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週末快評:瘋狂投機的虛擬貨幣產業到頭來可能一場空?

今年以來, 我們見證了比特幣價格的狂飆突進, 從2016年的680美元跳漲近四倍。 就在這個月, 比特幣價格還曾創下3000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

目前也一直徘徊在2600美元左右。

2017年初, 包括比特幣、萊特幣、乙太坊在內的各類虛擬貨幣的總市值還不到200億美元, 它們的日成交量也只有1億美元左右。 而半年後的今天, 這兩個數字已經分別上升到1200億美元和78億美元。

“媒體的推動功不可沒”, 每日金融智庫成員、資深虛擬貨幣投資人餘半城告訴記者, 媒體對虛擬貨幣產業的不斷報導, 再加上資本推波助瀾, 吸引了更多新的投資者加入這場遊戲。

融資額節節上漲的案例, 更是刺激著玩家的神經。

今年4月, 乙太坊專案Gnosis的ICO, 其代幣在開售後的十五分鐘內便被一搶而空。 6月13日, 以色列區塊鏈公司Bancor僅花數小時時間就籌集到1.5億美元, 成為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ICO項目。

機構參與各種ICO專案投機的情緒已經蔚然成風。

這些機構甚至不需要瞭解區塊鏈技術, 或者某種虛擬貨幣產品背後的團隊, 就可以從ICO中賺錢。

“他們只需要以區塊鏈企業發佈的固定價格買下代幣, 然後當ICO結束並面向公開市場發售時, 他們就以高價賣掉這些代幣”, 成都某虛擬貨幣團隊負責人洪日(化名)告訴每日金融。

虛擬貨幣的上漲風潮吸引了一批投資小白的加入。 十倍的投資回報率在傳統金融投資項目上已屬少見, 而在虛擬貨幣產業上可能只是起步。 投資比特幣為首的各種虛擬貨幣獲得10倍、100倍回報率的故事, 也常被媒體報導。 這給投資小白們快速致富的心理暗示, 誘導他們無腦跟風。

在這種大環境下, 一家所謂的區塊鏈公司只要做一個像樣的網站、一份專業PPT,再加上適度的推廣,

就可能在幾小時甚至幾分鐘之內籌集到上百萬美元的資金。

再加上大部分投資者容易被虛擬貨幣驚人的漲幅吸引, 他們也懶得花時間去做行業調研、瞭解市場動向。 這也讓融資入帳的虛擬貨幣創業團隊沒有交付產品的壓力, 產品和技術成為其次;最要緊的是乘著投機的東風籌集到資金。

最後的結局可能是, 一家公司發展成為一個虛擬貨幣產業集團, 並信誓旦旦地說將以區塊鏈技術顛覆某個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之後通過ICO融資, 拿走現金, 而那些樂觀的投資者手中還持有這家集團的代幣, 做著一朝發家致富, 迎取白富美的美夢。

每日金融智庫認為,

雖然目前已有很多估值上百萬美元的虛擬貨幣創業團隊, 但他們大部分還是初創企業。 這些公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很多問題, 更不用說虛擬貨幣目前還是不成熟產業, 也面臨政策風險。

就像我們曾經見證過的其他科技創新行業一樣, 這些初創團隊最後或將破產, 整個行業甚至也可能成為一潭死水。

雖然我們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但還是要告誡投資者, 大多數虛擬貨幣公司畢竟還是初創企業, 虛擬貨幣產業遠未成熟, 用投機的心態參與這個行業, 最後可能等來的是一場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