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聽上去特高冷?普通人靠它能賺錢嗎?一文揭開並購基金的神秘面紗

近日, 上市公司成立並購基金的消息不絕於耳, 資本市場並購基金持續火熱。 截至3月7日, 2017年內已有64家公司成立了74支並購基金,

預計募資總額超過847.67億。 短短不足三個月的時間, 並購基金如此高速發展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到底都是些什麼人在“玩”並購基金?

今天, 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並購基金那些事兒!

一、什麼是並購基金?

並購基金(Buyout Fund), 其實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個重要分支, 該基金專注於企業的並購業務, 獲得標的企業的控制權, 然後通過重組、改造和經營, 實現企業上市或出售給別人, 以此獲得豐厚的回報。

換個角度來說, 並購基金, 也是私募基金的一種而已。 而並購是基金的形容詞, 是推動產業整合與轉型升級的重要資本運作方式, 屬於歐美的主要基金形式。 簡單來說可以解釋為用於收購資產標的的基金, 通常情況下會加入杠杆, 控制企業的控制權之後,

在通過職業經理人對其一系列的整合、優化、重組、經營, 提升市場價值, 公司業績改善了之後, 通過上市, 或者由上市公或者被並購的方式退出所持有的股份, 實現資本增值。

二、目前國內並購基金的狀況

2016年, 中國資本市場並購基金突現井噴式增長, 而民營企業更加成為了, 並購基金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並購基金最早誕生於美國第三次並購浪潮(1965-1969年), 時至今日, 它依然是歐美並購市場的寵兒。 由於我國並購基金發展較晚, 第一支並購基金弘毅投資是在2003年才成立。 不過, 截至2016年6月, 我國已設立466支並購基金。 整體來看, 我國並購基金市場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 但其在並購中的運用依然較少, 可也說明未來並購基金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市場上設立的466支並購基金中, 規模以1至10億為主, 很少有規模超過50億的並購基金, 可見企業籌資較為謹慎。 小編認為, 這可能與我國對杠杆融資的限制有關。 而且顯然, 中小創的上市公司更熱衷於成立並購基金,

這可以説明他們順利度過發展瓶頸, 快速實現轉型或整合, 從而將企業做大做強。

從目前466家設立的並購基金來看, 上市企業並不會佔用太多資本, 投資占比以0-20%左右為主,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和金融資本參與進來。

真實案例:並購基金主力小吃大!

從2016年9月起,大家穿的Teenie Weenie(維尼熊)可能不再made in Korea, 而是made in China了。因為國內的高端女裝品牌維格娜絲在2016年9月2日宣佈,擬以現金方式收購Teenie Weenie(維尼熊)品牌及該品牌相關的資產和業務,交易預估值約為人民幣57億元。維尼熊的年收入差不多是維格娜絲的3倍。

為什麼維格娜絲這麼大膽兒,收購的資金又是從何而來?答案,就在並購基金!

第一步:2016年11月29日,維格娜絲發佈公告,公司擬100%現金支付的方式,合計作價50億元,收購韓國衣戀旗下獨立品牌Teenie Weenie的品牌及相關資產和業務。同時發佈定增預案,向不超過10名特定物件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44億元。

第二步:2017年1月25日,維格娜絲修訂了這一交易相關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及《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其中補充、更新了融資方面的協議與進展。其中維格娜絲僅出資9.01億元,其餘35.76億元資金全部來自外部融資,外部融資比例約為80.55%。

巨大的資金壓力,讓維格那是其中維格娜絲也引入了並購基金,而正是通過對並購基金的使用,才實現了接近36億元的外部融資,度過了支付難關,最終通過並購基金實現35.76億元借款!

目前,大家在國內任意一個百貨商場,你見到維尼熊品牌的概率可能是99%。而維格娜絲卻並不多見,但不管怎麼樣,維尼熊的品牌如今也已收歸維格娜絲名下。看,這就是金融投資的神奇魔力!

