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盧正雨的《絕世高手》:用周星馳的喜劇精神講述80後的集體記憶

文/盧俊

剛剛看完盧正雨自編自導自演的《絕世高手》全球首映, 心情難以平復, 便用手機迫切寫下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每個靈魂都需要一段救贖之旅

表面上這是一部喜劇, 但是實際上它一部關於救贖的電影, 一個失去痛覺的盧小魚, 一個失去哭泣能力的小曼, 他們因為命運安排走上彼此救贖之路的作品, 相愛之路也是救贖之路, 而且范偉和陳沖所演角色的恩怨情仇也因為男女主角的推動實現了彼此的救贖。

高度流暢的渡橋水準讓這部片信息量巨大的同時又顯得節奏高度緊湊, 最重要的是把喜劇拍出了無數笑中帶淚的紮心點, 我邊看邊忍不住流淚。

喜劇竟然可以被拍成每個人心靈上的救贖之旅, 而且在美食題材、劇情、喜劇、驚悚、特效呈現等多個方面都能圍繞“救贖”這兩個字展開, 形散而神不散, 所以不得不慨歎創作者的駕馭能力的確出手不凡。

群星真正閃耀時

這表面上這是一部主角配角有點失衡的喜劇,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讓所有角色飽滿的群戲作品。 從范偉到陳沖, 從蔡國慶到孔連順, 從倉田保昭到楊迪, 從三大高手到四大天王, 哪怕是墮落街裡的街坊鄰居都有自己飽滿的人物設定。

他們無一不曾做到讓人過目難忘, 所以, 相比之下盧正雨和郭采潔甚至有點顯得非常節制, 但是如果從救贖的精神深度和價值內核來看, 這種弱化是並非缺陷, 而是一種基於能力的選擇。

盧正雨導演把表演的豐富性交給了一眾配角,

他們不僅完成度極高, 而且大部分人被重新定義了, 有一個算一個, 作為創作者他沒有浪費任何一個演員的才華, 這是導演的功力。

一代人的敘事詩和集體精神寫照

這是新世紀迄今為止關於80後一代最好的喜劇作品。 成色遠超《乘風破浪》《夏洛特煩惱》《後會無期》。

這是一部80後的集體記憶敘事詩, 也是一部80後精神世界的集體寫照, 墮落街, 一個真實的街道名稱, 也是60後和70後以及所有長輩開始對電視機一代和互聯網原住民一代的80後的總體印象, 他們被電子遊戲、電視、網路、拜金主義……所裹挾。

然而盧正雨始終認為, 遭遇什麼樣的時代, 是每個時代的人的無法自我選擇的, 但是無論表面上他們怎樣, 內心的善意和對美好的願景, 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呈現出來, 所以“墮落街”因為正義與善良戰勝了代表邪惡的“和膳”集團, 這種隱喻甚至可以堪稱80後對當代中國發出的一個非常禮貌的回擊。

在此之前, 似乎並沒有人代表80後試圖用這樣的哲學框架與當下世界做過任何一次溝通。 如今已經成為社會主流和中堅力量,甚至是漸入不惑之年的80後,或許從未有過這樣的回顧與反思,是的,就是80後一代人自己的故事。

一位新銳導演的工業精神與作品意識

如果非要從80後的導演裡挑一位經過嚴格的電影工業訓練,又有優質作品意識的創作者的話,應該非盧正雨莫屬。

他是網劇點擊量過億的首位創作者,在迅速串紅之後他完全可以在網劇界混得風生水起,然而他卻把之後近5年的時間交給了繼承香港電影工業體系最好的人——周星馳。

很多人說,他太像周星馳了,但是退一萬步說,周星馳在他身上得以衣缽傳承,對於所有深愛無厘頭的觀眾來說,難道不是萬幸中的萬幸,周星馳得此高徒,難道不應該暗暗慶倖,夫複何求?

可以說周星馳既是盧正雨的精神導師之一,也是盧正雨從一位草根導演反覆運算為真正電影從業者的關鍵人物,5年內他蟄伏在《西遊降魔篇》劇組擔任聯合編劇,跟周星馳進行無數次的劇本打磨與切磋,之後又在《美人魚》中擔任聯合編劇和執行導演。

這種從前期策劃到中期拍攝執行,以及後期製作以及宣發上全流程的貼身偷師,這種近乎10000小時的深度學習和刻意訓練,讓盧正雨已然脫胎換骨,一如那個當年有點肥胖身材走樣的屌絲“錦鯉”,如今已經全面進階為顏值與智慧並重的一線創作人。

