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人應付要債的,那是一身的幽默

借債還錢, 天經地義, 自古有之。 有時候是借錢好花, 債難還, 原因又各不相同, 讓債主頗為苦惱, 所以今天有很多人說, “站著借錢, 跪著要債, 不論多少”。 放到以前, 看看古時候的人, 應付起債主來, 那是一身的幽默......

話說一個佃農, 有一年借了財主的一份高利貸, 由於碰上荒年, 收成不好, 再加上所借債的利滾利, 到了年末春節結帳的時候, 眼看著就還不上了, 就請人在門上寫了一副對聯:

借新賬, 還舊賬, 借賬還帳, 賬還帳

拆東牆, 補西牆, 拆牆補牆, 牆補牆

橫批:就一個字 “老”(沒有裡面一“點”)。

到年關, 財主上門討債, 看見門聯, 感覺很奇怪, 就問佃農:“你這橫批確實橫, 就一個字, 說“考”吧, 又不象;說“老”吧, 又沒有一點, 怎麼個解釋?”

佃農說:“&&(字), 要是有那麼一點, 早就還你了。

點評:這佃農很硬氣, 不僅把自己當下的困境, 像白皮書似的貼到門口, 廣而告之, 明確的告訴債主, 沒錢!對上門討債的財主硬生生的憋人家一句, 還不忘賺個便宜!這是面對面的談, 還有躲的, 更是幽默.....

話說, 元朝時期, 有個讀書人叫王青,

家境貧寒, 為讀書曾舉債不少, 每到年關, 討債的就會登門, 面對如此境況, 且看他怎麼做的:

門前索債亂如麻, 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也管他娘不得, 後門出走看梅花。

點評:討債的都來了, 眼看著自己柴米油鹽醬醋茶尚未有著落, 但是債主可不聽他這些解釋,

只管要錢。 好吧, 你們不聽是吧?他乾脆從後門溜出去看梅花去了, 好像討債的事情不曾發生在他家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