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香港地產界的四大天王,李兆基的兒子竟然叫李家誠?

最近幾十年, 香港一直以“四大天王”來形容香港的四大地產商。

他們分別是, 長江實業的李嘉誠、新世界的鄭裕彤、新鴻基的郭家、恒基兆業的李兆基。

最奇葩的是李兆基的兒子叫李家誠,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世界首富李嘉誠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目前有兩家龍頭公司,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與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是一家業務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的大型綜合企業, 也是香港交易所主機板中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

在中國內地也擁有穩固的業務根基。

李嘉誠創立長實集團

1928年, 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州, 12歲時為逃避戰亂, 與家人逃難到香港, 他的父親後來因肺病在香港去世。 由於要負起供養家人的重擔, 李嘉誠不到15歲的時候就到一家塑膠貿易公司上班, 每天要工作16個小時。

1950年, 22歲的李嘉誠創立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最初經營塑膠製品。 因為長江是不擇細流、彙聚百川的中國大河, 李嘉誠深信眾擎易舉, 眾志成城, 於是將公司命名為“長江”。 這成為李嘉誠未來事業的起點與基礎, 長江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至今。

1957年, 李嘉誠在閱讀英文雜誌時看到一則消息, 義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膠原料製造塑膠花, 正全面傾銷歐美市場。 李嘉誠意識到,

塑膠花也會在香港流行。 於是李嘉誠到義大利考察, 回港後率先推出塑膠花, 隨即成為熱銷產品。 李嘉誠掀起了香港消費新潮流, 長江塑膠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下子蜚聲香港塑膠業界, 並成為世界最大的塑膠花生產廠家, 李嘉誠因此被稱為“塑膠花大王”。

1958年, 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12層高工業大廈, 開始正式介入地產市場;1960年, 又在柴灣興建了第二幢工業大廈。 1967年, 香港地價暴跌, 李嘉誠以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 在李嘉誠的領導下, 長江公司逐漸發展成一傢俱主導地位的香港物業發展公司。

1972年,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實”)於香港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這也成為李嘉誠事業上的重大轉捩點。

收購英資商行和記黃埔

1877年, 英國青年John Duflon Hutchison來到香港, 在Robert Walker & Company工作, 稍後接管了這家公司, 易名為“和記洋行有限公司”(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Ltd), 這就是“和記”(Hutchison)名字的由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英國人祈德尊(Sir John Douglas Clague, 1917年-1981年)隨軍到香港服役。 二戰期間, 他先後在印度、緬甸、泰國及中國等地作戰。 二戰結束後, 祈德尊在1947年重返香港, 投身商界, 並于同年加入英資和記洋行。 通過一系列的收購, 1965年祈德尊完成收購和記洋行, 更名為“和記企業有限公司”(Hutchison International Ltd.), 並擔任主席。 期間, “和記”先後收購了屈臣氏、德惠寶、香港黃埔船塢等公司。 1967年, 祈德尊還聯同邵逸夫等人共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

1969年, 黃埔船塢開始進軍地產發展業務。 1971年, 和記地產有限公司成立, 集中發展地產物業與有關服務。 “和記”一度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

在1975年, “和記”因為過度擴張, 連年大舉借貸作投資活動, 卻遇上股市熱潮冷卻以及全球石油危機, 引發“和記”系內各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貶值, 公司財政陷入困境。 1975年, “和記”董事局被迫接受“滙豐銀行”注資收購33.65%控股權的建議。 祈德尊下臺, “和記”由滙豐銀行接管。

1977年, 和記企業有限公司與黃埔船塢有限公司合併成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 Limited) 。 1978年, “和黃”股票在香港上市。

1979年, 李嘉誠旗下“長實”宣佈與滙豐銀行達成協議, 從滙豐購入“和黃”22.4%的股權, 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立足香港 擴張全球

1973年, “長實”收購百佳超級市場。 1977年, “長實”收購香港希爾頓酒店及購物中心, 其後重新發展為長江集團中心。

1980年, 黃埔船塢與和記地產合併旗下的管理資源及業務,

成立和記黃埔地產集團(和黃地產集團)。 1983年, “和黃”在香港展開行動電話業務。

1985年, “和黃”收購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現名為“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1987年, “和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43%權益, 開始向海外拓展業務。

