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3.21:《颶風》《撞車》《飄》10部非歧視電影,你看過幾部

今天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你造嗎?

1960年3月21日, 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血腥鎮壓南非黑人在沙佩維爾鎮舉行的和平遊行, 造成69人死亡,

180人受傷。 1966年, 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把每年的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1.《颶風》本故事源于一個冠軍的真實經歷, 他一生最偉大的比賽是為正義而戰!金獎影帝丹素華盛頓飾演拳擊手“颶風”卡特, 他的夢想是贏得中量級拳王的稱號, 但是當他被捕後他的願望破滅了, 他被指控在新澤西的一間酒吧裡殺了人。 不公平的審判使卡特被判入獄, 而他那漫長的刑期讓卡特就算再活三次也無法重見天日。 在獄中, 挫折和絕望的卡特決定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一本書並廣泛傳播出去。 儘管卡特的自傳被出版發行並引起轟動, 但他仍生活在鐵窗之中, 儘管此時他的案子吸引了舉國上下的關注, 但是遠離外面喧囂世界後的他卻發現了內心的平靜。

幾年後, 一名生活在加拿大的美國年輕人萊斯拉馬汀閱讀了卡特的書後, 覺得這本書使自己第一次發現了生命的方向和意義, 他同時也相信卡特是無辜的, 於是他開始與卡特通信。 他又用自己純真的信念說服了他的夥伴和監護人:泰瑞斯文頓、麗薩彼得斯和森姆查頓,

他們發起了一項讓卡特重獲自由的運動。 最初, 卡特不願意接受這群善良的陌生人對他的幫助, 可是當他看到這些人為了他的案子投入的非凡熱情和無私的付出時, 他被征服了。 卡特宣佈:“憎恨讓我進了監獄, 而愛最終將讓我從這兒出去!”帶著重建的信心和決心, 卡特繼續著他的正義之戰, 最後終於重新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2.《密西西比在燃燒》是一部拍攝於1988年講述美國60年代黑人人權問題的影片, 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 由艾倫·派克Alan Parker指導,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 威廉·達福 Willem Dafoe 法蘭西斯·麥克多門 Frances McDormand 主演。

1964年6月21日, 三K黨徒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劫持一輛載有三名民權主義者的旅行車, 從此他們便失去蹤影。 為調查他們的下落, 聯邦調查局派來兩名特工人員——艾倫·沃得和魯珀特·安德森。 調查工作進展困難, 無論白人或黑人都不對他們說實話。 沃德決定派海軍後備隊參加行動。 當地的三K党以襲擊黑人和火燒教堂作為回答。 小鎮的副鎮長皮爾就是個三K黨徒。 他經常野蠻地毆打他嬌小的妻子, 痛苦的皮爾太太愛上了同情她的安德森。 安德森敏銳地嗅出皮爾太太可能是個關鍵的知情人。 一句話評論:1964. When America was at war with itself.(1964年, 美國最大的戰爭就是他們自己)

3.《自由作家》(又名《街頭日記》)是由理查·拉·格拉文斯執導,希拉蕊·斯萬克、派翠克·德姆西主演的傳記電影,於2007年1月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高中老師愛林·格魯維爾的教育感化一群沮喪的青少年,讓他們逐漸成長為了具有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加利福尼亞,長島,在踏進當地威爾森高中的第一天,熱血的菜鳥老師愛琳·格魯維爾還是個滿懷希望要改變世界的理想主義派。然而她將要面對的,是在LA暴動之後,各種族之間暴徒械鬥一觸即發的長島,連本來應該不聞窗外事的學校也不例外。愛琳的班級裡,全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青少年,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亞洲人,班級裡不僅族裔混雜,都是附近貧困街區的孩子,甚至還有小混混和黑幫團體成員,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愛琳對於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情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但她卻並沒有同其他成年人一樣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學著真正聆聽學生的心聲。逐漸開始瞭解學生們的世界的愛琳,痛心地發現這些不過十來歲的孩子們,每天不得不掙扎著在街頭暴力中生存,能平安無事地度過每一天就是他們最大的希求。於是愛琳借鑒二戰時安妮·弗蘭克的做法,讓學生們利用日記寫下點點滴滴的遭遇,互相分享互相傾訴,從生活裡找到希望與自由。從愛琳那裡,學生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一本“街頭日記”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使他們得到了救贖!

