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北平鹵煮哪裡最好吃

如果相親飯局只能選一種食物, 我的選擇一定是——鹵 煮。

第一次吃鹵煮, 需要一點勇氣;兩個愛吃鹵煮的人遇到一起, 需要一點緣分;而即使不愛吃鹵煮, 仍然願意陪著你去吃的人, 別說了, 趕緊嫁了吧!

很多時候, 人們對於鹵煮, 對於吃鹵煮的人, 尤其是吃鹵煮的女生, 總有一點偏見。

▲ 鹵煮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一碗以豬腸、肺頭為主的“豬雜”。 © you.ctrip.com

“你居然吃鹵煮啊?好重口味啊!”

“口味真是獨特, 你是真漢子!”

某日飽妹在朋友圈po出一段鹵煮視頻, 以上是飽妹得到的部分回復。

這種偏見不止存在于朋友圈, 在鹵煮店, 也屢見不鮮。 二環以裡的鹵煮店, 但凡年輕女性進店, 勢必要經歷店裡老少爺們兒從頭到腳的打量, 或者是毫不避諱的品頭論足, 仿佛在宣誓, 你不該跨越那道本該屬於女生和鹵煮之間的鴻溝。

“女生吃鹵煮到底怎麼了?”

在飽妹的世界裡, 食物是平等的,

對食物的喜好, 更是平等的。 把以吃會友奉為人生信條的飽妹, 將鹵煮做為最高階的試金石——即使你不願意吃鹵煮, 但請不要覺得, 愛吃鹵煮的女孩, 就是洪水猛獸。

更何況, 鹵煮是多麼好吃的食物啊!

一碗鹵煮裡有什麼?

▲ 鹵煮標準切法:火燒井字落刃,

豆腐三角給刀, 小腸花樣分段, 肺頭剁爛筋腦。

在鹵煮的世界裡, 有三個固定元素:菜底、湯、火燒。 菜底, 即鹵煮本人, 常說的鹵煮火燒, 指的就是菜底+火燒。 一碗標準的菜底通常包含腸、肺、炸豆腐, 再加上幾塊聊勝於無的五花肉。

- 菜 底 -

| 五花肉 |

千萬別小看這寥寥幾片五花肉, 說的玄乎點,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種傳承。 據說鹵煮前身源于“蘇造肉”, 如今難以覓得, 但可以暫且把它想像成一塊肥瘦相間的鹵肉。

▲ 只有非常可憐的一小片

蘇造肉原是皇家獨享, 普羅大眾要想嘗鮮畢竟沒這經濟實力, 下水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如今吃肉當然不再是難事, 鹵煮也成了獨當一面的小吃, 但是五花肉的傳統到底是留下了, 所以每逢碰到一碗有五花肉的鹵煮, 飽妹才感覺鹵煮靈魂尚在。

| 腸 |

如果不提鹵煮的性別歧視, 讓很多女生對鹵煮望而卻步的元兇一定就是肥腸了。 但在鹵煮裡, 豬腸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豬腸最艱難的部分是收拾的時候, 處理的不乾淨, 異味毀掉整碗鹵煮, 洗的太過乾淨,

又會讓鹵煮索然無味, 如何達到口味上的微妙平衡成了考驗店家的根本。 渡過最難的一關後, 燉的火候到家即可。

© sznews.com

鹵煮裡的肥腸通常有大腸、小腸、腸頭之分, 唯一的區別是脂肪含量不同。 腸頭最肥, 大腸次之, 小腸則較為清淡。 一般腸頭比較少見, 如果功能表上沒有做區分,自己也沒有提前說明喜好,師傅通常是隨便切的,所以想定制還是碰運氣看你自己了。

| 肺 |肺頭的處理雖然沒有肥腸“矯情”,但是也必須保證不能有淤血。講究的商家多選用肺尖做原料,如果碗裡的肺頭口感如棉花一般,可以直接拉黑。

| 炸豆腐 |

好的炸豆腐既要炸透又不能炸過,金黃色是最佳配色。將炸好的豆腐浸泡在湯裡,待表皮上色後取出切開。內裡蓬鬆的炸豆腐浸滿了湯汁,一口咬下去豆香味和湯汁味交相輝映是最好。

