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雅昌專稿」亞洲之聲 阿拉裡奧畫廊的“西岸元年”

阿拉裡奧西岸新空間外景圖

7月1日, 又有一家畫廊進駐上海西岸——創立於1989年的阿拉裡奧畫廊以大型群展“亞洲之聲”開啟它的西岸元年。

如展覽名所示, 阿拉裡奧選擇在上海發聲:聚焦全亞洲當代藝術。

阿拉裡奧畫廊、阿拉裡奧美術館創始人金昌一

全新的阿拉裡奧上海空間坐落于龍騰大道徐匯濱江沿岸。 畫廊與東畫廊、馬陵畫廊在一片樓裡, 毗鄰沒頂畫廊和徐震品牌, 步行2分鐘可達餘德耀美術館,

距龍美術館、香格納畫廊、上海喬空間、上海攝影藝術中心等藝術地標不到2公里, 座標西岸目前最核心區域。 阿拉裡奧畫廊和美術館創始人金昌一先生告訴雅昌藝術網:“進駐西岸將為阿拉裡奧畫廊帶來更多可能。 我們需要更多物理空間, 來承載並展示更豐富、更實驗的作品。 ”

阿拉裡奧上海西岸空間首展 利用了公共走道展示藝術作品

如他所說, 登陸西岸後的阿拉裡奧有兩大空間組成, 畫廊簡潔地為其命名A1和A2, 兩個空間由一個寬敞的露天走道隔開。 據金昌一介紹, 這條公共走道為畫廊提供更多可能性。 “我們試圖在這裡做更靈活的展覽, 展示更好的公共藝術。 ”他說。

阿拉裡奧上海西岸新空間“亞洲之聲” 展覽現場

作為阿拉裡奧西岸空間開幕展,展覽集結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印度、菲律賓、印尼的22位藝術家的創作。“亞洲”是這些藝術家生活的所在地,但亞洲擁有的文化特殊性——複雜的歷史、政治、文化——為每一位藝術家提供不同的創作土壤。生活在亞洲的藝術家保持著個體的獨特性,他們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藝術實踐或藝術觀點,這種差異性的面貌,也勾勒出亞洲當代藝術的一種特性。

“我曾收藏很多西方的作品,我還把畫廊開到過紐約,但直到在那裡,我才開始考慮自己的身份。我發現,亞洲才是我的根本,亞洲當代藝術有很多值得我去挖掘的內容。因此,我來到中國,無論是曾經的北京,還是現在的上海,我希望在這裡推廣更多亞洲藝術家的作品,挖掘亞洲的文化魅力。”金昌一告訴雅昌藝術網。

阿拉裡奧上海西岸新空間“亞洲之聲” 展覽現場

阿拉裡奧曾是最早來華的韓國畫廊之一。它曾在北京呆過不短的時間,因各種原因暫作告別;3年前,它將目標投向上海,並成為最早進駐上海西岸的國際畫之一。這對2000年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2005年準備試水中國市場的金昌一而言,已不算“最快的速度”。這個自稱“下了決定就做”的行動派,用了近20年的時間,瞭解中國藝術、結識中國藝術家,以及風雲變換的藝術市場。

對他而言,“亞洲之聲”群展,並不是陳述“什麼是亞洲身份”以及“我們是誰”,而是通過呈現不同年齡、經驗、美學、文化的藝術家及其作品,來創建對話機會,進而去引導對亞洲當代藝術未來與可能性的思考。

“亞洲之聲”,是阿拉裡奧畫廊的新開始。

22位參展藝術家全解析

青野文昭 Mending, Substitution, Consolidation, Coupling, “Restoration of a Land Marker Collected in Yuriage, Miyagi,

Japan,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Memorial Configuration)”

2013, Plastic, paper (books) and acrylic paint, 43(L) x 16(W) x 12(D) cm

青 野 文 昭

青野文昭,1968年出生於日本仙台,畢業于宮城教育大學研究生院。自職業生涯早期以來,青野文昭一直對物品的“維修”和“恢復”很感興趣,他關注對遺失或毀壞的重建。

2011年,日本海嘯對青野文昭故鄉造成很大衝擊,這一事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青野文昭的作品觀。自此,他的創作更趨於個人化,近期作品往往通過對藝術療愈的追尋,來獲得更深層的意義。其中,作 品《Low Tables Covered with Floor Materials from Houses Destroyed in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 sunami》就極具代表性,在地震災難後被發現的物體中,藝術家融入了自己的美學理念,不僅為這些破損物品帶來了美學價值,同時,他提出的“轉世”概念——源於拉丁語“肉身”一詞,亦指向將“肉身”放回 破損的物體,並將它們“轉世”回到生命之中。

陳彧凡 化一 (deatail view)

2008, Mixed media on paper, 260 x 160 cm

陳 彧 凡

陳彧凡,1973年出生于中國福建莆田,1997年畢業于福建師範大學藝術學院,2007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研究生班,目前生活、工作於上海。

