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川一個縣,因與安徽等省定遠縣同名而改名,有兩塊飛地在重慶

四川省, 位於中國大陸西南、長江上游地區, 省會成都, 簡稱“川”或“蜀”, 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 其中包括52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10個縣、4個自治縣。

武勝縣, 隸屬于四川省廣安市, 地處四川省東部, 嘉陵江中游, 四川、重慶兩省市結合部, 東臨岳池, 西連蓬溪、南接合川, 北交南充。

武勝縣境, 秦漢至南朝宋, 屬巴郡墊江縣(治今合川區)地。 南齊(479年~502年)時, 析墊江縣以北地, 始置漢初縣(治今武勝縣烈面鎮漢初村), 因“相傳漢初雍齒曾築城於此”而得名。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 又分漢初縣地置青居縣(治今南充縣青居鎮);隋朝開皇三年(583年), 青居縣併入漢初縣,

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 置武勝軍(與縣同級), 取“以武力勝南宋”之意, 軍治今武勝縣舊縣鄉境內, 後升定遠州。 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漢初縣,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複置縣, 改名定遠縣, 意為“永遠安定”。

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 知縣胡濂, 以舊治(今舊縣鄉境內)山勢危險, 逼近江岸, 遷縣治于廟兒壩(今武勝縣中心鎮)。 清朝初, 因四川人口銳減, 康熙八年(1669年), 省定遠縣入合州, 雍正六年(1728年)複置定遠縣, 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

民國三年(1914年), 因定遠縣與安徽、陝西、雲南等省屬縣定遠縣同名, 乃據元代曾置武勝軍,

縣治東北又有武勝山, 遂更名武勝縣。

1953年6月23日, 武勝縣治由中心鎮遷至沿口鎮;武勝縣先後隸屬於南充專區、南充地區、廣安地區, 1998年廣安市成立後屬之至今。

武勝縣總面積966平方公里, 下轄31個鄉鎮、515個村、34個社區、5070個村民小組, 總人口84.8萬人, 有“嘉陵明珠”之美譽。

由於歷史上武勝受合川管轄, 再加上建國後四川與重慶的關係, 武勝縣與重慶合川區都有轄地在對方境內, 即所謂的“飛地”。 屬於重慶合川區的飛地位於武勝縣清平鎮和真靜鄉, 而在重慶合川區地界, 也有武勝縣的兩塊飛地, 分別隸屬于武勝縣萬隆鎮、清平鎮。

相關文章:重慶一個區, 有2300多年歷史, 有村子在四川省境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