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進口食品,零售業的下一個風口 “會走路的錢包”血拼國內

新聞晨報記者 錢鑫

在世界各大城市的機場, 等候退稅的遊客大排長龍, 其中有8成是中國遊客, 而各種中國遊客刷新境外掃貨紀錄的新聞也時常見諸於報端。

美國旅遊協會主席羅傑·道笑稱中國遊客為“會走路的錢包”, 中國遊客花錢能力有目共睹。 從去年開始, “會走路的錢包”在中國購買進口食品的增速迅猛。

從2016年開始, 進口食品市場增長迅速。 根據上海海關資料顯示, 2016年,

上海關區進口食品累計金額達1626.85億元, 同比增長15.6%, 而2015年僅增長0.6%。 2017年1月-5月, 進口食品累計金額為747.51億元, 同比增長14.4%, 增速進一步明顯。 目前,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進口食品的最大市場之一, 這些進口食品來自世界143個國家和地區, 進口品種在5萬-6萬種左右, 品牌超過15000個以上。 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2018年中國將成為最大進口食品消費國, 市場規模將達到4800億元。 進口食品消費, 已從之前的禮品和炫耀性質消費, 發展到個人的品質性、犒勞性質消費。

業內人士認為, 隨著進口食品價格的平民化, 市民出境增多對國外商品瞭解程度增加、國家政策的開放、供應管道的增多, 還會有更多消費者選擇在國內購買進口食品, 這確實是零售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和新的增長點, 進口食品也成為了零售業的下一個風口。

日前, 上海商情資訊中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聯合發佈了《2017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 報告對百餘家食品進口流通企業進行了重點調查, 針對企業所關注的進口食品產地、品類、管道等進行了客觀分析。

產地成標籤, 澳大利亞、紐西蘭受追捧

據調查顯示, 對於進口食品產地, 企業對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注度分別為58.2%、43.0%。 進口食品在我國的品牌力尚未建立, 產地是消費者最看重的標籤之一。 主打有機、健康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產品深受消費者的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 2015年6月, 中、澳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 目前, 超過8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享受零關稅。 2020年, 零關稅比例將升至93%, 協定完全展開後將達到95%;2017年4月,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升級談判在北京舉行。 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同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升級談判的啟動也為中、新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另一方面, 歐美產品因為執行嚴格的產品標準, 其安全性也深受企業信賴, 歐美國家的關注度均在35%左右。 在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畫中,中方表示, 將儘快允許進口美國牛肉, 最遲不晚於2017年7月16日。

進口葡萄酒一枝獨秀, 乳製品、生鮮緊隨其後

在細分品類中, 45.6%的企業認為進口葡萄酒前景更明朗, 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有資料顯示,從2015年開始,來自法國、西班牙、智利等國的葡萄酒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國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在旅遊的帶動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葡萄酒的飲用習慣也開始深入人心,推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貿協定明確體現,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僅2016年,進口瓶裝葡萄酒就達4.8億升(約6.4億瓶),較2015年上升22% 。總體價值22億美元,上升17%,約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裝葡萄酒進口量為1.4億升,起泡酒為0.12億升。

為何進口葡萄酒這麼受國人追捧?首先,原汁釀造的高品質保障,大部分進口葡萄酒保持了原始的葡萄酒風味;其次,國外有大批環境條件優越的專業酒莊,從苗木培育、種植、釀造、銷售到葡萄酒文化推廣的產業鏈發展完善。最後,國外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發展至今每一種葡萄酒都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品牌打出各自的特色。

再一方面,國內近年來也掀起了葡萄酒海外並購熱潮,力求對標國際葡萄酒品牌:今年5月,張裕再以4803萬美元收購智利貝斯酒莊葡萄酒業務;去年末,威龍澳大利亞子公司以1341.3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1235.3公頃葡萄園。通過企業的努力,國內外葡萄酒品牌的差距正不斷縮小:第四屆亞洲葡萄酒大獎賽上,寧夏賀東莊園西拉幹紅葡萄酒獲得特別金獎。

乳製品及生鮮食品的關注度均超過30%,是企業關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熱品類。在國內消費升級趨勢中,健康優質的乳製品、進口生鮮在國內擁有眾多粉絲,前景可期。6月,中國和美國FDA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表明在短期內可能有200多家美國乳製品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這也將大大激發國內食品進口流通企業的熱情。另一份調查報告資料顯示,北京、廣東、上海和江蘇是進口生鮮消費者最多的省份(直轄市),其中最受歡迎的進口海鮮品類,包括阿根廷紅蝦,南美白蝦、巨型淡水蝦、進口三文魚、鮑魚和鱘魚等;熱銷的進口水果包括太平洋東岸的智利車厘子,紐西蘭獼猴桃和美國新奇士橙等;烏拉圭牛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牛肉等也很受歡迎。

便利店管道異軍突起,進口商品瞄準社區消費

在管道關注度中,全家便利店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 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便利管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管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管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端奢侈品,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籃中日常消費,且向便利包裝發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諸多社區便利店,滿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進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務樓便利店,則更多地針對一些商務白領的日常需求:白領午餐、平時零食還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進口商品商,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便利管道。