4.《炎熱的夏夜 》(1967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故事描述在美國南方密西西比河沿岸,有一座城鎮叫斯派特。這個城鎮既小又窮,而且種族歧視十分嚴重。芝加哥的一位大企業家科爾伯特,為了幫助這個小鎮擺脫貧困,來到這裡招工建廠,不料在一個十分炎熱的夏夜被人謀殺,身上的900美金也不翼而飛。由被誤解為嫌疑犯的黑人刑事偵察專家蒂貝斯和白人警官吉利斯貝聯手破案,而富商遺孀指定要蒂貝斯辦理此案,使得吉利斯貝大為不滿。蒂貝斯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下探訪當地最有勢力的白人大亨,從中取得重要證據,最後終於將令人意想不到的真凶逮捕歸案。

5.《祖魯國王薩迦》英文名: Shaka Zulu, The Citadel發行日期: 2001年12月11日導演: William C. Faure演員: 奧瑪·沙裡夫/Omar Sharif大衛·哈塞爾霍夫 /David Hasselhoff。這是一部關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祖魯族王國與英國殖民先驅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該影片改編自JOSHUA SINCLAIR 傳奇小說《Shaka Zulu: The Citadel》。

影片故事很簡單,昔日並肩作戰並協助祖魯族人吞併其他部落的英國人在葡萄牙的黑奴販賣中與祖魯族國王反目成仇,並由此引出一段友情、國仇、家恨、個人屈辱的愛恨交織矛盾。最後,雖然避免的血染黃沙的悲慟戰爭,也體現了祖魯族人的寬宏與博大,然而,故事的結局為日後祖魯族王國在歷史上走向滅亡埋下了伏筆--一切的傳統在以文明為幌子的利益驅動下顯得無奈而蒼白無力。影片展現了非洲原住民部落戰爭衝突的悲壯宏大場面,也刻畫了黑奴販賣的屈辱和悲慘命運,令人唏噓不已。

文明對傳統的無情吞噬,傳統對文明的無奈接受,在本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影片的祖魯族國王SHAKA的提問中亦間接揭示了人類無限爭鬥的肇因--土地、利益的衝突:“What would happen if this land without crowding, became crowded? Which of those unborn children would then be called African? Yours or mine?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人類歷史的進步的驅動力卻是由於利益的衝突。這真是上帝給人類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6.《殺戮時刻》是1996年喬·舒馬赫導演的,撒母耳·傑克遜、馬修·麥康納 、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一部驚悚犯罪片。密西西比州的黑人卡爾.李.黑利年僅十歲的女兒被兩名白人青年強姦造成重傷。當他瞭解到強暴犯最多也就是被判十年監禁時,流露出要自己懲罰罪犯的想法。他的律師傑克本該把這事報告警方,但他沒有這樣做。法院提審罪犯時,卡爾開槍將兩人擊斃。此事立刻成為轟動全國的案子。審訊中,檢察官魯弗斯引導陪審團注意兩名白人青年被殺的事實,而律師傑克則詳細敘述小女孩被強姦、毆打的慘狀以及今後再不能生育的惡果。陪審團的成員流了淚......影片改編自約翰·格裡森姆的同名小說,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都很賣座。

7.《美國X檔案》是1998年美國上映的犯罪劇情片。由托尼·凱耶執導,愛德華·諾頓、愛德華·弗朗、比佛莉·德安姬羅主演。該片講述了德瑞克溫亞因父親被殺崇拜新納粹主義而入獄,在迷途知返後弟弟丹尼卻遭遇仇殺的故事。該片參雜了太多的命題,種族問題、復仇、輪回......而這些任意一個單拿出來都可以排成一部電影的命題混雜在一起的時候,觀眾們只能感覺到芸芸眾生面對命運的無奈。通過影片可以發現,種族問題不是文字遊戲可以解決的,也不是自由女神雕像那樣實體化的精神象徵可以解決的。這樣的問題需要發自靈魂深處的思考,以及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溝通和理解(新浪網評)

8.《一個國家的誕生》(英語:TheBirthofaNation),又名《同族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之一,也因為電影播放時間長達三小時,成為有史以來,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義的商業電影影片。此片由大衛·沃克·格裡菲思執導,情節設定在南北戰爭期間及戰後,於1915年2月8日首映。由於拍攝手法的創新,以及因為對白人優越主義的提倡,以及對三K黨的美化所引起的爭議性,使得此片在電影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一個國家的誕生》的劇本是改編自湯瑪士·狄克森將三K党描寫成英雄的小說和舞臺劇《同族人》。

9.《飄》這部關於南北戰爭的史詩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獎,也是史上最成功的種族歧視電影之一。但也有批評抨擊這部電影通篇都是對南部的宣傳,美化奴隸制並且把南部同盟軍描繪成美國的英雄。

