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豆報復性上漲觸及本輪反彈目標

6月30日, 美國農業部(USDA)如期發佈了今年的兩個權威報告---種植面積報告和季度庫存報告, 雖然美豆新作播種面積創下歷史紀錄高位, 但較3月末種植意向報告資料進一步調整的幅度低於市場預期, 再加上美豆截至6月1日的季度庫存資料偏低於市場預期, 因而兩份報告雙雙被市場解讀為利多, 報告出臺後美豆跳漲至五個月來最高價, 一舉達到此輪反彈的基本目標3%-5%, 其中美豆8月期約收於945美分, 較此前低點904.4美分/蒲上漲40.6美分, 漲幅4.48%。

【報告內容】

具體來看, 2017年美豆種植面積8951.8萬英畝, 較去年同期超出608.5萬英畝,

較3月種植意向資料略高3.6萬英畝, 較平均預估偏低42.8萬英畝(預估均值8994.6萬英畝, 2017年3月31日意向面積8948.2萬英畝, 2016年8343.3萬英畝, USDA二月展望論壇8800萬英畝); , 截至6月30日美豆當季大豆庫存9.63億蒲, 較去年同期高出0.91億蒲, 較3月季度庫存減少7.72億蒲, 較平均預估偏低0.2億蒲(預估均值9.83億蒲, 前值17.35億蒲, 去年同期8.72億蒲)。

另外玉米種植面積較美國農業部3月種植意向報告預估意外增加, 此前很多分析師曾預計因中西部的東部過於潮濕, 美國玉米種植面積將低於3月預估;市場認為, 玉米種植面積略高於預期, 給玉米市場帶來阻力, 但小麥市場急升的外溢效果, 蓋過了玉米資料利空的影響。 今春美國所有小麥的種植面積降至4565.7萬英畝的歷史新低, 全球庫存充以及出口前景令美國農戶不願種植小麥。

春小麥種植面積降至45年低位, 點燃了市場的升勢;本周春麥價格大漲至2014年以來最高水準, 因美國大平原北部地方乾旱威脅作物單產;報告後CBOT小麥7月合約收于5美元/蒲之上, 為一年來首次, 交投最活躍的9月小麥期貨合約收盤達到30美分的最大日漲幅限制。

【報告資料歷史對比】

通過將過去16年的大豆意向種植面積和播種面積進行對比, 我們可以發現, 其中有7年, 美國大豆最終播種面積低於3月份的播種意向, 占比43.75%;而在其他的9年裡, 則要高於3月份的播種意向。 2017年3月發佈的季度穀物庫存報告顯示, 截至6月1日, 美國大豆庫存為9.63億蒲, 雖然低於市場平均預估以及3月季度庫存資料, 但在2009年以來的九年裡仍然處於相對偏高水準。

【報告後市場表現的歷史對比】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每年6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美國農業部兩份重量級報告的結伴出爐,

往往殺傷力驚人。 2014年6月末, 美豆因兩份報告雙雙利空而付出了暴跌5.77%的慘痛代價。 2015年6月末的種植面積報告雖然雷聲大雨點小, 但季度庫存略遜於市場預期, 也引發了市場對於USDA後續調降供應的預期, 因而推動美豆持續上漲並斬獲了總計5.84%的驚人升幅。 而剛剛過去的2016年, 受種植面積低於預估的利多提振, 美豆忽略了利空季度報告的負面影響, 暴漲3.78%, 站上1160.4美分的兩周高位。

近年來,美國和巴西大豆連續豐產且產量創下記錄高位,南美大豆供應憑藉價格優勢不斷搶食國際市場,USDA今年6月份供需報告中全面上修美國和全球的新舊作庫存預估,令市場越發堅信全球供應充足預期。隨著美豆進入生長季節,有關未來供應預期的重要程度逐漸提升,尤其是又在南美農民持續惜售的背景下。對於UDSA6月末的季度庫存報告,從此前高達9.83億蒲的預估值,即可看出投資者偏于悲觀。