1996年, “和黃”整合香港的行動電話、傳呼與固網服務的市務與營運資源, 宣佈成立和記電訊有限公司。

1997年, “長實”進行大規模重組, 重組之後“長實”所持的“和黃”權益增至48.95%;“和黃”所持的長江基建權益增至84.58%;“和黃”把“港燈”35.01%權益轉讓予長江基建。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不僅在香港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還積極進軍中國內地市場。 同時, 通過在電訊、港口、公用設施、零售業務的投資, 不斷拓展全球業務,觸角遍佈50多個國家。

1998年,“長實”投資的香港地標建築“中環中心”落成。同年,“和黃”開始在中國內地進行農業投資,也透過海逸酒店(國際)管理有限公司進軍中國內地酒店業務。

1999年,集團總部大廈“長江集團中心”在香港中環心臟地段落成,大樓頂樓70層成為李嘉誠的專屬辦公樓層。

2004年,總建築面積763,482平方米的北京東方廣場落成,包括購物中心、辦公大樓、服務式住宅大樓、酒店。

至2014年,李嘉誠旗下公司業務已遍及全球,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房地產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

而“和記黃埔”更是率先進入了全球500強大企業行列。李嘉誠也成為香港首富,人稱“李超人”。

“李超人”的點金術

儘管被稱作“超人”,但李嘉誠的盈利模式卻是非常傳統的“低買高賣”。這位商界高手最輝煌的年頭是在2000年前後,在市場價格幾乎到頂的時候拋出手裡的電信公司股權。

1994年,和記電訊就在英國推出了“Orange”品牌的數碼個人通訊網路服務。1996年,和黃集團宣佈成立Orange plc,之後在倫敦和納斯達克上市。1999年,德國曼內斯曼(Mannesmann AG)收購了和黃所持有的全部Orange plc 44.81%的股份。這一筆交易,李嘉誠獲得淨利潤220億美元。2000年,李嘉誠又把美國無線通訊企業Voicestream公司23%的股份賣給了德國電信,淨賺90億美元。

李嘉誠還頂住誘惑,在2000年退出了在德國、瑞士、波蘭和法國經營“第三代”(3G)無線通訊執照的競投。此後一年中,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英國電信的股價下跌都超過了40%。(2000年,英國沃達豐收購了曼內斯曼,也得到了Orange plc。同年,法國電信收購了沃達豐持有的Orange plc股份。2013年,因為“Orange”品牌發展越來越好,法國電信索性把公司的名字改為“Orange”。)

“和黃”在2001年的時候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運營公司。當時,全球大多數港口運營公司的股票價格都在下跌,人們覺得港口是一種過時而利潤低的行業,而李嘉誠卻悄悄地購進了很多這類股票。

李嘉誠認為,互聯網能壓縮成本,成為通往利潤更高的行業(如物流管理和線上貨物交易)的跳板。1999年,“和黃”與“長實”聯同其他投資者成立TOM.COM LIMITED。2000年3月,中國新媒體入門網站TOM.COM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01年,李嘉誠購入美國priceline.com 普通股。共占約30%股權。此外,“和黃”擁有雙方的亞洲合資經營企業Hutchison-Priceline Limited約65%權益(不過,在2006年12月,李嘉誠系公司出售了所持priceline全部股權)。李嘉誠所投資的Facebook、Skype、Spotify、siri、Waze、Summly等項目也均帶有互聯網入口特質。

李嘉誠喜歡收購價值鏈上游的能源業務(赫斯基能源)、下游的零售(屈臣氏、百佳)和港口業務,覆蓋大宗商品和大眾消費品的經銷買賣,有助於掌控生意管道的“入口”和“出口”。截止2013年和記黃埔在全球重要港口佈局278個輪船泊位,形成海運網路,成為世界最大的港口運營公司。

李嘉誠也喜歡投資房地產開發、物業出租、汙水處理等基建專案,易於形成持續、穩定的收益。香港每12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就有一個由長實開發。