作為生於197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陳彧凡的創作實踐聚焦於記憶、歷史、時間等命題,他以毫不妥協的堅定態度對現實政治(realpolitik)與集體意識展開深刻的思考。陳彧凡的作品具有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內在理念則根植于具有深厚底蘊的中國文化土壤。在這兩股力量的相互交織中, 藝術家的個人記憶與文化在抽象與觀念間遊走,這也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創作語境。

陳彧君 錯屋NO.170528

2017, Acrylic and ink on paper, 400 x 220 cm

陳 彧 君

陳彧君,1976年生於中國福建莆田。199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

作為最具個人特色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陳彧君始終關注於由個人身份的轉變所引發的具體問題。 透過藝術實踐,他將對父輩移居南陽的家族記憶,與他同輩人在地理上的遷移和離鄉的經歷相互交織。陳彧君的作品,透過對特定個體的描繪和審視,傳達出具有社會學意義的視覺敘事。

崔秉昭 Untitled-0160102

2016, Newspaper, ballpoint pen, and pencil, 54 x 80 cm

崔 秉 昭

崔秉昭,1943年生於韓國大邱,1974年畢業于韓國中央大學繪畫系,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之後,于啟明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于韓國大邱。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來,崔秉昭不斷地實踐對材料的物質性轉變。通過圓珠筆或鉛筆塗抹報紙,崔秉昭形成他獨有的創作方法論。在創作時,崔秉昭不斷地在報紙上用圓珠筆和鉛筆劃線,直到紙張被撕碎劃爛,最終展現出一種紙張被徹底解構的狀態。通過不斷執行反復性動作,崔秉昭的創作亦顯示出他的自我反思性實踐,與對獲悉藝術的本質的渴望和追求。

柯·努格羅荷 舞蹈家系列(憎惡的世界)

2016, Fiberglass painted with acrylic, manual embroidery, batik bolster, batik table mat, short pant and belt,

173 x 62 x 31 cm

艾 柯 · 努 格 羅 荷

艾柯·努格羅荷出生於印尼人口最密集的爪哇島中心——日惹。他的作品不僅涉及普世性的國際問題,亦對獨特的當地文化的消失,提出了批判性看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向政府要求自由的“烈火摩西”改革時期開始,艾柯·努格羅荷在印尼當地藝術界展露頭角。在改革時代,印尼擺脫了新秩序政權的統治。藝術家通過日惹獲得創作靈感,從而大膽地開始了油畫創作。從壁畫設計到繪畫;從油畫、書籍 、漫畫和動畫到刺繡、雕刻,以及近來他對故鄉傳統藝術“皮影戲”的現代式剖析等,他一直都游走於各種領域。艾柯·努格羅荷早期作品——包括壁畫手工貼紙、刺繡徽章等,混合媒介的拼裝和繪畫,這些作品被設置在市中心的牆壁上向大眾公開。另外,他受到漫畫啟發的作品,通常以簡單背景映襯人物,結合宏大敘事,富有幽默感和諷刺意味,看起來十分直接。

高磊 折斷胳膊之中

2017, Wooden old paddles, brass hinges and screws, 600 x 20 x 5 cm

高 磊

高磊,1989年出生于中國長沙,200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數字媒體系,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

高磊一直通過創作攝影、繪畫、裝置等綜合性媒介作品,輾轉于幻想與現實世界之中。他以嫺熟的創作手法,將日常物件轉譯和轉化成為繪畫和裝置作品,借由作品展現出秩序與混亂之間灰色的地帶,不失幽默地呈現出個人對於世界的敏銳觀察。透過這種非擬人化的手法,高磊審視著權利系統對個人思考方式的作 用,以及社會常規和限制對個體造成的影響。

嬌拉汀·哈威爾 New Cloud Forming

2017, Acrylic on Canvas, 183 x 183 cm

傑 拉 爾 丁 · 哈 維 爾

嬌拉汀·哈威爾,出生於1970年,是目前活躍的新一代年輕菲律賓藝術家。

嬌拉汀·哈威爾的作品通常充滿緊張和挑釁的內在張力,原始城市的力量感烘托出冷靜精妙的視覺魅惑。死亡、痛苦、失衡的關係與情緒暴力是她一貫的創作主題。她的內心世界複雜而又微妙,展現出沉默的緊張感和內在的爆發力。她曾說:“我的小學和中學接受天主教教育。修女曾為我們講述耶穌和其他殉難者的犧牲,而我對此理解的是,天主教的基礎是建立在血與罪惡之上。教會利用同樣的罪惡感,對菲律賓社會和我們的政府 施加權威性的影響,使其在決策和政策制定方面出現癱瘓的局面”。

韓家泉作品

左:洋玩意2016, Oil on canvas, 40 x 30 cm

中:兩個尖嘴物件2016, Oil on Canvas, 40 x 30 cm

右:有壁畫的庭院 2016, Oil on Canvas, 40 x 30 cm

韓 家 泉

韓家泉,197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舟山,1998年畢業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目前任教于東華大學。

