旋于財閥、軍閥之間, 借用他人之力以達到革命之目的。 將革命成敗壓注於他人身上, 必然多生波折, 於是便有謠言說孫中山傻, 容易受騙, 實乃情勢所逼。

晚年有記者問孫中山先生:“中山先生, 很多人說你不明察事理, 經常上當受騙, 這是為什麼呢?”孫中山回答說:“君子可欺以其方, 子產且然。 投其所好, 不易察也。 ”

對於這個尖銳的問題, 孫中山先生用孟子的話進行了回復, 意思是君子可以被人用正當的理由欺騙, 用合情合理的騙局欺騙。 像他這樣的革命者, 一心只想著革命勝利, 但凡是別人有益於革命、有益於國家的事, 即使是騙局, 也不容易覺察。

中山先生特別還舉了廣州起義時, 被三點會成員欺騙的事情作為例子。 廣州起義前, 為了獲得更強大的革命力量, 孫中山事先派人和香港三點會(黑社會組織)接觸, 並親自前往香港進行考察。

見到三點會的頭目後, 孫中山問:“你們有多少人啊?”

頭目回答說:“有很多很多人。 ”

中山先生接著問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嗎?"

頭目說:“可以讓你們先清點人數, 再領軍餉。 ”

孫中山想了想, “香港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 怎麼可以讓我隨便點名呢?”

三點會另一頭目說:“我們可以約點時間在茶樓時見面。 中山先生先進茶樓, 我們後面再進去, 以起立作為暗號, 我們進去時, 只要是站起來的都是同志, 不站起來的就是旁人。 ”

孫中山覺得這辦法沒問題, 如果真有那麼多人, 那麼革命大事可成。 等到見面那天, 孫中山來到茶樓, 按約定的方法與三點會頭目見面, 站起來有百多人。

孫中山見到這情景很開心, 以為有百多個革命志士。 接著又按照這方法去了十多個茶樓點名, 情景也都差不多。

孫中山這下心裡就安定下來了, 同志這麼多, 何愁革命不成?

結果等到起義當天, 來到現場的人卻廖廖無己。 革命力量不足, 起義自然便失敗了。 事後孫中山才知道, 這是一個專門為了沖著他手裡糧餉而來的騙局。 當天去茶樓的人都是香港的普通工人, 之所以起立是因為事先和他們約定好了,專門來騙孫中山的。

之所以起立是因為事先和他們約定好了,專門來騙孫中山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