並購基金的主流模式

實際上,並購基金的模式,可以把它總結為三種模式:

經常我們說的,就是做產業並購和整合,那麼怎麼樣去做產業整合?除了PE以外,上市公司無疑是最好的資本對接平臺。事實上,並購在很多年以前就有,包括我們原來著名的某系,實際上他們很多年以前就是做這種事情。比如說控股了一些上市公司,圍繞某些產業來去做並購,所以第一種模式就是“做老大”的模式。簡單地來說,就是控股上市公司,然後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產業的並購和整合,不斷的進行產業的深度或者產業寬度的整合,把一個市值比較小的一個公司做大。

從目前並購來看,大家都會看到很多例子,尤其很多優秀的公司,比如B上市公司、C上市公司等一些就是上市30多億,通過不斷的去並購,它的業務主業發生很大的改變。比如說B上市公司,它原來是一個TMT行業的小的上市公司,這種上市公司也就是二三十億的市值,通過不斷並購,還有業務量的不斷擴大,迅速變成了200多億的上市公司。所以,第一種模式就是自己來做老大,控制一些上市公司,然後進行一些產業的並購。

通過並購基金可以和上市公司綁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大家工作的一致性更高,這個參股的過程中可能會參多一點、參的少一點。市場知名的D股權投資基金也是,平時經常和他們的E總他來討論一些並購,講一些課,D股權投資基金經常說他們做“小三”的。因為D股權投資基金它是一個全民營的企業,然後他的資金基本上是來自於社會,那麼他服務的上市公司又非常多,大家經常會看到他和上市公司成立並購基金的一些公告。受制於此,他們為什麼講自己是“小三”呢?就是他參股的股份不一定太高,大家都知道舉牌5%以後,退出要五個月。他很多時候可能舉牌的大多數都是在5個點以下,這樣可以實現並購了以後順利退出的情況。

另外,畢竟最後並購完了想退出的時候,如果占的股份比例越大,實際上退出也越不容易。但是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基金來講,因為重點服務於具有長期資本運營目標的上市公司,所以參股的比例是比較大一點的,有可能就會做成二股東,甚至是大股東這樣一個形式。

就是基本上是為了這個上市公司來選擇一些目標的公司,PE基金投進去以後,然後裝到上市公司。或者這個項目發展得非常好,它可以獨立IPO,就讓它獨立的去IPO了。在這個過程總,PE基金需要完成非常專業的工作,比如並購標的的運營管理的規範化、主營業務的重新梳理等。

怎麼利用並購基金賺錢?

並購基金的盈利主要來源於基金分紅、固定管理費用、上市公司回購股權的溢價收入以及財務顧問費用。據相關媒體報導,國際上並購基金盈利週期是五到十年,現金回報倍數一般是2-5倍,收益相對可觀。

據統計,並購基金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五種。

1、“優化資本結構“獲利:即通過注入資本降低目標企業的負債,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的去杠杆化,降低財務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提升資本市場對之的估值。

2、獲利於“1+1>2”:並購完成後,並購方通過對目標企業剝離不良資產,進行資產重組,打造一個更加優質的企業,最後推動企業上市或將企業轉讓給其他人,以此實現收益,而普通合夥人也可功成身退。

3、“提高業績”法:很多並購基金在獲得標的企業的控制權後,會投身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干涉企業的經營,以提升業績獲得收益。

4、“稅盾效應“獲利:除了可以去杠杆,並購基金也可以人為地增加杠杆,獲取債務利息成本抵稅的優惠。同時,由於債務成本低於股權成本,提高杠杆後,可以降低整個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

5、“參股盈利“法:一般而言,通過參股進入並購基金的投資者,可以在不花費時間和參與企業經營的情況下,獲得基金的分紅。

真實案例:並購基金主力小吃大!

從2016年9月起,大家穿的Teenie Weenie(維尼熊)可能不再made in Korea, 而是made in China了。因為國內的高端女裝品牌維格娜絲在2016年9月2日宣佈,擬以現金方式收購Teenie Weenie(維尼熊)品牌及該品牌相關的資產和業務,交易預估值約為人民幣57億元。維尼熊的年收入差不多是維格娜絲的3倍。

為什麼維格娜絲這麼大膽兒,收購的資金又是從何而來?答案,就在並購基金!

第一步:2016年11月29日,維格娜絲發佈公告,公司擬100%現金支付的方式,合計作價50億元,收購韓國衣戀旗下獨立品牌Teenie Weenie的品牌及相關資產和業務。同時發佈定增預案,向不超過10名特定物件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44億元。

第二步:2017年1月25日,維格娜絲修訂了這一交易相關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及《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其中補充、更新了融資方面的協議與進展。其中維格娜絲僅出資9.01億元,其餘35.76億元資金全部來自外部融資,外部融資比例約為80.55%。

巨大的資金壓力,讓維格那是其中維格娜絲也引入了並購基金,而正是通過對並購基金的使用,才實現了接近36億元的外部融資,度過了支付難關,最終通過並購基金實現35.76億元借款!

