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剛剛,王石正式謝幕!鬱亮哽咽、寶能缺席!

九點半導語

剛剛, 萬科舉行股東大會, 萬科股東大會議案投票結果出爐:產生新一屆董事會, 王石不再擔任萬科董事。 王石也表示, 還沒想好下一步。 屬於王石的萬科時代過去了。

屬於王石的萬科時代過去了。

34年前, 王石隻身南下深圳, 第二年創立了萬科;34年後, 66歲, 他從萬科退休。

剛剛, 萬科舉行股東大會, 萬科股東大會議案投票結果出爐:產生新一屆董事會, 王石不再擔任萬科董事。 王石也表示, 還沒想好下一步。

一切, 似乎都是那麼的剛剛好, 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順其自然。 王石借最後作為董事長的機會,

對華潤表示感謝。

會上, 鬱亮哽咽道:沒有王石, 就沒有“萬科的鬱亮”。

相信, 本次大會最大的關注點是郁亮與王石的交接, 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小細節:寶能, 萬科第二大股東, 並沒有出席本次會議。

對於寶能未出席本次會議, 深鐵董事長林茂德表示, 這次換屆, 我們與寶能有溝通, 還有書面回應。 我們深鐵集團書面發出提案, 請求支持提案, 他們書面回復, 支持我們換屆方案。 我們溝通以後已經達成一致。

作為萬科的第二大股東寶能系, 此次將不會派人出席今天下午的萬科股東大會。

這也意味著, 寶能系對此次所有議案放棄投票權。

此外, 有股東提問, 寶能持股下個月到了解禁期, 萬科有沒有跟寶能溝通。 王石回應稱, 應該去問寶能。

截至目前, 最新的萬科股權結構為, 深圳地鐵持股比例29.38%, 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而寶能則以25.4%的持股比例退居為萬科的第二大股東,

安邦為第三大股東, 持股比例為6.73%。

作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深鐵, 如今當然是走到哪都如此受關注, 在回答股東提問時, 深鐵董事長林茂德稱, 我們不會干預萬科的具體的經營, 也不會參與。 我們就是它的股東, 只是發揮股東的作用。

王石主動讓賢

“這次是王石主動讓賢”, 一位萬科集團的人士稱, 在此前的近半年, 他周轉於世界各地, 忙於慈善與賽艇。

從1988年出任改制後的萬科董事長兼總經理, 30年間萬科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毫無爭議的龍頭公司, 而王石也已經成為標杆性的企業家, 正如他的好友秦朔講的那樣, 在中國房地產業王石贏得了“他說第二, 無人稱首”的大哥大地位。

王石退位萬科,

但他的運動生涯才剛剛開始。

對於王石的“讓賢”, 萬科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表示:“30多年來, 萬科在王石先生的帶領下,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深圳地鐵集團對此深表敬意並尊重王石先生的決定。 同時, 希望萬科團隊在郁亮先生的帶領下, 按照既定的戰略和運營機制, 持續領跑房地產行業,創造優秀業績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回首30年:王石的崛起和放棄

萬科是中國地產行業的一個標杆,也是恒大和萬達用盡全力所要追趕和超越的目標,現在這個距離在逐漸縮小。但是王健林和許家印成為不了王石,因為王石在過往歲月中某些人們很難理解的選擇,導致他身上出現了一些特殊的印痕,這都是很難被複製的。

王石是在八十年代的深圳崛起的,他趕上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而深圳是那場經濟變革風暴中的中心漩渦城市,這是天時和地利的優勢,這樣的場景在後來的很多年裡幾乎沒有被複製的可能。

在中國地產界,人們對“萬科”二字耳熟能詳,但對萬科的前身,大家的記憶或許有些模糊了。

1984年9月,在深圳建設路1號,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建立開張,王石任經理。這也是萬科的前身,主要業務是從香港進貨,向內地倒賣攝像機、投影機等教學器材。但是,王石創立並擔任一把手的這家貿易企業幾乎全部業務都要倚仗于名義上的母公司、當時在深圳的最大國有企業“深圳特區發展公司”。

