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太行之末 中條之首 表裡山河間 絳縣美麗鳳凰原

鳳凰原人說“鳳凰原”

前幾天水先生的“柴房”放了一篇半落子文章《看"白鹿原", 思鳳凰垣》, 不想堆放著無心, 觀看者有意。 水先生不能完成的描繪鳳凰原風貌的大事兒, 另一個鳳凰原人接招了。 不過, 他把原寫成了“垣”, 用的是鳳凰垣人的通俗寫法。 原、原、垣, 這三個字在鳳凰原上是被很任性地混用著的。 列位看官裡, 也還鳳凰原上的人要抒懷麼?

一個醒著的夢

張老三, 我問你, 你的家鄉在哪裡?

我的家, 在山西, 過河還有二百里

——《黃河大合唱·河邊對口曲》

從白鹿原到鳳凰垣, 只隔了一道窄窄的黃河。

黃河的幾字形拐彎,

沖出晉陝大峽谷的千里堵截後, 終於在河東大地舒展出一片坦途。 黃河北岸二百里, 太行山之末, 中條山之首, 表裡山河間, 有我的家鄉——鳳凰垣。

鳳凰垣衛星圖——山西省運城市絳縣東北部

鳳凰垣地貌, 遠處為鳳凰垣的北部邊緣——紫金山

鳳凰垣的風水

白鹿原有大片大片的麥田、玉米地, 還有白嘉軒賴以翻身發家的水脈, 想必風水極好。 而鳳凰垣的得名由來, 已無從考證, 不知是這一代的丘陵地形像鳳凰, 有著“九鳳朝陽”的獨特地貌, 還是真真正正出過鳳凰, 或是古代有什麼跟鳳凰有關的人物。

但這裡是中華龍文化的肇始之地, 卻是有文獻記載的確鑿史實。 《春秋》載, 三代以上, 鳳凰垣下是煙波浩渺的董澤湖, 舜帝的臣子董父在此豢龍。 董澤湖今天已成為大片農田, 但豢龍莊、豢龍祠還保留著古老的名稱, 紀念董父的三月三清明會每年還依然香火鼎盛。

鳳凰垣上, 大片大片的農田下面, 不僅埋葬著河東裴氏的祖先, 近年又發掘出古倗國的諸侯墓葬, 更流傳著許多風水鼻祖郭璞及其門人的玄妙傳說。

唐玄宗時, 聞喜人丘延翰(郭璞弟子)為裴氏挑選墓地, 足跡踏遍河東大地, 最後, 他的足跡停留在峨嵋嶺以東的鳳凰垣上, 這裡本就是裴氏的莊園和家族墓地。 細細體察後, 他連說妙絕, 稱此地左為雙獅戲珠(鳳凰垣東為丘陵),

右為金牛出水(鳳凰垣西為甘泉河谷), 皆可出將入相, 前為汪洋水澤(鳳凰垣南為董澤湖、涑水河), 福壽雙全之象, 後為飛鳳騎金獅(鳳凰垣北為紫金山), 是出皇親國戚的地形, 中為龍穴, 很快會出真龍天子。 丘延翰的說辭難免有誇張之嫌, 但翻開唐朝史書, 便會得出“無裴不成唐”的定論。 裴氏雖沒有出過天子, 但五十九位宰相, 五十九位大將軍, 是真真切切有名有姓的。 裴家的列祖列宗, 綿延千年以上的刺史、太守、尚書、宰相, 都埋葬在東至牛鄔、西臨雞鳴山、北起紫金山、南達涑水河的鳳凰垣上。

倗國墓葬位於橫北村北面的坡底上, 于新世紀初經考古發掘, 規模巨大, 出土文物數量和種類眾多。 由此, 一個史書上失傳的神秘國度浮出水面。

倗國作為伯一級的諸侯國, 在先秦的歷史上無只言片字的記載, 卻以琳琅滿目的青銅器、玉器、陶器吸引了史學界的高度關注。 倗國是否為商王朝屬國, 是否為“懷姓九宗”之一, 是否在晉獻公“並國十七, 服國三十八”之列, 就等待史學專家們的考證吧。 現在, 至少鳳凰垣用她神奇雄渾的地下寶藏, 宣告了她豐厚的文化積澱。

歷史的風煙一次次升起又散去, 如今鳳凰垣上早已不見了高聳的墓塚, 就連堅硬的碑碣和神道石刻也都難覓蹤影, 只有一片又一片的麥田, 和天裡勞作的農人, 那古老的輝煌的家族史詩, 在如今的鳳凰垣上已泛不起一點漣漪。