10.美國電影《撞車》是由保羅·哈吉斯執導,馬特·狄龍、桑迪·牛頓、萊恩·菲力浦等主演的犯罪影片。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將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磯為背景,講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車事故而引發的一些種族歧視問題的故事。故事主題是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會帶上種族歧視的印記,這種現象是導致民間動亂的禍根。2004年9月10日在加拿大首映。該片曾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故事是發生在洛杉磯這個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影片的開始就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車事件,以及幾個與這個事件有關的人。然後,鏡頭將我們帶到這次撞車事件發生的前一天,並分別向我們展示了這幾個主要人物在這幾十個小時中所發生的事情。

那個洛杉磯警察局的員警,希望能給自己患病的老父親找到更好的醫療救助,但是,在HMO,任憑他如何的請求,負責處理這件事情的黑人職員就是不簽署檔,以允許他父親去找別的醫生。隨後,這名員警在處理交通堵塞的時候,將自己心中的怨氣通通的爆發在一位黑人和他的妻子身上。地區檢察官與地位顯赫的妻子簡被兩個年輕的黑人用槍指著頭,只能無奈地看著他們搶走自己的林肯領航員SUV。回到家之後,心中的恐懼仍未消退的簡,無緣無故地對上門為他們換鎖的墨西哥裔修鎖匠丹尼爾大發光火。可憐老實的丹尼爾在當天的晚上,又一次讓一名波斯裔的商店店主奪去了他的尊嚴。黑人偵探格雷厄姆焦急地在尋找著他走失的弟弟,但又不得不受上司的威脅,去面對黑洞洞的槍口,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在觀眾吃驚的目光地注視下,由正義到邪惡、由被傷害者到施暴者不斷的轉換著。

3.《自由作家》(又名《街頭日記》)是由理查·拉·格拉文斯執導,希拉蕊·斯萬克、派翠克·德姆西主演的傳記電影,於2007年1月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高中老師愛林·格魯維爾的教育感化一群沮喪的青少年,讓他們逐漸成長為了具有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加利福尼亞,長島,在踏進當地威爾森高中的第一天,熱血的菜鳥老師愛琳·格魯維爾還是個滿懷希望要改變世界的理想主義派。然而她將要面對的,是在LA暴動之後,各種族之間暴徒械鬥一觸即發的長島,連本來應該不聞窗外事的學校也不例外。愛琳的班級裡,全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青少年,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亞洲人,班級裡不僅族裔混雜,都是附近貧困街區的孩子,甚至還有小混混和黑幫團體成員,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愛琳對於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情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但她卻並沒有同其他成年人一樣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學著真正聆聽學生的心聲。逐漸開始瞭解學生們的世界的愛琳,痛心地發現這些不過十來歲的孩子們,每天不得不掙扎著在街頭暴力中生存,能平安無事地度過每一天就是他們最大的希求。於是愛琳借鑒二戰時安妮·弗蘭克的做法,讓學生們利用日記寫下點點滴滴的遭遇,互相分享互相傾訴,從生活裡找到希望與自由。從愛琳那裡,學生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一本“街頭日記”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使他們得到了救贖!

4.《炎熱的夏夜 》(1967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故事描述在美國南方密西西比河沿岸,有一座城鎮叫斯派特。這個城鎮既小又窮,而且種族歧視十分嚴重。芝加哥的一位大企業家科爾伯特,為了幫助這個小鎮擺脫貧困,來到這裡招工建廠,不料在一個十分炎熱的夏夜被人謀殺,身上的900美金也不翼而飛。由被誤解為嫌疑犯的黑人刑事偵察專家蒂貝斯和白人警官吉利斯貝聯手破案,而富商遺孀指定要蒂貝斯辦理此案,使得吉利斯貝大為不滿。蒂貝斯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下探訪當地最有勢力的白人大亨,從中取得重要證據,最後終於將令人意想不到的真凶逮捕歸案。

5.《祖魯國王薩迦》英文名: Shaka Zulu, The Citadel發行日期: 2001年12月11日導演: William C. Faure演員: 奧瑪·沙裡夫/Omar Sharif大衛·哈塞爾霍夫 /David Hasselhoff。這是一部關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祖魯族王國與英國殖民先驅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該影片改編自JOSHUA SINCLAIR 傳奇小說《Shaka Zulu: The Citadel》。

影片故事很簡單,昔日並肩作戰並協助祖魯族人吞併其他部落的英國人在葡萄牙的黑奴販賣中與祖魯族國王反目成仇,並由此引出一段友情、國仇、家恨、個人屈辱的愛恨交織矛盾。最後,雖然避免的血染黃沙的悲慟戰爭,也體現了祖魯族人的寬宏與博大,然而,故事的結局為日後祖魯族王國在歷史上走向滅亡埋下了伏筆--一切的傳統在以文明為幌子的利益驅動下顯得無奈而蒼白無力。影片展現了非洲原住民部落戰爭衝突的悲壯宏大場面,也刻畫了黑奴販賣的屈辱和悲慘命運,令人唏噓不已。