通過一些雜七雜八的產品在一段時間內獲得原始積累之後,萬科開始做減法並專注於地產——這個選擇決定了萬科和王石共同的命運。

1987年12月1日,一場在深圳會堂舉行的國土有償使用權拍賣會進入了王石的視野,一家房地產公司以525萬元的最高價獲得了一塊8588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土地使用權的“第一拍”。

第二年,王石即親自到場舉牌,萬科以當時2000萬元的天價在深圳拍得威登別墅地塊,正式進入房地產行業。

王石一直是做貿易起家的,他似乎從未涉及過工業製造。從他販賣糧食和攝像器材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他註定要走和柳傳志和張瑞敏不同的道路。幸運的是,這一群理想主義老青年最後殊途同歸,都成為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和時代標杆。

王石的幸運之處在於,他生在了一個崛起的年代,並且選對了他的道路。

現在,王石主動讓賢的舉動,不禁讓人回想起1988年,他主動放棄萬科股權時的情形。在自傳中王石回憶:

萬科股票是在1988年12月28日公開發行的。1989年3月28日上午9點,深圳會堂,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股東例會召開。

座無虛席。回答股東提問。一位股東站起來,手握話筒:“請問王石先生,您個人自己買了多少股票?”

我從西裝內側口袋裡掏出一張認股權證,“我個人存款一共25000塊錢,取出2萬塊錢買了萬科股票。”台下一片熱烈掌聲和叫好聲。

當晚第一屆董事會上,我被推選為萬科第一任董事長,董事會由王石、蔡順成、劉元生等11人組成。

4100萬股的股份中,萬科職工股應得的股票約500萬出頭。這部分股票怎麼分配呢?按照市府辦公廳下發的股改檔,這部分股票只能有10%允許量化到個人名下,其餘的由集體持有。

我明確了想法,放棄其中我應得的個人股份。

我放棄的想法基於三點:

一、社會價值取向。

“不患寡,患不均”是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社會也向來有種仇富心態。個人突然有了錢,會把自己擺在一個極其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像我如此愛出風頭,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如果很有錢,弄不好會惹來殺身之禍。名利之間只能選擇一項,或默不出聲地賺錢,或兩袖清風實現一番事業。我選擇了後者。

二、討嫌暴發戶形象。

少年時代閱讀了雨果、巴爾扎克、狄更斯、莎士比亞的作品,反感暴發戶。當發現自己可能成為這一類人時,自然採取回避。

三、家族沒有掌管財富的DNA。

我祖籍安徽,但從來沒有回去過,股改過程中,專門翻閱了家鄉堂弟郵寄來的族譜,上溯20代,農民世家,沒有一代成為地主的,我沒有信心對錢財妥善處置,傳統農民有了錢做什麼呢?修祠堂,娶小老婆,賭博。

我放棄個人股份的想法也徵求了家人的意見。太太沒有反對,她本來就沒有指望王石發大財,半開玩笑地問我:“什麼時候能住上別墅?”

我回答:“別墅會有的,別墅太早住進去會不得安寧。”

我放棄了,管理層也放棄。而且,管理層提議:將職工股成立一個基金,只要在萬科的職員,新老都有享用權;由職工代表會產生出管理委員會的成員。資金用途:職員的福利,重點照顧1988年以前進入萬科的職員的福利;另外的用於回饋社會,做公益活動。

持續領跑房地產行業,創造優秀業績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回首30年:王石的崛起和放棄

萬科是中國地產行業的一個標杆,也是恒大和萬達用盡全力所要追趕和超越的目標,現在這個距離在逐漸縮小。但是王健林和許家印成為不了王石,因為王石在過往歲月中某些人們很難理解的選擇,導致他身上出現了一些特殊的印痕,這都是很難被複製的。