- 火 燒-

菜底說完,該介紹最佳搭配白麵火燒了。火燒擔任著區分大小碗的重任,一般菜底的量默認不變,只有火燒的數量有所不同。

一個標準的白麵火燒一定是未經發酵過的死面餅,只有這種餅才可以在時刻保持沸騰的大鍋裡屹立長達3.4個小時。當然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標準是既不能有“硬芯兒”,又不能泡的的過爛,透而勁道是最佳。如果是新烙的餅,直接澆汁就可以吃了,不用把燒餅放入湯鍋中煮。另外刀法也是有講究的,大小要適中,切太大的吃起來體驗感不好。標準是切井字刀,這樣切完的餅見棱見角,最方便食用。

- 湯 -

要說一碗鹵煮最難的部分,還得是湯,味道的好壞都在老湯裡。這裡的老湯即是老鹵,是鹵煮的第一鍋湯。任何老湯都是日積月累所得,每一次沸騰,都沉澱了味道在湯裡。

好的鹵煮應該是湯色清亮,不能過於清澈也不能是碗充滿雜質的濁湯。湯底一定是要能直接下口的,太鹹或者太油都不合適,表面漂著大把油花的太八成是洗腸子的時候留的脂肪太多。

- 調 料 -

© m.mafengwo.cn

按老北京的習慣,鹵煮火燒的調料一般默認醬豆腐汁、蒜汁、韭菜花、醋、辣椒油等。最最精簡的配製也會有蒜汁、辣椒油和醋。後來大概是嫌配色太過單調,於是香菜開始登場。不過香菜的地位一直十分尷尬,除了本身排斥它的人之外,能接受的人裡也有一部分認為香菜會影響鹵煮的氣味,反正飽妹吃鹵煮是一定要多加香菜的。

如何吃到一碗好鹵煮

鹵煮其實沒有什麼非常標準化的吃法,但是要想吃到一碗好鹵煮,作為鹵煮愛好者的飽妹還是有一些經驗的,比如,要注意三個時刻:點單、取菜、放調料。

點單比較直觀,功能表上一目了然。腸、肺、火燒、豆腐可以單加,不吃主食的單點菜底。但如果想在已點菜品上有所變化,就要跟師傅主動溝通了。一般鹵煮店都是開放式的廚房,鹵煮由顧客自取,這時候就要抓住跟師傅溝通的最佳時機。除了前面提到的選腸的部位,不能接受豬肺也可以提前說,通常用炸豆腐替代(網上流傳的多腸少肺的吃法飽妹實驗過多家,皆被拒絕),另外鹵煮店的湯默認是可以續的,不怕被齁到也可以直接告訴師傅需求。

最後的放調料,飽妹只想說一點,一定要謹慎放醋,醋對湯底影響真的太大了!另外友情提示,吃鹵煮的最佳時刻通常是晚餐,沸騰了一天的鹵煮正是味道、火候的巔峰時刻,此時不約鹵煮更待何時。

京城鹵煮巡禮

吃鹵煮的都是好姑娘!這一次,福桃編輯部內部組建了京城第一份的女子鹵煮天團,飽妹攜手優雅的美術總監、致力於推廣本地美食的金牌聲優、海歸的餓妹運營,怒吃六家鹵煮,集體打分測評,用女生的眼光帶你吃鹵煮!

1. 北 新 橋 鹵 煮 老 店

東四北大街141號

¥35/人

北新橋鹵煮,絕對是京城夜宵之光,營業到淩晨四點,地理位置絕佳是它奠定江湖地位的關鍵因素。

最精彩的表演show是鹵煮師傅切完食材時候的瀟灑甩刀,飽妹不負責任的揣測,一定有女生為了看甩刀而去。

飽妹:鹵煮量大,適合大胃王男女,自助調料台品種豐富,任君選擇。肺的切塊過大,一塊下去就容易被膩到。推薦火燒。

白做女士:湯底偏鹹,火燒鬆軟有縫隙,比較入味,腸略有味,炸豆腐好吃。

金牌聲優:火燒不建議泡太久,最後容易爛。湯底有點兒鹹,但不算齁鹹,可以喝。小腸和肺處理的較為乾淨。推薦炸豆腐。

餓妹:火燒完全泡透,好喜歡肥肥的、油油的大腸鹵煮,適合能吃的我。

2. 鹵 煮 呂

西四北大街21號(平安裡路口南)