青年導演和演員中經過這種魔鬼品控訓練的人,我至今還未見過。或者說在喜劇創作這條路上,盧正雨有幸沒有走什麼彎路,直接對接統治華語喜劇近30年宗師周星馳,讓他不僅給周星馳喜劇注入了年輕一代的視角,同時秉持著堅決杜絕網路段子進入大電影的底線。

始終保持著對喜劇創作的初心,他從周星馳為入口一路上溯到昆汀塔倫蒂諾、金凱瑞、查理卓別林、巴斯特基頓、伯格曼、庫布裡克……等一眾創作大師,為他自己的電影之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喜劇是一種哲學,更是一種高貴的精神規範

一個導演的認知決定了他的創作高度,準確地說,很多人認為喜劇就是搞笑、滑稽、荒誕不經……在這樣的理解之下誕生的《擺渡人》《分手大師》《惡棍天使》《澳門風雲》《情聖》……反復在噁心著我們,盧正雨自編自導自演的《絕世高手》用他的作品佐證了他對喜劇的理解。

喜劇精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高貴的精神規範,有趣的靈魂過於稀缺,所以有趣也變得異常高貴,但是回到本質上來看也更有可能是悲觀主義者表達精神追求的方式,甚至說在它的基因裡並不是歡樂,而是悲喜交集的一體兩面,好的喜劇永遠帶著創作者底層最深的憂傷,離開了這種悲憫氣質,喜劇就立刻陷入萬劫不復的滑稽劇套路,顯然,盧正雨屬於前者,他如此深愛周星馳,就讓他在精神氣質裡自帶了與眾不同的底層代碼。

沒有一個頂級喜劇創作者,不是因為對人世間的悲喜高度洞察,又可以用荒誕的哲學思考和故事詮釋著人們可以暫且忘記悲觀,用歡笑和樂觀的態度面對人性中的衝突與荒唐,面對悲慘世界裡所有的絕望與悲傷,但是讓一個處女作導演舉重若輕地把這一切呈現出來就顯得更加困難,這可能是盧正雨最痛苦的地方。

他不知道如何像一個絕對的高手,閒庭信步地和觀眾達成心理上的默契,所以這次創作上多少都有點用力過猛的瑕疵。

喜劇創作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劇情內核的哲學思考高度,劇情推動的合理性以及荒誕笑料的節奏感的高度平衡,無厘頭喜劇流派是所有喜劇樣式裡難度最高的,因為它的不確定性是最難掌控的,稍不留意就會失控崩塌,就連徐京去挑戰《西遊伏妖篇》也被觀眾的口水淹沒在及格線以下,無厘頭毫無邏輯的邏輯的方法論,讓盧正雨在喜劇之路上已經甩開了絕大多數喜劇創作人,當然這部《絕世高手》並沒有失控,我刷了兩遍,一遍比一遍精彩,是因為耐琢磨的細節多到爆倉,我會另外撰文分析片中值得解讀的細節。

在我看來,有趣是人生第一大事,或者說一個人來到世間不以追求有趣的人生作為目標,可能即意味著,我們離最高貴的人生漸行漸遠。

好的喜劇並不是好笑而已,而是要有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感知力,盧正雨的喜劇絕非是意外、荒誕、滑稽效果帶給大家的搞笑,本質上是他們用大家意想不到的視角對生活真諦的洞察、對美好的感知,更是對人類所公認的真善美摯愛。

這是頂級喜劇創作者的精神規範,也甚至是所有創作者的精神規範,從《絕世高手》這部作品來看,盧正雨做到了用這種規範在要求自己,雖然完成度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是絕對不啻為當下喜劇創作的標杆方向。

希望盧正雨這部大螢幕大規模上映處女作可以獲得更多朋友的喜愛,讓他獲得一個公正和良性發展的空間,中國需要這樣的創作者,不是嗎?

如今已經成為社會主流和中堅力量,甚至是漸入不惑之年的80後,或許從未有過這樣的回顧與反思,是的,就是80後一代人自己的故事。

一位新銳導演的工業精神與作品意識

如果非要從80後的導演裡挑一位經過嚴格的電影工業訓練,又有優質作品意識的創作者的話,應該非盧正雨莫屬。

他是網劇點擊量過億的首位創作者,在迅速串紅之後他完全可以在網劇界混得風生水起,然而他卻把之後近5年的時間交給了繼承香港電影工業體系最好的人——周星馳。

很多人說,他太像周星馳了,但是退一萬步說,周星馳在他身上得以衣缽傳承,對於所有深愛無厘頭的觀眾來說,難道不是萬幸中的萬幸,周星馳得此高徒,難道不應該暗暗慶倖,夫複何求?

