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格局: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有一句諺語說, “再大的餅, 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類似的還有一句, “天大的饅頭, 也是蒸籠蒸的”。

諺語的意思是, 一個人的成就, 他的人生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

完全取決於烙“餅”的那口“鍋”;一個人的未來, 能蒸出多大的“饅頭”, 和“蒸籠”的大小有關。

這就是格局。

南北朝時, 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 他小的時候, 叔叔宗炳問他長大後的志願。

宗愨回答:“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宗炳聽了這句極有氣魄的壯語, 很是高興, 滿意地贊許說:“好孩子, 志向遠大的人, 正應如此!”

宗愨長大後, 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 曾率軍遠征南方的林邑國, 大獲全勝, 建立了功業。

格局看不見摸不著, 卻又能真正制約著一個人能走多長的路, 能產生多大的能量。

人生所有的行為都會受到這格局的制約, 所以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

格局即視野, 登高自然能望遠

《莊子》:“古往今來曰宇, 四面八方曰宙。 ”

格局, 其實指的是人胸中的宇宙。 格局意味著智慧、器量和心態。

視野決定格局。

有怎樣的視野和格局, 就看到怎樣的風景。

站在高處, 整座城市不過就是幾座樓房, 在飛機上從雲端俯瞰城市, 城市也就變成了盆景。

格局大的人, “包藏宇宙之機,

吞吐天地之志”, 看事物比別人更全面, 更巨細無遺。 仿佛他們站得更高, 能夠將整個事件一覽無餘。

相反, 格局小的人, 鼠目寸光, 局限於一城一池, 常常固步自封, 不敢嘗試。 他們只看到眼前, 糾結於生活裡的瑣碎, 沒有長遠打算, 永遠也成就不了大事。

麻雀永遠也飛不到青雲之上, 因為它只盯著地面的稻穀;雄鷹之所以能自由自在地在峰頂翱翔, 因為它的眼裡裝滿了山河大地。

金錢物質確實是生活的必須, 可是一個心中只裝得下飯碗的人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一個人, 可以不具備治國安邦的才能, 可以不精通高深的書本知識, 甚至也不需要多麼聰明圓滑, 但是做人一定要有格局。

格局即本色, 唯大英雄能本色

《圍爐夜話》:“通達者無執滯心, 本色人無做作氣。 ”

有格局的人, 通達本色, 絕不會矯揉造作, 虛張聲勢。

歷史上王莽篡位, 滅亡了西漢, 但是王莽執政末期, 天下大亂, 各路英豪紛紛揭竿而起。

西元25年, 劉秀稱帝, 建都洛陽。 同年, 公孫述在成都也自立為帝。

這兩個皇帝究竟誰能坐穩天下,

當時佔據天水, 自稱西州大將軍的隗囂, 拿不定主意應該投靠誰, 於是派手下馬援作為使者去看看兩位皇帝的虛實。

馬援首先去見的是公孫述, 因為公孫述是自己小時候的玩伴、同學, 關係非常密切, 只是長大後二人各奔一方, 好久沒見面。

滿心以為可以和老朋友敘敘舊的馬援, 見到公孫述後大失所望。

接見馬援的時候, 公孫述高坐在金鑾寶殿之上, 武士林立, 戒備森嚴。 馬援依照規定的宮廷禮節向他參拜, 宴會的時候, 文武百官陪同, 嚴肅莊重。

公孫述不停地向老朋友展示、炫耀自己今天的輝煌發達, 始終隻字不提二人的交情。

馬援心想:如今天下尚未安定, 你就如此傲慢, 全忘了當日的好朋友, 真是一隻井底之蛙!

馬援迅速告辭,又去拜見劉秀。到了洛陽,劉秀出了宮殿,穿著平民的衣服親自迎接。

劉秀親熱地拉著馬援的手,到宮中坐下,噓寒問暖,哈哈大笑。

馬援感動地說:“陛下能以本色示人,讓人親近,真是當世英雄,天下之主!”

馬援回到天水,向隗囂報告說,公孫述格局狹小,虛有其表,而劉秀有漢高祖劉邦的氣象,天下必定歸於劉秀!

於是隗囂投靠了劉秀。不久,公孫述滅亡。

格局即氣度,宰相肚裡能撐船

有格局的人,肯定也是有氣度的人,不會因為一言不合,或者聽到不同看法就大發雷霆,更不會懷恨在心。

蔣琬是三國時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擔任丞相12年,為蜀漢事業作出巨大貢獻。蔣琬是一個很有氣度的人。

部下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為人坦誠直爽,與人言談時,從不隨聲附和。蔣琬與他談論,他常常默然不予應答。

於是,侍衛單鎬就乘機向蔣琬進言說:“您身為丞相,位高言尊,連皇上也要謙讓幾分,而楊戲官不大,架子卻不小,竟然連您講話也愛理不理。對這種傲慢無禮之官,若不治罪,是不是太過於寬容了?”

蔣琬聽後,耐心地解釋說:“人的思想各有不同,正如每個人的面目長相不同一樣,當面表示順從,一味奉承,而背後又說反對的話,這反倒是不好的。對於楊戲這個人,我是瞭解他的,他從不違心地恭維別人,我說的話,也不可能句句在理。他要贊許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對我吧,又宣揚了我的錯誤,所以他就默默不語了,這正是他的耿直之處。而我正是從他不理會之中覺察到自己的不足,這有何不好呢?怎麼可以治他的罪呢?”

單鎬聽後感動地說:“丞相真是虛懷若谷,雅量過人!”

馬援迅速告辭,又去拜見劉秀。到了洛陽,劉秀出了宮殿,穿著平民的衣服親自迎接。

劉秀親熱地拉著馬援的手,到宮中坐下,噓寒問暖,哈哈大笑。

馬援感動地說:“陛下能以本色示人,讓人親近,真是當世英雄,天下之主!”

馬援回到天水,向隗囂報告說,公孫述格局狹小,虛有其表,而劉秀有漢高祖劉邦的氣象,天下必定歸於劉秀!

於是隗囂投靠了劉秀。不久,公孫述滅亡。

格局即氣度,宰相肚裡能撐船

有格局的人,肯定也是有氣度的人,不會因為一言不合,或者聽到不同看法就大發雷霆,更不會懷恨在心。

蔣琬是三國時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擔任丞相12年,為蜀漢事業作出巨大貢獻。蔣琬是一個很有氣度的人。

部下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為人坦誠直爽,與人言談時,從不隨聲附和。蔣琬與他談論,他常常默然不予應答。

於是,侍衛單鎬就乘機向蔣琬進言說:“您身為丞相,位高言尊,連皇上也要謙讓幾分,而楊戲官不大,架子卻不小,竟然連您講話也愛理不理。對這種傲慢無禮之官,若不治罪,是不是太過於寬容了?”

蔣琬聽後,耐心地解釋說:“人的思想各有不同,正如每個人的面目長相不同一樣,當面表示順從,一味奉承,而背後又說反對的話,這反倒是不好的。對於楊戲這個人,我是瞭解他的,他從不違心地恭維別人,我說的話,也不可能句句在理。他要贊許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對我吧,又宣揚了我的錯誤,所以他就默默不語了,這正是他的耿直之處。而我正是從他不理會之中覺察到自己的不足,這有何不好呢?怎麼可以治他的罪呢?”

單鎬聽後感動地說:“丞相真是虛懷若谷,雅量過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