¥38/人

經美食界前輩蔡瀾先生加持過的鹵煮店,只此一家,沒有分店。與其他家最大的不同是,肥腸只選擇最“金貴”的腸頭(每只豬豬只有很小一截,且貴),收拾的很乾淨,提前鹵好並不在鍋中持續燉煮。唯一的遺憾是探店當天肺頭已經賣完,去打卡的朋友可以幫飽妹嘗一嘗。

飽妹:獨家的蘇造肉鹵煮,非常的根正苗紅。腸子的油都被摘掉,吃起來不肥膩,對肥腸味道敏感的姑娘可以一試。湯底為醬香型,味道濃郁,帶著一絲花椒香氣,讓人印象深刻。

白做女士:腸過於乾淨,豆腐一般,蘇造肉最正宗,湯底有種獨特的花椒麻味,京城獨家。

金牌聲優:火燒偏硬。湯不鹹,可以喝,有麻麻的味道,感謝花椒。腸非常乾淨,完全沒有異味。五花肉偏瘦,不膩。炸豆腐中規中矩。

餓妹:火燒泡的時間不太夠,火燒裡有白芯,口感偏硬,調料有固定配比,不能自己配調料有點小殘念。

3. 小 腸 陳 鹵 煮

南橫東街 194號

¥42/人

老店地處鹵煮發源地南橫街,也是京城第一家有店面的鹵煮店,遊客居多,進店先會被排隊人數震懾到。裝修不似街邊鹵煮小館子,乾淨明亮。擁有多家分店,所有食材統一配送,保證了口味的標準化,天團到店的時候恰逢總公司的人試湯,場面一下子聯想起拉麵之神。總之,還是可以嘗到用心的。店內有傳統鹵煮、鹵煮火鍋、鹵煮砂鍋可選。

飽妹:整體算是一碗標準的鹵煮,但是基本款裡沒有看到五花肉的身影,需要單點:小碗加肉。

白做女士:肥腸處理的最佳,相對乾淨又留有味道,火燒吃起來像年糕。

金牌聲優:火燒芯兒沒熟,小腸和肺處理的較為乾淨但不失臟器味。

餓妹:火燒泡的時間短,有嚼勁,但是嚼的費勁。湯比較濃稠,偏重口。調料台沒有腐乳汁,一下子拉低了顏值。

4. 陳 亨 鹵 煮 小 腸

騎河樓14號(北京婦產醫院)

¥39/人

距離故宮不遠,需要穿進胡同裡,幾乎隔絕了遊客,店裡坐的無不是周圍的街坊鄰居。店面比較小,牆上掛著滿滿的店主與各種明星、名人的合影,也是擁有一定江湖地位的。除了基本的單加選項外,還可以單加心、肚、肝,鹵煮火鍋也是本店特色。

飽妹:小碗真的很小,調料不是很全,默認是加過醋的蒜汁,所見之處沒有看到腐乳汁和韭菜花,肺頭異味較小。

白做女士:豆腐炸的火候不夠,湯底的酸味太強,影響湯底的整體平衡。

金牌聲優:臟器味稍重,味道很北京,火燒有點粘牙。

餓妹:湯比較稠,太酸了。火燒有白芯,沒有泡透,豆腐軟軟的。

5. 小 街 鹵 煮

朝陽門南小街233號(近乾麵胡同)

¥29/人

除了鹵煮火燒,鹵煮火鍋外,小街鹵煮還有還有特色的鹵煮拉麵。中午的火燒通常會泡三四個小時,是綜合探店下來,泡的最久的。店裡幾乎清一色的男士用餐,取餐的時候飽妹就聽到了兩個鹵煮師傅的議論:

“今天居然有五個姑娘來吃!”