目前,大家在國內任意一個百貨商場,你見到維尼熊品牌的概率可能是99%。而維格娜絲卻並不多見,但不管怎麼樣,維尼熊的品牌如今也已收歸維格娜絲名下。看,這就是金融投資的神奇魔力!

並購基金的主流模式

實際上,並購基金的模式,可以把它總結為三種模式:

經常我們說的,就是做產業並購和整合,那麼怎麼樣去做產業整合?除了PE以外,上市公司無疑是最好的資本對接平臺。事實上,並購在很多年以前就有,包括我們原來著名的某系,實際上他們很多年以前就是做這種事情。比如說控股了一些上市公司,圍繞某些產業來去做並購,所以第一種模式就是“做老大”的模式。簡單地來說,就是控股上市公司,然後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產業的並購和整合,不斷的進行產業的深度或者產業寬度的整合,把一個市值比較小的一個公司做大。

從目前並購來看,大家都會看到很多例子,尤其很多優秀的公司,比如B上市公司、C上市公司等一些就是上市30多億,通過不斷的去並購,它的業務主業發生很大的改變。比如說B上市公司,它原來是一個TMT行業的小的上市公司,這種上市公司也就是二三十億的市值,通過不斷並購,還有業務量的不斷擴大,迅速變成了200多億的上市公司。所以,第一種模式就是自己來做老大,控制一些上市公司,然後進行一些產業的並購。

通過並購基金可以和上市公司綁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大家工作的一致性更高,這個參股的過程中可能會參多一點、參的少一點。市場知名的D股權投資基金也是,平時經常和他們的E總他來討論一些並購,講一些課,D股權投資基金經常說他們做“小三”的。因為D股權投資基金它是一個全民營的企業,然後他的資金基本上是來自於社會,那麼他服務的上市公司又非常多,大家經常會看到他和上市公司成立並購基金的一些公告。受制於此,他們為什麼講自己是“小三”呢?就是他參股的股份不一定太高,大家都知道舉牌5%以後,退出要五個月。他很多時候可能舉牌的大多數都是在5個點以下,這樣可以實現並購了以後順利退出的情況。

另外,畢竟最後並購完了想退出的時候,如果占的股份比例越大,實際上退出也越不容易。但是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基金來講,因為重點服務於具有長期資本運營目標的上市公司,所以參股的比例是比較大一點的,有可能就會做成二股東,甚至是大股東這樣一個形式。

就是基本上是為了這個上市公司來選擇一些目標的公司,PE基金投進去以後,然後裝到上市公司。或者這個項目發展得非常好,它可以獨立IPO,就讓它獨立的去IPO了。在這個過程總,PE基金需要完成非常專業的工作,比如並購標的的運營管理的規範化、主營業務的重新梳理等。

怎麼利用並購基金賺錢?

並購基金的盈利主要來源於基金分紅、固定管理費用、上市公司回購股權的溢價收入以及財務顧問費用。據相關媒體報導,國際上並購基金盈利週期是五到十年,現金回報倍數一般是2-5倍,收益相對可觀。

據統計,並購基金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五種。

1、“優化資本結構“獲利:即通過注入資本降低目標企業的負債,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的去杠杆化,降低財務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提升資本市場對之的估值。

2、獲利於“1+1>2”:並購完成後,並購方通過對目標企業剝離不良資產,進行資產重組,打造一個更加優質的企業,最後推動企業上市或將企業轉讓給其他人,以此實現收益,而普通合夥人也可功成身退。

3、“提高業績”法:很多並購基金在獲得標的企業的控制權後,會投身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干涉企業的經營,以提升業績獲得收益。

4、“稅盾效應“獲利:除了可以去杠杆,並購基金也可以人為地增加杠杆,獲取債務利息成本抵稅的優惠。同時,由於債務成本低於股權成本,提高杠杆後,可以降低整個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

5、“參股盈利“法:一般而言,通過參股進入並購基金的投資者,可以在不花費時間和參與企業經營的情況下,獲得基金的分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