裴柏村裴氏新祠堂

天下無二裴碑刻

民國初年版《聞喜縣誌》對裴氏諸塋的記載

裴氏諸塋的詳細記載

永青村裴行儉墓碑

倗國墓葬考古發掘現場

倗國簡介

鳳凰垣的家族

白鹿原上有白鹿兩個大姓,他們自古“白不離鹿,鹿不離白”,攜手闖過一個個苦難,共同迎來了新生。

鳳凰垣上村莊眾多,姓氏繁雜,但細細數來,各村也都有各村的大姓。

鳳凰垣的西邊,裴柏村是裴氏發源地,如今村口還有大寫的“天下無二裴”的標語。鳳凰垣的南邊,董澤湖北岸的阜底村,是上古的董國,“聞喜東北有鬷川,即董澤也,舜封董父之國矣”,這裡是董氏的起源地。

垣上從西往東,永青村的宋氏、任氏為大姓,南永青村曹氏、畢氏為大姓,牛莊村牛氏、李氏,北莊村(古稱趙家莊)趙氏,南莊村(古稱董家莊)董氏,大呂村(古稱裴家寺,即裴柏村裴氏的墓葬祭拜之地)呂氏,西郝村楊氏(據傳為北宋楊業後裔)、辛氏,大角村支氏,小祁村(春秋時祁奚之子祁武曾在此練兵)張氏,坡底村喬氏,中董村董氏,牛鄔(分東、西、北三莊)郭氏。

鳳凰垣歷史上,和中國大地其他地方一樣多災多難,天災人禍每一次都讓這裡聖傷痕累累,地震、旱災、兵亂、匪患、朝廷移民,幾千年下來,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村莊能保留完整的大宗族制度了,除裴、董、郭、邱等是原住民,大都是從外地遷徙而來的。以我家來說,祖父那一支清末民初從河南遷來,祖母那一支從山東遷來,具體年代已無從考證了。

一個村莊,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姓氏,大都是小門小戶,沒有誰欺淩誰的,有的只有大家的相互幫襯,農忙的時候,幾家在一起鋤地、收莊稼、碾場,曬莊稼的天裡,遇見急促而來的雷雨,更要大家一起動手,這在鳳凰垣是是自古就有的傳統。

董氏始祖——董父

鳳凰垣的戲臺

白鹿原村口的戲臺、牌樓,出鏡率極高,勾起很多人去鄉村旅遊的衝動,單戲臺來說,中國僅存的幾座元代戲臺,應該全在河東大地上,明代戲臺,山西中南部更多。

鳳凰垣上雖沒有那麼歷史悠久的戲臺,但各村的戲臺也往往是村裡除學校之外最巍峨宏偉的建築。戲臺大都坐南朝北,這是因為戲臺最初都建在廟裡,是給神唱戲的,廟宇當然大都坐北朝南。

鳳凰垣上的戲臺所唱的,最多的為蒲劇,這是發源於河東大地的古老劇種,最初稱為山陝梆子、亂台,與秦腔關係密切。白鹿原上白嘉軒專門給黑娃點的那出《斬單童》,高亢熱烈,蒲劇的許多劇碼也都有此特點,如《轅門斬子》《忠義俠》《趙氏孤兒》這些都是秦晉戲曲共有的劇碼。

賈平凹曾寫過散文《秦腔》、長篇小說《秦腔》,對秦腔表達了濃濃的愛意。蒲劇雖沒有秦腔流傳地域那樣廣,卻也是開放在河東大地上的藝術仙葩。鳳凰垣愛聽蒲劇,每逢廟會都要唱蒲劇,村裡大喇叭裡響亮地播放著蒲劇,就連人們下地幹活,走在路上也要哼唱幾句。高昂悠揚的蒲劇吼出來,真能舒暢人的情懷。

蒲劇《薛剛反唐》

蒲劇《風流才子》

鳳凰垣的廟會

鳳凰垣算不得有名大邑,但各村廟宇頗多,牛莊村一個中等村子,早先據說有三十多座廟,玉皇廟、關帝廟、龍王廟、桃園三結義廟、土地廟……當然也少不了財神廟。這些廟規模大都很小,有的就只有三間房子,但在那個年代裡,卻是鄉民最重要的精神聖地。可惜,這些廟後來大都損毀了,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鳳凰垣上的廟保存到現在的,還有橫東村的湯王廟,三進院落,山門、獻殿、正殿、左右廂房、後院都還完整。解放初這個偌大的廟宇巍峨的建築,被政府改造成了糧庫,近年來文物普查時,才驗明瞭正身,恢復了廟宇的身份。湯王即商湯,商朝有名的中興之主,不過在鳳凰垣上,湯王是掌祈雨的。