飽妹:碗裡的五花肉是塊純瘦肉,雖然香味欠缺 ,但對怕胖的女生是個好選擇,不過既然都吃鹵煮了也不差這點了。

白做女士:火燒口感發粘,湯底有種東北麻辣燙風,肺味較重,豆腐較薄。

金牌聲優:火燒入味,泡一泡更香。醬香味道的湯底,不鹹。

餓妹:燒餅被湯汁完全浸透,口感酥軟,喜歡肥腸那種帶著隱約臭味的香氣。

6. 門 框 胡 同 百 年 鹵 煮

門框胡同19號(近廊坊三條)

¥34/人

京城鹵煮連鎖品牌,就近總能找到一家。但是據店裡師傅講每家店的湯底味道是稍有出入的,通常會根據周圍居民的口味有所調整。特色是喊麥,嘈雜的鹵煮店裡冷不丁的傳出師傅中氣十足的聲音:“XX號,炸灌腸好了。” 除鹵煮火燒外,也提供鹵煮面,精品鹵煮的肥腸肉偏厚。

飽妹:取鹵煮之前師傅會主動詢問是否加香菜,很尊重食客。腸沒什麼異味,口感軟爛又不發散,恰到好處。火燒的浸泡的時間也剛剛好。

白做女士:肺的切塊略大,腥味略重,腸比較有嚼勁,豆腐泡的再久點會更入味一點,基本無功無過。

金牌聲優:對北京人說,湯底屬於偏清淡派,食材處理的挺乾淨。

餓妹:火燒泡的比較透,湯咸淡適宜。桌面上的小料好評,腐乳不是添水後的腐乳汁,而是腐乳醬,好評+1。

其實每個人都是食神。 如果功能表上沒有做區分,自己也沒有提前說明喜好,師傅通常是隨便切的,所以想定制還是碰運氣看你自己了。

| 肺 |肺頭的處理雖然沒有肥腸“矯情”,但是也必須保證不能有淤血。講究的商家多選用肺尖做原料,如果碗裡的肺頭口感如棉花一般,可以直接拉黑。

| 炸豆腐 |

好的炸豆腐既要炸透又不能炸過,金黃色是最佳配色。將炸好的豆腐浸泡在湯裡,待表皮上色後取出切開。內裡蓬鬆的炸豆腐浸滿了湯汁,一口咬下去豆香味和湯汁味交相輝映是最好。

- 火 燒-

菜底說完,該介紹最佳搭配白麵火燒了。火燒擔任著區分大小碗的重任,一般菜底的量默認不變,只有火燒的數量有所不同。

一個標準的白麵火燒一定是未經發酵過的死面餅,只有這種餅才可以在時刻保持沸騰的大鍋裡屹立長達3.4個小時。當然也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標準是既不能有“硬芯兒”,又不能泡的的過爛,透而勁道是最佳。如果是新烙的餅,直接澆汁就可以吃了,不用把燒餅放入湯鍋中煮。另外刀法也是有講究的,大小要適中,切太大的吃起來體驗感不好。標準是切井字刀,這樣切完的餅見棱見角,最方便食用。

- 湯 -

要說一碗鹵煮最難的部分,還得是湯,味道的好壞都在老湯裡。這裡的老湯即是老鹵,是鹵煮的第一鍋湯。任何老湯都是日積月累所得,每一次沸騰,都沉澱了味道在湯裡。

好的鹵煮應該是湯色清亮,不能過於清澈也不能是碗充滿雜質的濁湯。湯底一定是要能直接下口的,太鹹或者太油都不合適,表面漂著大把油花的太八成是洗腸子的時候留的脂肪太多。

- 調 料 -

© m.mafengwo.cn

按老北京的習慣,鹵煮火燒的調料一般默認醬豆腐汁、蒜汁、韭菜花、醋、辣椒油等。最最精簡的配製也會有蒜汁、辣椒油和醋。後來大概是嫌配色太過單調,於是香菜開始登場。不過香菜的地位一直十分尷尬,除了本身排斥它的人之外,能接受的人裡也有一部分認為香菜會影響鹵煮的氣味,反正飽妹吃鹵煮是一定要多加香菜的。