韓家泉的作品涉及人物、風景和景觀。在對現實生活的描繪中,他發展出了獨特的個人藝術語言與敘事。他的繪畫作品有著強勁有力的筆觸,以及能夠傳情達意的質感。

薑亨九 Monroe

2016, Oil on canvas, 259 x 193.9 cm

薑 亨 九

薑亨九,1954年生於韓國永同郡,1980年畢業于韓國首爾中央大學繪畫系,目前在韓國盆唐和濟 州島生活和工作。

薑亨九以他的超寫實主義肖像作品而著名。這些作品洋溢著豐富的情感意涵,展現了令人歎為觀 止的視覺細節,同時在美學表達上極富個人特色。薑亨九的肖像作品,通常能夠帶給人強烈的感官印象,畫面中逼真的細節描繪,有力地展現出現實世界的可觸知性,而作品在整體上又營造出令人費解的神秘氣氛。薑亨九批判性地認為,作品對真實世界單純的複製和模仿,會削弱繪畫真正的價值。相反,藝術家應借由精湛的技藝,表達出攝影作品難以捕捉到的細微情感——比如,一 縷頭髮和面部皺紋,既顯現出衰老的痕跡,也吐露出所刻畫對象生活裡微妙的情緒。

植松奎二 Interval - Five Stones II

2015(1975), Gelatin silver print, 128x 306 x 3.5 cm (each 50 x 61 cm , 11 sheets)

植 松 奎 二

植松奎二1947年生於日本,1975年移居德國。

在1972年到1976年間,植松奎二拍攝的攝影作品,根植於他對“看的行動”的問題的思考。所謂“看的行動”,是探索于人類和自然(或物體)之間“看”與“行動”的關係,這是藝術家整個藝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觀念。這些作品從身體對空間環境的體驗出發,從單純的手勢姿態,過渡到由視覺媒介對這些動作的記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早期對“力”的關注——如重力、吸引力和離心力。

2000年後,植松奎二圍繞“隱形的力是如何作用於人和物體”展開創作。這種對人類存在本質的疑問和凝視,在藝術家的整個創作生涯中皆有所體現。具有品質的物體——如地球、太陽和行星,使空間扭曲並創造出具有萬有引力的場域,使物體間相互吸引拉扯。

金炳昊 Seventy Two Silent Propagations

2012, Urethane coating on stainless steel, arduino, and piezo, 300 x 600 x 250 cm, Unique

金 炳 昊

金炳昊,1974年生於韓國,2000年于韓國首爾弘益大學美術學院獲得絲網印刷專業學士學位,2004 年于韓國中央大學影像科學、多媒體及電影研究生院獲得視覺技術專業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首爾。

金炳昊在金屬雕塑中插入電路,使其創作出電子聲音,以展現獨特的雕塑創作方式。在笨重的中心體上,細長的管子延伸至一個或者多個方向,細緻入微地描述了敏捷的運動感和冰冷的金屬性。按照藝術家設計的圖紙和部件,被精美加工而成的金屬雕塑,一方面延續了量產體系下的產品製作方式,另一方面反映了類似某種習慣、慣例和規範的社會性結構。

名和晃平 Pixcell-Deer#49

2017, Stuffed deer, glassbeads, 207 x 18 x 150 cm

名 和 晃 平

名和晃平,目前在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任職教授助理,也是SANDWICH的創始人和負責人。

自創作初期起,名和晃平開始對力與控制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品的創作根基。他的《圖元細胞-鹿》——或被更多人稱為“小珠”的系列作品,刻畫了一件夢幻般的小鹿雕塑。藝術家借助“動物標本剝制術”的科學技術手段,使自己的想像轉變成為了一件藝術作品,為觀者帶來了一種虛無縹緲的唯美之感。另外,其繪畫代表作《Direct ion》則通過傾斜畫布,使繪畫顏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呈15度角穿過畫面。這一看似隨意的創作,藝術家控制和決定著整個畫面中每條線間的距離和整體構圖,使其在靈活性和控制力中對峙。

李東昱 Pooh

2013, Mixed media, 35(L) x 16 x 16 cm (including a glass dome)

李 東 昱

李東昱,1976年生於韓國大田,並於2001年和2003年分別獲藝術學士和藝術碩士學位。

對生活中內在矛盾的關注,是貫穿李東昱藝術創作的主線。在他的作品中,極度寫實又細緻入微的袖珍人體被壓縮在超現實的氛圍中。他的作品反映了人類如今在生活中面臨的這種恐怖而又充滿詩意的困局。 以血肉之軀為武裝的戰士,面對在謀殺現場渾身是血而又一臉天真的小孩,這些場景喻示著生命與死亡, 美麗與絕望,文明與野蠻,現實與幻想,這些極端中間存在的一切都巧妙地交織其中,使觀者體驗到一 種被現實中一股無名力量束縛著的虛構世界。此外,藝術家還同樣關注那些生活在容器中的、對外界環境不產生絲毫影響的生物,比如水族館和魚缸。收集和觀察這些容器,是李東昱的愛好。這些容器成為了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了作品本身。