可以說周星馳既是盧正雨的精神導師之一,也是盧正雨從一位草根導演反覆運算為真正電影從業者的關鍵人物,5年內他蟄伏在《西遊降魔篇》劇組擔任聯合編劇,跟周星馳進行無數次的劇本打磨與切磋,之後又在《美人魚》中擔任聯合編劇和執行導演。

這種從前期策劃到中期拍攝執行,以及後期製作以及宣發上全流程的貼身偷師,這種近乎10000小時的深度學習和刻意訓練,讓盧正雨已然脫胎換骨,一如那個當年有點肥胖身材走樣的屌絲“錦鯉”,如今已經全面進階為顏值與智慧並重的一線創作人。

青年導演和演員中經過這種魔鬼品控訓練的人,我至今還未見過。或者說在喜劇創作這條路上,盧正雨有幸沒有走什麼彎路,直接對接統治華語喜劇近30年宗師周星馳,讓他不僅給周星馳喜劇注入了年輕一代的視角,同時秉持著堅決杜絕網路段子進入大電影的底線。

始終保持著對喜劇創作的初心,他從周星馳為入口一路上溯到昆汀塔倫蒂諾、金凱瑞、查理卓別林、巴斯特基頓、伯格曼、庫布裡克……等一眾創作大師,為他自己的電影之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喜劇是一種哲學,更是一種高貴的精神規範

一個導演的認知決定了他的創作高度,準確地說,很多人認為喜劇就是搞笑、滑稽、荒誕不經……在這樣的理解之下誕生的《擺渡人》《分手大師》《惡棍天使》《澳門風雲》《情聖》……反復在噁心著我們,盧正雨自編自導自演的《絕世高手》用他的作品佐證了他對喜劇的理解。

喜劇精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高貴的精神規範,有趣的靈魂過於稀缺,所以有趣也變得異常高貴,但是回到本質上來看也更有可能是悲觀主義者表達精神追求的方式,甚至說在它的基因裡並不是歡樂,而是悲喜交集的一體兩面,好的喜劇永遠帶著創作者底層最深的憂傷,離開了這種悲憫氣質,喜劇就立刻陷入萬劫不復的滑稽劇套路,顯然,盧正雨屬於前者,他如此深愛周星馳,就讓他在精神氣質裡自帶了與眾不同的底層代碼。

沒有一個頂級喜劇創作者,不是因為對人世間的悲喜高度洞察,又可以用荒誕的哲學思考和故事詮釋著人們可以暫且忘記悲觀,用歡笑和樂觀的態度面對人性中的衝突與荒唐,面對悲慘世界裡所有的絕望與悲傷,但是讓一個處女作導演舉重若輕地把這一切呈現出來就顯得更加困難,這可能是盧正雨最痛苦的地方。

他不知道如何像一個絕對的高手,閒庭信步地和觀眾達成心理上的默契,所以這次創作上多少都有點用力過猛的瑕疵。

喜劇創作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劇情內核的哲學思考高度,劇情推動的合理性以及荒誕笑料的節奏感的高度平衡,無厘頭喜劇流派是所有喜劇樣式裡難度最高的,因為它的不確定性是最難掌控的,稍不留意就會失控崩塌,就連徐京去挑戰《西遊伏妖篇》也被觀眾的口水淹沒在及格線以下,無厘頭毫無邏輯的邏輯的方法論,讓盧正雨在喜劇之路上已經甩開了絕大多數喜劇創作人,當然這部《絕世高手》並沒有失控,我刷了兩遍,一遍比一遍精彩,是因為耐琢磨的細節多到爆倉,我會另外撰文分析片中值得解讀的細節。

在我看來,有趣是人生第一大事,或者說一個人來到世間不以追求有趣的人生作為目標,可能即意味著,我們離最高貴的人生漸行漸遠。

好的喜劇並不是好笑而已,而是要有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感知力,盧正雨的喜劇絕非是意外、荒誕、滑稽效果帶給大家的搞笑,本質上是他們用大家意想不到的視角對生活真諦的洞察、對美好的感知,更是對人類所公認的真善美摯愛。

這是頂級喜劇創作者的精神規範,也甚至是所有創作者的精神規範,從《絕世高手》這部作品來看,盧正雨做到了用這種規範在要求自己,雖然完成度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是絕對不啻為當下喜劇創作的標杆方向。

希望盧正雨這部大螢幕大規模上映處女作可以獲得更多朋友的喜愛,讓他獲得一個公正和良性發展的空間,中國需要這樣的創作者,不是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