裴氏為河東世家,自東漢之唐末一千多年間“公侯接武,將相一門”,自然有規模宏大的宗廟,裴柏村東有老祠堂,村西北有新祠堂,每年三月三都有規模盛大的祭祖活動。

阜底村是董氏起源地,豢龍祠供奉董氏始祖董父,每年三月初三到十五有遠近聞名的“清明會”。這個廟會程式很多,不僅廟會持續時間長,而且活動項目眾多,廟規約定,白天從董澤故里豢龍祠,鼓樂隊前導,八抬大轎把董父神像沿官道抬至清明會看戲,晚上戲班跟隨“董父”返回故里唱戲。這就是董澤湖畔婦孺皆知、有口皆碑的清明廟會唱大戲的“四天八倒臺”。

垣上南莊(董家莊)、中董、仇張,都是董氏聚族居住地,在這幾個村中心,西郝村每年六月十五到十八也有廟會,一則紀念董父,二則正當酷暑時節,唱戲娛神以祈雨,三則也是一次熱鬧的貿易集會。西郝村雖廟宇無存,廟會期間也還要在戲臺對面搭建布棚,掛上神像,前來禱告的香客便絡繹不絕。

西郝是大村,每年廟會總能請到有名的劇團,吸引周邊村民趕會、看戲。

橫水鎮成湯廟

鳳凰垣的書院和先生

白鹿原裡書院的朱先生被陳忠實賦予仙氣,談笑間退十萬清兵(原著無此情節),於社會變革之先總能未卜先知,這個人物是白鹿原的精神支柱。朱先生的書院是白鹿原的聖地,甭管你是鎮嵩軍的軍長、革命党的刺客、政府的書記長,還是山裡的土匪頭子,在書院裡統統不得放肆。這樣的先生,這樣的書院,鳳凰垣也有,而且不止一家。

董澤湖畔官莊村高阜上舊有香山書院,唐朝宰相裴度曾在此讀書,民國時期還留存塔三座,抗日戰爭期間,毀於日軍炮火,如今書院也只有遺址了。裴度在歷史上不僅留下“裴度還帶”的戲曲故事,還曾率大軍平定淮西叛亂,可算作大唐中興之臣。

阜底村從元代就有董澤書院,是為了紀念南宋忠臣趙鼎而建的,數百年來為河東大地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趙鼎不僅舉薦了嶽飛這位抗金英雄,他自己也是堅決的抗金派,六十二歲時受秦檜迫害,為表抗金之志絕食而死,死後封豐國公。趙鼎可算作南宋中興肱骨。

橫北村在清代道光十七年由探花喬晉芳修建了書院,當年偌大的探花府,如今僅餘三座院落。喬晉芳,清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一甲第三名探花,曾任翰林院編修、常德知府、長沙知府等。喬晉芳為官清廉,勤勉愛民。道光二十六年,鳳凰垣遭嚴重旱災,喬晉芳專程告假回鄉,捐出祖上經商積攢下的一千兩白銀,活人無數。但自己因病告老還鄉時,卻因無錢雇車,只得求其兩位族人前往長沙將其接回。其祖父母、父母去世後,因無財力安葬,只得厝在祖屋裡,直到1936年才由喬氏後人入土為安。晚年喬晉芳辭官回鄉後,山西要員邀請他主持河東書院,後因病未能如願。

白鹿原的朱先生曾多次感慨“書生無用”,後來他編縣誌、賑災民,立德立言立功,稱得上讀書人的典範,難怪白嘉軒在他的墳前感歎:白鹿原再也出不了你這樣的先生了。鳳凰垣何嘗不是,裴度之後有趙鼎,趙鼎之後有心農,心農之後,又有誰當得起鳳凰垣的先生呢?