以地皮儲備的形式投資並囤積土地,並不急於開發房地產專案,等待土地升值後開發銷售,或者直接出售土地獲取升值差價,也是李嘉誠慣用的投資模式。

李嘉誠以旗下長江基建為運作平臺,在中國大陸、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開展大規模基建。因為基建專案工業化、標準化、風險低、收益穩定,精細管理要求低。

重組為長和、長實地產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李嘉誠將生產塑膠花的“長江工業有限公司”,運作成為華人世界首屈一指的資本帝國。

長江實業通過持有49.97%和記黃埔的股權,控制旗下系列公司。這個架構下,長江實業作為旗艦,在地產主業之外,從事飛機租賃、酒店經營及套房服務、物業及專案管理、基建業務、證券投資等業務。和記黃埔則是另一個多元化業務平臺,從事地產、基建、電信、零售、港口、能源等六大核心業務。

2015年01月,李嘉誠旗下兩大上市企業——長江實業(長實)及和記黃埔(和黃)宣佈業務合併、重組方案,兩集團資產將分拆為兩間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的新公司。

2015年6月,長實集團與和記黃埔集團完成重組,合併了兩個集團的業務,並創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以持有兩個集團的非房地產業務,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以持有兩個集團的房地產業務。

李嘉誠任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钜任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

李嘉誠表示,完成合併重組,令集團取得更現代化架構和高效運作模式,繼續進行全球化拓展。

新世界的鄭裕彤

鄭裕彤的父親是廣州的綢緞商人鄭敬詒,與黃金商人周至元是同鄉兼好友

鄭裕彤 。鄭裕彤唯讀過小學,在1938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便輟學到 澳門其未來岳父周至元的周大福珠寶金行打工,1943年與 周翠英結婚,並在1956年繼承了周大福。 周大福首創四條九足金(即足金成色達999.9),1964年又在 南非購入一間擁有De Beers鑽石石胚牌照的公司,入口鑽石到香港。

1950年代,鄭裕彤先後在香港 跑馬地興建藍塘別墅及 銅鑼灣興建 香港大廈。1967年,香港發生 六七暴動後,鄭裕彤在1968年起購買不少地產物業,亦與 恒生銀行保持良好關係。

1970年,鄭裕彤與 楊志雲及冼為堅等珠寶同業合作,成立新世界發展,由鄭裕彤擁有57%股權。

1971年,新世界發展以1.3億港元從 太古洋行手中購入 九龍 尖沙咀“藍煙囪”舊址,1982年建成 新世界中心及 麗晶酒店(即今日 洲際酒店)。1980年代初與 胡應湘等香港商人在 廣州投資興建 中國大酒店。

鄭裕彤

1980年代中期,新世界發展投資18億港元,與 香港貿易發展局合作,在 灣仔填海區興建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並在1988年5月1日在九龍東區議會建造連接新界東區議會的 大老山隧道來解決 獅子山隧道的交通壓力,而大老山隧道最後於3年後的7月1日完成。

1989年與 林百欣合作購入 亞洲電視,各占47%股權,早期亦出任主席。

1990年代中期,鄭裕彤投資成立新世界電話及 新世界傳動網,1998年成立 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經營原本由 中華巴士營運的港島區巴士路線,及 新世界第一渡輪(新渡輪)經營離島及香港至澳門渡輪航線。2000年代與 劉鑾雄合作購入香港 崇光百貨股權。2004年以周大福名義收購城巴,統一港島區巴士路線。

鄭裕彤也有在澳門投資,持有 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5%股份。1985年,鄭

鄭裕彤和家人 裕彤以周大福名義購入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42%股權及澳門電力公司20%股權,1997年把權益注入新世界基建。2002年亦參與競投澳門博彩牌照。2011年 12月15日鄭裕彤將私人持有的周大福珠寶於 港交所上市。令其“浮面”私人財富增至千億港幣。2012年2月29日宣佈退任新世界發展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位,由兒子 鄭家純接任。 [4]

2012年鄭裕彤因中風入院,其後回家休養,但因身體不適,多次入院接受治療。 [5]

2013年8月,有媒體報導其秘密入住養和醫院近1個月,“彤叔”好友李嘉誠亦抽空到醫院探病。

2016年9月29日晚間,香港傳奇富豪、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周大福集團創辦人鄭裕彤因病去世,享年91歲。9月30日下午,鄭氏家人發表聲明:“鄭裕彤昨晚因病安詳辭世,臨終前家人一直陪伴身邊。多謝各位慰問與關心。” [1]

