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假設自己是逃犯,若28天沒被抓能獲巨獎,期待這個真人秀中文版

如今的綜藝真人秀

什麼秀歌藝, 秀美食, 秀恩愛, 秀爸爸

看膩了嗎?

如果有檔節目, 給你一個機會成為“警匪”片的真正主角, 來次真實的“貓鼠遊戲”那會怎麼樣?

這就是小編今天要說的真人秀《Hunted:潛行追蹤》。

具體內容就是兩人一組, 九隊人馬, 對決32名FBI/CIA專家組成的調查團隊, 在美國東南部的10萬平方英里範圍內逃跑。 只要在28天之內沒被抓到, 就能獲得25萬美金的獎勵。

在這個充滿了互聯網跟智慧設備的現代社會裡, 你覺得你能撐過幾天?

也許你一開始會心想, 這有什麼難的, 找個山溝溝藏起來, 吃個28天泡面跟老乾媽, 最後一天出來領盒飯錢。

但是節目組也早就想到了, 所以定下了許多規則, 包括整個28天必須使用ATM(自動取款機) 兩次, 一次最多提現100美元, 每48小時必須移動5英里之類的規矩。 到了第28天的時候, 必須要前往銀行取出25萬美元, 提著兩大包現金到指定地點坐飛機走才算成功。

所以, 想要全程當山頂洞人是不行的。 全劇充分地展示了, 在國家機器面前, 實名制+攝像頭網路+社交媒體, 一個普通公民是毫無隱私可言的。

況且, 你所面對的獵人是一批特別牛掰的員警、探員、反恐專家和調查人員。

就是類似美劇《國土安全》裡的那撥高智商同時擁有高尖端技術手段的人, 來自聯邦調查局、海豹突擊隊、美國中情局、白宮、美國國土安全局等等。

刺!激!吧!

規則中, 作為逃犯一方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準備, 包括出逃裝備, 清理自己的電腦及手機, 制定計劃等等, 然後就開始逃亡,

獵人同時展開追鋪, 只要身體接觸就算落網。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 每一個電話、銀行帳戶的每一次交易、朋友圈曬的每一張照片, 手機裡的定位都透露著你的資訊……所以“逃犯”大多停用了電子設備。

但還有更恐怖的即時監控攝像頭。

就是所謂的天網恢恢吧。 不過, 畢竟是檔真人秀節目, 參與者並沒有真正逃犯那種因犯罪而做賊心虛的心理。

所以, 在這九組“逃犯”中, 初級的, 就是找好友幫忙, 躲親戚朋友家, 一家不行換另一家。

就像這一組, 長得很高的白人小哥+模特女友。 ▼

為了不引人注意, 剃了頭髮剃了鬍子並帶上假髮。 ▼

但他們去車站的ATM取錢後,居然買了張去爸媽家的長途汽車票,結果在目的地車站被人守株待兔。

小編覺得,其實這檔節目最吸引人的就是獵人追捕過程中的那些套路。

首先就是確定逃犯的關係網,全方位監視,逃犯只要與關係網裡的人聯繫,就相當於自投羅網。獵人小組的邏輯很簡單:人們尋求幫助時,一般會找自己信任的人。

不過,不是所有的“逃犯”都這麼覺得是玩家家,更多地是選擇不停轉換地點,不找親戚好友,求助陌生人;或者採取露營的方式,遠離文明社會,荒野求生。

只是這就要挑戰你的忍耐力和意志了。

就像這一對年輕帥氣白人小哥。竟然堅持了20天。他們一路靠著帥氣的臉龐,勾搭陌生妹子,住在妹子家裡吃吃喝喝走過來的。結果,調查組發了一堆他們倆的照片在 Tinder(美帝約炮軟體)上,被一個妹子給舉報了。

還有這對越南裔移民妹子,從一開始就大搖大擺地開著自己的車去野營地,野營了幾天堅持不住了,只好開車去購物中心裡吃飯,沒想到高速公路上的車牌識別系統,早已暴露了她們的行蹤。妹子們被抓的時候,還在一臉懵逼地吃東西……

對於獵人們來說,另一套路就是到逃犯家裡和公司,通過觀察詢問,判斷逃犯的性格、愛好,進而揣測他們的逃跑方式,縮小抓捕範圍。

“逃犯”中有一對選手是夫婦,開了一家模擬槍械店,經常組織槍友野外演練。獵人小組迅速把搜索範圍確定在河流兩側的郊野公園。

除此之外,專家還個個身懷絕技。有的僅憑猜測就破解了登陸密碼、有的通過逃犯遺留下的檯曆,拓寫出整個逃跑計畫、有的通過流覽社交網路上的留言,迅速判斷出雙方關係的遠近……