喬晉芳(字心農)探花府

喬晉芳簡介

鳳凰垣的美食

白鹿原中鄉民居家動輒就是下一碗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進城能吃上羊肉泡饃、葫蘆頭就是很奢侈的美食了。鳳凰垣同樣是黃土高原,這裡的人們愛吃的,一是白麵饅頭,二是擀麵條。垣上人稱饅頭為饃,稱麵條為“旗子”,這兩樣是每天都離不了的。

饃必須用硬面做,用老面“酵子”發起來,揉三遍以上,醒到剛剛發酵就上鍋蒸。這很需要些技術和經驗,不用堿面中和,很容易發酵過度而變酸。硬面揉三遍以上,沒有好力氣是不行的。

垣上紅白喜事都會做花饃,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花。訂婚要烤雙數的“餶燋”,新婚大喜少不了喜鵲登枝、龍鳳呈祥,孩子滿月要捏老虎,老人過壽要有壽桃,喪禮要準備數量巨大的“大饃”。至於酒席,以孩子滿月席的“六六”“八八”為最講究,八八席即重八席,取《論語》八佾之數,陪襯的眾多菜品之外,主菜為八個大碗,大都為蒸菜或調製的湯汁,蘊含了黃土高原上鄉民對飲食最深情的理解。

白鹿原的鹿三說原上是個男人都會做“老鴰顙”,這種食物鳳凰垣人稱為“水疙瘩”,水發音為“浮”。做法為瓜菜肉等切丁,燴炒,加大量水燉煮,開鍋後,將和好的麵團泡在水盆裡,揪成細條下鍋,面熟菜糯,主食和菜都有了。這是垣上居家常吃的飯食。

與老鴰顙名稱相近,垣上還有一種油炸的麵食,稱為“老鴰頭”,麵團和得稀軟,發酵好,用兩根筷子交相纏繞,一團一團下入油鍋,兩面炸至金黃。這是垣上招待親戚的吃食。

老鴰頭

無論是白鹿原還是鳳凰垣,人們對吃、穿多不甚講究,他們遵循著數千年來的小農思想,苦日子過怕了,即使有了積蓄,寧願攢起來應對荒年也不敢奢侈揮霍。這不僅是黃土高原農人的性格,也是所有以農業為基礎的人們普遍的心理。他們就像地裡一茬茬的麥子,乾旱的時候,他們忍著,忍著,直到一場透雨來了,他們便將積蓄已久的力量舒展出來,最短的時間便煥發出最強的生命力。

白鹿原和鳳凰垣,如同秦晉椒好的一對戀人,性格相投,連長相也相近,他們都是農業文明的縮影,共同見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共同經歷著華夏民族的進程。他們的故事,就在你我身邊。

作者張小三,原名胡新會,山西絳縣牛莊村人,語文報社編輯。

裴柏村裴氏新祠堂

天下無二裴碑刻

民國初年版《聞喜縣誌》對裴氏諸塋的記載

裴氏諸塋的詳細記載

永青村裴行儉墓碑

倗國墓葬考古發掘現場

倗國簡介

鳳凰垣的家族

白鹿原上有白鹿兩個大姓,他們自古“白不離鹿,鹿不離白”,攜手闖過一個個苦難,共同迎來了新生。

鳳凰垣上村莊眾多,姓氏繁雜,但細細數來,各村也都有各村的大姓。

鳳凰垣的西邊,裴柏村是裴氏發源地,如今村口還有大寫的“天下無二裴”的標語。鳳凰垣的南邊,董澤湖北岸的阜底村,是上古的董國,“聞喜東北有鬷川,即董澤也,舜封董父之國矣”,這裡是董氏的起源地。

垣上從西往東,永青村的宋氏、任氏為大姓,南永青村曹氏、畢氏為大姓,牛莊村牛氏、李氏,北莊村(古稱趙家莊)趙氏,南莊村(古稱董家莊)董氏,大呂村(古稱裴家寺,即裴柏村裴氏的墓葬祭拜之地)呂氏,西郝村楊氏(據傳為北宋楊業後裔)、辛氏,大角村支氏,小祁村(春秋時祁奚之子祁武曾在此練兵)張氏,坡底村喬氏,中董村董氏,牛鄔(分東、西、北三莊)郭氏。

鳳凰垣歷史上,和中國大地其他地方一樣多災多難,天災人禍每一次都讓這裡聖傷痕累累,地震、旱災、兵亂、匪患、朝廷移民,幾千年下來,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村莊能保留完整的大宗族制度了,除裴、董、郭、邱等是原住民,大都是從外地遷徙而來的。以我家來說,祖父那一支清末民初從河南遷來,祖母那一支從山東遷來,具體年代已無從考證了。

一個村莊,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姓氏,大都是小門小戶,沒有誰欺淩誰的,有的只有大家的相互幫襯,農忙的時候,幾家在一起鋤地、收莊稼、碾場,曬莊稼的天裡,遇見急促而來的雷雨,更要大家一起動手,這在鳳凰垣是是自古就有的傳統。