如何吃到一碗好鹵煮

鹵煮其實沒有什麼非常標準化的吃法,但是要想吃到一碗好鹵煮,作為鹵煮愛好者的飽妹還是有一些經驗的,比如,要注意三個時刻:點單、取菜、放調料。

點單比較直觀,功能表上一目了然。腸、肺、火燒、豆腐可以單加,不吃主食的單點菜底。但如果想在已點菜品上有所變化,就要跟師傅主動溝通了。一般鹵煮店都是開放式的廚房,鹵煮由顧客自取,這時候就要抓住跟師傅溝通的最佳時機。除了前面提到的選腸的部位,不能接受豬肺也可以提前說,通常用炸豆腐替代(網上流傳的多腸少肺的吃法飽妹實驗過多家,皆被拒絕),另外鹵煮店的湯默認是可以續的,不怕被齁到也可以直接告訴師傅需求。

最後的放調料,飽妹只想說一點,一定要謹慎放醋,醋對湯底影響真的太大了!另外友情提示,吃鹵煮的最佳時刻通常是晚餐,沸騰了一天的鹵煮正是味道、火候的巔峰時刻,此時不約鹵煮更待何時。

京城鹵煮巡禮

吃鹵煮的都是好姑娘!這一次,福桃編輯部內部組建了京城第一份的女子鹵煮天團,飽妹攜手優雅的美術總監、致力於推廣本地美食的金牌聲優、海歸的餓妹運營,怒吃六家鹵煮,集體打分測評,用女生的眼光帶你吃鹵煮!

1. 北 新 橋 鹵 煮 老 店

東四北大街141號

¥35/人

北新橋鹵煮,絕對是京城夜宵之光,營業到淩晨四點,地理位置絕佳是它奠定江湖地位的關鍵因素。

最精彩的表演show是鹵煮師傅切完食材時候的瀟灑甩刀,飽妹不負責任的揣測,一定有女生為了看甩刀而去。

飽妹:鹵煮量大,適合大胃王男女,自助調料台品種豐富,任君選擇。肺的切塊過大,一塊下去就容易被膩到。推薦火燒。

白做女士:湯底偏鹹,火燒鬆軟有縫隙,比較入味,腸略有味,炸豆腐好吃。

金牌聲優:火燒不建議泡太久,最後容易爛。湯底有點兒鹹,但不算齁鹹,可以喝。小腸和肺處理的較為乾淨。推薦炸豆腐。

餓妹:火燒完全泡透,好喜歡肥肥的、油油的大腸鹵煮,適合能吃的我。

2. 鹵 煮 呂

西四北大街21號(平安裡路口南)

¥38/人

經美食界前輩蔡瀾先生加持過的鹵煮店,只此一家,沒有分店。與其他家最大的不同是,肥腸只選擇最“金貴”的腸頭(每只豬豬只有很小一截,且貴),收拾的很乾淨,提前鹵好並不在鍋中持續燉煮。唯一的遺憾是探店當天肺頭已經賣完,去打卡的朋友可以幫飽妹嘗一嘗。

飽妹:獨家的蘇造肉鹵煮,非常的根正苗紅。腸子的油都被摘掉,吃起來不肥膩,對肥腸味道敏感的姑娘可以一試。湯底為醬香型,味道濃郁,帶著一絲花椒香氣,讓人印象深刻。

白做女士:腸過於乾淨,豆腐一般,蘇造肉最正宗,湯底有種獨特的花椒麻味,京城獨家。

金牌聲優:火燒偏硬。湯不鹹,可以喝,有麻麻的味道,感謝花椒。腸非常乾淨,完全沒有異味。五花肉偏瘦,不膩。炸豆腐中規中矩。

餓妹:火燒泡的時間不太夠,火燒裡有白芯,口感偏硬,調料有固定配比,不能自己配調料有點小殘念。

3. 小 腸 陳 鹵 煮

南橫東街 194號

¥42/人

老店地處鹵煮發源地南橫街,也是京城第一家有店面的鹵煮店,遊客居多,進店先會被排隊人數震懾到。裝修不似街邊鹵煮小館子,乾淨明亮。擁有多家分店,所有食材統一配送,保證了口味的標準化,天團到店的時候恰逢總公司的人試湯,場面一下子聯想起拉麵之神。總之,還是可以嘗到用心的。店內有傳統鹵煮、鹵煮火鍋、鹵煮砂鍋可選。