看他們做事,就是一種享受。

但是,不是所有的“逃犯”都是豬隊友,更高級的也是鬥智鬥勇,這樣雙方的較量才是整個節目的流量擔當。

比如這對巴基斯坦小哥。▼

他們基本上全程都在水域裡行動,為了迷惑追捕者,一天之內,劃了25英里的皮划艇到對面州的ATM取了個錢,又劃了25英里回來,沒留下一點痕跡,而且出乎意料,甚至迫使追捕團隊出動了——

直!升!飛!機。

還有這位律師小哥跟他的女朋友。▼

小哥曾經是黑幫,被員警追捕過13次,之後浪子回頭考入法學院,成了一名刑事辯護律師。

他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制定了28天的逃生及安全屋路線。

可惜,他女友是個在父母保護下長大的乖乖女,對員警方面還是不夠瞭解,拿日曆本上墊在紙下面寫字,留下了完整的字痕。

在第一個安全屋發現被盯梢的時候,小哥鬱悶地想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快被追上了……結果,機智的律師小哥讓朋友大半夜地把他們塞到汽車行李箱裡運出城,成功躲開了圍堵車輛。

後來,又憑藉自己靈敏的第六感,在追捕人員只有幾百米遠的時候,聽到了草叢遠處傳來的腳步聲,迅速地開車跑走了。

但好運總會用光。

他們能想到買兩台一次性手機,但其中一部被意識到已經被監視了,於是小哥讓女朋友又開了一隻新的。結果,妹子在慌亂之中,居然開始打給她媽媽,連她媽媽接聽的第一句話都是:閨女啊,你這很不明智啊,快點掛了……

但為時已晚。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不過,這個節目到最後還真的迎來了獲勝者。

就是他們,密室逃脫組。▼

他倆本身開密室逃脫店,策劃思維非常精密,所用的逃跑方式是用不太熟的關係圈逃跑。整季的智力擔當,甚至一路調戲追捕組。

這是他們獲勝後在飛機上撒獎金。▲

第一天,把自己的社交帳戶刪得一乾二淨,電子設備通通格式化,清得一乾二淨。給追捕組留下了張字條,拜拜了您,28天后見。

第二天,註冊了一個新的gmail帳戶,用郵箱草稿箱的方法交流獲取資訊,這個方法非常精彩,避免了郵件在非加密網路傳輸下被截取,真的是腦洞大開!他們靠這個方法成功地度過了前兩周,直到追捕組通過郵局的系統,找到了所有他們寄出去的信的收件人資訊。

最有意思的是到了第20天,其中一位老哥的老婆生日,他想老婆了,就拜託兄弟開了架飛機去把老婆接過來。這簡直帥呆了!完了還拍張照,特地舉著當天的報紙,囑咐老婆回去之後發在facebook上。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啊!

獵人們顯然已經被激怒了,打電話給小哥老婆,但不愧是密室逃脫專家的老婆,沒露啥破綻,還直接扭頭就給小哥通風報信,完整地複述了電話內容。

於是,我們的最終獲勝者,居然直接在類似美國的58同城網站上,發了一個賣自行車的帖子,寫上了其中一個獵人的手機。結果,你可想而知,追捕者收到了一堆問自行車賣不賣的騷擾電話。

也許,你會覺得節目中肯定會大量曝光偵查跟蹤手段,如果大家都知道了,會不會有負面效果。但這個擔心純屬多餘。

在現代高科技社會,政府幾乎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你的資訊。要想躲避這種監控,你不能上網、不能打電話、不能到公共場合、不能乘坐交通工具、甚至不能寄信……只要與外界發生接觸,你就會暴露資訊(原來《國土安全》裡演得都是真的)。

跑到荒郊野外,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生活,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我覺得那還不如被抓。

看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千萬別犯事,犯事必被捉。在勸人遵紀守法方面,這個節目比任何法制說教類節目都有效。

小編真心覺得這其實就是一部主旋律的反恐大片!