董氏始祖——董父

鳳凰垣的戲臺

白鹿原村口的戲臺、牌樓,出鏡率極高,勾起很多人去鄉村旅遊的衝動,單戲臺來說,中國僅存的幾座元代戲臺,應該全在河東大地上,明代戲臺,山西中南部更多。

鳳凰垣上雖沒有那麼歷史悠久的戲臺,但各村的戲臺也往往是村裡除學校之外最巍峨宏偉的建築。戲臺大都坐南朝北,這是因為戲臺最初都建在廟裡,是給神唱戲的,廟宇當然大都坐北朝南。

鳳凰垣上的戲臺所唱的,最多的為蒲劇,這是發源於河東大地的古老劇種,最初稱為山陝梆子、亂台,與秦腔關係密切。白鹿原上白嘉軒專門給黑娃點的那出《斬單童》,高亢熱烈,蒲劇的許多劇碼也都有此特點,如《轅門斬子》《忠義俠》《趙氏孤兒》這些都是秦晉戲曲共有的劇碼。

賈平凹曾寫過散文《秦腔》、長篇小說《秦腔》,對秦腔表達了濃濃的愛意。蒲劇雖沒有秦腔流傳地域那樣廣,卻也是開放在河東大地上的藝術仙葩。鳳凰垣愛聽蒲劇,每逢廟會都要唱蒲劇,村裡大喇叭裡響亮地播放著蒲劇,就連人們下地幹活,走在路上也要哼唱幾句。高昂悠揚的蒲劇吼出來,真能舒暢人的情懷。

蒲劇《薛剛反唐》

蒲劇《風流才子》

鳳凰垣的廟會

鳳凰垣算不得有名大邑,但各村廟宇頗多,牛莊村一個中等村子,早先據說有三十多座廟,玉皇廟、關帝廟、龍王廟、桃園三結義廟、土地廟……當然也少不了財神廟。這些廟規模大都很小,有的就只有三間房子,但在那個年代裡,卻是鄉民最重要的精神聖地。可惜,這些廟後來大都損毀了,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鳳凰垣上的廟保存到現在的,還有橫東村的湯王廟,三進院落,山門、獻殿、正殿、左右廂房、後院都還完整。解放初這個偌大的廟宇巍峨的建築,被政府改造成了糧庫,近年來文物普查時,才驗明瞭正身,恢復了廟宇的身份。湯王即商湯,商朝有名的中興之主,不過在鳳凰垣上,湯王是掌祈雨的。

裴氏為河東世家,自東漢之唐末一千多年間“公侯接武,將相一門”,自然有規模宏大的宗廟,裴柏村東有老祠堂,村西北有新祠堂,每年三月三都有規模盛大的祭祖活動。

阜底村是董氏起源地,豢龍祠供奉董氏始祖董父,每年三月初三到十五有遠近聞名的“清明會”。這個廟會程式很多,不僅廟會持續時間長,而且活動項目眾多,廟規約定,白天從董澤故里豢龍祠,鼓樂隊前導,八抬大轎把董父神像沿官道抬至清明會看戲,晚上戲班跟隨“董父”返回故里唱戲。這就是董澤湖畔婦孺皆知、有口皆碑的清明廟會唱大戲的“四天八倒臺”。

垣上南莊(董家莊)、中董、仇張,都是董氏聚族居住地,在這幾個村中心,西郝村每年六月十五到十八也有廟會,一則紀念董父,二則正當酷暑時節,唱戲娛神以祈雨,三則也是一次熱鬧的貿易集會。西郝村雖廟宇無存,廟會期間也還要在戲臺對面搭建布棚,掛上神像,前來禱告的香客便絡繹不絕。

西郝是大村,每年廟會總能請到有名的劇團,吸引周邊村民趕會、看戲。

橫水鎮成湯廟

鳳凰垣的書院和先生

白鹿原裡書院的朱先生被陳忠實賦予仙氣,談笑間退十萬清兵(原著無此情節),於社會變革之先總能未卜先知,這個人物是白鹿原的精神支柱。朱先生的書院是白鹿原的聖地,甭管你是鎮嵩軍的軍長、革命党的刺客、政府的書記長,還是山裡的土匪頭子,在書院裡統統不得放肆。這樣的先生,這樣的書院,鳳凰垣也有,而且不止一家。