飽妹:整體算是一碗標準的鹵煮,但是基本款裡沒有看到五花肉的身影,需要單點:小碗加肉。

白做女士:肥腸處理的最佳,相對乾淨又留有味道,火燒吃起來像年糕。

金牌聲優:火燒芯兒沒熟,小腸和肺處理的較為乾淨但不失臟器味。

餓妹:火燒泡的時間短,有嚼勁,但是嚼的費勁。湯比較濃稠,偏重口。調料台沒有腐乳汁,一下子拉低了顏值。

4. 陳 亨 鹵 煮 小 腸

騎河樓14號(北京婦產醫院)

¥39/人

距離故宮不遠,需要穿進胡同裡,幾乎隔絕了遊客,店裡坐的無不是周圍的街坊鄰居。店面比較小,牆上掛著滿滿的店主與各種明星、名人的合影,也是擁有一定江湖地位的。除了基本的單加選項外,還可以單加心、肚、肝,鹵煮火鍋也是本店特色。

飽妹:小碗真的很小,調料不是很全,默認是加過醋的蒜汁,所見之處沒有看到腐乳汁和韭菜花,肺頭異味較小。

白做女士:豆腐炸的火候不夠,湯底的酸味太強,影響湯底的整體平衡。

金牌聲優:臟器味稍重,味道很北京,火燒有點粘牙。

餓妹:湯比較稠,太酸了。火燒有白芯,沒有泡透,豆腐軟軟的。

5. 小 街 鹵 煮

朝陽門南小街233號(近乾麵胡同)

¥29/人

除了鹵煮火燒,鹵煮火鍋外,小街鹵煮還有還有特色的鹵煮拉麵。中午的火燒通常會泡三四個小時,是綜合探店下來,泡的最久的。店裡幾乎清一色的男士用餐,取餐的時候飽妹就聽到了兩個鹵煮師傅的議論:

“今天居然有五個姑娘來吃!”

飽妹:碗裡的五花肉是塊純瘦肉,雖然香味欠缺 ,但對怕胖的女生是個好選擇,不過既然都吃鹵煮了也不差這點了。

白做女士:火燒口感發粘,湯底有種東北麻辣燙風,肺味較重,豆腐較薄。

金牌聲優:火燒入味,泡一泡更香。醬香味道的湯底,不鹹。

餓妹:燒餅被湯汁完全浸透,口感酥軟,喜歡肥腸那種帶著隱約臭味的香氣。

6. 門 框 胡 同 百 年 鹵 煮

門框胡同19號(近廊坊三條)

¥34/人

京城鹵煮連鎖品牌,就近總能找到一家。但是據店裡師傅講每家店的湯底味道是稍有出入的,通常會根據周圍居民的口味有所調整。特色是喊麥,嘈雜的鹵煮店裡冷不丁的傳出師傅中氣十足的聲音:“XX號,炸灌腸好了。” 除鹵煮火燒外,也提供鹵煮面,精品鹵煮的肥腸肉偏厚。

飽妹:取鹵煮之前師傅會主動詢問是否加香菜,很尊重食客。腸沒什麼異味,口感軟爛又不發散,恰到好處。火燒的浸泡的時間也剛剛好。

白做女士:肺的切塊略大,腥味略重,腸比較有嚼勁,豆腐泡的再久點會更入味一點,基本無功無過。

金牌聲優:對北京人說,湯底屬於偏清淡派,食材處理的挺乾淨。

餓妹:火燒泡的比較透,湯咸淡適宜。桌面上的小料好評,腐乳不是添水後的腐乳汁,而是腐乳醬,好評+1。

其實每個人都是食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