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追本溯源話崇信(二)——甘肅境內最大的周文化墓群

涇河流域是先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先周文化(或稱早周文化), 指周武王(姬發)滅殷以前的周文化遺存。 它是以姬姓的周人為主,

吸收和融合了西北地方的各種文化, 並有所發展的一種文化, 始祖為不窟。 據文獻記載, 周人的發祥地和早期活動的地方都在涇渭二水流域。 目前, 已知年代最早的先周遺存是略早于太王時期的陝西長武縣碾子坡遺址, 武功縣鄭家坡遺址和岸底遺址, 扶風縣北呂周人墓地, 甘肅崇信縣于家灣周人墓地和香山寺墓地、九功原子遺址等。 其中於家灣墓地是甘肅省發現時代最早、埋葬人數最多的周文化墓群。 為了進一步研究隴東地區先周文化的發展歷史,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82、1984、1986年先後三次在於家灣發掘了一批先周和西周墓葬, 數量達百餘座。 最大的墓葬有12平方米, 小的不足2平方米, 墓葬形制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
周圍有生土和熟土二層台, 有的還有腰坑和殉葬奴隸以及馬坑等。 出土銅器有鼎、簋、觚、爵、觶、鉞、戈、弓形器、鏃、泡、鈴等, 陶器有鬲、罐、卣、紡輪以及大量的玉飾、蚌飾和海貝等。 墓地內98%的墓葬為早期被盜, 中型以上的墓葬盜洞多達4-6個。 我們在發掘過程中, 在一盜洞內清理出一具被同夥致死的人體骨架, 身體扭曲在盜洞內, 頭部有二個大石塊, 顱骨破裂, 其慘死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慄。 僥倖的是我們在一個不足2平方米的小墓內, 清理出土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一鼎二簋。 小墓尚且如此, 那麼大墓的數量之多、規格之高, 且有殉葬的奴隸和牛、羊、馬、狗等, 如果未曾被盜, 其發現將是空前的, 必將會創造更多的考古奇跡。

出版的專著

發掘現場

被同夥致死的盜墓者骨架

出土文物

參加考古發掘工作的考古隊員和民工

于家灣墓地從先周到西周早、中期,互相銜連而又有早晚之分,說明從早周古公亶父遷岐之後,此地依舊是周人在西北的一個重要聚落之地,遷岐後也並不意味著先周族勢力在北方的消失,只是中心勢力的南移。在北方依舊存在著周人與各小方國之間已有的鬆散型聯盟關係,大概到文王時,周正式確立了盟主地位。墓地埋葬人數眾多,就說明了這一點。

出土文物

參加考古發掘工作的考古隊員和民工

于家灣墓地從先周到西周早、中期,互相銜連而又有早晚之分,說明從早周古公亶父遷岐之後,此地依舊是周人在西北的一個重要聚落之地,遷岐後也並不意味著先周族勢力在北方的消失,只是中心勢力的南移。在北方依舊存在著周人與各小方國之間已有的鬆散型聯盟關係,大概到文王時,周正式確立了盟主地位。墓地埋葬人數眾多,就說明了這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