萊斯利·德·察瓦茲 Defeat Ushered by Surrender is the New Oblivion

2017, Oil on Canvas, 195 x 247 cm

萊 斯 利 · 德 · 察 瓦 茲

萊斯利·德·察瓦茲的藝術實踐涉及多元化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審視了存在於菲律賓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如歷史、 殖民主義、宗教、帝國主義、教育規範、權力爭奪、當代文化、政治和社會價值等。德·察瓦茲的作品通過對歷史樣板的反思、對當下社會論述的重新審視、以及深刻的自省,揭露出被官方意識 形態壓抑下的菲律賓人所經歷的各種真實境遇。

李帆 稀疏

2016, Acrylic and Ink on hemp paper, 200 x 109 cm

李 帆

李帆,1966年生於北京。1988年至1992年期間,他曾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版畫,並獲得了學士和碩士 學位。畢業後,李帆選擇留校任教,現為版畫系副系主任、碩士生導師。

李帆的作品,常常能捕捉、勾勒出生活裡極其戲劇化和誇張的瞬間。就形式而言,其使用傳統的中國畫技法,這體現於作品突出的線條和輪廓,或畫布上自然隨意的筆觸。自2001年起,李帆開始創作紙面藝術作品,並通過從水粉畫到丙烯畫的過渡,擴展著他對這一藝術媒介的探索。此外,李帆還對不同材料與紙張之間的關係、以及“邊緣化”構圖展開了大膽實踐。另一方面,他也發展出了獨具個人特色的表現主題和視覺語言。

李暉 不確定的真相

2011-2015, Stainless steel, 450 x 190 x 210 cm

李 暉

李暉,生於1977年,200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目前工作生活於北京。

李暉是中國新一代多媒體藝術的重要實踐者。藝術家在探求嚴肅人性課題的同時,也成功地運用了多種新媒體表達。“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李暉的藝術哲學。他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現多種維度的交錯和時間的碰撞。他在情感氛圍的營造中加入理性的分析,刻意選取科技工業為媒介,以此展現人類的存在狀態,探索有關生命和恐懼的課題。這一過程中,引發了許多有關生活和精神的議題比如輪回,生死,超越,衝突,擴張,壓縮、無常。

梁曼琪 超維空間中的物體

2017, Oil on canvas, 200(L) x 160(W) cm each

梁 曼 琪

梁曼琪,1986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200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美術教育系,2012年畢業 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德藝術研究生院(CDK)繪畫系,獲美術碩士學位。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

梁曼琪的作品以二維繪畫作為核心,她借助裝置、特定場域繪畫、甚至是空間中的建築結構等創作媒介,使藝術作品與展覽空間相互連接、介入和互補。藝術家使用鮮活的視覺語言,打破了物理空間與物體之間的界限,使線條、色彩和形式由畫布延伸進入到真實的空間之中。

繆曉春 暈船

2016, Acrylic on canvas, 150 x 200 cm

繆 曉 春

繆曉春,1964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無錫。他在1986年獲得南京大學德國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碩士學位,並於1999年畢業於德國卡塞爾科技大學,獲得他的第二個藝術碩士學位。

繆曉春是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新媒體藝術家之一,專注於探索如何在3D動畫和2D繪畫之間轉換表達方式。扎實的學術背景深刻影響著繆曉春對社會人文的關注,尤其是他充分利用最新的三維電腦技術,以歷史經典繪畫作為視覺表現結構的基礎,創造出一系列奇異的當代蒙太奇形象和虛擬實境。

渡邊信子 White and Red

2016, Paint on stainless, 150 x 95 x 250 (L) cm

渡 邊 信 子

渡邊信子1948年生於日本東京,曾在日本相愛大學學習鋼琴專業,並獲得了學士 學位。

渡邊信子的作品,往往以她對於兩種不同主題之間的關係的探索作為出發點,如過去與當下,時間與空 間,顏色與性狀,聲音與場域。她作品中使用的材料被鑲嵌於木質的框架之中,製造出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色彩張力。

蘇伯德·古普塔 Cosmic Void

2016, Brass pots, rope and steel structure, 301(L) x 235(W) x 105(D) cm (Approx.)