鄭裕彤,GBM(DPMS, LLD(Hon),DBA(Hon),DSSc(Hon),1925年8月26日-2016年9月29日),廣東順德倫教出生,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企業家,香港新世界發展創辦人兼首任董事會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創辦人周至元女婿。2010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他是香港第三大富豪。[1]

2015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鄭裕彤以150億美元的財富,排行第三。 [2]

北京時間2016年9月29日晚間,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鄭裕彤先生病逝,終年91歲

鴻基郭氏三兄弟:是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的傳人。

新鴻基地產創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目前物業銷售和租金收入分別占到盈利來源的63.3%和26.6%,其他業務包括酒店經營、建築、財務、保險、戲院、貨倉、制衣、公共運輸和電訊等。

郭炳湘

郭炳湘,出生日期:1959年, 學 曆:碩士 專 業:土木工程 單位職務: 新鴻基地產發

郭炳湘 (9張) 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新鴻基地產”創辦人 郭得勝長子。郭得勝1963年與 李兆基(本榜排名第3位)等人合資創辦新鴻基公司,並出任董事局主席。

郭炳江

郭炳江,郭炳聯之兄長。少時曾遠赴英國留學,並獲得英國 倫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倫敦大學 帝國學院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 郭炳江現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郭炳聯

郭炳聯,郭炳湘及郭炳江的弟弟。少時曾遠赴英國及美國留學,並獲得

劍橋大學法律系碩士學位、 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及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郭博士現任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新意網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並為數碼通電訊集團主席,亦是九龍公共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渣打銀行的 獨立非執行董事、三號幹線( 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和機場空運中心有限公司之董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淨資產199億美元。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于1972年創立並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託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於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 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 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 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後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恒基兆業的李兆基

李兆基 [1]

,1928年2月20日生於廣東 順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稱號。 香港地產發展商,恒基兆業、 中華煤氣主席、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李兆基是2016年1月 福布斯雜誌公佈之香港富豪榜第二位,排名僅次於首富 李嘉誠, 淨資產高達239億美元,有“亞洲股神”之稱。 [1]

現任 恒基集團主席,分別任香港 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及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恒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香港 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及推選委員會委員, 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榮譽會長, 世界順德聯誼總會名譽會長。

2014年7月8日在場外增持2852.57萬股恒地股份,沒有披露作價,持股比例由66.62%增加至67.68%。李兆基上次於兩個月前增持股份,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11月至今,他每次增持都在場內進行。 [2]

2015年06月02日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宣佈退任恒基發展主席兼董事總經理,7月1日起交棒于小兒子 李家誠,並安排兩位重臣 李甯及歐肇基輔助,市場認為是為四叔的恒地王國接班鋪路。 [3]

1994年,李兆基在世界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3位,

1995年李兆基被《 亞洲週刊》授予“亞洲企業家成就獎”的殊榮,同年更昂首直入世界十大富豪之列,排名第七。

1996年以127億美元個人資產被《 福布斯》雜誌評為亞洲 首富,亦為當時世界第四大富豪,至今仍是華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的最高名次。

1997年再次蟬聯《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資產已高達150億美元。據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最新統計,世界金融風暴後,李兆基仍以185億美元的個人資產位居全球第22位,全球華人富豪第二位。2011年李兆基先生以195億美元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僅次李嘉誠和郭氏家族。李兆基榮登“胡潤2013全球富豪榜” [7]

2013華人十大富豪:李兆基排名第三,2013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更是以總資產203億美元排名第二。 [7]

1995年,香港首富李兆基先生被《 亞洲週刊》授予企業家成就年度大獎,同時被《 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世界十大富豪第7位。

1996年,李兆基先生更是以127億美元資產成為全球第4富豪、亞洲首富,前三位分別是 比爾·蓋茨、 沃倫·巴菲特,以及擁有131億美元的瑞士製藥企業家紮赫爾。

1997年李兆基再次蟬聯《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其時資產已高達150億美元。一舉創造了華人在世界權威富豪榜的最高排名紀錄,其領先地位,不但前無古人,而且至今尚無來者。李兆基是享譽全球的超級富豪,是傑出的大企業家中的傑出代表。1995年,《亞洲週刊》授予他“亞洲企業家成就獎”的殊榮,並名列榜首,讚譽他為當年亞洲最傑出的企業家。

