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者,因他流落國外的文物不計其數!

二十世紀初期, 清廷接近崩潰, 大量的王公大臣面對如此社會已經無力生存, 之能靠變賣家中的文物甚至祖墳中的文物來維持生計。 一時間, 各地古董市場生意興旺, 尤以上海城隍廟一帶最為熱鬧。

此時, 26歲的盧芹齋經孫中山的好友張靜江點撥, 漂洋過海, 開始了他的古董生涯。 他勾結一些北京和上海的大古董商欺行霸市, 國內凡有青銅古玉、瓷器字畫等稀世古貨露面, 不管如何周轉, 最後必定落入他們之手, 然後他們再從上海港發往巴黎、紐約等地販賣。

1906-1949年, 經他之手販賣的文物不計其數, 還極其便宜。 1926年, 當時經盧芹齋拍賣的一件康熙年黑地素三彩瓷器僅值2, 000美元, 一件古玉才賣64美元。

很快, 盧芹齋憑藉眾多精美的中國文物, 征服了巴黎、倫敦、紐約等地的文博界。 他還因倒賣中國文物有功, 經法國政府特批, 在巴黎鬧市建造了一幢5層的紅樓, 用作收藏古董, 被當地人稱作“中國盧浮宮”。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盧芹齋設在上海分部的一大批文物被收繳, 夥伴與幫兇有的被監禁, 有的被處決。 他還悲哀地向友人傾訴:“中國文物的交易已到尾聲, 我的樂趣將被全部剝奪!”

1957年, 盧芹齋患肺炎死於瑞士一家診所, 終年78歲。 臨死前, 這個千夫所指的國賊還為自己辯解道:“我的確感到非常羞辱, 因為我是使這些國寶流失的源頭之一。 但我唯一感到可以欣慰的是:這些文物沒有一件不是在公開的市場上與其他買家競標得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