蘇 伯 德 · 古 普 塔

蘇伯德·古普塔,1964年生於印度佛教勝地比哈爾邦邦。他曾於1983年至1988年在巴特那藝術學院學習,目前在新德里生活和工作。

蘇伯德·古普塔不僅是印度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也宣導了對南亞一些重要文化問題的關注。他使用高度還原的印度語言,結合了一種扭曲的表現形式,表達了符號和形式在當代印度語言中的深刻內涵。從一個村莊遷移到一個城市的經歷,全球化和文化雜種狀態,以及其所帶來的改變、不可預測的衝突,是他作品中至關重要的概念。

元性媛 The Water-grass Network of IT Specialists

2017, C-print, 165(L) x 275(W) cm, Edition of 3

元 性 媛

元性媛,1972年生於韓國。

元性媛拍攝了成千上萬的照片,她通過複雜且細緻的拼貼創作,用真實的圖像表達自己虛構的想像。通過對時空的疊加拼貼,元性媛架構了一個敘事的故事,引導觀眾感 受這些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圖像。

閆珩 Fusiform Museum (detail view)

2017, Painting installation,

閆 珩

閆珩,1982年出生于中國遼寧,2007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閆珩的畫中充滿全球消費社會,和中國意識形態條件下的個人經驗和社會隱喻。他善於發現樸素、簡單的日常情境中蘊藏的無限可能。他的圖像多為具象人物、事物和外部環境的再次表達,借助已使用完的家用電器與繪畫並列構成的畫面,喻示人對事物的過度依賴。

作者:彭菲

編輯:張麗敏

作為阿拉裡奧西岸空間開幕展,展覽集結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印度、菲律賓、印尼的22位藝術家的創作。“亞洲”是這些藝術家生活的所在地,但亞洲擁有的文化特殊性——複雜的歷史、政治、文化——為每一位藝術家提供不同的創作土壤。生活在亞洲的藝術家保持著個體的獨特性,他們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藝術實踐或藝術觀點,這種差異性的面貌,也勾勒出亞洲當代藝術的一種特性。

“我曾收藏很多西方的作品,我還把畫廊開到過紐約,但直到在那裡,我才開始考慮自己的身份。我發現,亞洲才是我的根本,亞洲當代藝術有很多值得我去挖掘的內容。因此,我來到中國,無論是曾經的北京,還是現在的上海,我希望在這裡推廣更多亞洲藝術家的作品,挖掘亞洲的文化魅力。”金昌一告訴雅昌藝術網。

阿拉裡奧上海西岸新空間“亞洲之聲” 展覽現場

阿拉裡奧曾是最早來華的韓國畫廊之一。它曾在北京呆過不短的時間,因各種原因暫作告別;3年前,它將目標投向上海,並成為最早進駐上海西岸的國際畫之一。這對2000年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2005年準備試水中國市場的金昌一而言,已不算“最快的速度”。這個自稱“下了決定就做”的行動派,用了近20年的時間,瞭解中國藝術、結識中國藝術家,以及風雲變換的藝術市場。

對他而言,“亞洲之聲”群展,並不是陳述“什麼是亞洲身份”以及“我們是誰”,而是通過呈現不同年齡、經驗、美學、文化的藝術家及其作品,來創建對話機會,進而去引導對亞洲當代藝術未來與可能性的思考。

“亞洲之聲”,是阿拉裡奧畫廊的新開始。

22位參展藝術家全解析

青野文昭 Mending, Substitution, Consolidation, Coupling, “Restoration of a Land Marker Collected in Yuriage, Miyagi,

Japan,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Memorial Configuration)”

2013, Plastic, paper (books) and acrylic paint, 43(L) x 16(W) x 12(D) cm

青 野 文 昭

青野文昭,1968年出生於日本仙台,畢業于宮城教育大學研究生院。自職業生涯早期以來,青野文昭一直對物品的“維修”和“恢復”很感興趣,他關注對遺失或毀壞的重建。

2011年,日本海嘯對青野文昭故鄉造成很大衝擊,這一事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青野文昭的作品觀。自此,他的創作更趨於個人化,近期作品往往通過對藝術療愈的追尋,來獲得更深層的意義。其中,作 品《Low Tables Covered with Floor Materials from Houses Destroyed in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 sunami》就極具代表性,在地震災難後被發現的物體中,藝術家融入了自己的美學理念,不僅為這些破損物品帶來了美學價值,同時,他提出的“轉世”概念——源於拉丁語“肉身”一詞,亦指向將“肉身”放回 破損的物體,並將它們“轉世”回到生命之中。

陳彧凡 化一 (deatail view)

2008, Mixed media on paper, 260 x 160 cm

陳 彧 凡

陳彧凡,1973年出生于中國福建莆田,1997年畢業于福建師範大學藝術學院,2007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研究生班,目前生活、工作於上海。

作為生於197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陳彧凡的創作實踐聚焦於記憶、歷史、時間等命題,他以毫不妥協的堅定態度對現實政治(realpolitik)與集體意識展開深刻的思考。陳彧凡的作品具有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內在理念則根植于具有深厚底蘊的中國文化土壤。在這兩股力量的相互交織中, 藝術家的個人記憶與文化在抽象與觀念間遊走,這也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創作語境。

陳彧君 錯屋NO.170528

2017, Acrylic and ink on paper, 400 x 220 cm

陳 彧 君

陳彧君,1976年生於中國福建莆田。199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

作為最具個人特色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陳彧君始終關注於由個人身份的轉變所引發的具體問題。 透過藝術實踐,他將對父輩移居南陽的家族記憶,與他同輩人在地理上的遷移和離鄉的經歷相互交織。陳彧君的作品,透過對特定個體的描繪和審視,傳達出具有社會學意義的視覺敘事。