大家如今都在期待它的中文版能夠儘快上線。

只是,小編還有些疑慮。

美版、英版中那些真實的國家政權才能使用的偵查手段,在內地似乎還有政策上的雷區;

美版、英版中的獵人都是真正的反恐或者緝查高手,在內地這好像也行不通,特別是最後還是會有獲勝者,這有變相挑戰國家治安法規紅線的嫌疑;

還有就是內地版如果也是全部都用素人,那對於看慣了明星,且口味越來越挑剔的觀眾來說是否還有吸引力?

小編獲悉,深圳衛視已經買下了《Hunted:潛行追蹤》的中文版權。

但,名稱改成了叫《超腦力突圍》。

其組成由三部分,一是“超腦隊”,據說是由薑振宇、水哥王昱珩組成。這有點《最強大腦》的影子;

還有就是追蹤隊,選用的是退伍的偵察兵,退休員警以及消防隊員;

關鍵的就是突圍者了,無可奈可,還是用上了明星,擬邀余文樂&張一山、王嘉爾&袁姍姍、董力&關曉彤、苗僑偉&黃日華、葉璿&小默先生。

對此,小編想說,

這不會是《極速前進》的升級版吧,或者加上《最強大腦》。

最後,希望張一山能夠贏,畢竟拍過類似的網劇《餘罪》,而葉璿和她的小默先生會是第一個落網的嗎?

是由江南都市報資深文體記者炮製。既前衛,又懷舊,實實在在的媒體人的情懷在這兒展現。

但他們去車站的ATM取錢後,居然買了張去爸媽家的長途汽車票,結果在目的地車站被人守株待兔。

小編覺得,其實這檔節目最吸引人的就是獵人追捕過程中的那些套路。

首先就是確定逃犯的關係網,全方位監視,逃犯只要與關係網裡的人聯繫,就相當於自投羅網。獵人小組的邏輯很簡單:人們尋求幫助時,一般會找自己信任的人。

不過,不是所有的“逃犯”都這麼覺得是玩家家,更多地是選擇不停轉換地點,不找親戚好友,求助陌生人;或者採取露營的方式,遠離文明社會,荒野求生。

只是這就要挑戰你的忍耐力和意志了。

就像這一對年輕帥氣白人小哥。竟然堅持了20天。他們一路靠著帥氣的臉龐,勾搭陌生妹子,住在妹子家裡吃吃喝喝走過來的。結果,調查組發了一堆他們倆的照片在 Tinder(美帝約炮軟體)上,被一個妹子給舉報了。

還有這對越南裔移民妹子,從一開始就大搖大擺地開著自己的車去野營地,野營了幾天堅持不住了,只好開車去購物中心裡吃飯,沒想到高速公路上的車牌識別系統,早已暴露了她們的行蹤。妹子們被抓的時候,還在一臉懵逼地吃東西……

對於獵人們來說,另一套路就是到逃犯家裡和公司,通過觀察詢問,判斷逃犯的性格、愛好,進而揣測他們的逃跑方式,縮小抓捕範圍。

“逃犯”中有一對選手是夫婦,開了一家模擬槍械店,經常組織槍友野外演練。獵人小組迅速把搜索範圍確定在河流兩側的郊野公園。

除此之外,專家還個個身懷絕技。有的僅憑猜測就破解了登陸密碼、有的通過逃犯遺留下的檯曆,拓寫出整個逃跑計畫、有的通過流覽社交網路上的留言,迅速判斷出雙方關係的遠近……

看他們做事,就是一種享受。

但是,不是所有的“逃犯”都是豬隊友,更高級的也是鬥智鬥勇,這樣雙方的較量才是整個節目的流量擔當。

比如這對巴基斯坦小哥。▼

他們基本上全程都在水域裡行動,為了迷惑追捕者,一天之內,劃了25英里的皮划艇到對面州的ATM取了個錢,又劃了25英里回來,沒留下一點痕跡,而且出乎意料,甚至迫使追捕團隊出動了——

直!升!飛!機。

還有這位律師小哥跟他的女朋友。▼

小哥曾經是黑幫,被員警追捕過13次,之後浪子回頭考入法學院,成了一名刑事辯護律師。

他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制定了28天的逃生及安全屋路線。

可惜,他女友是個在父母保護下長大的乖乖女,對員警方面還是不夠瞭解,拿日曆本上墊在紙下面寫字,留下了完整的字痕。

在第一個安全屋發現被盯梢的時候,小哥鬱悶地想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快被追上了……結果,機智的律師小哥讓朋友大半夜地把他們塞到汽車行李箱裡運出城,成功躲開了圍堵車輛。