【相關新聞】進口商專業委員會在滬成立

自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國內進口食品銷售呈井噴式增長,進口食品的品種日益多元化,業態也日益豐富。為促進業內資源分享、指導企業發展、協助規範市場,由糖酒集團、品渥食品、金文食品、D.I.G.、綠地、捷強、京東等四十餘家行業領軍企業以及資料機構上海商情資訊中心聯合發起,上海糖煙酒茶商業行業協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日前在滬成立。

專委會秉持“共識、共創、共用、共進”的理念,以成為“業界對外發聲的管道”、“企業、政府間溝通的橋樑”、“業內信用認證平臺”為目標。該專委會將打造業內信用平臺,建設品質追溯體系,為政府管控與決策提供參考,形成行業公信力,推進進口商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優質、健康的進口食品,從而進一步推動上海邁向國際消費城市的步伐。

6月29日下午,進口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在滬召開。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食藥監局、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職能部門領導,以及西班牙王國總領事館、澳大利亞駐上海總領事館代表蒞臨現場。會議投票通過了專委會工作條例、誠信宣言,並經選舉產生第一屆會長、副會長單位:由上海糖酒集團擔任會長,上海商情、品渥食品、金文食品擔任副會長。

專委會的誕生,將促進企業對國內的進口食品行業發展達成共識,促成資源分享的業內氛圍,集聚行業力量,在業內建立話語權。使進口品牌對標國際市場,服務國內市場,滿足上海作為國際化城市的消費需求。

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有資料顯示,從2015年開始,來自法國、西班牙、智利等國的葡萄酒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國民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在旅遊的帶動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葡萄酒的飲用習慣也開始深入人心,推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貿協定明確體現,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僅2016年,進口瓶裝葡萄酒就達4.8億升(約6.4億瓶),較2015年上升22% 。總體價值22億美元,上升17%,約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裝葡萄酒進口量為1.4億升,起泡酒為0.12億升。

為何進口葡萄酒這麼受國人追捧?首先,原汁釀造的高品質保障,大部分進口葡萄酒保持了原始的葡萄酒風味;其次,國外有大批環境條件優越的專業酒莊,從苗木培育、種植、釀造、銷售到葡萄酒文化推廣的產業鏈發展完善。最後,國外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發展至今每一種葡萄酒都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品牌打出各自的特色。

再一方面,國內近年來也掀起了葡萄酒海外並購熱潮,力求對標國際葡萄酒品牌:今年5月,張裕再以4803萬美元收購智利貝斯酒莊葡萄酒業務;去年末,威龍澳大利亞子公司以1341.3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1235.3公頃葡萄園。通過企業的努力,國內外葡萄酒品牌的差距正不斷縮小:第四屆亞洲葡萄酒大獎賽上,寧夏賀東莊園西拉幹紅葡萄酒獲得特別金獎。

乳製品及生鮮食品的關注度均超過30%,是企業關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熱品類。在國內消費升級趨勢中,健康優質的乳製品、進口生鮮在國內擁有眾多粉絲,前景可期。6月,中國和美國FDA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表明在短期內可能有200多家美國乳製品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這也將大大激發國內食品進口流通企業的熱情。另一份調查報告資料顯示,北京、廣東、上海和江蘇是進口生鮮消費者最多的省份(直轄市),其中最受歡迎的進口海鮮品類,包括阿根廷紅蝦,南美白蝦、巨型淡水蝦、進口三文魚、鮑魚和鱘魚等;熱銷的進口水果包括太平洋東岸的智利車厘子,紐西蘭獼猴桃和美國新奇士橙等;烏拉圭牛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牛肉等也很受歡迎。

便利店管道異軍突起,進口商品瞄準社區消費

在管道關注度中,全家便利店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 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便利管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管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管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端奢侈品,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籃中日常消費,且向便利包裝發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諸多社區便利店,滿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進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務樓便利店,則更多地針對一些商務白領的日常需求:白領午餐、平時零食還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這也導致了很多進口商品商,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便利管道。

【相關新聞】進口商專業委員會在滬成立

自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國內進口食品銷售呈井噴式增長,進口食品的品種日益多元化,業態也日益豐富。為促進業內資源分享、指導企業發展、協助規範市場,由糖酒集團、品渥食品、金文食品、D.I.G.、綠地、捷強、京東等四十餘家行業領軍企業以及資料機構上海商情資訊中心聯合發起,上海糖煙酒茶商業行業協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日前在滬成立。

專委會秉持“共識、共創、共用、共進”的理念,以成為“業界對外發聲的管道”、“企業、政府間溝通的橋樑”、“業內信用認證平臺”為目標。該專委會將打造業內信用平臺,建設品質追溯體系,為政府管控與決策提供參考,形成行業公信力,推進進口商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優質、健康的進口食品,從而進一步推動上海邁向國際消費城市的步伐。

6月29日下午,進口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在滬召開。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食藥監局、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職能部門領導,以及西班牙王國總領事館、澳大利亞駐上海總領事館代表蒞臨現場。會議投票通過了專委會工作條例、誠信宣言,並經選舉產生第一屆會長、副會長單位:由上海糖酒集團擔任會長,上海商情、品渥食品、金文食品擔任副會長。

專委會的誕生,將促進企業對國內的進口食品行業發展達成共識,促成資源分享的業內氛圍,集聚行業力量,在業內建立話語權。使進口品牌對標國際市場,服務國內市場,滿足上海作為國際化城市的消費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