崔秉昭 Untitled-0160102

2016, Newspaper, ballpoint pen, and pencil, 54 x 80 cm

崔 秉 昭

崔秉昭,1943年生於韓國大邱,1974年畢業于韓國中央大學繪畫系,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之後,于啟明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于韓國大邱。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來,崔秉昭不斷地實踐對材料的物質性轉變。通過圓珠筆或鉛筆塗抹報紙,崔秉昭形成他獨有的創作方法論。在創作時,崔秉昭不斷地在報紙上用圓珠筆和鉛筆劃線,直到紙張被撕碎劃爛,最終展現出一種紙張被徹底解構的狀態。通過不斷執行反復性動作,崔秉昭的創作亦顯示出他的自我反思性實踐,與對獲悉藝術的本質的渴望和追求。

柯·努格羅荷 舞蹈家系列(憎惡的世界)

2016, Fiberglass painted with acrylic, manual embroidery, batik bolster, batik table mat, short pant and belt,

173 x 62 x 31 cm

艾 柯 · 努 格 羅 荷

艾柯·努格羅荷出生於印尼人口最密集的爪哇島中心——日惹。他的作品不僅涉及普世性的國際問題,亦對獨特的當地文化的消失,提出了批判性看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向政府要求自由的“烈火摩西”改革時期開始,艾柯·努格羅荷在印尼當地藝術界展露頭角。在改革時代,印尼擺脫了新秩序政權的統治。藝術家通過日惹獲得創作靈感,從而大膽地開始了油畫創作。從壁畫設計到繪畫;從油畫、書籍 、漫畫和動畫到刺繡、雕刻,以及近來他對故鄉傳統藝術“皮影戲”的現代式剖析等,他一直都游走於各種領域。艾柯·努格羅荷早期作品——包括壁畫手工貼紙、刺繡徽章等,混合媒介的拼裝和繪畫,這些作品被設置在市中心的牆壁上向大眾公開。另外,他受到漫畫啟發的作品,通常以簡單背景映襯人物,結合宏大敘事,富有幽默感和諷刺意味,看起來十分直接。

高磊 折斷胳膊之中

2017, Wooden old paddles, brass hinges and screws, 600 x 20 x 5 cm

高 磊

高磊,1989年出生于中國長沙,200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數字媒體系,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

高磊一直通過創作攝影、繪畫、裝置等綜合性媒介作品,輾轉于幻想與現實世界之中。他以嫺熟的創作手法,將日常物件轉譯和轉化成為繪畫和裝置作品,借由作品展現出秩序與混亂之間灰色的地帶,不失幽默地呈現出個人對於世界的敏銳觀察。透過這種非擬人化的手法,高磊審視著權利系統對個人思考方式的作 用,以及社會常規和限制對個體造成的影響。

嬌拉汀·哈威爾 New Cloud Forming

2017, Acrylic on Canvas, 183 x 183 cm

傑 拉 爾 丁 · 哈 維 爾

嬌拉汀·哈威爾,出生於1970年,是目前活躍的新一代年輕菲律賓藝術家。

嬌拉汀·哈威爾的作品通常充滿緊張和挑釁的內在張力,原始城市的力量感烘托出冷靜精妙的視覺魅惑。死亡、痛苦、失衡的關係與情緒暴力是她一貫的創作主題。她的內心世界複雜而又微妙,展現出沉默的緊張感和內在的爆發力。她曾說:“我的小學和中學接受天主教教育。修女曾為我們講述耶穌和其他殉難者的犧牲,而我對此理解的是,天主教的基礎是建立在血與罪惡之上。教會利用同樣的罪惡感,對菲律賓社會和我們的政府 施加權威性的影響,使其在決策和政策制定方面出現癱瘓的局面”。

韓家泉作品

左:洋玩意2016, Oil on canvas, 40 x 30 cm

中:兩個尖嘴物件2016, Oil on Canvas, 40 x 30 cm

右:有壁畫的庭院 2016, Oil on Canvas, 40 x 30 cm

韓 家 泉

韓家泉,197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舟山,1998年畢業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目前任教于東華大學。

韓家泉的作品涉及人物、風景和景觀。在對現實生活的描繪中,他發展出了獨特的個人藝術語言與敘事。他的繪畫作品有著強勁有力的筆觸,以及能夠傳情達意的質感。

薑亨九 Monroe

2016, Oil on canvas, 259 x 193.9 cm

薑 亨 九

薑亨九,1954年生於韓國永同郡,1980年畢業于韓國首爾中央大學繪畫系,目前在韓國盆唐和濟 州島生活和工作。

薑亨九以他的超寫實主義肖像作品而著名。這些作品洋溢著豐富的情感意涵,展現了令人歎為觀 止的視覺細節,同時在美學表達上極富個人特色。薑亨九的肖像作品,通常能夠帶給人強烈的感官印象,畫面中逼真的細節描繪,有力地展現出現實世界的可觸知性,而作品在整體上又營造出令人費解的神秘氣氛。薑亨九批判性地認為,作品對真實世界單純的複製和模仿,會削弱繪畫真正的價值。相反,藝術家應借由精湛的技藝,表達出攝影作品難以捕捉到的細微情感——比如,一 縷頭髮和面部皺紋,既顯現出衰老的痕跡,也吐露出所刻畫對象生活裡微妙的情緒。