王石是在八十年代的深圳崛起的,他趕上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而深圳是那場經濟變革風暴中的中心漩渦城市,這是天時和地利的優勢,這樣的場景在後來的很多年裡幾乎沒有被複製的可能。

在中國地產界,人們對“萬科”二字耳熟能詳,但對萬科的前身,大家的記憶或許有些模糊了。

1984年9月,在深圳建設路1號,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建立開張,王石任經理。這也是萬科的前身,主要業務是從香港進貨,向內地倒賣攝像機、投影機等教學器材。但是,王石創立並擔任一把手的這家貿易企業幾乎全部業務都要倚仗于名義上的母公司、當時在深圳的最大國有企業“深圳特區發展公司”。

通過一些雜七雜八的產品在一段時間內獲得原始積累之後,萬科開始做減法並專注於地產——這個選擇決定了萬科和王石共同的命運。

1987年12月1日,一場在深圳會堂舉行的國土有償使用權拍賣會進入了王石的視野,一家房地產公司以525萬元的最高價獲得了一塊8588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土地使用權的“第一拍”。

第二年,王石即親自到場舉牌,萬科以當時2000萬元的天價在深圳拍得威登別墅地塊,正式進入房地產行業。

王石一直是做貿易起家的,他似乎從未涉及過工業製造。從他販賣糧食和攝像器材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他註定要走和柳傳志和張瑞敏不同的道路。幸運的是,這一群理想主義老青年最後殊途同歸,都成為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和時代標杆。

王石的幸運之處在於,他生在了一個崛起的年代,並且選對了他的道路。

現在,王石主動讓賢的舉動,不禁讓人回想起1988年,他主動放棄萬科股權時的情形。在自傳中王石回憶:

萬科股票是在1988年12月28日公開發行的。1989年3月28日上午9點,深圳會堂,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股東例會召開。

座無虛席。回答股東提問。一位股東站起來,手握話筒:“請問王石先生,您個人自己買了多少股票?”

我從西裝內側口袋裡掏出一張認股權證,“我個人存款一共25000塊錢,取出2萬塊錢買了萬科股票。”台下一片熱烈掌聲和叫好聲。

當晚第一屆董事會上,我被推選為萬科第一任董事長,董事會由王石、蔡順成、劉元生等11人組成。

4100萬股的股份中,萬科職工股應得的股票約500萬出頭。這部分股票怎麼分配呢?按照市府辦公廳下發的股改檔,這部分股票只能有10%允許量化到個人名下,其餘的由集體持有。

我明確了想法,放棄其中我應得的個人股份。

我放棄的想法基於三點:

一、社會價值取向。

“不患寡,患不均”是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社會也向來有種仇富心態。個人突然有了錢,會把自己擺在一個極其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像我如此愛出風頭,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如果很有錢,弄不好會惹來殺身之禍。名利之間只能選擇一項,或默不出聲地賺錢,或兩袖清風實現一番事業。我選擇了後者。

二、討嫌暴發戶形象。

少年時代閱讀了雨果、巴爾扎克、狄更斯、莎士比亞的作品,反感暴發戶。當發現自己可能成為這一類人時,自然採取回避。

三、家族沒有掌管財富的DNA。

我祖籍安徽,但從來沒有回去過,股改過程中,專門翻閱了家鄉堂弟郵寄來的族譜,上溯20代,農民世家,沒有一代成為地主的,我沒有信心對錢財妥善處置,傳統農民有了錢做什麼呢?修祠堂,娶小老婆,賭博。

我放棄個人股份的想法也徵求了家人的意見。太太沒有反對,她本來就沒有指望王石發大財,半開玩笑地問我:“什麼時候能住上別墅?”

我回答:“別墅會有的,別墅太早住進去會不得安寧。”

我放棄了,管理層也放棄。而且,管理層提議:將職工股成立一個基金,只要在萬科的職員,新老都有享用權;由職工代表會產生出管理委員會的成員。資金用途:職員的福利,重點照顧1988年以前進入萬科的職員的福利;另外的用於回饋社會,做公益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