【未來展望】

2017年已然走過近一半時間,回首國際大豆市場,自年初在阿根廷大豆減產利多支撐下,登上6個月高位1080美分後,始終缺乏明顯利好刺激,伴隨美國新豆進入生長季節後,市場便一直在天氣炒作的“刀刃”上跳舞,先是天氣良好令投資者擔憂本就創紀錄的美豆種植面積會因此進一步擴大,巴西亦在此時傳出下年度擴種的消息,多重利空施壓美豆跌至14個月低位909.4美分;之後中西部北部開始蔓延的高溫幹熱天期,又將美豆期價一度推向兩周高位944.6美分。進入6月中旬,產區天氣再次變臉,及時且大範圍降雨持續改善原先略有缺墒的產區,美豆被持續“扭羊頭”,連續五日陰跌至15個月最低,兩次探底9美元關口後,又因底背離嚴重、出口需求良好、美元疲軟以及玉米小麥臨池比價效應支撐而再次反彈,目前又在USDA六月末的兩份利多報告推動下,跳漲至五個月來最高價,一舉達到此輪反彈的基本目標3%-5%。

USDA6月報告對於美豆單產的預估值目前仍沿用二月論壇的趨勢單產資料48蒲/英畝,過去三年的平均畝產為49蒲/英畝,2016年更是創下52.1蒲/英畝的歷史最高紀錄,市場普遍預計未來USDA進一步調高單產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但值得留意的是,南美尚有巨量大豆庫存亟待消化,一旦美豆種植面積和單產持續上調的預期成真,美豆下半年的供應壓力可想而知。但作為市場分水嶺的USDA6月底的雙報告,之後市場的關注度將完全轉移至美豆主產區天氣形勢,美國主產區持續高溫幹熱天氣對於美麥的影響更大,下周美國中西部多數產區不會出現極端炎熱天氣,但大平原北部的乾旱仍面臨向南向東擴散,仍需關注7月份美豆主產區的持續高溫天氣和降水前景,尤其是6月艾奧瓦州/明尼蘇達州的降雨少於正常水準,而此前持有歷史極值淨空倉的投機基金操作方向,也是非常關鍵的。

近年來,美國和巴西大豆連續豐產且產量創下記錄高位,南美大豆供應憑藉價格優勢不斷搶食國際市場,USDA今年6月份供需報告中全面上修美國和全球的新舊作庫存預估,令市場越發堅信全球供應充足預期。隨著美豆進入生長季節,有關未來供應預期的重要程度逐漸提升,尤其是又在南美農民持續惜售的背景下。對於UDSA6月末的季度庫存報告,從此前高達9.83億蒲的預估值,即可看出投資者偏于悲觀。

【未來展望】

2017年已然走過近一半時間,回首國際大豆市場,自年初在阿根廷大豆減產利多支撐下,登上6個月高位1080美分後,始終缺乏明顯利好刺激,伴隨美國新豆進入生長季節後,市場便一直在天氣炒作的“刀刃”上跳舞,先是天氣良好令投資者擔憂本就創紀錄的美豆種植面積會因此進一步擴大,巴西亦在此時傳出下年度擴種的消息,多重利空施壓美豆跌至14個月低位909.4美分;之後中西部北部開始蔓延的高溫幹熱天期,又將美豆期價一度推向兩周高位944.6美分。進入6月中旬,產區天氣再次變臉,及時且大範圍降雨持續改善原先略有缺墒的產區,美豆被持續“扭羊頭”,連續五日陰跌至15個月最低,兩次探底9美元關口後,又因底背離嚴重、出口需求良好、美元疲軟以及玉米小麥臨池比價效應支撐而再次反彈,目前又在USDA六月末的兩份利多報告推動下,跳漲至五個月來最高價,一舉達到此輪反彈的基本目標3%-5%。

USDA6月報告對於美豆單產的預估值目前仍沿用二月論壇的趨勢單產資料48蒲/英畝,過去三年的平均畝產為49蒲/英畝,2016年更是創下52.1蒲/英畝的歷史最高紀錄,市場普遍預計未來USDA進一步調高單產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但值得留意的是,南美尚有巨量大豆庫存亟待消化,一旦美豆種植面積和單產持續上調的預期成真,美豆下半年的供應壓力可想而知。但作為市場分水嶺的USDA6月底的雙報告,之後市場的關注度將完全轉移至美豆主產區天氣形勢,美國主產區持續高溫幹熱天氣對於美麥的影響更大,下周美國中西部多數產區不會出現極端炎熱天氣,但大平原北部的乾旱仍面臨向南向東擴散,仍需關注7月份美豆主產區的持續高溫天氣和降水前景,尤其是6月艾奧瓦州/明尼蘇達州的降雨少於正常水準,而此前持有歷史極值淨空倉的投機基金操作方向,也是非常關鍵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