後來,又憑藉自己靈敏的第六感,在追捕人員只有幾百米遠的時候,聽到了草叢遠處傳來的腳步聲,迅速地開車跑走了。

但好運總會用光。

他們能想到買兩台一次性手機,但其中一部被意識到已經被監視了,於是小哥讓女朋友又開了一隻新的。結果,妹子在慌亂之中,居然開始打給她媽媽,連她媽媽接聽的第一句話都是:閨女啊,你這很不明智啊,快點掛了……

但為時已晚。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不過,這個節目到最後還真的迎來了獲勝者。

就是他們,密室逃脫組。▼

他倆本身開密室逃脫店,策劃思維非常精密,所用的逃跑方式是用不太熟的關係圈逃跑。整季的智力擔當,甚至一路調戲追捕組。

這是他們獲勝後在飛機上撒獎金。▲

第一天,把自己的社交帳戶刪得一乾二淨,電子設備通通格式化,清得一乾二淨。給追捕組留下了張字條,拜拜了您,28天后見。

第二天,註冊了一個新的gmail帳戶,用郵箱草稿箱的方法交流獲取資訊,這個方法非常精彩,避免了郵件在非加密網路傳輸下被截取,真的是腦洞大開!他們靠這個方法成功地度過了前兩周,直到追捕組通過郵局的系統,找到了所有他們寄出去的信的收件人資訊。

最有意思的是到了第20天,其中一位老哥的老婆生日,他想老婆了,就拜託兄弟開了架飛機去把老婆接過來。這簡直帥呆了!完了還拍張照,特地舉著當天的報紙,囑咐老婆回去之後發在facebook上。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啊!

獵人們顯然已經被激怒了,打電話給小哥老婆,但不愧是密室逃脫專家的老婆,沒露啥破綻,還直接扭頭就給小哥通風報信,完整地複述了電話內容。

於是,我們的最終獲勝者,居然直接在類似美國的58同城網站上,發了一個賣自行車的帖子,寫上了其中一個獵人的手機。結果,你可想而知,追捕者收到了一堆問自行車賣不賣的騷擾電話。

也許,你會覺得節目中肯定會大量曝光偵查跟蹤手段,如果大家都知道了,會不會有負面效果。但這個擔心純屬多餘。

在現代高科技社會,政府幾乎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你的資訊。要想躲避這種監控,你不能上網、不能打電話、不能到公共場合、不能乘坐交通工具、甚至不能寄信……只要與外界發生接觸,你就會暴露資訊(原來《國土安全》裡演得都是真的)。

跑到荒郊野外,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生活,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我覺得那還不如被抓。

看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千萬別犯事,犯事必被捉。在勸人遵紀守法方面,這個節目比任何法制說教類節目都有效。

小編真心覺得這其實就是一部主旋律的反恐大片!

大家如今都在期待它的中文版能夠儘快上線。

只是,小編還有些疑慮。

美版、英版中那些真實的國家政權才能使用的偵查手段,在內地似乎還有政策上的雷區;

美版、英版中的獵人都是真正的反恐或者緝查高手,在內地這好像也行不通,特別是最後還是會有獲勝者,這有變相挑戰國家治安法規紅線的嫌疑;

還有就是內地版如果也是全部都用素人,那對於看慣了明星,且口味越來越挑剔的觀眾來說是否還有吸引力?

小編獲悉,深圳衛視已經買下了《Hunted:潛行追蹤》的中文版權。

但,名稱改成了叫《超腦力突圍》。

其組成由三部分,一是“超腦隊”,據說是由薑振宇、水哥王昱珩組成。這有點《最強大腦》的影子;

還有就是追蹤隊,選用的是退伍的偵察兵,退休員警以及消防隊員;

關鍵的就是突圍者了,無可奈可,還是用上了明星,擬邀余文樂&張一山、王嘉爾&袁姍姍、董力&關曉彤、苗僑偉&黃日華、葉璿&小默先生。

對此,小編想說,

這不會是《極速前進》的升級版吧,或者加上《最強大腦》。

最後,希望張一山能夠贏,畢竟拍過類似的網劇《餘罪》,而葉璿和她的小默先生會是第一個落網的嗎?

是由江南都市報資深文體記者炮製。既前衛,又懷舊,實實在在的媒體人的情懷在這兒展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