植松奎二 Interval - Five Stones II

2015(1975), Gelatin silver print, 128x 306 x 3.5 cm (each 50 x 61 cm , 11 sheets)

植 松 奎 二

植松奎二1947年生於日本,1975年移居德國。

在1972年到1976年間,植松奎二拍攝的攝影作品,根植於他對“看的行動”的問題的思考。所謂“看的行動”,是探索于人類和自然(或物體)之間“看”與“行動”的關係,這是藝術家整個藝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觀念。這些作品從身體對空間環境的體驗出發,從單純的手勢姿態,過渡到由視覺媒介對這些動作的記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早期對“力”的關注——如重力、吸引力和離心力。

2000年後,植松奎二圍繞“隱形的力是如何作用於人和物體”展開創作。這種對人類存在本質的疑問和凝視,在藝術家的整個創作生涯中皆有所體現。具有品質的物體——如地球、太陽和行星,使空間扭曲並創造出具有萬有引力的場域,使物體間相互吸引拉扯。

金炳昊 Seventy Two Silent Propagations

2012, Urethane coating on stainless steel, arduino, and piezo, 300 x 600 x 250 cm, Unique

金 炳 昊

金炳昊,1974年生於韓國,2000年于韓國首爾弘益大學美術學院獲得絲網印刷專業學士學位,2004 年于韓國中央大學影像科學、多媒體及電影研究生院獲得視覺技術專業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首爾。

金炳昊在金屬雕塑中插入電路,使其創作出電子聲音,以展現獨特的雕塑創作方式。在笨重的中心體上,細長的管子延伸至一個或者多個方向,細緻入微地描述了敏捷的運動感和冰冷的金屬性。按照藝術家設計的圖紙和部件,被精美加工而成的金屬雕塑,一方面延續了量產體系下的產品製作方式,另一方面反映了類似某種習慣、慣例和規範的社會性結構。

名和晃平 Pixcell-Deer#49

2017, Stuffed deer, glassbeads, 207 x 18 x 150 cm

名 和 晃 平

名和晃平,目前在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任職教授助理,也是SANDWICH的創始人和負責人。

自創作初期起,名和晃平開始對力與控制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品的創作根基。他的《圖元細胞-鹿》——或被更多人稱為“小珠”的系列作品,刻畫了一件夢幻般的小鹿雕塑。藝術家借助“動物標本剝制術”的科學技術手段,使自己的想像轉變成為了一件藝術作品,為觀者帶來了一種虛無縹緲的唯美之感。另外,其繪畫代表作《Direct ion》則通過傾斜畫布,使繪畫顏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呈15度角穿過畫面。這一看似隨意的創作,藝術家控制和決定著整個畫面中每條線間的距離和整體構圖,使其在靈活性和控制力中對峙。

李東昱 Pooh

2013, Mixed media, 35(L) x 16 x 16 cm (including a glass dome)

李 東 昱

李東昱,1976年生於韓國大田,並於2001年和2003年分別獲藝術學士和藝術碩士學位。

對生活中內在矛盾的關注,是貫穿李東昱藝術創作的主線。在他的作品中,極度寫實又細緻入微的袖珍人體被壓縮在超現實的氛圍中。他的作品反映了人類如今在生活中面臨的這種恐怖而又充滿詩意的困局。 以血肉之軀為武裝的戰士,面對在謀殺現場渾身是血而又一臉天真的小孩,這些場景喻示著生命與死亡, 美麗與絕望,文明與野蠻,現實與幻想,這些極端中間存在的一切都巧妙地交織其中,使觀者體驗到一 種被現實中一股無名力量束縛著的虛構世界。此外,藝術家還同樣關注那些生活在容器中的、對外界環境不產生絲毫影響的生物,比如水族館和魚缸。收集和觀察這些容器,是李東昱的愛好。這些容器成為了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了作品本身。

萊斯利·德·察瓦茲 Defeat Ushered by Surrender is the New Oblivion

2017, Oil on Canvas, 195 x 247 cm

萊 斯 利 · 德 · 察 瓦 茲

萊斯利·德·察瓦茲的藝術實踐涉及多元化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審視了存在於菲律賓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如歷史、 殖民主義、宗教、帝國主義、教育規範、權力爭奪、當代文化、政治和社會價值等。德·察瓦茲的作品通過對歷史樣板的反思、對當下社會論述的重新審視、以及深刻的自省,揭露出被官方意識 形態壓抑下的菲律賓人所經歷的各種真實境遇。