不斷拓展全球業務,觸角遍佈50多個國家。

1998年,“長實”投資的香港地標建築“中環中心”落成。同年,“和黃”開始在中國內地進行農業投資,也透過海逸酒店(國際)管理有限公司進軍中國內地酒店業務。

1999年,集團總部大廈“長江集團中心”在香港中環心臟地段落成,大樓頂樓70層成為李嘉誠的專屬辦公樓層。

2004年,總建築面積763,482平方米的北京東方廣場落成,包括購物中心、辦公大樓、服務式住宅大樓、酒店。

至2014年,李嘉誠旗下公司業務已遍及全球,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房地產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

而“和記黃埔”更是率先進入了全球500強大企業行列。李嘉誠也成為香港首富,人稱“李超人”。

“李超人”的點金術

儘管被稱作“超人”,但李嘉誠的盈利模式卻是非常傳統的“低買高賣”。這位商界高手最輝煌的年頭是在2000年前後,在市場價格幾乎到頂的時候拋出手裡的電信公司股權。

1994年,和記電訊就在英國推出了“Orange”品牌的數碼個人通訊網路服務。1996年,和黃集團宣佈成立Orange plc,之後在倫敦和納斯達克上市。1999年,德國曼內斯曼(Mannesmann AG)收購了和黃所持有的全部Orange plc 44.81%的股份。這一筆交易,李嘉誠獲得淨利潤220億美元。2000年,李嘉誠又把美國無線通訊企業Voicestream公司23%的股份賣給了德國電信,淨賺90億美元。

李嘉誠還頂住誘惑,在2000年退出了在德國、瑞士、波蘭和法國經營“第三代”(3G)無線通訊執照的競投。此後一年中,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英國電信的股價下跌都超過了40%。(2000年,英國沃達豐收購了曼內斯曼,也得到了Orange plc。同年,法國電信收購了沃達豐持有的Orange plc股份。2013年,因為“Orange”品牌發展越來越好,法國電信索性把公司的名字改為“Orange”。)

“和黃”在2001年的時候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運營公司。當時,全球大多數港口運營公司的股票價格都在下跌,人們覺得港口是一種過時而利潤低的行業,而李嘉誠卻悄悄地購進了很多這類股票。

李嘉誠認為,互聯網能壓縮成本,成為通往利潤更高的行業(如物流管理和線上貨物交易)的跳板。1999年,“和黃”與“長實”聯同其他投資者成立TOM.COM LIMITED。2000年3月,中國新媒體入門網站TOM.COM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01年,李嘉誠購入美國priceline.com 普通股。共占約30%股權。此外,“和黃”擁有雙方的亞洲合資經營企業Hutchison-Priceline Limited約65%權益(不過,在2006年12月,李嘉誠系公司出售了所持priceline全部股權)。李嘉誠所投資的Facebook、Skype、Spotify、siri、Waze、Summly等項目也均帶有互聯網入口特質。

李嘉誠喜歡收購價值鏈上游的能源業務(赫斯基能源)、下游的零售(屈臣氏、百佳)和港口業務,覆蓋大宗商品和大眾消費品的經銷買賣,有助於掌控生意管道的“入口”和“出口”。截止2013年和記黃埔在全球重要港口佈局278個輪船泊位,形成海運網路,成為世界最大的港口運營公司。

李嘉誠也喜歡投資房地產開發、物業出租、汙水處理等基建專案,易於形成持續、穩定的收益。香港每12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就有一個由長實開發。

以地皮儲備的形式投資並囤積土地,並不急於開發房地產專案,等待土地升值後開發銷售,或者直接出售土地獲取升值差價,也是李嘉誠慣用的投資模式。

李嘉誠以旗下長江基建為運作平臺,在中國大陸、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開展大規模基建。因為基建專案工業化、標準化、風險低、收益穩定,精細管理要求低。

重組為長和、長實地產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李嘉誠將生產塑膠花的“長江工業有限公司”,運作成為華人世界首屈一指的資本帝國。