文明對傳統的無情吞噬,傳統對文明的無奈接受,在本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影片的祖魯族國王SHAKA的提問中亦間接揭示了人類無限爭鬥的肇因--土地、利益的衝突:“What would happen if this land without crowding, became crowded? Which of those unborn children would then be called African? Yours or mine?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人類歷史的進步的驅動力卻是由於利益的衝突。這真是上帝給人類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6.《殺戮時刻》是1996年喬·舒馬赫導演的,撒母耳·傑克遜、馬修·麥康納 、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一部驚悚犯罪片。密西西比州的黑人卡爾.李.黑利年僅十歲的女兒被兩名白人青年強姦造成重傷。當他瞭解到強暴犯最多也就是被判十年監禁時,流露出要自己懲罰罪犯的想法。他的律師傑克本該把這事報告警方,但他沒有這樣做。法院提審罪犯時,卡爾開槍將兩人擊斃。此事立刻成為轟動全國的案子。審訊中,檢察官魯弗斯引導陪審團注意兩名白人青年被殺的事實,而律師傑克則詳細敘述小女孩被強姦、毆打的慘狀以及今後再不能生育的惡果。陪審團的成員流了淚......影片改編自約翰·格裡森姆的同名小說,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都很賣座。

7.《美國X檔案》是1998年美國上映的犯罪劇情片。由托尼·凱耶執導,愛德華·諾頓、愛德華·弗朗、比佛莉·德安姬羅主演。該片講述了德瑞克溫亞因父親被殺崇拜新納粹主義而入獄,在迷途知返後弟弟丹尼卻遭遇仇殺的故事。該片參雜了太多的命題,種族問題、復仇、輪回......而這些任意一個單拿出來都可以排成一部電影的命題混雜在一起的時候,觀眾們只能感覺到芸芸眾生面對命運的無奈。通過影片可以發現,種族問題不是文字遊戲可以解決的,也不是自由女神雕像那樣實體化的精神象徵可以解決的。這樣的問題需要發自靈魂深處的思考,以及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溝通和理解(新浪網評)

8.《一個國家的誕生》(英語:TheBirthofaNation),又名《同族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也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之一,也因為電影播放時間長達三小時,成為有史以來,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義的商業電影影片。此片由大衛·沃克·格裡菲思執導,情節設定在南北戰爭期間及戰後,於1915年2月8日首映。由於拍攝手法的創新,以及因為對白人優越主義的提倡,以及對三K黨的美化所引起的爭議性,使得此片在電影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一個國家的誕生》的劇本是改編自湯瑪士·狄克森將三K党描寫成英雄的小說和舞臺劇《同族人》。

9.《飄》這部關於南北戰爭的史詩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獎,也是史上最成功的種族歧視電影之一。但也有批評抨擊這部電影通篇都是對南部的宣傳,美化奴隸制並且把南部同盟軍描繪成美國的英雄。

10.美國電影《撞車》是由保羅·哈吉斯執導,馬特·狄龍、桑迪·牛頓、萊恩·菲力浦等主演的犯罪影片。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將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磯為背景,講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車事故而引發的一些種族歧視問題的故事。故事主題是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會帶上種族歧視的印記,這種現象是導致民間動亂的禍根。2004年9月10日在加拿大首映。該片曾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故事是發生在洛杉磯這個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影片的開始就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車事件,以及幾個與這個事件有關的人。然後,鏡頭將我們帶到這次撞車事件發生的前一天,並分別向我們展示了這幾個主要人物在這幾十個小時中所發生的事情。

那個洛杉磯警察局的員警,希望能給自己患病的老父親找到更好的醫療救助,但是,在HMO,任憑他如何的請求,負責處理這件事情的黑人職員就是不簽署檔,以允許他父親去找別的醫生。隨後,這名員警在處理交通堵塞的時候,將自己心中的怨氣通通的爆發在一位黑人和他的妻子身上。地區檢察官與地位顯赫的妻子簡被兩個年輕的黑人用槍指著頭,只能無奈地看著他們搶走自己的林肯領航員SUV。回到家之後,心中的恐懼仍未消退的簡,無緣無故地對上門為他們換鎖的墨西哥裔修鎖匠丹尼爾大發光火。可憐老實的丹尼爾在當天的晚上,又一次讓一名波斯裔的商店店主奪去了他的尊嚴。黑人偵探格雷厄姆焦急地在尋找著他走失的弟弟,但又不得不受上司的威脅,去面對黑洞洞的槍口,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在觀眾吃驚的目光地注視下,由正義到邪惡、由被傷害者到施暴者不斷的轉換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