董澤湖畔官莊村高阜上舊有香山書院,唐朝宰相裴度曾在此讀書,民國時期還留存塔三座,抗日戰爭期間,毀於日軍炮火,如今書院也只有遺址了。裴度在歷史上不僅留下“裴度還帶”的戲曲故事,還曾率大軍平定淮西叛亂,可算作大唐中興之臣。

阜底村從元代就有董澤書院,是為了紀念南宋忠臣趙鼎而建的,數百年來為河東大地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趙鼎不僅舉薦了嶽飛這位抗金英雄,他自己也是堅決的抗金派,六十二歲時受秦檜迫害,為表抗金之志絕食而死,死後封豐國公。趙鼎可算作南宋中興肱骨。

橫北村在清代道光十七年由探花喬晉芳修建了書院,當年偌大的探花府,如今僅餘三座院落。喬晉芳,清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一甲第三名探花,曾任翰林院編修、常德知府、長沙知府等。喬晉芳為官清廉,勤勉愛民。道光二十六年,鳳凰垣遭嚴重旱災,喬晉芳專程告假回鄉,捐出祖上經商積攢下的一千兩白銀,活人無數。但自己因病告老還鄉時,卻因無錢雇車,只得求其兩位族人前往長沙將其接回。其祖父母、父母去世後,因無財力安葬,只得厝在祖屋裡,直到1936年才由喬氏後人入土為安。晚年喬晉芳辭官回鄉後,山西要員邀請他主持河東書院,後因病未能如願。

白鹿原的朱先生曾多次感慨“書生無用”,後來他編縣誌、賑災民,立德立言立功,稱得上讀書人的典範,難怪白嘉軒在他的墳前感歎:白鹿原再也出不了你這樣的先生了。鳳凰垣何嘗不是,裴度之後有趙鼎,趙鼎之後有心農,心農之後,又有誰當得起鳳凰垣的先生呢?

喬晉芳(字心農)探花府

喬晉芳簡介

鳳凰垣的美食

白鹿原中鄉民居家動輒就是下一碗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進城能吃上羊肉泡饃、葫蘆頭就是很奢侈的美食了。鳳凰垣同樣是黃土高原,這裡的人們愛吃的,一是白麵饅頭,二是擀麵條。垣上人稱饅頭為饃,稱麵條為“旗子”,這兩樣是每天都離不了的。

饃必須用硬面做,用老面“酵子”發起來,揉三遍以上,醒到剛剛發酵就上鍋蒸。這很需要些技術和經驗,不用堿面中和,很容易發酵過度而變酸。硬面揉三遍以上,沒有好力氣是不行的。

垣上紅白喜事都會做花饃,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花。訂婚要烤雙數的“餶燋”,新婚大喜少不了喜鵲登枝、龍鳳呈祥,孩子滿月要捏老虎,老人過壽要有壽桃,喪禮要準備數量巨大的“大饃”。至於酒席,以孩子滿月席的“六六”“八八”為最講究,八八席即重八席,取《論語》八佾之數,陪襯的眾多菜品之外,主菜為八個大碗,大都為蒸菜或調製的湯汁,蘊含了黃土高原上鄉民對飲食最深情的理解。

白鹿原的鹿三說原上是個男人都會做“老鴰顙”,這種食物鳳凰垣人稱為“水疙瘩”,水發音為“浮”。做法為瓜菜肉等切丁,燴炒,加大量水燉煮,開鍋後,將和好的麵團泡在水盆裡,揪成細條下鍋,面熟菜糯,主食和菜都有了。這是垣上居家常吃的飯食。

與老鴰顙名稱相近,垣上還有一種油炸的麵食,稱為“老鴰頭”,麵團和得稀軟,發酵好,用兩根筷子交相纏繞,一團一團下入油鍋,兩面炸至金黃。這是垣上招待親戚的吃食。

老鴰頭

無論是白鹿原還是鳳凰垣,人們對吃、穿多不甚講究,他們遵循著數千年來的小農思想,苦日子過怕了,即使有了積蓄,寧願攢起來應對荒年也不敢奢侈揮霍。這不僅是黃土高原農人的性格,也是所有以農業為基礎的人們普遍的心理。他們就像地裡一茬茬的麥子,乾旱的時候,他們忍著,忍著,直到一場透雨來了,他們便將積蓄已久的力量舒展出來,最短的時間便煥發出最強的生命力。

白鹿原和鳳凰垣,如同秦晉椒好的一對戀人,性格相投,連長相也相近,他們都是農業文明的縮影,共同見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共同經歷著華夏民族的進程。他們的故事,就在你我身邊。

作者張小三,原名胡新會,山西絳縣牛莊村人,語文報社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