長江實業通過持有49.97%和記黃埔的股權,控制旗下系列公司。這個架構下,長江實業作為旗艦,在地產主業之外,從事飛機租賃、酒店經營及套房服務、物業及專案管理、基建業務、證券投資等業務。和記黃埔則是另一個多元化業務平臺,從事地產、基建、電信、零售、港口、能源等六大核心業務。

2015年01月,李嘉誠旗下兩大上市企業——長江實業(長實)及和記黃埔(和黃)宣佈業務合併、重組方案,兩集團資產將分拆為兩間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的新公司。

2015年6月,長實集團與和記黃埔集團完成重組,合併了兩個集團的業務,並創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以持有兩個集團的非房地產業務,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以持有兩個集團的房地產業務。

李嘉誠任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钜任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

李嘉誠表示,完成合併重組,令集團取得更現代化架構和高效運作模式,繼續進行全球化拓展。

新世界的鄭裕彤

鄭裕彤的父親是廣州的綢緞商人鄭敬詒,與黃金商人周至元是同鄉兼好友

鄭裕彤 。鄭裕彤唯讀過小學,在1938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便輟學到 澳門其未來岳父周至元的周大福珠寶金行打工,1943年與 周翠英結婚,並在1956年繼承了周大福。 周大福首創四條九足金(即足金成色達999.9),1964年又在 南非購入一間擁有De Beers鑽石石胚牌照的公司,入口鑽石到香港。

1950年代,鄭裕彤先後在香港 跑馬地興建藍塘別墅及 銅鑼灣興建 香港大廈。1967年,香港發生 六七暴動後,鄭裕彤在1968年起購買不少地產物業,亦與 恒生銀行保持良好關係。

1970年,鄭裕彤與 楊志雲及冼為堅等珠寶同業合作,成立新世界發展,由鄭裕彤擁有57%股權。

1971年,新世界發展以1.3億港元從 太古洋行手中購入 九龍 尖沙咀“藍煙囪”舊址,1982年建成 新世界中心及 麗晶酒店(即今日 洲際酒店)。1980年代初與 胡應湘等香港商人在 廣州投資興建 中國大酒店。

鄭裕彤

1980年代中期,新世界發展投資18億港元,與 香港貿易發展局合作,在 灣仔填海區興建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並在1988年5月1日在九龍東區議會建造連接新界東區議會的 大老山隧道來解決 獅子山隧道的交通壓力,而大老山隧道最後於3年後的7月1日完成。

1989年與 林百欣合作購入 亞洲電視,各占47%股權,早期亦出任主席。

1990年代中期,鄭裕彤投資成立新世界電話及 新世界傳動網,1998年成立 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經營原本由 中華巴士營運的港島區巴士路線,及 新世界第一渡輪(新渡輪)經營離島及香港至澳門渡輪航線。2000年代與 劉鑾雄合作購入香港 崇光百貨股權。2004年以周大福名義收購城巴,統一港島區巴士路線。

鄭裕彤也有在澳門投資,持有 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5%股份。1985年,鄭

鄭裕彤和家人 裕彤以周大福名義購入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42%股權及澳門電力公司20%股權,1997年把權益注入新世界基建。2002年亦參與競投澳門博彩牌照。2011年 12月15日鄭裕彤將私人持有的周大福珠寶於 港交所上市。令其“浮面”私人財富增至千億港幣。2012年2月29日宣佈退任新世界發展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位,由兒子 鄭家純接任。 [4]

2012年鄭裕彤因中風入院,其後回家休養,但因身體不適,多次入院接受治療。 [5]

2013年8月,有媒體報導其秘密入住養和醫院近1個月,“彤叔”好友李嘉誠亦抽空到醫院探病。

2016年9月29日晚間,香港傳奇富豪、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周大福集團創辦人鄭裕彤因病去世,享年91歲。9月30日下午,鄭氏家人發表聲明:“鄭裕彤昨晚因病安詳辭世,臨終前家人一直陪伴身邊。多謝各位慰問與關心。” [1]