李帆 稀疏

2016, Acrylic and Ink on hemp paper, 200 x 109 cm

李 帆

李帆,1966年生於北京。1988年至1992年期間,他曾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版畫,並獲得了學士和碩士 學位。畢業後,李帆選擇留校任教,現為版畫系副系主任、碩士生導師。

李帆的作品,常常能捕捉、勾勒出生活裡極其戲劇化和誇張的瞬間。就形式而言,其使用傳統的中國畫技法,這體現於作品突出的線條和輪廓,或畫布上自然隨意的筆觸。自2001年起,李帆開始創作紙面藝術作品,並通過從水粉畫到丙烯畫的過渡,擴展著他對這一藝術媒介的探索。此外,李帆還對不同材料與紙張之間的關係、以及“邊緣化”構圖展開了大膽實踐。另一方面,他也發展出了獨具個人特色的表現主題和視覺語言。

李暉 不確定的真相

2011-2015, Stainless steel, 450 x 190 x 210 cm

李 暉

李暉,生於1977年,200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目前工作生活於北京。

李暉是中國新一代多媒體藝術的重要實踐者。藝術家在探求嚴肅人性課題的同時,也成功地運用了多種新媒體表達。“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李暉的藝術哲學。他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現多種維度的交錯和時間的碰撞。他在情感氛圍的營造中加入理性的分析,刻意選取科技工業為媒介,以此展現人類的存在狀態,探索有關生命和恐懼的課題。這一過程中,引發了許多有關生活和精神的議題比如輪回,生死,超越,衝突,擴張,壓縮、無常。

梁曼琪 超維空間中的物體

2017, Oil on canvas, 200(L) x 160(W) cm each

梁 曼 琪

梁曼琪,1986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200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美術教育系,2012年畢業 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德藝術研究生院(CDK)繪畫系,獲美術碩士學位。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

梁曼琪的作品以二維繪畫作為核心,她借助裝置、特定場域繪畫、甚至是空間中的建築結構等創作媒介,使藝術作品與展覽空間相互連接、介入和互補。藝術家使用鮮活的視覺語言,打破了物理空間與物體之間的界限,使線條、色彩和形式由畫布延伸進入到真實的空間之中。

繆曉春 暈船

2016, Acrylic on canvas, 150 x 200 cm

繆 曉 春

繆曉春,1964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無錫。他在1986年獲得南京大學德國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碩士學位,並於1999年畢業於德國卡塞爾科技大學,獲得他的第二個藝術碩士學位。

繆曉春是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新媒體藝術家之一,專注於探索如何在3D動畫和2D繪畫之間轉換表達方式。扎實的學術背景深刻影響著繆曉春對社會人文的關注,尤其是他充分利用最新的三維電腦技術,以歷史經典繪畫作為視覺表現結構的基礎,創造出一系列奇異的當代蒙太奇形象和虛擬實境。

渡邊信子 White and Red

2016, Paint on stainless, 150 x 95 x 250 (L) cm

渡 邊 信 子

渡邊信子1948年生於日本東京,曾在日本相愛大學學習鋼琴專業,並獲得了學士 學位。

渡邊信子的作品,往往以她對於兩種不同主題之間的關係的探索作為出發點,如過去與當下,時間與空 間,顏色與性狀,聲音與場域。她作品中使用的材料被鑲嵌於木質的框架之中,製造出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色彩張力。

蘇伯德·古普塔 Cosmic Void

2016, Brass pots, rope and steel structure, 301(L) x 235(W) x 105(D) cm (Approx.)

蘇 伯 德 · 古 普 塔

蘇伯德·古普塔,1964年生於印度佛教勝地比哈爾邦邦。他曾於1983年至1988年在巴特那藝術學院學習,目前在新德里生活和工作。

蘇伯德·古普塔不僅是印度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也宣導了對南亞一些重要文化問題的關注。他使用高度還原的印度語言,結合了一種扭曲的表現形式,表達了符號和形式在當代印度語言中的深刻內涵。從一個村莊遷移到一個城市的經歷,全球化和文化雜種狀態,以及其所帶來的改變、不可預測的衝突,是他作品中至關重要的概念。

元性媛 The Water-grass Network of IT Specialists

2017, C-print, 165(L) x 275(W) cm, Edition of 3

元 性 媛

元性媛,1972年生於韓國。

元性媛拍攝了成千上萬的照片,她通過複雜且細緻的拼貼創作,用真實的圖像表達自己虛構的想像。通過對時空的疊加拼貼,元性媛架構了一個敘事的故事,引導觀眾感 受這些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圖像。

閆珩 Fusiform Museum (detail view)

2017, Painting installation,

閆 珩

閆珩,1982年出生于中國遼寧,2007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閆珩的畫中充滿全球消費社會,和中國意識形態條件下的個人經驗和社會隱喻。他善於發現樸素、簡單的日常情境中蘊藏的無限可能。他的圖像多為具象人物、事物和外部環境的再次表達,借助已使用完的家用電器與繪畫並列構成的畫面,喻示人對事物的過度依賴。

作者:彭菲

編輯:張麗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