鄭裕彤,GBM(DPMS, LLD(Hon),DBA(Hon),DSSc(Hon),1925年8月26日-2016年9月29日),廣東順德倫教出生,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企業家,香港新世界發展創辦人兼首任董事會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創辦人周至元女婿。2010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他是香港第三大富豪。[1]

2015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鄭裕彤以150億美元的財富,排行第三。 [2]

北京時間2016年9月29日晚間,新世界發展名譽主席鄭裕彤先生病逝,終年91歲

鴻基郭氏三兄弟:是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的傳人。

新鴻基地產創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和投資。目前物業銷售和租金收入分別占到盈利來源的63.3%和26.6%,其他業務包括酒店經營、建築、財務、保險、戲院、貨倉、制衣、公共運輸和電訊等。

郭炳湘

郭炳湘,出生日期:1959年, 學 曆:碩士 專 業:土木工程 單位職務: 新鴻基地產發

郭炳湘 (9張) 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新鴻基地產”創辦人 郭得勝長子。郭得勝1963年與 李兆基(本榜排名第3位)等人合資創辦新鴻基公司,並出任董事局主席。

郭炳江

郭炳江,郭炳聯之兄長。少時曾遠赴英國留學,並獲得英國 倫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倫敦大學 帝國學院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 郭炳江現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郭炳聯

郭炳聯,郭炳湘及郭炳江的弟弟。少時曾遠赴英國及美國留學,並獲得

劍橋大學法律系碩士學位、 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及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郭博士現任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新意網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並為數碼通電訊集團主席,亦是九龍公共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渣打銀行的 獨立非執行董事、三號幹線( 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和機場空運中心有限公司之董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淨資產199億美元。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于1972年創立並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託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於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 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 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 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後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恒基兆業的李兆基

李兆基 [1]

,1928年2月20日生於廣東 順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稱號。 香港地產發展商,恒基兆業、 中華煤氣主席、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李兆基是2016年1月 福布斯雜誌公佈之香港富豪榜第二位,排名僅次於首富 李嘉誠, 淨資產高達239億美元,有“亞洲股神”之稱。 [1]

現任 恒基集團主席,分別任香港 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及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恒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香港 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及推選委員會委員, 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榮譽會長, 世界順德聯誼總會名譽會長。

2014年7月8日在場外增持2852.57萬股恒地股份,沒有披露作價,持股比例由66.62%增加至67.68%。李兆基上次於兩個月前增持股份,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11月至今,他每次增持都在場內進行。 [2]

2015年06月02日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宣佈退任恒基發展主席兼董事總經理,7月1日起交棒于小兒子 李家誠,並安排兩位重臣 李甯及歐肇基輔助,市場認為是為四叔的恒地王國接班鋪路。 [3]

1994年,李兆基在世界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3位,

1995年李兆基被《 亞洲週刊》授予“亞洲企業家成就獎”的殊榮,同年更昂首直入世界十大富豪之列,排名第七。

1996年以127億美元個人資產被《 福布斯》雜誌評為亞洲 首富,亦為當時世界第四大富豪,至今仍是華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的最高名次。

1997年再次蟬聯《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資產已高達150億美元。據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最新統計,世界金融風暴後,李兆基仍以185億美元的個人資產位居全球第22位,全球華人富豪第二位。2011年李兆基先生以195億美元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僅次李嘉誠和郭氏家族。李兆基榮登“胡潤2013全球富豪榜” [7]

2013華人十大富豪:李兆基排名第三,2013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更是以總資產203億美元排名第二。 [7]

1995年,香港首富李兆基先生被《 亞洲週刊》授予企業家成就年度大獎,同時被《 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世界十大富豪第7位。

1996年,李兆基先生更是以127億美元資產成為全球第4富豪、亞洲首富,前三位分別是 比爾·蓋茨、 沃倫·巴菲特,以及擁有131億美元的瑞士製藥企業家紮赫爾。

1997年李兆基再次蟬聯《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其時資產已高達150億美元。一舉創造了華人在世界權威富豪榜的最高排名紀錄,其領先地位,不但前無古人,而且至今尚無來者。李兆基是享譽全球的超級富豪,是傑出的大企業家中的傑出代表。1995年,《亞洲週刊》授予他“亞洲企業家成就獎”的殊榮,並名列榜首,讚譽他為當年亞洲最傑出的企業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